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微不足道的小事,武後並不在意,問道:“既然刑部該涉及此案,那就派人前去協助陸瑾吧,你可有適合的人選推薦?“
“婉兒思得兩人,供天後決定。”上官婉兒字正腔圓的稟告道:“第一人,乃刑部都官司員外郎王懷成,此人長期在刑部為官,對於律法也算精熟,加之從來沒有到地方處理案件的經驗,倘若這次能夠與陸禦史一道辦案,無異於會讓他受益匪淺。”
“從來沒有去過地方?”武後輕輕一句,心內卻大為不滿意。
說起來陸瑾也是剛剛擔任監察禦史不久,算得上愣頭青一個,倘若朝廷再派一個從未到地方審問過案件的愣頭青員外郎前去,出現差池怎麽辦?
心念及此,武後又問道:“第二個人是誰?”
上官婉兒自然看出天後並不鍾意王懷成,心內不禁暗暗一喜,說出了她真正想要推薦之人:“天後,第二人乃是刑部刑部司員外郎周興,此人剛從弘農縣令的任上調至刑部為官,精通律法知曉典律,更長期在地方郡縣為官,由他前去江南道的話,與陸禦史一定會配合得當。”
“周興?”武後默默念叨了這個名字一番,嫣然笑道,“婉兒,倘若朕沒有記錯的話,當初正是由你在朕麵前稟告周興有才,朕才讓他前去刑部任職的吧?”
上官婉兒有些不好意思的言道:”天後真是好記性,不錯,去歲婉兒曾向天後你舉薦過此人,當時天後你還見過他一麵。”
“這周興的確是一個了不得的典獄之才。”武後腦海中的記憶瞬間就湧了出來,略一思忖,點頭言道,“既然如此,就命周興前去江南道配合協助陸瑾審案,若裴向天三人當真犯案,決不姑息!”
上官婉兒精神一振,拱手嬌聲道:“婉兒遵命!”
離開天後居住的寢宮,上官婉兒心情大好,在她看來,周興當初乃是請求陸瑾代為舉薦,隻怕他前去江南道之後,一定會唯陸瑾的意見馬首是瞻,也算完成了七郎的重托,如今唯一可慮的是裴炎會插手此案,但是有她上官婉兒代為斡旋,相信即便是裴炎,也討不到好處。
不過……此事還需一人幫忙才行。
上官婉兒美目一亮,抿著嘴角輕輕一笑,俏臉露出兩個可愛的梨渦,朝著太平公主居住之處而去。
太平公主所住之處離天後寢宮倒也不遠,上官婉兒腳步輕快片刻即到,來到那片長滿各色花朵的院落,便看見太平公主正斜躺在軟氈上自斟自飲。
見狀,上官婉兒嘴角不知不覺掠過了一絲嘲諷的微笑,然而那絲笑容很快又消失不見。
她輕輕的走上前去,對著軟氈上的美麗人兒拱手道:“婉兒見過殿下。”
太平公主美豔如花的俏臉上帶著一絲飲酒的酡紅,玉手一抬攬起案頭幾上的白玉酒杯,一飲而盡之後方才淡淡言道:“婉兒來了麽?過來陪本宮喝一杯。”
上官婉兒依言領命,跪坐在太平公主旁邊一瞧案上之酒,頓時秀眉一挑,頗為驚訝地言道:“公主你不是隻飲葡萄酒麽?為何今日卻飲此淩冽的劍南燒春?”
太平公主自顧自地的又飲完一杯,淡淡言道:“本宮今日心情不佳,軟綿綿的葡萄酒豈能帶勁?還是著劍南燒春較為符合口味。”
上官婉兒默默然半響,自行替自己倒上一杯美酒飲盡,頃刻之後,俏臉也飄上了一絲紅潤,語氣輕柔的問道:“不知公主是因何事煩心?”
“你還不知道麽?”太平公主嘴角牽出了一絲嘲諷的苦笑,“本宮聽聞昨日鴻臚卿前來向父皇母後稟告,言及吐蕃又派出了求親使團前來長安求取和親,前不久文成公主恰好崩逝,再無能夠為大唐在吐蕃朝堂上說話之人,故而父皇母後似乎對求親之事頗為意動,你說?聽到這樣的消息,難道本宮還高興得起來?”
