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八年,朱由校下旨進攻安南。
高邦佐已經與海軍總督張炎做好了溝通,海軍隨時配合陸軍進攻安南,當他們接到了聖旨之後,隨即對安南發動了進攻。
這次進攻分為南北兩路,北路主力為2萬名海軍陸戰隊,直接乘坐軍艦從海陸登陸被安南,對鄭氏家族控製的北安南展開進攻。
南路大軍則是陸軍此前訓練出來的兩個適應熱帶雨林氣候的步兵師,這兩個步兵師直接從占城國攻入安南南部。
這個年代的占城國還沒有被安南完全吞並,安南南部地區邊境也才擴張到後世越南的歸仁一帶。
占城國曆代遭受越南入侵,如今可謂是國小民弱,在大明大舉介入中南半島之後,馬上就投靠了大明,非常恭順聽話,對大明的商業擴張要求是有求必應,隻為了圖個平安。
占城國國王的這個目的也達到了,如今占城國在大明的庇護下,確實很平安。安南基本上不可能繼續往南擴張了,因為這次大明已經要主動找安南麻煩。
北路明軍乘坐戰船,在炮艦的掩護之下,在後世越南的海防港輕鬆完成了登陸戰,安南人沒什麽靠譜的岸防炮,在明海軍炮艦的轟擊下,步兵成功登陸海灘,隨即占領了整個港口,然後向河內方向推進。
統治安南北部的鄭氏集團收到消息,可謂是大吃一驚。沒想到大明真的對他們動手了,之前還以為隻是嚇唬嚇唬罷了。
但是這世間沒有後悔藥可以吃,鄭氏集團隻好硬著頭皮糾集大軍迎戰。隻有兩萬明軍,鄭氏集團倒不是太擔心,畢竟他們手上可有將近十萬的大軍,他們擔心的是擊敗了這兩萬大軍之後,大明還不會再抽調軍隊進攻安南。
鄭氏集團抽調的軍隊陸續集結,前方部隊且戰且退,雙方主力在河內200裏外終於相遇,並擺出了決戰陣型。
安南軍隊集中了八萬左右的兵力。並且還有戰象兩千多頭,反觀明軍隻有兵力兩萬,沒有大規模騎兵,大部分都是步兵。
雙方兵力差距極為懸殊。此時的安南可不是日後的越南,武力上還是不錯的,南北剛剛處於對立階段,雙方都沒有什麽安逸的環境,軍事實力自然不可能太差。
戰鬥很快就開始了。北安南軍隊在戰象的開路下,向明軍發動了進攻。明軍則以炮火轟擊安南軍隊,一枚枚炮彈迅速在安南軍隊中轟出一條條血路,不管是人還是戰象,在炮火的轟擊之下,戰象也得趴下。
還有一些戰象在受驚之下,到處踩踏友軍。
在明軍的猛烈炮擊之下,北安南的八萬大軍根本不堪一擊,迅速就混亂了起來,好在明軍兵力不是那麽多。北安南也沒有將全部兵力直接投入戰場,所以明軍沒有直接發動衝擊,讓混亂的安南大軍撤了下去。
不過明軍卻是步步緊逼,第二次交戰再度爆發,這次安南人終於是長記性了,沒有把戰象再弄出來當充當踩踏友軍的利器。這些戰象沒有麵對過如此強烈的火器場麵,想要適應也不是一時半會內能夠辦到的事。
第二次交戰的時候,安南軍隊撐過了炮擊階段,源源不斷的衝到了明軍麵前。明軍隨即以燧發槍展開齊射,並用霰彈對敵軍給予打擊。
霰彈和子彈鋪天蓋地一般的射來。安南士兵一排接一排的倒下,而且在排槍和霰彈之下,一倒下就是一片人,對那些安南士兵造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好像在排隊上去槍斃一般恐怖。而且明軍的齊射速度有點快,剛齊射完十五秒的時間,第二輪齊射就已經來臨。
而那些霰彈則更加恐怖,仿若有一種天女散花的感覺,一炮下去直接崩死幾十個人都是輕輕鬆鬆的事。
一排接一排的安南士兵倒在了戰場上,這場麵就像是一場屠殺一般。
