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六月,皇太極在盛京得知明朝派了十萬援軍支援錦州,朝廷眾臣驚慌失措,眾多眾臣建議皇太極撤軍。
皇太極自從開春以來,身體便每況愈下,鼻子經常流血,而兩月前自己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病重身亡,給皇太極的身心造成了重創,在海蘭珠生前居住的關雎宮傷感數日,不見任何人。
此時的皇太極在大殿上強撐著身體,召見了諸位大臣。範文程和索尼,多鐸,代善等滿清眾臣看到皇太極疲憊的神態,都不禁流下淚來道“還望皇上為我大清保重龍體,不要再操勞了。”
皇太極揮揮手,示意道“如今明國派洪承疇率十萬大軍到了錦州,朕放心不下啊。還望諸位大人想個法子,是戰還是撤?朕要聽聽大家的意思。”
索尼躬身道“皇上,今明國出兵十萬,氣勢銳不可當,一戰便拿下了乳峰山險要,我大清鋒芒受挫,士氣低迷,臣建議還是先撤軍為上策。”
皇太極聽了頷首道“索尼之言在理。”
邊上的代善也讚同道“皇上,我八旗子弟已派出了四旗,現在國內的兵力還隻剩一半,如果要與明國再戰,那便是要舉國之兵和明國決戰,臣認為還不是到決戰的時刻,臣也認為此次圍攻錦州就此作罷,來日再做計較。”
邊上的其他滿族將領紛紛點頭稱是。
範文程急道“皇上,老臣有一言。眾位大人所說明朝此次十萬大軍不假,戰力不俗,可是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這次我大清能打敗這明朝十萬大軍,這對我大清將來進攻中原將會是何等的良機!”
皇太極聽了,蒼白的臉上泛起一陣潮紅,興奮地說道“範大學士請繼續往下說。”
範文程繼續說道“諸位大人都知道,現在明國流賊四起,明國的軍隊為剿滅流賊,四處奔波,大部分的兵力被牽扯在中原各地,然而,此次來援的明軍卻是明國精銳,打敗了這支軍隊等於砍斷了明國崇禎帝的一條臂膀,試問以後還能有誰能與我大清勇士爭鋒?”
滿朝眾人一聽,覺得範文程說的有理,連原先主張撤軍的索尼和代善等滿族權貴都紛紛點頭。漢人官員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和寧完我,馬國柱等人聽了臉上喜色頓開,看吧,還是我漢族官員有腦子,眼界開闊。
“可是範學士,這是不是有點太冒險?舉我大清全國之力與這明國十萬大軍決戰,可是關乎我朝國運的關鍵,要是萬一不能達到目的,豈不是功虧一簣?”代善撫須道。
“禮親王所言老臣謀國之言,下官當然知道此戰的風險。”範文程笑道,“但是打仗哪裏沒有風險的?那就要看我大清能不能搏他一下,況且大家都知道,這明國軍隊派係林立,不像我大清勇士,齊心協力,上下同心。”
皇太極思索半天,問道“如果朕也能出兵十萬,範大學士認為大清有幾分勝算?”
眾臣一聽驚訝的合不攏嘴道“十萬?我大清此時那裏能這麽快聚集十萬軍隊?”
範文程決然道“如果皇上能聚兵十萬,臣認為有六分勝算。”
“嗯?怎麽隻有六分麽?”皇太極不解道。
範文程躬身道“原先臣覺得有七八分勝算,但是這明國永明王在這明軍之中,臣便減去了一二分。”
皇太極啞然笑道“難道範大學士竟然把這明國的永明王看重到如此程度,不過就算這永明王有再大的本事,朕也叫他有來無回!”
隨後皇太極猛地站起身來,漲紅著臉大身說道“朕決定和明國決一死戰,命令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四旗出兵四萬,漢八旗出兵兩萬,蒙八旗出兵兩萬,再去通知朝鮮國出兵五千,一個月內到達錦州,朕要親征錦州!”
皇太極回到莊妃的宮殿,莊妃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孝莊皇後,她是已故宸妃海蘭珠的親妹妹,為皇太極生了第八個兒子福臨。皇太極來看莊妃,倒不是他有多麽寵愛莊妃,雖然莊妃長的也很漂亮,但是皇太極來看她是因為她的臉和海蘭珠有幾分相像。
莊妃也懂得分寸,知道皇太極心裏思念自己姐姐海蘭珠的原因這段時間來的比較勤,所以也常溫柔細語寬慰皇太極,使得皇太極對她不免看重了幾分,再說自己的八子福臨不到兩歲,長的像粉團似的很是可愛,皇太極心裏開懷不少。正待他要逗弄莊妃懷裏的福臨,一名太監急忙跑來稟報道“皇上,太子回來了。”
“什麽?豪格怎麽回來了?”皇太極怒道“前方戰事吃緊,他怎麽不封詔便回盛京,真是膽大妄為!”
