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有何憂慮之事,臣盡可以為陛下分憂!”陳旭滿頭霧水的問。
秦始皇重新坐下,沉默片刻之後說:“愛卿昔日說起過唐王李世民,言之大唐經略西域萬邦來朝,不僅比我大秦疆域廣大數倍,更是民豐物埠繁花似錦,舟船商隊通達萬裏之外,朕自認武功不弱於他,但眼下國內民眾困苦,糧食物產皆都不足,不知何日才能達到大唐那種繁華盛世?”
“陛下何須憂心,唐王雖然雄韜偉略開創了大唐盛世,但也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大唐之前還有無數君王在勵精圖治開疆辟土,就有若我大秦一般,數代先王積累實力,到陛下手中攜天時地利人和之勢一鼓作氣掃平天下諸侯,此乃水到渠成之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眼下我大秦最主要的是修生養息發展民生繼續積累實力,不然即便是攻取了西域諸地,也沒有足夠的人手來統治和治理,若是強行遷徙中原之民補充西域,必然會讓我中原人力受損,此乃得不償失之策,臣可以放言,以我大秦眼下的武力,最多隻需三五必然可以征服整個西域,往西辟萬裏江山,但占領之後不能統治歸化則毫無意義,何況陛下眼下正是春秋鼎盛之時,何必單單把眼光放在西域,西域諸國也不過是一群蠻胡而已……陛下,您看過山海經否?”一番長篇大論之後陳旭話頭一轉。
秦始皇楞了一下點頭:“山海經乃是無名氏所著,無根無由寫的具是悱惻虛妄之物,裏麵記載的那些山川地理和妖獸鬼怪也皆都未曾聽聞過,實乃妄書耳,朕閑暇之餘自然也看過!”
“那陛下可曾看過穆天子傳?”陳旭接著問。
“穆天子傳記錄的是周穆王西遊之事,甚至還去去昆侖山與西王母飲宴,傳聞西王母居於昆侖神山,朕也曾經想去拜見,奈何既沒有地圖也沒有向導,而且車馬勞損恐不得其址,此事朕還曾與愛卿提起過,愛卿獻朕封神榜,言說至封神大戰之後,仙凡之途早已斷絕,朕也就打消了這份念頭,不知愛卿今日提及所來為何?”秦始皇疑惑的看著陳旭。
“山海經和穆天子傳所記載之事臣無法言其真假,因為太乙仙尊所授三卷天書皆都沒有任何記載,然而臣要說的是,這天地之間並非隻有我中原一處繁華所在,西域雖然是苦寒之地,但西域卻是一條我中原通往西方的通道,穿過西域數萬裏之外,西方還有幾個不下於我大秦的國家,天地九州,我華夏也不過偏居一隅而已,實為東方一地,而絕非中土……”
“什麽?竟有此事?”秦始皇霍然站了起來,臉色變的既驚恐又古怪,雙眼死死盯著陳旭的臉。
“臣不敢撒謊,雖然那些地方臣沒有去過,但天書上皆都有記載,甚至在百年之前,極西之地有一個偉大的君王叫做亞曆山大,他雄才偉略建立了一個叫做馬其頓的王國,曾經率領數萬大軍征服了數十個西方諸侯國之後攻打到西域之外,隻不過也是因為沒有向導和地圖才撤軍返回,不然在百年之前,那亞曆山大就可能沿著西域攻擊到我大秦,而那時我大秦才剛剛從西垂之地崛起,若真的和亞曆山大的大軍衝突,勝負還是未知之數……”
秦始皇此時徹底就懵頭了,臉色呆滯一會兒握著拳頭一會兒麵孔扭曲抽搐,腦海中完全處於暈暈乎乎的空白狀態,足足過了幾分鍾雙眼才恢複焦點,不過仍舊愣愣的看著陳旭,又是半分鍾過去才聲音沙啞的開口:“愛卿既知此事,為何……為何現在才說起?”
