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的保養的整齊的山羊胡子,棱角分明的麵容,冷峻的眼神,緊緊抿著的嘴唇,以及看上去柔和的麵部曲線,讓鄭勳睿對黃道周的第一印象有些奇怪。


    以貌取人肯定是不對的,但是通過對一個人表情的關注,可以看出某個人大致的性格,以及平日裏為人處事的原則,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鄭勳睿看見大名鼎鼎的黃道周,腦子裏浮現出來的感受,就是對麵是一位頗有些傲氣為人嚴肅的教書先生。


    不過黃道周可不是教書先生那麽簡單,被後世譽為儒學大師,民族英雄,而且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曆史上的黃道周,在忠於大明王朝的氣節方麵,的確比很多的東林黨人都要強,在大明王朝已經轟然倒塌的時候,依舊受命於危難之際,抗擊大清,被俘之後拒不投降,最終被殺害,這一點讓那些投降大清的東林黨人羞愧。


    在學術方麵,黃道周與劉宗周雖然同時被譽為儒學大師,但黃道周還是不如劉宗周,劉宗周在潛心研究儒學的基礎至上,提出了慎獨的觀點,而且予以充分的論證,最終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體係,可黃道周沒有做到這一點,沒有獨立的學術論點。


    真正見到了黃道周,鄭勳睿的第一印象不是特別好,但他不會讓印象左右自身的判斷,盡管他和徐望華已經探討過了,徐望華對黃道周的看法也不是很好。


    見麵寒暄之後,黃道周不再說話,看著鄭勳睿,絲毫沒有提及山陰幫幫主徐吉匡的事情。這讓鄭勳睿有些不舒服,就好比說人家來求你辦事,卻端著年紀和資曆的架子,認為你是應該辦理這件事情的,是不需要開口感謝的。


    壓製了自身的不快。鄭勳睿還是想著和黃道周討論對時局的認識,從中窺探出來黃道周真正的能力,畢竟黃道周被譽為是憨頭,也就是做事情但尋義理、不屑圜轉、直來直往,這樣的性格,有其自身的巨大弱點。但也有一定的氣節體現其中。


    “黃先生所著《節寰袁公傳》,其中有一段話,謂‘智者不能謀,勇者不能斷,慈者不能衛。義者不能決,賴聖人特起而後天下晏然。’不知道這句話寓意如何。”


    鄭勳睿沒有絲毫的客氣,他不想和黃道周長時間的討論所謂的學術,那些誇誇其談的學術,對於當今時局來說,沒有什麽作用,隻能夠用來忽悠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讀書人,因為這些人不知道民間疾苦。一味的追求學術,一味的遵循法理,一味的體現自身的清譽。殊不知為政者需要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


    就好比說你麵前的是一群快要餓死的老百姓,你不拿出來糧食救濟,卻在他們的麵前大談特談什麽美好的未來,告訴這些老百姓,麵包會有的,銀子會有的。就是要按照你的理論來奮鬥,按照這樣的方式處理問題。可想而知是什麽結局。


    鄭勳睿提到了《節寰袁公傳》,讓黃道周的眼睛陡然亮了。這本書是黃道周為老師袁可立寫的傳記,也是他引以為傲的文章。


    “大人如此年輕,居然也讀過《節寰袁公傳》。”


    黃道周的回答,讓鄭勳睿一陣的惡寒,看來這個憨頭的稱呼名副其實,一方麵表現黃道周為人耿直,不知道圜轉,另外一方麵也體現出來黃道周的自命清高,胡子裏的酸腐氣息。


    看見鄭勳睿沒有說話,黃道周也不在乎,開始侃侃而談了。


    “在下所著《節寰袁公傳》,其核心關乎到忠侫二字,若是忠侫不分,則是邪正混淆,如此天下無治,我朝需要聖人出現,方能好好治理,古有興周八百年之薑子牙,開漢四百年之張子房,縱觀我朝,並非無聖人,隻是聖人總是遭遇宵小打壓,不得舒展其誌向。。。”


    黃道周足足說了半刻鍾的時間,的確是引經據典,顯得磅礴大氣,可鄭勳睿所關心的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什麽是聖人,這個時代誰是聖人,這個觀點黃道周遲遲沒有說。


    應該說黃道周的論述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是周延儒還是溫體仁,有一定的能力,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可這些人在曆史上也被稱之為裱糊匠和裝修師傅,他們沒有能夠或者說不願意觸及到根本問題,他們沒有改變大明王朝頹廢局勢的勇氣,以至於大明王朝轟然倒塌。


    黃道周說完之後,鄭勳睿麵帶微笑開口了。


    “黃先生說的是,既然如此,黃先生可否說說,我朝哪些人是聖人,這聖人的標準究竟是什麽。”


    “所謂聖人,乃是關心天下之存亡興衰,以其為己任,有著不屈之氣節,如浩然正氣盎然充塞於天地之間,不拘泥於一朝一代之得失,居廟堂之高則是諍臣,處江湖之遠則是仁人,潔身自好,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百姓所敬仰,其高風亮節萬世流傳。。。”