聞言,上官婉兒陡然一怔,頓時感覺到有些意外。
吐蕃向天皇天後求娶太平公主久矣,早在太平公主八歲時,為了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太平公主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
當時太平公主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儀鳳二年三年吐蕃多次派出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
其時吐蕃兵鋒強盛,論欽陵更是屢敗大唐,天皇天後不想讓太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如今時隔兩年,沒想到吐蕃又是舊事重提,且還派出了求親使團,怪不得太平公主這般不高興了。
心念及此,上官婉兒幽幽一歎,不禁生出了幾分同情,言道:“殿下,你終歸是天皇天後唯一的女兒,想必他們也不會那麽容易答應和親。”
“婉兒啊,你不要安慰本宮了。”太平公主慘然一笑,言道,“國家大事麵前,豈會有兒女私情?金枝玉葉又能如何!掌上明珠又能如何!還不是一樣淪為政治犧牲品,你難道忘記漢朝公主血淚的和親麽?若要本宮嫁給吐蕃蠻夷,本宮寧願三尺白綾自縊!”
上官婉兒默然半響,又是一聲長歎,見到太平公主又是一杯接一杯的連飲淩冽的劍南燒春,心內的不忍卻是更加濃厚了。
又飲罷數杯,太平公主突然想到了什麽,輕輕問道:“對了,你今天到南山行宮作甚?來見母後的?”
上官婉兒頷首點頭,一瞄太平公主無精打采的模樣,柔聲道:“殿下,有七郎的消息了。”
話音落點的一瞬間,正在飲酒的太平公主動作猛然一僵,竟是連忙坐起了身子,嬌靨綻放出了驚喜的笑容:“你說什麽?七郎已經平安無事了?”
“對。”上官婉兒肯定點頭。
“謝天謝地!”太平公主挺跪而立,雙手合十輕輕言道:“必定是老天聽到令月的祈禱,保佑七郎平安無事,令月必定踐行當日之諾,捐獻錢財為三清重塑金身。”
“婉兒思得兩人,供天後決定。”上官婉兒字正腔圓的稟告道:“第一人,乃刑部都官司員外郎王懷成,此人長期在刑部為官,對於律法也算精熟,加之從來沒有到地方處理案件的經驗,倘若這次能夠與陸禦史一道辦案,無異於會讓他受益匪淺。”
“從來沒有去過地方?”武後輕輕一句,心內卻大為不滿意。
說起來陸瑾也是剛剛擔任監察禦史不久,算得上愣頭青一個,倘若朝廷再派一個從未到地方審問過案件的愣頭青員外郎前去,出現差池怎麽辦?
心念及此,武後又問道:“第二個人是誰?”
上官婉兒自然看出天後並不鍾意王懷成,心內不禁暗暗一喜,說出了她真正想要推薦之人:“天後,第二人乃是刑部刑部司員外郎周興,此人剛從弘農縣令的任上調至刑部為官,精通律法知曉典律,更長期在地方郡縣為官,由他前去江南道的話,與陸禦史一定會配合得當。”
“周興?”武後默默念叨了這個名字一番,嫣然笑道,“婉兒,倘若朕沒有記錯的話,當初正是由你在朕麵前稟告周興有才,朕才讓他前去刑部任職的吧?”
上官婉兒有些不好意思的言道:”天後真是好記性,不錯,去歲婉兒曾向天後你舉薦過此人,當時天後你還見過他一麵。”
“這周興的確是一個了不得的典獄之才。”武後腦海中的記憶瞬間就湧了出來,略一思忖,點頭言道,“既然如此,就命周興前去江南道配合協助陸瑾審案,若裴向天三人當真犯案,決不姑息!”
上官婉兒精神一振,拱手嬌聲道:“婉兒遵命!”