“陛下,此事早說晚說皆都沒有太大意義,那馬其頓王國遠在西域之西數萬裏之遙,與我大秦隔著千山萬水,依照我大秦的實力鞭長莫及,臣今日說出來,就是想提醒陛下,天地廣闊,我大秦不能做井底之蛙,而且要早作準備,一旦陛下準備收取西域諸地,那麽就要時刻準備和那西域之外的大國進行艱苦的決戰,或許十年二十年的膠著苦戰,沒有穩定的國內環境,沒有廣大民眾的支持,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沒有富足的糧食和精良的裝備,沒有英勇善戰的將士,一旦貿然打通西域諸地,恐怕是要引來一頭猛虎……”
“還有那山海經所記載的山川地理和妖獸鬼怪看似妄言悱惻,但也並非全都是胡言亂語,許多長相奇怪的野獸在那西方之地能夠看到一些相似之物,因此臣猜測山海經應該是封神之戰之前遺留下來的記錄,然後有人將其整理成書,但因為其中許多早已失落無法考據,因此也都寫的簡單而且虛妄無比,讓世人覺得乃是一本妄書而已,當年禹帝命令豎亥測量大地,以青丘為中心丈量東西南北各有億萬裏之遙,而後鑄九鼎而分九州,然而至封神之後,中原再無九州的傳說,而大周傳承之九鼎,臣猜測也早已不是禹帝所鑄之九鼎,如今中原一統,九鼎更不知其下落……”
“九鼎……九鼎……當年周王室衰微,諸侯皆都不服其位,三十八年前,周赫王薨,我先祖昭王欲收九鼎入秦,但尋遍周王室宗廟也未見九鼎之下落,有人傳九鼎被狂風刮沉於泅水之中,但朕派人打撈數次皆都不見其蹤影,朕也從未見過九鼎的模樣,九鼎之下落民間傳說紛紜,但皆都無根無由,此乃朕心中一大心病,九鼎乃是王權之象,朕不得九鼎,心中總有不安,愛卿即為仙家弟子,那三卷天書中可曾記載有九鼎之下落?”秦始皇看著陳旭。
陳旭:……
我特麽的還想知道九鼎的下落呢?
曆史上關於九鼎的記載有無數種版本,但唯一有共識的就是象征王權的九鼎在秦漢時期失蹤是肯定的。
至於九鼎到底是什麽時候消失的,卻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有人說是周王室知道大周肯定要亡保不住九鼎了,於是將其偷偷藏了起來,還有更過分的是猜測周王室缺錢,把九鼎融化後鑄錢花掉了,也有傳言秦昭王從東周王室取到九鼎,不過在回國的途中河船傾覆,九鼎落於泅水之中不知所蹤,還有的說秦昭王取到九鼎帶回秦國,然後突然就不見了。
不過今天聽到秦始皇親口說出秦國並未從周王室得到九鼎,那麽陳旭可以肯定的是九鼎或許早就已經消失了。
秦始皇不會在這件事上撒謊,也沒必要。
而且陳旭來鹹陽一年多,從未聽聞過關於九鼎的消息,即便是九鼎象征王權,所有的王侯公卿都不敢談及,但每年幾次重大祭祀活動,秦始皇不可能不帶領文武百官祭拜九鼎。
也就是說秦始皇是真的沒見過九鼎,也不知道九鼎的下落。
後世後許多考古學家猜測九鼎被秦始皇埋在了驪山陵墓之中,但這個猜測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首先九鼎是華夏帝王正統的標誌,諸侯皆都問鼎中原欲取周而代,秦始皇還準備將大秦傳承萬世,怎麽會把九鼎埋在自己的陵墓之中不見天日,因為九鼎應該被供奉在秦王室的宗廟之中才是唯一的道理。
而且按照秦始皇喜歡宣揚自身功績的性格來說,若是真的有九鼎,必定是擺在顯眼處廣為宣傳讓天下百姓皆都知道秦王室乃是天授王權,那樣取周而代更加名正言順,比之宣揚五德輪回之說以水代火這種虛無縹緲的理論更有說服力。
其次,秦滅之時,秦王子嬰也隻是交出了玉璽而並沒有九鼎,可見九鼎並不在秦王室的掌控之中,而無論是項羽還是劉邦也都沒有去深究九鼎的下落,可見民間應該早已認定九鼎並沒有被秦國得到,不然的話項羽劉邦即便是掘地三尺也必然要將九鼎找出來。
“陛下,臣未曾從天書之中得到過九鼎的記載,但方才臣說過,周室所執九鼎,應該並非當年禹帝所鑄之九鼎,而真正的九鼎也許早在封神之戰之後已經被天帝收走,至此仙凡斷絕,周王室不過仿製一套以讓諸侯敬服而已!”陳旭此時隻能再次祭出封神之戰來遮掩自己的無知。
“唔,愛卿言之有理,薑子牙受封神榜下山,周文王為請其出山輔佐周王室,於是替薑子牙拉車八百零八步,於是薑子牙言說保大周八百年,朕找人推算整個周王室由盛而衰直至周赫王薨,時間剛好八百年,可見有無九鼎皆都不重要,時間一到大周必然要亡……愛卿,你……可知道我大秦又能傳承多少年歲?”