    黃道周說到這裏的時候,鄭勳睿的麵容變得嚴肅起來了,短短幾句話的交談,他終於發現了東林黨人致命的缺陷存在了,也明白其理論根本是行不通的,這裏麵包含的不僅僅是誇誇其談和書生誤國的含義。


    黃道周提到的聖人之概念,是關心天下存亡之興衰,其實在幾百年之後,有關這方麵的爭論層出不窮,最為典型的是一種責任思潮的泛濫,那就是認為讀書人必須要有錚錚鐵骨和不屈的氣節,不能夠圜轉,不能夠變通,至死堅持理念,至於說曆朝曆代,看你如何的駕馭讀書人,用的好就能夠借助其力,風正帆懸,劈波斬浪,成為正能量,用的不好就形成對峙抵觸之阻力,摧檣折擼,造就負能量,加速你的滅亡。


    這種觀點最為致命的地方,就是認為讀書人關心的是天下存亡興衰,至於說一國一姓的存亡,以及朝代更迭造成的人間悲劇,包括老百姓的疾苦等等,原本就不是讀書人所需要關心的,朝代更迭是曆史變遷的正常磨損,百姓遭受之痛苦也是曆史付出的代價。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觀點和認識,導致投降變節的諸多東林黨人,恬不知恥的總結曆史,絲毫不感覺到羞恥。


    當然,如今的黃道周,還想不到這麽深遠,也不會有這樣明確的想法。


    但鄭勳睿內心已經發涼,他悲哀的發現,黃道周的確隻適合做教書先生,或者是埋頭做理論研究,這樣的人放到朝廷裏麵去,沒有好處,不可能提出什麽好的見解。


    好不容易等到黃道周說完之後,鄭勳睿慢慢開口了。


    “黃先生之見解,本官第一次聽聞,本官知道黃先生精通《易經》,以天道為準,能夠預見大事,黃先生一直都沒有提及我朝究竟誰是聖人,本官亦可以理解,不過有幾句話,本官想著送給黃先生。”


    黃道周微微愣了一下,看著鄭勳睿,臉上的表情變得疑惑了。


    “黃先生所說之聖人,本官之理解,無非是扶危定傾之人才,黃先生認為皇上身邊,都是時獻微益之人,沒有什麽大的能力,說的直白一些,也就是修修補補,拆東牆補西牆,所做的事情,不能夠扭轉王朝之頹敗的命運,無非是摸準了皇上之喜好,擅長說空話,說漂亮話,做和事佬。”


    “黃先生的觀點,有些本官是讚同的,但很多地方,本官也是有不同看法的。”


    “本官認為朝中還有幾類人,更加的可惡。”


    “一類人就是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來壓人,說他們沽名釣譽不為過,他們說出來的道理是毫無瑕疵的,可惜拿到現實之中,根本無法實施,偏偏他們不以為這是錯誤的,反而堅持自身的觀點,認為朝廷不采納他們之建議,就是昏聵。”


    “還有一類人,品德高尚,無私無畏,做事情的時候,自認為赤膽忠誠,掌握了真理,故而毫無顧忌,乃至於在做錯事情之後,還是那麽的理直氣壯,還是那麽的坦蕩自如。”


    “我朝有很多這樣的先例了,本官就不列出具體的人和事,想必黃先生是明白的。”


    “本官給這些人的評價,都不是棟梁之材,所謂守正而不能達變,敢於犯顏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言而於事無補,這就是書生紙上空談,誤人家國。”


    “本官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謂一位大人,嚴於律己,很有清譽,買菜的時候,從來都是體恤百姓的,不少百姓一文錢,說話的時候,字裏行間也是憂心百姓之疾苦,可就是這樣一位大人,率領大軍和異族作戰的時候,卻是無比昏聵,大敗特敗,險些毀掉了江山,這等人能夠說他不是人才嗎,能說他是人才嗎。”


    。。。


    鄭勳睿滔滔不絕的時候,黃道周的臉色由白變紅,由紅變青,最後又慢慢變得白了。


    鄭勳睿說完之後,黃道周好半天無法開口說話。


    鄭勳睿揉合了千百年的曆史,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哪裏是黃道周能夠匹敵的,這就好比說鄭勳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麵,借助巨人的力量,與黃道周的對決。


    過了好一會,沉著臉的黃道周站起身來,對著鄭勳睿抱拳開口了。


    “大人如此年輕,說出來的道理,竟然如此的精辟和犀利,在下領教了,這就告辭了。”


    “黃先生去意已決,本官就不挽留了,本官有一個疑惑,山陰幫幫主徐吉匡,和黃先生是什麽關係。”


    “不敢,徐吉匡是在下的學生,其有學識,可惜誤入漕幫,在下也是痛心疾首,故而才出麵求情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中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中的失落並收藏明末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