太監小聲道“聽說太子的生母烏蘭那拉病重,太子回京是看望她的。”
這豪格的生母烏蘭那拉原先是皇太極的繼妃,在皇宮內地位崇高,僅次於大福晉哲哲,但是並不得寵,後因在宮內乘轎違反了努爾哈赤定下的祖製,便被皇太極廢黜,遣回了娘家,不得入宮相見。
皇太極想起前不久議和的時候,多爾袞密報說豪格曾經說當“當吾為木偶耶”的話,心下更是惱怒,雖然皇太極也知道多爾袞此舉是有意在挑唆自己和豪格的父子關係,但是現在正好是打壓一下豪格的時機,於是命道“豪格不封詔私自回京,置前方戰事如兒戲,已經不能擔當太子之位。立即削去豪格太子之位,降為郡王,叫他立即前去錦州戴罪立功!”
還在自己外公府邸探望母親的豪格接到皇太極的旨意後,大驚失色,自己的儲君之位就因為探望自己病重的母親而丟了,皇家無情果然不假,豪格在自己母親烏蘭那拉的淚水中隻得再次返回錦州。
這時的周仁遠正在洪承疇大帳和眾將爭執,周仁遠和虎大威,吳三桂堅持乘勝追擊,立即前去攻打淩河的清兵。而洪承疇則堅持認為現在清軍雖然隻剩四萬,但是在淩河鎮已經建立起嚴密的防禦陣地,野戰並非是明軍的強項,隻有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是上策。
曹文詔等遼東將領見督師和監軍意見不同,不敢出聲,隻是沉默不語。他的寧遠軍已經和鼇拜交過手,見清兵戰力不俗,心下一時也不敢冒然出兵進攻。
周仁遠此時口幹舌燥,勸說洪承疇道“督師大人,我也知道這韃子已經建立起防禦陣地,但是他們人數隻有四萬,正是我大軍揮兵進攻的大好時機,我軍有大量的火器,先用紅夷大炮和弗朗機轟韃子大營,再用火銃手和弓箭手削弱韃子的騎兵,我軍的騎兵再撲殺上去,大有勝算啊!”
洪承疇笑道“王爺說的雖有道理,但是王爺可曾想過,這四萬韃子大多是騎兵,淩河鎮地勢開闊,不如這鬆山,塔山,山高險峻,如果韃子將這騎兵鋪展開來,我軍就算有大量火器,能擋住這韃子騎兵群起攻我大軍否?一旦被韃子騎兵攻入我軍陣中,就算有火器,也會使我軍打敗,更何況我這大軍之中有與韃子一較高下的精銳騎兵麽?”說著他環顧了一下帳中諸將,眾將都低下頭來,不敢言語。
周仁遠看到此景,心下歎道“這些可都是我明軍名將精銳,竟然也隻能打順風仗,無人敢與韃子騎兵決一死戰啊。”他不無失望道“看來本王真是不知兵,沒想到我大明竟然無一敢與韃子騎兵一戰高下者。也罷,請督師把我衡州兩千騎兵交於本王,再請調吳襄老軍門手下的賀人龍部三千騎兵,山海關吳三桂部麾下三千騎兵給我,我帶著八千騎兵來當這先鋒抵擋韃子騎兵。”
洪承疇和眾將一聽什麽,八千騎兵去抵擋兩三萬的韃子騎兵,小王爺莫非是氣昏了頭了,連忙勸道“王爺不要意氣用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王爺要兵,本督可以答應,早知王爺用兵頗有謀略,但是這先鋒還是就此作罷!”洪承疇臉色不大好地回答道。
周仁遠回道“洪督師,各位將軍,不是本王要搶這兵權,而是一旦錯過時機,等韃子大軍來援,到時悔之晚矣!再說,本王要這騎兵統一為戰,不能各自為戰,方才可以與韃子騎兵一戰啊!”
