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周一路緊趕慢趕,到達金陵時已經過了春節後的第七日,滿朝文武正好是新年後的第一天上朝。他顧不上回家休息,直接去了皇宮。滿朝文武一見黃道周風塵仆仆地回來,都上前噓寒問暖起來,連朱慈烺的寵臣曾和也上前問好。黃道周瞄了他一眼,心裏很鄙視曾和的為人,但是麵上還是沒有
表露出來。他直接拉住洪承疇問道“洪相,遼東危急,皇上可下旨派兵救援?”
洪承疇一臉苦澀道“不瞞您說,前些日子朝廷為了要不要派兵支援吵得不可開交,皇上還沒拿定注意。”“這怎麽可以?難道遼東不是大明的國土了嗎?”黃道周急道“現在羅刹國大兵壓境,遼東就算有桂王殿下在,區區三四萬人馬也守不住啊!不行,我今天一定要
向皇上稟明遼東的嚴峻形勢!”
“更嚴重的是聽說桂王殿下受了重傷,現在生死未卜。這不,長公主都已經派了快馬從盛京到金陵求救了!”洪承疇歎口氣道。
“啊?”黃道周聽了猶如晴天霹靂“這——這——這麽緊急的狀況,皇上就沒做什麽決斷?”
洪承疇悄聲在黃道周耳邊低語道“朝廷裏的很多大臣,甚至連皇上都希望這次桂王殿下醒不過來才好呢!”
黃道周聞言大怒,臉色慘白道“家事是家事,怎麽為了家事枉顧國家大事?”
這時,領班太監出來高喊道“皇上上朝,百官覲見!”群臣魚貫入內,進入了大殿。隻見朱慈烺意氣風發地坐在金鑾殿上對群臣說道“諸位臣工,今天是新年後的第一個早朝,有事表來!哦?黃道周大人也回來了,遼
東之行辛苦了!”
“老臣為了大明和朝廷,不辛苦!”黃道周出列道“現在遼東情況緊急,桂王殿下生死未卜,不知皇上可下旨救援?”“這個嘛?”朱慈烺沒想到黃道周一開口就是問自己支援遼東的事情,心裏有點不快。但是他還是和顏悅色道“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諸位大人意見不同意,朕也
不好做決斷啊!”
“敢問皇上,到底是哪些大臣不同意,他們的理由又是什麽?難道遼東不是大明的國土了?遼東的百姓不是皇上的子民了?”黃道周逼問道。
“這?”朱慈烺一時語塞,半晌說道“朕也沒說遼東不是大明的國土,遼東的百姓不是朕的子民啊!”
“黃大人,你這次去遼東,怎麽回來脾氣見長啊!怎麽能如此和皇上說話?”一名大臣出列責問道。“臣參黃道周大不敬之罪!”
“劉大人,現在遼東情勢危急,黃大人也是心急嘛!怎麽就牽扯到對皇上不敬的罪名了?別亂扣帽子!”洪承疇在一旁譏諷道。
“好了!劉大人你退下,黃大人對大明忠心可嘉,朕心裏是清楚的!”朱慈烺趕緊說道。“皇上,既然黃道周大人提出要朝廷支援,臣前幾日也說過了,這遼東雖然是大明的國土,不過自奴酋努爾哈赤起就被他們控製了。大明的國土實際控製範圍在錦
州,寧遠一帶,早就脫離的大明,況且這次盛京一帶新歸降大明不久,是不是真心歸降還得兩說!”另一名大臣出列道。
不少大臣聽了他的一番話不禁紛紛點頭,連朱慈烺都有些讚許。
黃道周不顧殿前禮儀,怒極反笑道“好啊!今日我總算知道你們這些人的真正心思了!”
他轉身對朱慈烺大聲說道“皇上,臣要參這些人數典忘祖,不知廉恥,妄為大明之臣!”
“什麽?”朱慈烺震驚道“黃大人,朕——朕沒聽錯吧?”