秦始皇猶豫之後突然問出這個讓他在心中糾結許久的問題。
他想讓大秦傳承萬代不假,但他卻明白什麽天命所歸都是假的,如果真的是天命所歸,他還要鎮壓和提防六國貴族幹什麽,天命所歸五德輪回,隻是一個借口而已,秦國若是不變法強大,天命也歸不到他頭上來。
他信奉神仙,相信天地間肯定有神仙存在,但卻也知道所有的強大都是建立在自己強大的基礎之上,神仙不會選擇一個懦弱之輩來當天下的君王,自己強大才是硬道理,強者隻相信自己的拳頭,打敗一切不服者,這天下就歸自己了。
秦國成功了,但保不齊自己的子孫後代不爭氣啊。
對於秦始皇的問題,陳旭隻能再次開啟自己的神棍模式,臉色嚴肅認真的拱手說:“陛下,天書記載皆都不真不實虛幻無比,天機難測臣也不敢妄言,但所謂天道自然,萬事萬物皆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發展民生,開疆拓土,讓子民安居樂業,讓天下百姓豐衣足食,這才是陛下該做的事情!”
秦始皇聽完之後默然許久之後點頭:“愛卿言之有理,是朕太過執著了,方才愛卿說到西域之外還有另一番廣闊天地,看來朕和大秦天下所有人一般,都猶如井底之蛙坐井觀天,實乃愚昧無知也,今日愛卿剛剛回來,沿途車馬勞頓,朕就不留愛卿久談,等過幾日愛卿閑暇下來之後入宮與朕好好說說那西域萬裏之外的馬其頓王國和那亞曆山大的事情,既然天外有天,朕也不能讓自己繼續愚昧下去……”
“陛下想聽,臣自然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等臣回家安排好之後過幾日就來宮中與陛下詳談此事,臣告退!”陳旭站起來告辭。
“好,好,來人,送涇陽侯去雲妃寢宮問候,然後護送送涇陽侯出宮!”
秦始皇站起來把陳旭送到院門口,看著幾個玄武衛和宮人護送陳旭去了後宮,這才回轉重新坐下,一個人開始望著滿院子的綠樹花草發呆。
以前中原諸侯皆都把眼光放在中原這一畝三分地上,以為中原就是天下的中心,天下繁華富庶者莫過於中原之地,四方皆都是蠻夷所居,但今天陳旭突然說出來一個令他茫然不知所措的消息,那就是天下並非隻有中原一地,極西之外還有更加廣闊的世界,還有不亞於大秦的強大國家,甚至在百年之前那西方的君王差點兒就帶領大軍攻打到了大秦的地盤。
這個說法雖然還無法證明其真偽,但陳旭必然不會信口開河,因為要驗證這件事對於秦始皇來說並非難事,組織一支大軍沿著西域殺過去,自然就知道了事情的真假。
在秦始皇和滿朝文武看來,西域諸胡皆都是渣渣,在大秦眼下的強弓硬弩和新式的馬卒裝備和鋼鐵武器下,絕對會被碾成粉碎。
但一旦遭遇了陳旭所說的那個強大的馬其頓帝國,秦始皇有感覺心頭惴惴。
大秦眼下的確兵強馬壯,但國內卻民生困苦,若是與那萬裏之外的馬其頓產生了激烈衝突,路途遙遠兵刃糧草供給不上,秦軍勞師遠征後果不好預料,一旦失敗那馬其頓王國揮師追殺逼近中原,一場惡戰再所難免,如果國內六國貴族乘機造反,大秦江山很可能會被顛覆……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雖然自負,但也深知其中的凶險。
光是征服六國就整整用了十年時間,耗費的錢糧不計其數,死亡的兵卒數以百萬計,甚至趙楚兩次大戰差點兒把秦國都拖垮。
如今國內民心不穩,百廢待興,即便是征服百越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更別說勞師遠征去攻打萬裏之外的另一個不弱於大秦的國家,勝負之數無法預測,說不定派去的將士全軍覆沒也毫不稀奇。
秦始皇重新坐下,沉默片刻之後說:“愛卿昔日說起過唐王李世民,言之大唐經略西域萬邦來朝,不僅比我大秦疆域廣大數倍,更是民豐物埠繁花似錦,舟船商隊通達萬裏之外,朕自認武功不弱於他,但眼下國內民眾困苦,糧食物產皆都不足,不知何日才能達到大唐那種繁華盛世?”