洪承疇臉色稍霽,點頭道“王爺說的有理,也隻有把騎兵擰在一起,戰力才能倍增,況且王爺善於用騎兵,好吧,就按王爺的意思調配各部騎兵給王爺!至於戰還是守,改日再議。”
營中眾將表情各異的離開了中軍大帳,洪承疇叫住了周仁遠道“王爺請留步,下官有事要與王爺商量。”
周仁遠一聽,便留了下來。洪承疇命人換過熱茶,親自端給周仁遠語重心長地說道“王爺,下官知道方才王爺心裏有氣。下官不是不願意進攻淩河的韃子,但是王爺可知這朝廷的旨意是解錦州之圍,不是要與韃子決一死戰。再說這營中諸將,哪個願意將自己的全部家當丟在這錦州,王爺你別看有幾個將領紛紛請戰,那是因為我們剛剛打了勝仗,拿下了乳峰山。但是真要是到了和韃子拚命的時候,剛才王爺您也看見了,誰會主動帶著自己的軍隊去和韃子耗上?下官也是無奈之舉,隻能慢慢和韃子一起相持,等韃子哪一天耗不住了,主動撤軍。我等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周仁遠聽了,心中既悲哀又無奈,說道“督師大人,你的想法隻是一廂情願,那韃子如果不肯撤退,也和我大軍相持,一旦韃子大軍來援,那我等是戰是守?再說我軍的糧草能供應的上嗎?”
洪承疇聽了愣住半晌,苦笑道“不瞞王爺,下官此次率軍前來已經準備了供應大軍一年多的糧草,都存放在那筆架山上,派了三千精銳看護。至於韃子真的派軍前來救援,那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到時戰就戰,老夫把這把老骨頭就丟在這遼東了!”
周仁遠來到地圖旁,看了看筆架山的位置,靠近葫蘆灣海邊,在鬆山和塔山後方,點頭道“這筆架山的位置選的不錯,三麵環山,被靠大海。韃子要取糧道不太容易,為保險起見,可派昭毅將軍鄭成功的水師在海上警戒,防止韃子從海路抄我糧道。”
洪承疇聽了大喜道“如果有水師戒備糧道,那這糧草就更萬無一失了。”
周仁遠自從看自己改變不了洪承疇的注意,隻得每日裏操練起手下九千騎兵。後來的一千騎兵是洪承疇特意從虎大威的大同軍中調給周仁遠的,這可是洪承疇的點睛之筆。因為周仁遠自己有兩千衡州騎兵,從吳三桂那裏調來三千,從自己宣府軍中調來三三千,唯獨漏了大同兵和遼東兵,遼東兵是本地兵,原本就兵力不足,而周仁遠卻偏偏沒有大同兵,洪承疇為了安撫其他將領,便下令調一千大同騎兵給他,這樣一來,周仁遠手下便聚齊了來自不同地方的騎兵,要是周仁遠的騎兵有危險,這些不同派係的軍隊能看著自己的同僚置身事外?
周仁遠在調教騎兵的同時,也拿著一把大刀在揮舞,這把刀還是前不久楊廷麟送給他的,是盧象升的遺物。楊廷麟請旨留下這把大刀也是為了紀念盧象升,一直帶在軍中,剛好周仁遠覺得自己的寶劍雖然犀利,但騎在馬上打仗總覺得不稱手,楊廷麟便把此刀轉贈給了周仁遠。
周仁遠揮著大刀,一點也不覺得吃力,揮舞起來虎虎生風,楊廷麟在一旁看著心裏道“盧督師的寶刀後繼有人了。”
就在周仁遠訓練騎兵一月之後,皇太極的八萬援軍正朝錦州開拔。洪承疇得知消息後大為吃驚,連忙召集所有將領到帳中議事。
“悔不聽王爺之言,現在韃子果然大軍已到,和淩河的韃子匯合共計有十三萬之眾。”洪承疇跺腳道。
眾將聽了麵麵相覷,紛紛說道“這韃子是舉全國之兵啊,大戰不可避免了啊。”
周仁遠反而勸慰洪承疇道“督師,如今事已至此,後悔無用,還是商議一下如何迎敵吧。”
洪承疇長舒一口氣道“王爺說的是,本督現在雖有十萬大軍,但韃子傾巢而出,隻能嚴密防守,以待時機。”
然後對著眾將森然道“眾將聽令,嚴密防守各自防線。如冒然出擊者,斬!”