終於在這些安南士兵前仆後繼的衝擊之下。這些安南士兵終於摸到了明軍陣前,與明軍士兵展開了近戰肉搏。
這些明軍士兵身上沒有穿什麽鎧甲,越南士兵手上同樣也沒有什麽鎧甲。不過越南人的軍隊模式卻是花式混編,士兵手上各種武器都有,然後相互配合,這種模式比較的萬金油。
但是在明軍這樣全部裝備刺刀的模式下,卻是吃了大虧,而且明軍陣型緊密,安南士兵衝到陣前的時候,已經變得稀稀拉拉,雙方短兵相接之下,安南士兵一個接一個的被刺刀捅死當場。
殘酷的肉搏戰還沒展開多久,安南人就堅持不住了,明軍的陣型如同磐石一般堅固,他們根本衝不垮明軍的陣型,隻能在明軍的刺刀牆麵前一批接一批的送死,崩潰的安南士兵迅速敗退了下去,明軍趁機發動了追擊,將安南人殺得膽寒不已,直接潰敗得漫山遍野都是敗兵。
經此一戰,北安南鄭氏集團也被打怕了,不敢再正麵和明軍作戰,而是將潰兵收攏之後退入了河內城中。
在昔日明王朝統治安南之前,安南從中國分裂出去了四百多年,期間不是沒有政權想要收複安南,而是當時的安南無城可守,都是一些用木質柵欄圍起來的城池。攻占了之後,安南人往熱帶雨林裏一跑,根本就拿他們沒轍。
明王朝之所以能夠統治安南,主要就是因為這一段時間安南把城池建起來了。河內便是安南最大的一座城池,不過其城牆和大明的一比,也就是普通府級城市的城牆。
鄭氏集團死守河內不出,明軍直接把火炮擺了出來,開始對河內的城牆展開轟擊,這些火炮全都是重炮,對付安南河內這種級別的城牆還是不在話下的。
接連的炮擊之下,城牆很快就被轟出了一個缺口,隨後轟然倒塌了一片。城內的安南人頓時士氣狂降,鄭氏集團直接帶著傀儡皇帝跑了,城內頓時一片混亂。
明軍隨即攻入城中,幾乎沒有什麽像樣的抵抗,一番騷亂過後,河內被明軍成功攻占了下來。(未完待續。)
高邦佐已經與海軍總督張炎做好了溝通,海軍隨時配合陸軍進攻安南,當他們接到了聖旨之後,隨即對安南發動了進攻。
這次進攻分為南北兩路,北路主力為2萬名海軍陸戰隊,直接乘坐軍艦從海陸登陸被安南,對鄭氏家族控製的北安南展開進攻。
南路大軍則是陸軍此前訓練出來的兩個適應熱帶雨林氣候的步兵師,這兩個步兵師直接從占城國攻入安南南部。
這個年代的占城國還沒有被安南完全吞並,安南南部地區邊境也才擴張到後世越南的歸仁一帶。
占城國曆代遭受越南入侵,如今可謂是國小民弱,在大明大舉介入中南半島之後,馬上就投靠了大明,非常恭順聽話,對大明的商業擴張要求是有求必應,隻為了圖個平安。
占城國國王的這個目的也達到了,如今占城國在大明的庇護下,確實很平安。安南基本上不可能繼續往南擴張了,因為這次大明已經要主動找安南麻煩。
北路明軍乘坐戰船,在炮艦的掩護之下,在後世越南的海防港輕鬆完成了登陸戰,安南人沒什麽靠譜的岸防炮,在明海軍炮艦的轟擊下,步兵成功登陸海灘,隨即占領了整個港口,然後向河內方向推進。
統治安南北部的鄭氏集團收到消息,可謂是大吃一驚。沒想到大明真的對他們動手了,之前還以為隻是嚇唬嚇唬罷了。
但是這世間沒有後悔藥可以吃,鄭氏集團隻好硬著頭皮糾集大軍迎戰。隻有兩萬明軍,鄭氏集團倒不是太擔心,畢竟他們手上可有將近十萬的大軍,他們擔心的是擊敗了這兩萬大軍之後,大明還不會再抽調軍隊進攻安南。
鄭氏集團抽調的軍隊陸續集結,前方部隊且戰且退,雙方主力在河內200裏外終於相遇,並擺出了決戰陣型。