“陛下何須憂心,唐王雖然雄韜偉略開創了大唐盛世,但也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大唐之前還有無數君王在勵精圖治開疆辟土,就有若我大秦一般,數代先王積累實力,到陛下手中攜天時地利人和之勢一鼓作氣掃平天下諸侯,此乃水到渠成之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眼下我大秦最主要的是修生養息發展民生繼續積累實力,不然即便是攻取了西域諸地,也沒有足夠的人手來統治和治理,若是強行遷徙中原之民補充西域,必然會讓我中原人力受損,此乃得不償失之策,臣可以放言,以我大秦眼下的武力,最多隻需三五必然可以征服整個西域,往西辟萬裏江山,但占領之後不能統治歸化則毫無意義,何況陛下眼下正是春秋鼎盛之時,何必單單把眼光放在西域,西域諸國也不過是一群蠻胡而已……陛下,您看過山海經否?”一番長篇大論之後陳旭話頭一轉。
秦始皇楞了一下點頭:“山海經乃是無名氏所著,無根無由寫的具是悱惻虛妄之物,裏麵記載的那些山川地理和妖獸鬼怪也皆都未曾聽聞過,實乃妄書耳,朕閑暇之餘自然也看過!”
“那陛下可曾看過穆天子傳?”陳旭接著問。
“穆天子傳記錄的是周穆王西遊之事,甚至還去去昆侖山與西王母飲宴,傳聞西王母居於昆侖神山,朕也曾經想去拜見,奈何既沒有地圖也沒有向導,而且車馬勞損恐不得其址,此事朕還曾與愛卿提起過,愛卿獻朕封神榜,言說至封神大戰之後,仙凡之途早已斷絕,朕也就打消了這份念頭,不知愛卿今日提及所來為何?”秦始皇疑惑的看著陳旭。
“山海經和穆天子傳所記載之事臣無法言其真假,因為太乙仙尊所授三卷天書皆都沒有任何記載,然而臣要說的是,這天地之間並非隻有我中原一處繁華所在,西域雖然是苦寒之地,但西域卻是一條我中原通往西方的通道,穿過西域數萬裏之外,西方還有幾個不下於我大秦的國家,天地九州,我華夏也不過偏居一隅而已,實為東方一地,而絕非中土……”
“什麽?竟有此事?”秦始皇霍然站了起來,臉色變的既驚恐又古怪,雙眼死死盯著陳旭的臉。
“臣不敢撒謊,雖然那些地方臣沒有去過,但天書上皆都有記載,甚至在百年之前,極西之地有一個偉大的君王叫做亞曆山大,他雄才偉略建立了一個叫做馬其頓的王國,曾經率領數萬大軍征服了數十個西方諸侯國之後攻打到西域之外,隻不過也是因為沒有向導和地圖才撤軍返回,不然在百年之前,那亞曆山大就可能沿著西域攻擊到我大秦,而那時我大秦才剛剛從西垂之地崛起,若真的和亞曆山大的大軍衝突,勝負還是未知之數……”
秦始皇此時徹底就懵頭了,臉色呆滯一會兒握著拳頭一會兒麵孔扭曲抽搐,腦海中完全處於暈暈乎乎的空白狀態,足足過了幾分鍾雙眼才恢複焦點,不過仍舊愣愣的看著陳旭,又是半分鍾過去才聲音沙啞的開口:“愛卿既知此事,為何……為何現在才說起?”
