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自從進攻湖廣失利,痛定思痛之下,決定先收複閩,廣,同時為了防止湘軍進一步進攻陝西和河南。於是派多鐸北上,駐守河南開封,金陵則由貝勒博落
駐守。博落看到這種情況後,大呼多爾袞失策,“剃發令”引得明朝百姓如此不滿,這是滿清眾臣沒有想到的。當多爾袞命令博落南下攻打福建是時候,博落決定招降鄭
芝龍,對統治區內的百姓暫緩“剃發令”。而此時京城內的原弘光朝的禮部尚書錢謙益早已剃發,成了第一個剃發的弘光朝的大臣。當日,金陵城內的勳貴大臣開城投降的人員中,錢謙益就是主要的成員
。柳如是曾經勸他和自己一起自盡殉國,當兩人劃船到河中準備投河的時候,錢謙益卻說道“水太涼!”不肯投河。柳如是大失所望,自己躍入河中,卻被錢謙益一
把拉了上來。而在清軍宣布“剃發令”後,錢謙益說道“頭皮太癢。”轉身去了房裏,把自己的頭發剃了。柳如是見狀,心裏回想起周仁遠曾經和他說過的話,看來自己正的是所
嫁非人。不久,多爾袞知道錢謙益是一代大儒,東林首領,便邀請他北上京城,擔任滿清的禮部侍郎。錢謙益大喜之下,想帶著柳如是一同進京。柳如是說道“我身是大明
之人,死是大明之鬼。你要去京城,你便去好了!我是不回去的,我沒有臉麵去見昔日的大明皇城!”錢謙益無奈之下,隻得把柳如是留在了金陵,自己帶著家小去了京城。一時之間,士林儒生不斷唾罵錢謙益,說他投降了滿清,已經沒有資格再領導東林黨,是
漢人儒生的恥辱!柳如是悲憤交加,便在金陵足不出戶,不願意見人!
此時的福州,鄭芝龍卻在大罵周仁遠“這個永明王,早不晚,偏不晚,偏偏在我立唐王為帝後立太子為帝,這不是叫天下人看我的笑話嗎?”福建巡撫張肯堂和禮部尚書黃道周在一旁沉默不語,心裏也對周仁遠很不滿,你明明救了太子,怎麽一直保密呢?害的他們四處選擇皇帝,這不是拿他們開涮嗎?但是他們的不滿和鄭芝龍不同,鄭芝龍一看唐王朱聿鍵自動削去帝號,那麽自己就沒有了擁立之功,雖然被朱聿鍵封了南安候,自己這個爵位就名不正言不順
了,不像自己的兒子鄭成功,依然是延平郡王,周仁遠封的和朱慈烺封的一樣有效,那是被天下承認的。
黃道周勸說道“侯爺,依下官看,我們還是要向武昌臣服,承認太子的正統地位,這才符合禮法所在啊!”
張肯堂也說道“黃大人所言極是,下官也讚同。”
鄭芝龍聽了沉默半天,揮手道“此事以後再議吧,讓本候好好想想。”黃道周和張肯堂對望了一眼,便起身告辭了。這時,鄭鴻逵神神秘秘地進來對鄭芝龍說道“大哥,清兵已經打到了仙霞嶺,正與我大軍對峙。這裏有一封滿清貝勒
博落給您的信。”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給了鄭芝龍。鄭芝龍一臉狐疑地拆開信封,裏麵博落寫道希望鄭芝龍能歸降大清,不要再領兵和大清為敵,並請鄭芝龍去金陵一敘,保證鄭芝龍的人身安全。如果鄭芝龍願意
歸降,大清可以封鄭芝龍為東南王,封官加爵不在話下。
鄭芝龍把信遞給了鄭鴻逵,說道“你看看這封信。”鄭鴻逵接過信件,看了一遍,擔憂地說道“大哥,這博落會不會有詐啊?”鄭芝龍點頭道“我也正擔心呢!如今韃子占領了江南,東南隻有我們水師可以抵抗韃子,萬一大戰起來,結果誰都不知道。萬一我軍戰敗,你我不都成了孤家寡人
?”
鄭鴻逵讚同道“大哥說的有理,沒了兵,誰拿咱們當回事啊。這永明王如今是攝政王了,也沒見對大哥加官進爵啊,是不是不在把大哥放在眼裏了?”