“皇上您沒聽錯!臣要參這些忘了太祖,成祖之偉業,忘記祖宗的一群宵小之輩!”黃道周麵不改色道。
“黃道周,別以為你仗著四朝老臣就可以在大殿上大放厥詞,汙蔑我等。”這些大臣暴跳如雷道。“皇上,請您為我們做主啊!”
“黃大人,這話有些嚴重了吧!”朱慈烺不滿道。“皇上,聽臣細細說來!”黃道周向朱慈烺躬身道“太祖驅除暴元後,開創大明,就下旨在遼東建立奴兒幹都司,管理遼東。成祖時,又在黑龍江建立奴兒幹衛。永樂二年,特地在黑龍江特林建了一座永寧寺,並立下一座碑文,宣示這是我大明的國土。宣德八年,宣宗皇帝又在特林立了一塊碑,宣示大明主權,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都是我大明的國土。如今,這兩塊碑文還在,況且桂王殿下已經收複了遼東。難道這些還不夠說明遼東都是大明的國土?諸位大人
還在質疑出兵的合法性嗎?如果你們還有人質疑,就請去翰林院翻翻我朝的典籍吧!”朱慈烺和大臣們被他這一說,都低頭悶聲不響。曾和站出來說道“黃大人不愧是儒學大家,對典籍過目不忘。不過就算遼東是大明的國土,但是如今羅刹國大兵壓境,這場仗要打起來,我大明就要舉傾國之兵,要戰勝他們恐怕沒這麽容易吧。我可聽說這羅刹國是個強國,這不連一向戰無不勝的桂王殿下現在不也是生死不
知嗎?再說,我大明剛剛恢複元氣沒多久,要和羅刹國開戰還是要掂量掂量的。”
朱慈烺一聽,滿心讚許道“曾大人所言極是,自古兵者大事也,不能貿貿然就和一個西方強國開戰。當然,朕也不是不關心遼東,但是還是要慢慢斟酌才好!”“既然皇上如此猶豫不決,老臣也無話可說了!”黃道周滿心失望道“不過老臣有句話要提醒諸位大人,如今遼東和桂王有難,諸位和我還能在這裏高談闊論都是
托誰的福?俗話說的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可是現在是過河拆橋!”朱慈烺和群臣臉上一紅,曾和正待訓斥黃道周。黃道周笑道“曾大人也想參我一個大不敬?不要急,待我把話說完!”他從袖子裏掏出一個錦囊對朱慈烺說道“皇上,這是老臣離開盛京前,桂王交給長公主的,本來希望由長公主交給您,但是長公主聽說桂王殿下有難,半路上又回去了,所以沒辦法隻好由微臣代為轉交給
您。桂王殿下交待,希望您看過這個錦囊之後,把那些還關在大牢裏的王夫之,顧炎武這些人都放了,就當一個人情吧!”太監小心翼翼地拿了遞給了朱慈烺,朱慈烺滿心狐疑地接了過來,打開一看,臉色大變,渾身不停地顫抖。群臣都很好奇這個錦囊裏到底寫了什麽,皇上怎麽會
如此失態。朱慈烺臉上一會兒白,一會兒青,好半晌,才回過神來。原先的意氣風發的臉色如今變得十分衰敗,他黯然地揮揮手,嘶啞著嗓子道“下旨,把王夫之等人都放了
吧!”
“皇上!不行啊,他們可都是——”曾和急忙說道。
“這是朕的旨意!照辦!”朱慈烺騰地站起身來,臉色通紅大怒道“退朝!”禦書房裏,朱慈烺看著崇禎的遺詔怔怔出神,心裏五味雜陳。他沒想到崇禎竟然留了一份遺詔給周仁遠,他腦海裏一直在閃現“太子如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取而
代之”這句話,又想起自己曾經想過當年和自己的父皇置氣,想把這個皇位讓給周仁遠,沒想到崇禎竟然真的動了這個心思。
“哈哈哈———”朱慈烺突然一陣狂笑,然後一邊流淚一邊自言自語道“父皇,您還真是欣賞四叔啊!孩兒竟然當年還苦苦哀求您留下四叔!我真傻!我真傻!”