皇太極已經到了淩河鎮,他不停地擦著鼻血,他自十日前率軍出發,深怕明軍突襲淩河清軍,便騎馬連日狂奔,鼻血不斷流出,隻得用碗接著,一路之上接了五大碗。到了淩河,見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等將士無恙,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睿親王,鄭親王,對麵的明軍情勢如何?”皇太子躺在大帳的明黃榻上虛弱地問道。
“稟皇上,對麵明軍自占了乳峰山後,以此山為依托,上麵放置了多門火炮,和鬆山,塔山連成一線。明國大軍在鬆山塔山山穀之間紮營,此地山高險峻,易守難攻,明軍占了地利之先。”多爾袞連忙攤開地圖展示給皇太極看。
皇太極微微起身瞄了瞄地圖,點頭道“這洪承疇果然知兵,占據山地險要之地,我騎兵施展不開,揚起長而避其短,洪承疇是個人才啊。”
“錦州如何了?”皇太極接著問道。
“自臣弟敗退淩河,錦州的糧草已經得到明軍的補充,再打恐怕也是萬難了。”多爾袞有些羞愧道。
“這不是你的過錯,你不用自責。”皇太極勸慰道,他此時還需要多爾袞這樣的猛將,要不是自己看穿了多爾袞對這皇位虎視眈眈,說不定真的要把他當做心腹之臣。可惜啊,多爾袞你野心太大。“十四弟,朕此次帶了滿蒙,朝鮮八萬大軍,還帶了孔有德他們的漢八旗,你就看著朕怎樣打敗這洪承疇吧。”
多爾袞聽了一喜道“有了順義王他們漢八旗的火炮,我軍如虎添翼,打敗明軍指日可待啊。”
這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的漢八旗,厲害之處就是火炮,當年他們投降皇太極,帶去了許多工匠。也能造出紅夷大炮,雖然質量比不上明軍,但是也相差不多,數量頗多,這次皇太極帶來了三四十門火炮,專門要對付洪承疇和周仁遠。
休息了一日後,皇太極起身親自率軍逼近錦州,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的軍隊重新圍住了錦州。
城內的祖大壽等人大驚,連忙上城禦敵。祖大壽看到城樓下密密麻麻的清軍,歎道“然道我將葬身此地了?”
皇太極登上一座山峰,眺望著明軍大營,對著身旁的孔有德說道“順義王,你可在乳峰山對麵的山上安放火炮,一定要壓製住對麵山上的明軍火炮。”
孔有德一聽問道“難道皇上要重新奪回乳峰山?”
皇太極聽了點頭道“不錯,這乳峰山相當於錦州的門戶,居高臨下,如今被明軍占領是我心腹之患。”
“對了,你們可探知這明軍的糧草存於何處?”皇太極接著問多爾袞。
多爾袞答道“這明軍的糧草存在鬆山後麵的筆架山上,此山三麵環山,背靠大海,要攻打實屬不易。”
皇太極聽了低頭沉思片刻道“這洪承疇選的位置還真是不錯,背靠大海?去找個當地人問問,可有法子從海路到達筆架山下?”
從孔有德身後出來一員漢人武將,躬身答道“稟皇上,末將知道這筆架山後山的大海有落潮的時候,隻要我軍趁落潮時候派兵進攻筆架山,一定可以拿下此山。”
皇太極聽了心頭大喜道“真的?你叫什麽名字?怎麽知道的如此清楚?”
這名將領不好意思地饒饒頭道“末將叫方嗣明,以前是海盜。”
皇太極聽了哈哈大笑道“如果果真如你所說,筆架山有落潮的時間,朕便升你兩級,賞賜良馬一匹,黃金百兩。還有你這名字得改改,以後你就叫方思清吧!”
這名武將聽了大喜,忙跪倒在地大呼道“末將方嗣明-哦不—方思清多謝皇上,末將願為大清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其他漢族官員聽了紛紛用羨慕的眼神看著方思清,而多爾袞則在一旁心裏酸溜溜地道“這四哥拉攏人心這套,自己還真是差的很遠。”
眾將聽令,朕決定三日後攻打明軍,以攻打錦州為餌,實則攻打乳峰山,攻打錦州的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豫親王多鐸率領,乳峰山由郡王豪格和貝勒尼堪率領蒙古八旗和朝鮮軍攻打,順義王率漢八旗火炮支援攻打乳峰山。武英郡王阿濟格率領一萬人馬繞道鬆山攻打筆架山。其餘眾將隨朕做為中軍壓陣。”皇太極命令道。
眾將轟然道“謹遵皇上旨意!”
周仁遠和洪承疇此時也登上來了乳峰山,看到對麵一座山上清軍將領雲集,一頂明黃的華蓋在山頂若隱若現。兩人心裏一沉,相互看了一眼,皇太極親自帶兵來了!
