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房內,一幫大臣吵的不可開交。“本官認為惠王和桂王是先帝的皇叔,惠王仁德,桂王賢明,可以從他們兩位當中選一位繼任大寶。”刑部尚書劉之璐說道


    。


    “我覺得應該推薦桂王,桂王在衡州擁兵十萬,剛剛還打敗了張獻忠,隻有他和永明王才能重振大明,我覺得他是最好的人選。”史可法說道。其他官員聽了不斷點頭,馬士英說道“這桂王遠在衡州,距南京千裏之遙,聽說著桂王身體不好,世子身體也不行,為了大明江山,我覺得還是立福王。福王正在


    壯年,可以勤勞國事,況且他就在南京。我覺得福王是最好的人選。”“不妥,一旦立福王,他會不會翻神宗時的‘擊廷’和‘紅丸’兩案?我覺得還是潞王是最好的人選,潞王氣質雍容華貴,有帝王之表,他就在距離金陵不遠的淮安。”


    吏部尚書高弘圖說道。眾人一聽覺得有理,又紛紛點頭。史可法急道“桂王年老,不是還有名震天下的永明王輔佐嗎?永明王文武雙全,他的才能大家都有目共睹,說一句大不敬的話,


    即使桂王有一日龍禦歸天,永明王繼任也是我大明之福。”


    大家聽了又覺得史可法說的是長遠之計,又紛紛點頭。連鳳陽巡撫路振飛都覺得這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看好的就是周仁遠。


    “這樣吧,咱們回頭再議一議,大家寫封信給桂王,惠王和潞王,看看他們的意思如何?要是他們幾位王爺都沒這個想法,咱們不是瞎議嗎?”馬士英說道。


    “對啊,馬總督所言極是,咱們得先看看幾位王爺的意思再做決定。”盧九德說道。


    等眾人散去,馬士英剛回到驛館,盧九德就上門來了。“馬總督,咱們畢竟和永明王有過一段交情,咱家今日看你怎麽推薦福王啊?”


    “盧公公,你呀,還是心思太簡單了。”馬士英喝口水道,“我承認永明王是我大明不世出的一代英王,可是你曾想過如果桂王繼任大寶,誰掌握朝廷大權?”盧九德遲疑道“您是說永明王殿下?”“對嘍,我聽說現在衡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永明王做主,如果桂王登基,還不是等同於永明王登基?我問你,依你的了解


    這永明王和先帝比起來如何?”馬士英接著問道。


    “這個嘛?”盧九德想了一會兒,小聲說道“先帝比不上永明王。”“就是嘛!”馬士英一攤雙手道“永明王在衡州實行官紳一體納糧,對祖製視若罔聞,他呀,不知道還會幹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你想,他一旦掌了天下大權,這


    滿朝文武還會有好果子吃?我給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先帝殺了不少大臣吧,我敢斷定,永明王一定能登基,會殺更多的大臣。難道你想看到這南京血流成河?”


    盧九德被他一嚇,連忙說道“還是馬總督高瞻遠矚,咱家領教了。”


    當天晚上,一個人前來驛館拜訪馬士英,馬士英一看,驚呼道“阮翁,您怎麽來啦?”來人正是以前的閹黨,被罷官在家的阮大铖。


    “瑤草馬士英的字,你來南京,怎麽也不來見我?”阮大铖坐下說道。


    “阮翁,我這不是剛到南京,為這立新帝的事情煩心嗎?”馬士英親自為他倒了杯茶說道。


    “立新帝?”阮大铖眼睛一亮,趕緊問道“你們要立誰?”


    “唉—現在人選頗多,有惠王,桂王,潞王和福王四位人選,大家都各自推薦說的都有道理,一時之間恐怕定不了的。”馬士英歎口氣道。


    阮大铖眯著眼睛,思索了一會兒,問道“瑤草,那你支持哪一位親王呢?”


    馬士英故作大度道“我無所謂,反正立了誰,我這個做做臣子的做好本分就行了。”


    阮大铖笑道“瑤草啊,你對我都不說實話啊!”馬士英臉色一紅,說道“我支持福王登基,可是其他大臣擔心一旦福王登基,他會翻當年的‘擊廷’和‘紅丸’案。”這“擊廷”案和“紅丸”案都和朱由崧的奶奶,就是當年的萬曆寵妃鄭貴妃有關。當年,天啟帝朱由檢和崇禎朱由校的父親泰昌朱常洛還是太子的時候,有個瘋漢竟


    然手持木棒直接闖入東宮,這就是擊廷案。而當朱常洛登基不到一個月,因為吃了道士李可灼敬獻的紅丸,吐血而亡,這就是紅丸案。


    “這些大臣擔憂的不無道理。”阮大铖說道。“福王要是真翻案的話,恐怕會引起大震蕩。”


    “那阮翁,您說怎麽辦?”馬士英急道“那隻能從另外三王裏選一個了。”“不要急嘛!”阮大铖胸有成竹地說道“潞王朱常汸,血緣太遠了,不值一提。況且我得到消息,這是東林黨在後麵推波助瀾,別看東林黨滿口正義,潞王能幹什


    麽,整日裏沉迷於音律,書法之中,他能治國?還不是東林黨想立他為傀儡?”


    “我說呢,這高弘圖怎麽推出了潞王,原來他是東林黨的人。”馬士英恍然大悟道。“這惠王和桂王遠在衡州,是一對親兄弟,他們一登基,肯定立即重用永明王。我可聽說這永明王不好惹,連張獻忠都死在他的手裏。你看他以前和太子經過南京


    的時候,拿下了多少勳貴?不妥!”阮大铖接著分析道。


    “那聽您的意思,隻有福王合適,那接下來該怎麽辦呢?”馬士英問道。“這樣,咱們要兵分兩路,一是馬上進宮和福王麵談,隻要他登基後不翻案,我們就支持他。二是你馬上派人去江北四鎮總兵那裏,告訴他們隻要他們支持福王登


    基,新皇不會動他們一絲一毫,而會加官進爵。隻要得到了江北四鎮的支持,福王登基的事情就板上釘釘了。”阮大铖建議道。


    “都說阮翁您才華橫溢,智謀遠慮。瑤草今日算是大開眼界了!佩服,佩服!”馬士英摸著胡須大笑道。


    “瑤草,若你不日成為朝廷首輔,可別忘了給我個官做做啊!


    ”阮大铖提醒道。


    馬士英立馬伸出手掌和阮大铖“啪”地擊了一掌,說道“一定一定!瑤草決不食言!”


    沒過幾日,江北四鎮,揚州,淮安,廬州,泗州總兵齊聚南京,一致要求立福王為新帝。史可法等人無奈,隻得立朱由崧為新帝。


    朱由崧於當年五月十五正式登基,改元弘光。封史可法為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入閣辦事。馬士英加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右副都禦史銜,仍任鳳陽總督。不久之後,馬士英向朱由菘說史可法原先不讚成他登基稱帝,而是支持衡州的桂王朱常瀛。朱由菘惱怒之下,下令史可法前去淮陽督師。史可法無奈之下,隻得離開南京,前往淮陽。而馬士英第二天就被朱由菘任命為兵部尚書入閣主持政務,成為首輔。馬士英一掌大權,就任命阮大铖為兵部右侍郎,也兌現了當時的承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出天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村並收藏明月出天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