過了半晌,太監聽見屋裏沒了動靜才敢小心翼翼進來稟報道“皇上,懿安太後來了!”“又一個逼朕的來了!這大明到底是誰說了算?”朱慈烺恨聲道。
表露出來。他直接拉住洪承疇問道“洪相,遼東危急,皇上可下旨派兵救援?”
洪承疇一臉苦澀道“不瞞您說,前些日子朝廷為了要不要派兵支援吵得不可開交,皇上還沒拿定注意。”“這怎麽可以?難道遼東不是大明的國土了嗎?”黃道周急道“現在羅刹國大兵壓境,遼東就算有桂王殿下在,區區三四萬人馬也守不住啊!不行,我今天一定要
向皇上稟明遼東的嚴峻形勢!”
“更嚴重的是聽說桂王殿下受了重傷,現在生死未卜。這不,長公主都已經派了快馬從盛京到金陵求救了!”洪承疇歎口氣道。
“啊?”黃道周聽了猶如晴天霹靂“這——這——這麽緊急的狀況,皇上就沒做什麽決斷?”
洪承疇悄聲在黃道周耳邊低語道“朝廷裏的很多大臣,甚至連皇上都希望這次桂王殿下醒不過來才好呢!”
黃道周聞言大怒,臉色慘白道“家事是家事,怎麽為了家事枉顧國家大事?”
這時,領班太監出來高喊道“皇上上朝,百官覲見!”群臣魚貫入內,進入了大殿。隻見朱慈烺意氣風發地坐在金鑾殿上對群臣說道“諸位臣工,今天是新年後的第一個早朝,有事表來!哦?黃道周大人也回來了,遼
東之行辛苦了!”
“老臣為了大明和朝廷,不辛苦!”黃道周出列道“現在遼東情況緊急,桂王殿下生死未卜,不知皇上可下旨救援?”“這個嘛?”朱慈烺沒想到黃道周一開口就是問自己支援遼東的事情,心裏有點不快。但是他還是和顏悅色道“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諸位大人意見不同意,朕也
不好做決斷啊!”
“敢問皇上,到底是哪些大臣不同意,他們的理由又是什麽?難道遼東不是大明的國土了?遼東的百姓不是皇上的子民了?”黃道周逼問道。
“這?”朱慈烺一時語塞,半晌說道“朕也沒說遼東不是大明的國土,遼東的百姓不是朕的子民啊!”
“黃大人,你這次去遼東,怎麽回來脾氣見長啊!怎麽能如此和皇上說話?”一名大臣出列責問道。“臣參黃道周大不敬之罪!”
“劉大人,現在遼東情勢危急,黃大人也是心急嘛!怎麽就牽扯到對皇上不敬的罪名了?別亂扣帽子!”洪承疇在一旁譏諷道。
“好了!劉大人你退下,黃大人對大明忠心可嘉,朕心裏是清楚的!”朱慈烺趕緊說道。“皇上,既然黃道周大人提出要朝廷支援,臣前幾日也說過了,這遼東雖然是大明的國土,不過自奴酋努爾哈赤起就被他們控製了。大明的國土實際控製範圍在錦
州,寧遠一帶,早就脫離的大明,況且這次盛京一帶新歸降大明不久,是不是真心歸降還得兩說!”另一名大臣出列道。
不少大臣聽了他的一番話不禁紛紛點頭,連朱慈烺都有些讚許。
黃道周不顧殿前禮儀,怒極反笑道“好啊!今日我總算知道你們這些人的真正心思了!”
他轉身對朱慈烺大聲說道“皇上,臣要參這些人數典忘祖,不知廉恥,妄為大明之臣!”
“什麽?”朱慈烺震驚道“黃大人,朕——朕沒聽錯吧?”
“皇上您沒聽錯!臣要參這些忘了太祖,成祖之偉業,忘記祖宗的一群宵小之輩!”黃道周麵不改色道。
“黃道周,別以為你仗著四朝老臣就可以在大殿上大放厥詞,汙蔑我等。”這些大臣暴跳如雷道。“皇上,請您為我們做主啊!”