兩人急忙回營,不停地調兵譴將,兩人都知道一場決定大明和滿清命運的大戰就要爆發了!
皇太極自從開春以來,身體便每況愈下,鼻子經常流血,而兩月前自己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病重身亡,給皇太極的身心造成了重創,在海蘭珠生前居住的關雎宮傷感數日,不見任何人。
此時的皇太極在大殿上強撐著身體,召見了諸位大臣。範文程和索尼,多鐸,代善等滿清眾臣看到皇太極疲憊的神態,都不禁流下淚來道“還望皇上為我大清保重龍體,不要再操勞了。”
皇太極揮揮手,示意道“如今明國派洪承疇率十萬大軍到了錦州,朕放心不下啊。還望諸位大人想個法子,是戰還是撤?朕要聽聽大家的意思。”
索尼躬身道“皇上,今明國出兵十萬,氣勢銳不可當,一戰便拿下了乳峰山險要,我大清鋒芒受挫,士氣低迷,臣建議還是先撤軍為上策。”
皇太極聽了頷首道“索尼之言在理。”
邊上的代善也讚同道“皇上,我八旗子弟已派出了四旗,現在國內的兵力還隻剩一半,如果要與明國再戰,那便是要舉國之兵和明國決戰,臣認為還不是到決戰的時刻,臣也認為此次圍攻錦州就此作罷,來日再做計較。”
邊上的其他滿族將領紛紛點頭稱是。
範文程急道“皇上,老臣有一言。眾位大人所說明朝此次十萬大軍不假,戰力不俗,可是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這次我大清能打敗這明朝十萬大軍,這對我大清將來進攻中原將會是何等的良機!”
皇太極聽了,蒼白的臉上泛起一陣潮紅,興奮地說道“範大學士請繼續往下說。”
範文程繼續說道“諸位大人都知道,現在明國流賊四起,明國的軍隊為剿滅流賊,四處奔波,大部分的兵力被牽扯在中原各地,然而,此次來援的明軍卻是明國精銳,打敗了這支軍隊等於砍斷了明國崇禎帝的一條臂膀,試問以後還能有誰能與我大清勇士爭鋒?”
滿朝眾人一聽,覺得範文程說的有理,連原先主張撤軍的索尼和代善等滿族權貴都紛紛點頭。漢人官員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和寧完我,馬國柱等人聽了臉上喜色頓開,看吧,還是我漢族官員有腦子,眼界開闊。
“可是範學士,這是不是有點太冒險?舉我大清全國之力與這明國十萬大軍決戰,可是關乎我朝國運的關鍵,要是萬一不能達到目的,豈不是功虧一簣?”代善撫須道。
“禮親王所言老臣謀國之言,下官當然知道此戰的風險。”範文程笑道,“但是打仗哪裏沒有風險的?那就要看我大清能不能搏他一下,況且大家都知道,這明國軍隊派係林立,不像我大清勇士,齊心協力,上下同心。”
皇太極思索半天,問道“如果朕也能出兵十萬,範大學士認為大清有幾分勝算?”
眾臣一聽驚訝的合不攏嘴道“十萬?我大清此時那裏能這麽快聚集十萬軍隊?”
範文程決然道“如果皇上能聚兵十萬,臣認為有六分勝算。”
“嗯?怎麽隻有六分麽?”皇太極不解道。
範文程躬身道“原先臣覺得有七八分勝算,但是這明國永明王在這明軍之中,臣便減去了一二分。”
皇太極啞然笑道“難道範大學士竟然把這明國的永明王看重到如此程度,不過就算這永明王有再大的本事,朕也叫他有來無回!”
隨後皇太極猛地站起身來,漲紅著臉大身說道“朕決定和明國決一死戰,命令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四旗出兵四萬,漢八旗出兵兩萬,蒙八旗出兵兩萬,再去通知朝鮮國出兵五千,一個月內到達錦州,朕要親征錦州!”
皇太極回到莊妃的宮殿,莊妃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孝莊皇後,她是已故宸妃海蘭珠的親妹妹,為皇太極生了第八個兒子福臨。皇太極來看莊妃,倒不是他有多麽寵愛莊妃,雖然莊妃長的也很漂亮,但是皇太極來看她是因為她的臉和海蘭珠有幾分相像。
莊妃也懂得分寸,知道皇太極心裏思念自己姐姐海蘭珠的原因這段時間來的比較勤,所以也常溫柔細語寬慰皇太極,使得皇太極對她不免看重了幾分,再說自己的八子福臨不到兩歲,長的像粉團似的很是可愛,皇太極心裏開懷不少。正待他要逗弄莊妃懷裏的福臨,一名太監急忙跑來稟報道“皇上,太子回來了。”
“什麽?豪格怎麽回來了?”皇太極怒道“前方戰事吃緊,他怎麽不封詔便回盛京,真是膽大妄為!”