“那倒不會。”鄭芝龍說道,“如今森兒不是成了他的兄弟了嗎?還封了個延平郡王,這可是我老鄭家第一個郡王,可見永明王還是很看重我們的。”
“那依大哥的意思是兩邊都不得罪?”鄭鴻逵問道。
“現在這形勢啊,很複雜!咱們不如先去和博落談談,看他還能出什麽條件?這水師一定要控製在咱們手裏的,誰也別想奪走!”鄭芝龍說道。
“那森兒這邊怎麽辦?要告訴他嗎?”鄭鴻逵問道。
“這當然要告訴他,你和我一起去金陵,這福建的事情就交給他全權處理了。”鄭芝龍說道。
“對,咱們去金陵冒險,福建可不能亂!”鄭鴻逵讚同道。當鄭成功得知鄭芝龍和鄭鴻逵要去金陵和博落談判,急忙阻止道“父親,此事萬萬不可。如今韃子隻是占領大明半壁江山,我王兄已經在湖廣連連勝利,父親萬萬
不可冒險去和韃子談判啊。”鄭芝龍不以為意道“森兒,如今韃子七萬大軍正攻打福建,為了我們鄭家水師,為父必須要前去試一試,保住兵力才是上策啊!此事不必再議,為父已經決定了!
”
鄭芝龍看自己勸不動鄭芝龍,於是說道“若父親一去不回,孩兒將來自當為父報仇。”說完去了福州孔廟,焚燒儒服,大哭一場。鄭芝龍見鄭成功走後,思來想去,對鄭鴻逵說道“四弟,你還是留在福州輔佐森兒吧,我看他剛才的神色,不知會做出何等的驚天之舉呢。你留在這裏,我才能放
心前去金陵。”
鄭鴻逵急道“大哥怎能孤身前去?這太危險了。”
鄭芝龍說道“我會帶著次子左衛門和六子世默前往金陵,博落見到我的誠意,想必不會為難與我的。”
鄭鴻逵憂心道“希望博落不會出爾反爾,失了信用!”鄭芝龍笑道“我水師十萬之眾,想必那博落得看在這麽多將士的份上,我一定能安全歸來。到時,我必定為大家搏個好前程!哈哈———”
駐守。博落看到這種情況後,大呼多爾袞失策,“剃發令”引得明朝百姓如此不滿,這是滿清眾臣沒有想到的。當多爾袞命令博落南下攻打福建是時候,博落決定招降鄭
芝龍,對統治區內的百姓暫緩“剃發令”。而此時京城內的原弘光朝的禮部尚書錢謙益早已剃發,成了第一個剃發的弘光朝的大臣。當日,金陵城內的勳貴大臣開城投降的人員中,錢謙益就是主要的成員
。柳如是曾經勸他和自己一起自盡殉國,當兩人劃船到河中準備投河的時候,錢謙益卻說道“水太涼!”不肯投河。柳如是大失所望,自己躍入河中,卻被錢謙益一
把拉了上來。而在清軍宣布“剃發令”後,錢謙益說道“頭皮太癢。”轉身去了房裏,把自己的頭發剃了。柳如是見狀,心裏回想起周仁遠曾經和他說過的話,看來自己正的是所
嫁非人。不久,多爾袞知道錢謙益是一代大儒,東林首領,便邀請他北上京城,擔任滿清的禮部侍郎。錢謙益大喜之下,想帶著柳如是一同進京。柳如是說道“我身是大明
之人,死是大明之鬼。你要去京城,你便去好了!我是不回去的,我沒有臉麵去見昔日的大明皇城!”錢謙益無奈之下,隻得把柳如是留在了金陵,自己帶著家小去了京城。一時之間,士林儒生不斷唾罵錢謙益,說他投降了滿清,已經沒有資格再領導東林黨,是
漢人儒生的恥辱!柳如是悲憤交加,便在金陵足不出戶,不願意見人!