離開天後居住的寢宮,上官婉兒心情大好,在她看來,周興當初乃是請求陸瑾代為舉薦,隻怕他前去江南道之後,一定會唯陸瑾的意見馬首是瞻,也算完成了七郎的重托,如今唯一可慮的是裴炎會插手此案,但是有她上官婉兒代為斡旋,相信即便是裴炎,也討不到好處。
不過……此事還需一人幫忙才行。
上官婉兒美目一亮,抿著嘴角輕輕一笑,俏臉露出兩個可愛的梨渦,朝著太平公主居住之處而去。
太平公主所住之處離天後寢宮倒也不遠,上官婉兒腳步輕快片刻即到,來到那片長滿各色花朵的院落,便看見太平公主正斜躺在軟氈上自斟自飲。
見狀,上官婉兒嘴角不知不覺掠過了一絲嘲諷的微笑,然而那絲笑容很快又消失不見。
她輕輕的走上前去,對著軟氈上的美麗人兒拱手道:“婉兒見過殿下。”
太平公主美豔如花的俏臉上帶著一絲飲酒的酡紅,玉手一抬攬起案頭幾上的白玉酒杯,一飲而盡之後方才淡淡言道:“婉兒來了麽?過來陪本宮喝一杯。”
上官婉兒依言領命,跪坐在太平公主旁邊一瞧案上之酒,頓時秀眉一挑,頗為驚訝地言道:“公主你不是隻飲葡萄酒麽?為何今日卻飲此淩冽的劍南燒春?”
太平公主自顧自地的又飲完一杯,淡淡言道:“本宮今日心情不佳,軟綿綿的葡萄酒豈能帶勁?還是著劍南燒春較為符合口味。”
上官婉兒默默然半響,自行替自己倒上一杯美酒飲盡,頃刻之後,俏臉也飄上了一絲紅潤,語氣輕柔的問道:“不知公主是因何事煩心?”
“你還不知道麽?”太平公主嘴角牽出了一絲嘲諷的苦笑,“本宮聽聞昨日鴻臚卿前來向父皇母後稟告,言及吐蕃又派出了求親使團前來長安求取和親,前不久文成公主恰好崩逝,再無能夠為大唐在吐蕃朝堂上說話之人,故而父皇母後似乎對求親之事頗為意動,你說?聽到這樣的消息,難道本宮還高興得起來?”
聞言,上官婉兒陡然一怔,頓時感覺到有些意外。
吐蕃向天皇天後求娶太平公主久矣,早在太平公主八歲時,為了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太平公主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
當時太平公主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儀鳳二年三年吐蕃多次派出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
其時吐蕃兵鋒強盛,論欽陵更是屢敗大唐,天皇天後不想讓太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如今時隔兩年,沒想到吐蕃又是舊事重提,且還派出了求親使團,怪不得太平公主這般不高興了。
心念及此,上官婉兒幽幽一歎,不禁生出了幾分同情,言道:“殿下,你終歸是天皇天後唯一的女兒,想必他們也不會那麽容易答應和親。”
“婉兒啊,你不要安慰本宮了。”太平公主慘然一笑,言道,“國家大事麵前,豈會有兒女私情?金枝玉葉又能如何!掌上明珠又能如何!還不是一樣淪為政治犧牲品,你難道忘記漢朝公主血淚的和親麽?若要本宮嫁給吐蕃蠻夷,本宮寧願三尺白綾自縊!”
上官婉兒默然半響,又是一聲長歎,見到太平公主又是一杯接一杯的連飲淩冽的劍南燒春,心內的不忍卻是更加濃厚了。
又飲罷數杯,太平公主突然想到了什麽,輕輕問道:“對了,你今天到南山行宮作甚?來見母後的?”
上官婉兒頷首點頭,一瞄太平公主無精打采的模樣,柔聲道:“殿下,有七郎的消息了。”
話音落點的一瞬間,正在飲酒的太平公主動作猛然一僵,竟是連忙坐起了身子,嬌靨綻放出了驚喜的笑容:“你說什麽?七郎已經平安無事了?”
“對。”上官婉兒肯定點頭。
“謝天謝地!”太平公主挺跪而立,雙手合十輕輕言道:“必定是老天聽到令月的祈禱,保佑七郎平安無事,令月必定踐行當日之諾,捐獻錢財為三清重塑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