太監小聲道“聽說太子的生母烏蘭那拉病重,太子回京是看望她的。”
這豪格的生母烏蘭那拉原先是皇太極的繼妃,在皇宮內地位崇高,僅次於大福晉哲哲,但是並不得寵,後因在宮內乘轎違反了努爾哈赤定下的祖製,便被皇太極廢黜,遣回了娘家,不得入宮相見。
皇太極想起前不久議和的時候,多爾袞密報說豪格曾經說當“當吾為木偶耶”的話,心下更是惱怒,雖然皇太極也知道多爾袞此舉是有意在挑唆自己和豪格的父子關係,但是現在正好是打壓一下豪格的時機,於是命道“豪格不封詔私自回京,置前方戰事如兒戲,已經不能擔當太子之位。立即削去豪格太子之位,降為郡王,叫他立即前去錦州戴罪立功!”
還在自己外公府邸探望母親的豪格接到皇太極的旨意後,大驚失色,自己的儲君之位就因為探望自己病重的母親而丟了,皇家無情果然不假,豪格在自己母親烏蘭那拉的淚水中隻得再次返回錦州。
這時的周仁遠正在洪承疇大帳和眾將爭執,周仁遠和虎大威,吳三桂堅持乘勝追擊,立即前去攻打淩河的清兵。而洪承疇則堅持認為現在清軍雖然隻剩四萬,但是在淩河鎮已經建立起嚴密的防禦陣地,野戰並非是明軍的強項,隻有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是上策。
曹文詔等遼東將領見督師和監軍意見不同,不敢出聲,隻是沉默不語。他的寧遠軍已經和鼇拜交過手,見清兵戰力不俗,心下一時也不敢冒然出兵進攻。
周仁遠此時口幹舌燥,勸說洪承疇道“督師大人,我也知道這韃子已經建立起防禦陣地,但是他們人數隻有四萬,正是我大軍揮兵進攻的大好時機,我軍有大量的火器,先用紅夷大炮和弗朗機轟韃子大營,再用火銃手和弓箭手削弱韃子的騎兵,我軍的騎兵再撲殺上去,大有勝算啊!”
洪承疇笑道“王爺說的雖有道理,但是王爺可曾想過,這四萬韃子大多是騎兵,淩河鎮地勢開闊,不如這鬆山,塔山,山高險峻,如果韃子將這騎兵鋪展開來,我軍就算有大量火器,能擋住這韃子騎兵群起攻我大軍否?一旦被韃子騎兵攻入我軍陣中,就算有火器,也會使我軍打敗,更何況我這大軍之中有與韃子一較高下的精銳騎兵麽?”說著他環顧了一下帳中諸將,眾將都低下頭來,不敢言語。
周仁遠看到此景,心下歎道“這些可都是我明軍名將精銳,竟然也隻能打順風仗,無人敢與韃子騎兵決一死戰啊。”他不無失望道“看來本王真是不知兵,沒想到我大明竟然無一敢與韃子騎兵一戰高下者。也罷,請督師把我衡州兩千騎兵交於本王,再請調吳襄老軍門手下的賀人龍部三千騎兵,山海關吳三桂部麾下三千騎兵給我,我帶著八千騎兵來當這先鋒抵擋韃子騎兵。”
洪承疇和眾將一聽什麽,八千騎兵去抵擋兩三萬的韃子騎兵,小王爺莫非是氣昏了頭了,連忙勸道“王爺不要意氣用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王爺要兵,本督可以答應,早知王爺用兵頗有謀略,但是這先鋒還是就此作罷!”洪承疇臉色不大好地回答道。
周仁遠回道“洪督師,各位將軍,不是本王要搶這兵權,而是一旦錯過時機,等韃子大軍來援,到時悔之晚矣!再說,本王要這騎兵統一為戰,不能各自為戰,方才可以與韃子騎兵一戰啊!”