此時的福州,鄭芝龍卻在大罵周仁遠“這個永明王,早不晚,偏不晚,偏偏在我立唐王為帝後立太子為帝,這不是叫天下人看我的笑話嗎?”福建巡撫張肯堂和禮部尚書黃道周在一旁沉默不語,心裏也對周仁遠很不滿,你明明救了太子,怎麽一直保密呢?害的他們四處選擇皇帝,這不是拿他們開涮嗎?但是他們的不滿和鄭芝龍不同,鄭芝龍一看唐王朱聿鍵自動削去帝號,那麽自己就沒有了擁立之功,雖然被朱聿鍵封了南安候,自己這個爵位就名不正言不順
了,不像自己的兒子鄭成功,依然是延平郡王,周仁遠封的和朱慈烺封的一樣有效,那是被天下承認的。
黃道周勸說道“侯爺,依下官看,我們還是要向武昌臣服,承認太子的正統地位,這才符合禮法所在啊!”
張肯堂也說道“黃大人所言極是,下官也讚同。”
鄭芝龍聽了沉默半天,揮手道“此事以後再議吧,讓本候好好想想。”黃道周和張肯堂對望了一眼,便起身告辭了。這時,鄭鴻逵神神秘秘地進來對鄭芝龍說道“大哥,清兵已經打到了仙霞嶺,正與我大軍對峙。這裏有一封滿清貝勒
博落給您的信。”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給了鄭芝龍。鄭芝龍一臉狐疑地拆開信封,裏麵博落寫道希望鄭芝龍能歸降大清,不要再領兵和大清為敵,並請鄭芝龍去金陵一敘,保證鄭芝龍的人身安全。如果鄭芝龍願意
歸降,大清可以封鄭芝龍為東南王,封官加爵不在話下。
鄭芝龍把信遞給了鄭鴻逵,說道“你看看這封信。”鄭鴻逵接過信件,看了一遍,擔憂地說道“大哥,這博落會不會有詐啊?”鄭芝龍點頭道“我也正擔心呢!如今韃子占領了江南,東南隻有我們水師可以抵抗韃子,萬一大戰起來,結果誰都不知道。萬一我軍戰敗,你我不都成了孤家寡人
?”
鄭鴻逵讚同道“大哥說的有理,沒了兵,誰拿咱們當回事啊。這永明王如今是攝政王了,也沒見對大哥加官進爵啊,是不是不在把大哥放在眼裏了?”
“那倒不會。”鄭芝龍說道,“如今森兒不是成了他的兄弟了嗎?還封了個延平郡王,這可是我老鄭家第一個郡王,可見永明王還是很看重我們的。”
“那依大哥的意思是兩邊都不得罪?”鄭鴻逵問道。
“現在這形勢啊,很複雜!咱們不如先去和博落談談,看他還能出什麽條件?這水師一定要控製在咱們手裏的,誰也別想奪走!”鄭芝龍說道。
“那森兒這邊怎麽辦?要告訴他嗎?”鄭鴻逵問道。
“這當然要告訴他,你和我一起去金陵,這福建的事情就交給他全權處理了。”鄭芝龍說道。
“對,咱們去金陵冒險,福建可不能亂!”鄭鴻逵讚同道。當鄭成功得知鄭芝龍和鄭鴻逵要去金陵和博落談判,急忙阻止道“父親,此事萬萬不可。如今韃子隻是占領大明半壁江山,我王兄已經在湖廣連連勝利,父親萬萬
不可冒險去和韃子談判啊。”鄭芝龍不以為意道“森兒,如今韃子七萬大軍正攻打福建,為了我們鄭家水師,為父必須要前去試一試,保住兵力才是上策啊!此事不必再議,為父已經決定了!
”
鄭芝龍看自己勸不動鄭芝龍,於是說道“若父親一去不回,孩兒將來自當為父報仇。”說完去了福州孔廟,焚燒儒服,大哭一場。鄭芝龍見鄭成功走後,思來想去,對鄭鴻逵說道“四弟,你還是留在福州輔佐森兒吧,我看他剛才的神色,不知會做出何等的驚天之舉呢。你留在這裏,我才能放
心前去金陵。”
鄭鴻逵急道“大哥怎能孤身前去?這太危險了。”
鄭芝龍說道“我會帶著次子左衛門和六子世默前往金陵,博落見到我的誠意,想必不會為難與我的。”
鄭鴻逵憂心道“希望博落不會出爾反爾,失了信用!”鄭芝龍笑道“我水師十萬之眾,想必那博落得看在這麽多將士的份上,我一定能安全歸來。到時,我必定為大家搏個好前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