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聲,057章


    安在濤走出房間的時候,坐在門口看門的光膀子男子根本懶得看他一眼,他躺在沙發上,煙灰簌簌飄著,整個小旅館的客廳中彌漫著那種惡心人的怪味道,讓安在濤再也呆不住,幾步就竄了出去。ai愨鵡琻


    他站在門口抬頭望了望懸掛在門口的招牌,歎了口氣,大步離去。


    走出胡同口,在馬路邊的ic卡電話亭裏,他撥打了車站派出所的報jing電話。接電話的是一個懶洋洋而有些發嗲的女聲,“找哪位?車站派出所。”


    “你好,我是一個旅客……我被騙到一家火車站東頭一家叫瑞豐的小旅館……這裏,有人**啊,你們來查一查吧。”安在濤低低道。


    電話那頭明顯沉默了一下,但馬上變得不耐煩起來,“好了,我記下了,你等著,一會我們就出jing。”


    安在濤放下電話,跑到馬路對麵的一個冷飲攤上,要了兩瓶冷飲,一邊跟攤主老太太閑聊搭話,一邊望著馬路那頭。


    等了好半天,也沒見派出所的人來。安在濤看了看已經近黃昏的天se,想了想,又去打了一個電話。這回接電話的還是那個發嗲的女聲,“著什麽急?派出所隻有不到十個人,jing力不足你知道不?你要是等不及,就趁早走人,沒事幹自己跑到那裏去,被騙了活該!”


    安在濤搖了搖頭,暗暗咒罵了一聲,狠狠地扣了電話。(..tw)


    ……


    ……


    第二天,安在濤回了報社,他必須要回去了,因為他接到電話,報社馬上要進行機構改革,要召開全社員工大會。


    在大會上,黃澤名做了長達三個小時的動員講話,在講話裏,宣布了報社黨委通過的改革方案。


    黃澤名所推行的改革方案分三步走,以安在濤這個重生者的眼光來看,這很正常,這是幾年後媒體的經營常態。但在當時,這可謂是石破天驚。


    首先是報紙的自辦發行。嚐試采編與經營分離,將發行業務與采編業務分離,成立duli法人的發行公司,按照現代企業製度,引入競爭和激勵機製,積極應對傳媒市場變革。同時,發行公司在股份製方麵邁出一大步,成為國內開先河的股份製發行公司之一。由報社以濱海晨報大廈抵押貸款500萬注入發行快遞公司,股權結構為報社控股,同時設計了部分職工股,所有員工,無論是編輯還是記者,以及工人都可以參股。


    其次是擴版。如果此次擴版成功,可以說“濱海晨報”是全國地方xing報紙中最先由四版擴至八版的報紙,此後一擴再擴,直至ri後的ri均80多版。(..tw無彈窗廣告)擴版的一個重大價值是為報社帶來了巨額的廣告收入,漸漸改變了濱海晨報不良的經濟狀況。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進行體製改良。一方麵,說白了就是金錢掛帥,取消了所有的所謂報社福利,而隻有好稿才是跟金錢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這些錢的數額可以高到數千元,由此,編輯記者們不得不改變以往坐、等、要的萬事不急的風格,取而代之的是風風火火的工作效率。總之報社從此再也沒有上下班的時間概念,到處都是絞盡腦汁咬著筆杆子敲打鍵盤發呆的人。


    而另一方麵,機構部門重設和jing簡。將總編辦、工會、黨辦、後勤之類機關服務部門,進行合並和人員jing簡,充實業務部門的力量——新聞部擴編為新聞中心,新聞中心下設一部二部和熱線,編輯中心重置為三個編輯中心,一個新聞編輯中心,一個是副刊編輯中心,一個經濟編輯中心。


    除此之外,還增設了一個審稿中心。不過,審稿中心是一個虛設的機構,沒有常設的人員,三級審稿人員由當ri值班總編、總編辦負責人、業務部門負責人組成,合署辦公。也就是說,輪到誰值班,誰就到審稿中心去當班,就算是黃澤名本人也不能例外。


    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提高審稿的集中xing,免去了記者到處跑找人身高的麻煩,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這樣大規模的改革,幾乎涉及報社所有的部門和人員。尤其是新聞部的變化很大,很多機關人員不得不放下身段到新聞部來做了一個普通業務記者,原先十幾個記者的新聞部,一躍成為70多人的大部室。


    機構設定完畢,普通人員調整完畢,接下來便是中層崗位的人員配置。改革方案上規定,新聞部要設一個主任,三個副主任。有消息說,原先新聞部的孫蘭要進班子,取代劉琦的位置,而業務副主任張綱要扶


    正。這樣一來,就有了三個副主任的位子。


    其中,有兩個已經“名花有主”。一個是黨辦副主任蔣冰被下放,鐵定的副主任人選,另一個是報社的總編辦副主任薑伯靜。這兩人因為機構jing簡被下放到新聞部,本身就是中幹身份,自然是毫無疑問的副主任人選。隻有一個副主任人選,還要待定。但是,幾乎所有記者都明白,這絕對是要從新聞部現有記者中產生了。


    而心照不宣的“候選人”有兩個。


    一個是胡勇,他的優勢是從業時間長,資曆老,且據說有某局長在背後為他說話,前前後後給報社領導打了很多次電話。


    一個當然是安在濤了。他的優勢是知名度大,雖然進報社時間不算長,但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新聞業務能力強,深得報社領導尤其是黃總的青睞和讚賞。


    一時間,新聞部的70多個記者都將關注的目光放在了安在濤和胡勇身上,背地裏都在猜測和議論。而正因如此,也將安在濤和胡勇兩個人推到了競爭者的對立麵上。


    這兩天,胡勇忙著四處找關係,來去匆匆,傻子都看得出來,他已經是勢在必得。與他相比,安在濤就顯得平靜得多。他當然是不願意放過這次大好的機會,但機會如何把握,卻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他最大的弱項就是進入報社時間太短,資曆淺。所以,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在最近再完成一件可以為自己增加業績籌碼的重磅報道來。雖然頗有些臨陣磨槍的嫌疑,但錦上添花總是好的。


    當然了,如果競聘不上也沒有什麽,安在濤認為自己的機會還在後麵,畢竟他才進入晨報不到半年時間。


    望著貼在大廈大廳公告欄裏的各部門主任以及副主任的競聘通知,安在濤心裏暗暗打定了主意。


    高層的調整還沒有完成,各部門一把手的任命還沒有完全到位,他還有充足的時間。雖然張綱是板上釘釘的新聞部主任,但他還是要通過一道競聘上崗的程序。新聞部主任的競崗在半月後舉行,而等到副主任競崗,則就是一個月後的事情了。說不定,還要拖到國慶節之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魚並收藏官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