洪承疇臉色稍霽,點頭道“王爺說的有理,也隻有把騎兵擰在一起,戰力才能倍增,況且王爺善於用騎兵,好吧,就按王爺的意思調配各部騎兵給王爺!至於戰還是守,改日再議。”
營中眾將表情各異的離開了中軍大帳,洪承疇叫住了周仁遠道“王爺請留步,下官有事要與王爺商量。”
周仁遠一聽,便留了下來。洪承疇命人換過熱茶,親自端給周仁遠語重心長地說道“王爺,下官知道方才王爺心裏有氣。下官不是不願意進攻淩河的韃子,但是王爺可知這朝廷的旨意是解錦州之圍,不是要與韃子決一死戰。再說這營中諸將,哪個願意將自己的全部家當丟在這錦州,王爺你別看有幾個將領紛紛請戰,那是因為我們剛剛打了勝仗,拿下了乳峰山。但是真要是到了和韃子拚命的時候,剛才王爺您也看見了,誰會主動帶著自己的軍隊去和韃子耗上?下官也是無奈之舉,隻能慢慢和韃子一起相持,等韃子哪一天耗不住了,主動撤軍。我等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周仁遠聽了,心中既悲哀又無奈,說道“督師大人,你的想法隻是一廂情願,那韃子如果不肯撤退,也和我大軍相持,一旦韃子大軍來援,那我等是戰是守?再說我軍的糧草能供應的上嗎?”
洪承疇聽了愣住半晌,苦笑道“不瞞王爺,下官此次率軍前來已經準備了供應大軍一年多的糧草,都存放在那筆架山上,派了三千精銳看護。至於韃子真的派軍前來救援,那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到時戰就戰,老夫把這把老骨頭就丟在這遼東了!”
周仁遠來到地圖旁,看了看筆架山的位置,靠近葫蘆灣海邊,在鬆山和塔山後方,點頭道“這筆架山的位置選的不錯,三麵環山,被靠大海。韃子要取糧道不太容易,為保險起見,可派昭毅將軍鄭成功的水師在海上警戒,防止韃子從海路抄我糧道。”
洪承疇聽了大喜道“如果有水師戒備糧道,那這糧草就更萬無一失了。”
周仁遠自從看自己改變不了洪承疇的注意,隻得每日裏操練起手下九千騎兵。後來的一千騎兵是洪承疇特意從虎大威的大同軍中調給周仁遠的,這可是洪承疇的點睛之筆。因為周仁遠自己有兩千衡州騎兵,從吳三桂那裏調來三千,從自己宣府軍中調來三三千,唯獨漏了大同兵和遼東兵,遼東兵是本地兵,原本就兵力不足,而周仁遠卻偏偏沒有大同兵,洪承疇為了安撫其他將領,便下令調一千大同騎兵給他,這樣一來,周仁遠手下便聚齊了來自不同地方的騎兵,要是周仁遠的騎兵有危險,這些不同派係的軍隊能看著自己的同僚置身事外?
周仁遠在調教騎兵的同時,也拿著一把大刀在揮舞,這把刀還是前不久楊廷麟送給他的,是盧象升的遺物。楊廷麟請旨留下這把大刀也是為了紀念盧象升,一直帶在軍中,剛好周仁遠覺得自己的寶劍雖然犀利,但騎在馬上打仗總覺得不稱手,楊廷麟便把此刀轉贈給了周仁遠。
周仁遠揮著大刀,一點也不覺得吃力,揮舞起來虎虎生風,楊廷麟在一旁看著心裏道“盧督師的寶刀後繼有人了。”
就在周仁遠訓練騎兵一月之後,皇太極的八萬援軍正朝錦州開拔。洪承疇得知消息後大為吃驚,連忙召集所有將領到帳中議事。
“悔不聽王爺之言,現在韃子果然大軍已到,和淩河的韃子匯合共計有十三萬之眾。”洪承疇跺腳道。
眾將聽了麵麵相覷,紛紛說道“這韃子是舉全國之兵啊,大戰不可避免了啊。”
周仁遠反而勸慰洪承疇道“督師,如今事已至此,後悔無用,還是商議一下如何迎敵吧。”
洪承疇長舒一口氣道“王爺說的是,本督現在雖有十萬大軍,但韃子傾巢而出,隻能嚴密防守,以待時機。”
然後對著眾將森然道“眾將聽令,嚴密防守各自防線。如冒然出擊者,斬!”
