長期以來,大唐對於周邊歸附異族的國策都是以籠絡羈絆為主,這一點與兩漢對待匈奴的國策甚為相似,然就實而論,卻不甚妥當。


    先不說那些異族朝秦暮楚時而反叛,最讓人頭疼的是以突厥為首的降部,時不時給大唐添亂製造麻煩,更與敵對大唐的國度暗中聯係,如前不久被裴行儉平定的西突厥反叛,便是西突厥部落得到了吐蕃的支持,侵略西域幾乎令大唐在西域經營多年的努力付之一旦。


    還有對待新羅的政策,大唐采取的也是籠絡羈絆,在三韓之地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並立的時候,新羅也是待大唐為宗主國,千依百順聽其號令。


    然而在唐新聯軍滅亡高句麗、百濟不久,新羅便突然翻臉不認人,侵占了大唐在三韓設立的熊津都護府以及安東都護府。


    因此,可以說大唐對於依附異族的的政策是失敗的。


    但是,兩漢至今賢臣名將多不勝數,卻沒有人能夠想到真正能夠解決邊疆政策的好辦法,即便有所妙策,也隻是在某個政策上作出調整改變,而沒有那種黑夜舉火讓人雙目一亮的創新,沒能夠徹底解決異族今日歸附,明日反叛,周而複始接連不斷的困局。


    如今高宗以這道時務策為題,用來考量舉子們的出謀劃策之能,的確算得上比較困難,因而才是一片驚歎之聲。


    陸瑾自然也明白此題之難,連政事堂的那些丞相都沒能想出一個妥當的好辦法,這短短的的時間內舉子們能有何真知灼見?所有人都是麵露難色,苦著臉相互目詢,不過從這個題目也可以看出,聖人一定是因北疆突厥反叛而煩惱不已,才會出此題目。


    一時之間,偌大的殿堂內寂靜無聲,舉子們都在默默思索不止。


    陸瑾腦海中也是如同車輪般轉動不停。


    他參加科舉的優勢,並不僅僅隻限於跟隨孔誌亮專研儒家之學後的學富五車,更為重要的腦海中那段來自未來的莫名記憶。


    盡管莫名記憶對於當代唐朝所知甚少,然好在對於未來那些朝代卻還是知曉甚廣,對於一些大概的對外政策也有所了解。


    細細回想,唐之後又有宋元明清四朝,其中以宋朝麵對的北方異族最為強盛,遼金元三國都雄踞北方帶甲百萬,宋朝長期以來隻得稱臣納貢之份,對異族采取的也是妥協退讓之策,自然不可取。


    再看明朝,驅逐韃虜天下歸一,一直奉行“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強硬政策,對異族剛烈有餘,而柔韌不足,邊疆異族從未歸順,使得女真崛起於遼東,最後成為了心腹大患。


    反觀清朝,雖為異族卻也深知異族之心,對於北方蒙古的政策一直也是非常的成功,自己若能以此為啟發,並根據大唐具體情況略加變通,說不定能夠收到奇效。


    心念及此,陸瑾立即打定了注意,鋪開一麵潔白如雪的宣紙,正欲作答之際,腦海不知不覺竟突然浮現出五年之前江寧雨夜的那番情景。


    正是在那一天,他失去了和藹可親的阿娘,失去了待他如同親弟弟的幼娘,也失去了陳郡謝氏嫡長孫的身份。


    也是在那一天,他立誓要報得血海深仇,讓長期以來欺壓大房,陰謀奪權逼死阿娘的二房一幹人等付出應有代價。


    五年的刻苦用功努力專研學問,現在終於登上天子殿堂,進行最後的殿試,隻要殿試能夠順利通過,他便能夠成為天子欽賜的進士出身,獲得權勢為阿娘報仇雪恨,挽回大房失落已久的地位。


    諸多念頭在心海中翻滾不止,陸瑾緊咬牙關暗自長一歎,努力使得自己複歸平靜,摘下掛在筆架上的毛筆,將筆尖浸入硯台內的濃墨當中旋轉一圈,提筆穩健地作答。


    高宗一直端坐在禦案後仔細地觀察殿試舉子們的動靜,可半響卻是無人動筆回答,不禁令他暗暗感到失望,不意這時候看到陸瑾率先提筆的舉動,止不住欣慰點頭,對著坐在旁邊的武後小聲言道:“媚娘,還是你所培養的人才不錯,看,陸瑾已經開始動筆了。”


    武後頷首笑道:“陸瑾這孩子前段時間溫泉宮救駕太平,又替朕完成了《孝經》編撰,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人才,他日若能為官入仕,倒也是非常不錯。”


    高宗捋須一笑,不再說話了。


    ※※※


    殿試結束已是午後,高宗皇帝簡單地用罷午膳,吩咐內侍將舉子們的答卷送到了麗景殿書房,與武後一道親自批閱。


    設立殿試可謂科舉中開創先河之舉,由皇帝親自批卷審閱挑選人才,更是開天辟地的頭一遭,高宗雖則身子羸弱多病,然今天卻是精神飽滿,大感新奇。


    落座在寬大的禦座前,內侍急忙從木匣內拿出一張答卷平鋪在了案頭,高宗皇帝對著坐在另一案的武後笑道:“媚娘,共計有五十餘份答卷,咱們就在今日看完如何?”


    武後欣然點頭笑道:“好,聖人之命臣妾豈敢不遵,看完便看完,大不了挑燈夜戰。”


    一席話落點,高宗止不住放聲大笑,正欲提筆閱卷當兒,不意殿門外侍立的內侍匆匆入內拱手稟告:“啟稟天皇天後,太平公主在外求見。”


    “嗬,太平來了麽?讓她進來便可。”高宗立即微笑允諾。


    不消片刻,窈窕婀娜的身影帶著一陣香風入內,婀娜多姿,美豔群芳,正是太平公主到了。


    她輕輕一笑,對著高宗武後作禮道:“兒臣見過父皇母後,父皇母後萬福金安。”


    武後擱下手中毛筆,悠然笑道:“太平啊,今天你來得可是不巧,父皇母後須得批閱殿試舉子答卷,沒有閑工夫陪你。”


    太平公主時時刻刻關注著陸瑾,早就對殿試之事了然於心,況且她現在本為陸瑾而來,想在第一時間得知陸瑾成績名次,聞言淺淺一笑,言道:“原來父皇母後身居公務,無妨,太平就在這裏陪著你們便是,待父皇母後疲乏口渴之時,太平還可以為你們捏背遞水。”


    高宗捋須笑道:“太平孝心可嘉,那你就留在這裏吧。”


    一絲欣喜之色從太平公主眼眸中一閃即逝,她嫣然一笑乖巧地坐在兩聖之旁,也不出言打擾,就這麽靜靜等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掌武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布衣並收藏執掌武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