“黃大人,這話有些嚴重了吧!”朱慈烺不滿道。“皇上,聽臣細細說來!”黃道周向朱慈烺躬身道“太祖驅除暴元後,開創大明,就下旨在遼東建立奴兒幹都司,管理遼東。成祖時,又在黑龍江建立奴兒幹衛。永樂二年,特地在黑龍江特林建了一座永寧寺,並立下一座碑文,宣示這是我大明的國土。宣德八年,宣宗皇帝又在特林立了一塊碑,宣示大明主權,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都是我大明的國土。如今,這兩塊碑文還在,況且桂王殿下已經收複了遼東。難道這些還不夠說明遼東都是大明的國土?諸位大人
還在質疑出兵的合法性嗎?如果你們還有人質疑,就請去翰林院翻翻我朝的典籍吧!”朱慈烺和大臣們被他這一說,都低頭悶聲不響。曾和站出來說道“黃大人不愧是儒學大家,對典籍過目不忘。不過就算遼東是大明的國土,但是如今羅刹國大兵壓境,這場仗要打起來,我大明就要舉傾國之兵,要戰勝他們恐怕沒這麽容易吧。我可聽說這羅刹國是個強國,這不連一向戰無不勝的桂王殿下現在不也是生死不
知嗎?再說,我大明剛剛恢複元氣沒多久,要和羅刹國開戰還是要掂量掂量的。”
朱慈烺一聽,滿心讚許道“曾大人所言極是,自古兵者大事也,不能貿貿然就和一個西方強國開戰。當然,朕也不是不關心遼東,但是還是要慢慢斟酌才好!”“既然皇上如此猶豫不決,老臣也無話可說了!”黃道周滿心失望道“不過老臣有句話要提醒諸位大人,如今遼東和桂王有難,諸位和我還能在這裏高談闊論都是
托誰的福?俗話說的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可是現在是過河拆橋!”朱慈烺和群臣臉上一紅,曾和正待訓斥黃道周。黃道周笑道“曾大人也想參我一個大不敬?不要急,待我把話說完!”他從袖子裏掏出一個錦囊對朱慈烺說道“皇上,這是老臣離開盛京前,桂王交給長公主的,本來希望由長公主交給您,但是長公主聽說桂王殿下有難,半路上又回去了,所以沒辦法隻好由微臣代為轉交給
您。桂王殿下交待,希望您看過這個錦囊之後,把那些還關在大牢裏的王夫之,顧炎武這些人都放了,就當一個人情吧!”太監小心翼翼地拿了遞給了朱慈烺,朱慈烺滿心狐疑地接了過來,打開一看,臉色大變,渾身不停地顫抖。群臣都很好奇這個錦囊裏到底寫了什麽,皇上怎麽會
如此失態。朱慈烺臉上一會兒白,一會兒青,好半晌,才回過神來。原先的意氣風發的臉色如今變得十分衰敗,他黯然地揮揮手,嘶啞著嗓子道“下旨,把王夫之等人都放了
吧!”
“皇上!不行啊,他們可都是——”曾和急忙說道。
“這是朕的旨意!照辦!”朱慈烺騰地站起身來,臉色通紅大怒道“退朝!”禦書房裏,朱慈烺看著崇禎的遺詔怔怔出神,心裏五味雜陳。他沒想到崇禎竟然留了一份遺詔給周仁遠,他腦海裏一直在閃現“太子如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取而
代之”這句話,又想起自己曾經想過當年和自己的父皇置氣,想把這個皇位讓給周仁遠,沒想到崇禎竟然真的動了這個心思。
“哈哈哈———”朱慈烺突然一陣狂笑,然後一邊流淚一邊自言自語道“父皇,您還真是欣賞四叔啊!孩兒竟然當年還苦苦哀求您留下四叔!我真傻!我真傻!”
過了半晌,太監聽見屋裏沒了動靜才敢小心翼翼進來稟報道“皇上,懿安太後來了!”“又一個逼朕的來了!這大明到底是誰說了算?”朱慈烺恨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