“陛下,此事早說晚說皆都沒有太大意義,那馬其頓王國遠在西域之西數萬裏之遙,與我大秦隔著千山萬水,依照我大秦的實力鞭長莫及,臣今日說出來,就是想提醒陛下,天地廣闊,我大秦不能做井底之蛙,而且要早作準備,一旦陛下準備收取西域諸地,那麽就要時刻準備和那西域之外的大國進行艱苦的決戰,或許十年二十年的膠著苦戰,沒有穩定的國內環境,沒有廣大民眾的支持,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沒有富足的糧食和精良的裝備,沒有英勇善戰的將士,一旦貿然打通西域諸地,恐怕是要引來一頭猛虎……”
“還有那山海經所記載的山川地理和妖獸鬼怪看似妄言悱惻,但也並非全都是胡言亂語,許多長相奇怪的野獸在那西方之地能夠看到一些相似之物,因此臣猜測山海經應該是封神之戰之前遺留下來的記錄,然後有人將其整理成書,但因為其中許多早已失落無法考據,因此也都寫的簡單而且虛妄無比,讓世人覺得乃是一本妄書而已,當年禹帝命令豎亥測量大地,以青丘為中心丈量東西南北各有億萬裏之遙,而後鑄九鼎而分九州,然而至封神之後,中原再無九州的傳說,而大周傳承之九鼎,臣猜測也早已不是禹帝所鑄之九鼎,如今中原一統,九鼎更不知其下落……”
“九鼎……九鼎……當年周王室衰微,諸侯皆都不服其位,三十八年前,周赫王薨,我先祖昭王欲收九鼎入秦,但尋遍周王室宗廟也未見九鼎之下落,有人傳九鼎被狂風刮沉於泅水之中,但朕派人打撈數次皆都不見其蹤影,朕也從未見過九鼎的模樣,九鼎之下落民間傳說紛紜,但皆都無根無由,此乃朕心中一大心病,九鼎乃是王權之象,朕不得九鼎,心中總有不安,愛卿即為仙家弟子,那三卷天書中可曾記載有九鼎之下落?”秦始皇看著陳旭。
陳旭:……
我特麽的還想知道九鼎的下落呢?
曆史上關於九鼎的記載有無數種版本,但唯一有共識的就是象征王權的九鼎在秦漢時期失蹤是肯定的。
至於九鼎到底是什麽時候消失的,卻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有人說是周王室知道大周肯定要亡保不住九鼎了,於是將其偷偷藏了起來,還有更過分的是猜測周王室缺錢,把九鼎融化後鑄錢花掉了,也有傳言秦昭王從東周王室取到九鼎,不過在回國的途中河船傾覆,九鼎落於泅水之中不知所蹤,還有的說秦昭王取到九鼎帶回秦國,然後突然就不見了。
不過今天聽到秦始皇親口說出秦國並未從周王室得到九鼎,那麽陳旭可以肯定的是九鼎或許早就已經消失了。
秦始皇不會在這件事上撒謊,也沒必要。
而且陳旭來鹹陽一年多,從未聽聞過關於九鼎的消息,即便是九鼎象征王權,所有的王侯公卿都不敢談及,但每年幾次重大祭祀活動,秦始皇不可能不帶領文武百官祭拜九鼎。
也就是說秦始皇是真的沒見過九鼎,也不知道九鼎的下落。
後世後許多考古學家猜測九鼎被秦始皇埋在了驪山陵墓之中,但這個猜測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首先九鼎是華夏帝王正統的標誌,諸侯皆都問鼎中原欲取周而代,秦始皇還準備將大秦傳承萬世,怎麽會把九鼎埋在自己的陵墓之中不見天日,因為九鼎應該被供奉在秦王室的宗廟之中才是唯一的道理。
而且按照秦始皇喜歡宣揚自身功績的性格來說,若是真的有九鼎,必定是擺在顯眼處廣為宣傳讓天下百姓皆都知道秦王室乃是天授王權,那樣取周而代更加名正言順,比之宣揚五德輪回之說以水代火這種虛無縹緲的理論更有說服力。
其次,秦滅之時,秦王子嬰也隻是交出了玉璽而並沒有九鼎,可見九鼎並不在秦王室的掌控之中,而無論是項羽還是劉邦也都沒有去深究九鼎的下落,可見民間應該早已認定九鼎並沒有被秦國得到,不然的話項羽劉邦即便是掘地三尺也必然要將九鼎找出來。
“陛下,臣未曾從天書之中得到過九鼎的記載,但方才臣說過,周室所執九鼎,應該並非當年禹帝所鑄之九鼎,而真正的九鼎也許早在封神之戰之後已經被天帝收走,至此仙凡斷絕,周王室不過仿製一套以讓諸侯敬服而已!”陳旭此時隻能再次祭出封神之戰來遮掩自己的無知。
“唔,愛卿言之有理,薑子牙受封神榜下山,周文王為請其出山輔佐周王室,於是替薑子牙拉車八百零八步,於是薑子牙言說保大周八百年,朕找人推算整個周王室由盛而衰直至周赫王薨,時間剛好八百年,可見有無九鼎皆都不重要,時間一到大周必然要亡……愛卿,你……可知道我大秦又能傳承多少年歲?”