皇太極已經到了淩河鎮,他不停地擦著鼻血,他自十日前率軍出發,深怕明軍突襲淩河清軍,便騎馬連日狂奔,鼻血不斷流出,隻得用碗接著,一路之上接了五大碗。到了淩河,見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等將士無恙,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睿親王,鄭親王,對麵的明軍情勢如何?”皇太子躺在大帳的明黃榻上虛弱地問道。
“稟皇上,對麵明軍自占了乳峰山後,以此山為依托,上麵放置了多門火炮,和鬆山,塔山連成一線。明國大軍在鬆山塔山山穀之間紮營,此地山高險峻,易守難攻,明軍占了地利之先。”多爾袞連忙攤開地圖展示給皇太極看。
皇太極微微起身瞄了瞄地圖,點頭道“這洪承疇果然知兵,占據山地險要之地,我騎兵施展不開,揚起長而避其短,洪承疇是個人才啊。”
“錦州如何了?”皇太極接著問道。
“自臣弟敗退淩河,錦州的糧草已經得到明軍的補充,再打恐怕也是萬難了。”多爾袞有些羞愧道。
“這不是你的過錯,你不用自責。”皇太極勸慰道,他此時還需要多爾袞這樣的猛將,要不是自己看穿了多爾袞對這皇位虎視眈眈,說不定真的要把他當做心腹之臣。可惜啊,多爾袞你野心太大。“十四弟,朕此次帶了滿蒙,朝鮮八萬大軍,還帶了孔有德他們的漢八旗,你就看著朕怎樣打敗這洪承疇吧。”
多爾袞聽了一喜道“有了順義王他們漢八旗的火炮,我軍如虎添翼,打敗明軍指日可待啊。”
這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的漢八旗,厲害之處就是火炮,當年他們投降皇太極,帶去了許多工匠。也能造出紅夷大炮,雖然質量比不上明軍,但是也相差不多,數量頗多,這次皇太極帶來了三四十門火炮,專門要對付洪承疇和周仁遠。
休息了一日後,皇太極起身親自率軍逼近錦州,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的軍隊重新圍住了錦州。
城內的祖大壽等人大驚,連忙上城禦敵。祖大壽看到城樓下密密麻麻的清軍,歎道“然道我將葬身此地了?”
皇太極登上一座山峰,眺望著明軍大營,對著身旁的孔有德說道“順義王,你可在乳峰山對麵的山上安放火炮,一定要壓製住對麵山上的明軍火炮。”
孔有德一聽問道“難道皇上要重新奪回乳峰山?”
皇太極聽了點頭道“不錯,這乳峰山相當於錦州的門戶,居高臨下,如今被明軍占領是我心腹之患。”
“對了,你們可探知這明軍的糧草存於何處?”皇太極接著問多爾袞。
多爾袞答道“這明軍的糧草存在鬆山後麵的筆架山上,此山三麵環山,背靠大海,要攻打實屬不易。”
皇太極聽了低頭沉思片刻道“這洪承疇選的位置還真是不錯,背靠大海?去找個當地人問問,可有法子從海路到達筆架山下?”
從孔有德身後出來一員漢人武將,躬身答道“稟皇上,末將知道這筆架山後山的大海有落潮的時候,隻要我軍趁落潮時候派兵進攻筆架山,一定可以拿下此山。”
皇太極聽了心頭大喜道“真的?你叫什麽名字?怎麽知道的如此清楚?”
這名將領不好意思地饒饒頭道“末將叫方嗣明,以前是海盜。”
皇太極聽了哈哈大笑道“如果果真如你所說,筆架山有落潮的時間,朕便升你兩級,賞賜良馬一匹,黃金百兩。還有你這名字得改改,以後你就叫方思清吧!”
這名武將聽了大喜,忙跪倒在地大呼道“末將方嗣明-哦不—方思清多謝皇上,末將願為大清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其他漢族官員聽了紛紛用羨慕的眼神看著方思清,而多爾袞則在一旁心裏酸溜溜地道“這四哥拉攏人心這套,自己還真是差的很遠。”
眾將聽令,朕決定三日後攻打明軍,以攻打錦州為餌,實則攻打乳峰山,攻打錦州的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豫親王多鐸率領,乳峰山由郡王豪格和貝勒尼堪率領蒙古八旗和朝鮮軍攻打,順義王率漢八旗火炮支援攻打乳峰山。武英郡王阿濟格率領一萬人馬繞道鬆山攻打筆架山。其餘眾將隨朕做為中軍壓陣。”皇太極命令道。
眾將轟然道“謹遵皇上旨意!”
周仁遠和洪承疇此時也登上來了乳峰山,看到對麵一座山上清軍將領雲集,一頂明黃的華蓋在山頂若隱若現。兩人心裏一沉,相互看了一眼,皇太極親自帶兵來了!
兩人急忙回營,不停地調兵譴將,兩人都知道一場決定大明和滿清命運的大戰就要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