秦始皇猶豫之後突然問出這個讓他在心中糾結許久的問題。
他想讓大秦傳承萬代不假,但他卻明白什麽天命所歸都是假的,如果真的是天命所歸,他還要鎮壓和提防六國貴族幹什麽,天命所歸五德輪回,隻是一個借口而已,秦國若是不變法強大,天命也歸不到他頭上來。
他信奉神仙,相信天地間肯定有神仙存在,但卻也知道所有的強大都是建立在自己強大的基礎之上,神仙不會選擇一個懦弱之輩來當天下的君王,自己強大才是硬道理,強者隻相信自己的拳頭,打敗一切不服者,這天下就歸自己了。
秦國成功了,但保不齊自己的子孫後代不爭氣啊。
對於秦始皇的問題,陳旭隻能再次開啟自己的神棍模式,臉色嚴肅認真的拱手說:“陛下,天書記載皆都不真不實虛幻無比,天機難測臣也不敢妄言,但所謂天道自然,萬事萬物皆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發展民生,開疆拓土,讓子民安居樂業,讓天下百姓豐衣足食,這才是陛下該做的事情!”
秦始皇聽完之後默然許久之後點頭:“愛卿言之有理,是朕太過執著了,方才愛卿說到西域之外還有另一番廣闊天地,看來朕和大秦天下所有人一般,都猶如井底之蛙坐井觀天,實乃愚昧無知也,今日愛卿剛剛回來,沿途車馬勞頓,朕就不留愛卿久談,等過幾日愛卿閑暇下來之後入宮與朕好好說說那西域萬裏之外的馬其頓王國和那亞曆山大的事情,既然天外有天,朕也不能讓自己繼續愚昧下去……”
“陛下想聽,臣自然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等臣回家安排好之後過幾日就來宮中與陛下詳談此事,臣告退!”陳旭站起來告辭。
“好,好,來人,送涇陽侯去雲妃寢宮問候,然後護送送涇陽侯出宮!”
秦始皇站起來把陳旭送到院門口,看著幾個玄武衛和宮人護送陳旭去了後宮,這才回轉重新坐下,一個人開始望著滿院子的綠樹花草發呆。
以前中原諸侯皆都把眼光放在中原這一畝三分地上,以為中原就是天下的中心,天下繁華富庶者莫過於中原之地,四方皆都是蠻夷所居,但今天陳旭突然說出來一個令他茫然不知所措的消息,那就是天下並非隻有中原一地,極西之外還有更加廣闊的世界,還有不亞於大秦的強大國家,甚至在百年之前那西方的君王差點兒就帶領大軍攻打到了大秦的地盤。
這個說法雖然還無法證明其真偽,但陳旭必然不會信口開河,因為要驗證這件事對於秦始皇來說並非難事,組織一支大軍沿著西域殺過去,自然就知道了事情的真假。
在秦始皇和滿朝文武看來,西域諸胡皆都是渣渣,在大秦眼下的強弓硬弩和新式的馬卒裝備和鋼鐵武器下,絕對會被碾成粉碎。
但一旦遭遇了陳旭所說的那個強大的馬其頓帝國,秦始皇有感覺心頭惴惴。
大秦眼下的確兵強馬壯,但國內卻民生困苦,若是與那萬裏之外的馬其頓產生了激烈衝突,路途遙遠兵刃糧草供給不上,秦軍勞師遠征後果不好預料,一旦失敗那馬其頓王國揮師追殺逼近中原,一場惡戰再所難免,如果國內六國貴族乘機造反,大秦江山很可能會被顛覆……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雖然自負,但也深知其中的凶險。
光是征服六國就整整用了十年時間,耗費的錢糧不計其數,死亡的兵卒數以百萬計,甚至趙楚兩次大戰差點兒把秦國都拖垮。
如今國內民心不穩,百廢待興,即便是征服百越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更別說勞師遠征去攻打萬裏之外的另一個不弱於大秦的國家,勝負之數無法預測,說不定派去的將士全軍覆沒也毫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