安南軍隊集中了八萬左右的兵力。並且還有戰象兩千多頭,反觀明軍隻有兵力兩萬,沒有大規模騎兵,大部分都是步兵。
雙方兵力差距極為懸殊。此時的安南可不是日後的越南,武力上還是不錯的,南北剛剛處於對立階段,雙方都沒有什麽安逸的環境,軍事實力自然不可能太差。
戰鬥很快就開始了。北安南軍隊在戰象的開路下,向明軍發動了進攻。明軍則以炮火轟擊安南軍隊,一枚枚炮彈迅速在安南軍隊中轟出一條條血路,不管是人還是戰象,在炮火的轟擊之下,戰象也得趴下。
還有一些戰象在受驚之下,到處踩踏友軍。
在明軍的猛烈炮擊之下,北安南的八萬大軍根本不堪一擊,迅速就混亂了起來,好在明軍兵力不是那麽多。北安南也沒有將全部兵力直接投入戰場,所以明軍沒有直接發動衝擊,讓混亂的安南大軍撤了下去。
不過明軍卻是步步緊逼,第二次交戰再度爆發,這次安南人終於是長記性了,沒有把戰象再弄出來當充當踩踏友軍的利器。這些戰象沒有麵對過如此強烈的火器場麵,想要適應也不是一時半會內能夠辦到的事。
第二次交戰的時候,安南軍隊撐過了炮擊階段,源源不斷的衝到了明軍麵前。明軍隨即以燧發槍展開齊射,並用霰彈對敵軍給予打擊。
霰彈和子彈鋪天蓋地一般的射來。安南士兵一排接一排的倒下,而且在排槍和霰彈之下,一倒下就是一片人,對那些安南士兵造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好像在排隊上去槍斃一般恐怖。而且明軍的齊射速度有點快,剛齊射完十五秒的時間,第二輪齊射就已經來臨。
而那些霰彈則更加恐怖,仿若有一種天女散花的感覺,一炮下去直接崩死幾十個人都是輕輕鬆鬆的事。
一排接一排的安南士兵倒在了戰場上,這場麵就像是一場屠殺一般。
終於在這些安南士兵前仆後繼的衝擊之下。這些安南士兵終於摸到了明軍陣前,與明軍士兵展開了近戰肉搏。
這些明軍士兵身上沒有穿什麽鎧甲,越南士兵手上同樣也沒有什麽鎧甲。不過越南人的軍隊模式卻是花式混編,士兵手上各種武器都有,然後相互配合,這種模式比較的萬金油。
但是在明軍這樣全部裝備刺刀的模式下,卻是吃了大虧,而且明軍陣型緊密,安南士兵衝到陣前的時候,已經變得稀稀拉拉,雙方短兵相接之下,安南士兵一個接一個的被刺刀捅死當場。
殘酷的肉搏戰還沒展開多久,安南人就堅持不住了,明軍的陣型如同磐石一般堅固,他們根本衝不垮明軍的陣型,隻能在明軍的刺刀牆麵前一批接一批的送死,崩潰的安南士兵迅速敗退了下去,明軍趁機發動了追擊,將安南人殺得膽寒不已,直接潰敗得漫山遍野都是敗兵。
經此一戰,北安南鄭氏集團也被打怕了,不敢再正麵和明軍作戰,而是將潰兵收攏之後退入了河內城中。
在昔日明王朝統治安南之前,安南從中國分裂出去了四百多年,期間不是沒有政權想要收複安南,而是當時的安南無城可守,都是一些用木質柵欄圍起來的城池。攻占了之後,安南人往熱帶雨林裏一跑,根本就拿他們沒轍。
明王朝之所以能夠統治安南,主要就是因為這一段時間安南把城池建起來了。河內便是安南最大的一座城池,不過其城牆和大明的一比,也就是普通府級城市的城牆。
鄭氏集團死守河內不出,明軍直接把火炮擺了出來,開始對河內的城牆展開轟擊,這些火炮全都是重炮,對付安南河內這種級別的城牆還是不在話下的。
接連的炮擊之下,城牆很快就被轟出了一個缺口,隨後轟然倒塌了一片。城內的安南人頓時士氣狂降,鄭氏集團直接帶著傀儡皇帝跑了,城內頓時一片混亂。
明軍隨即攻入城中,幾乎沒有什麽像樣的抵抗,一番騷亂過後,河內被明軍成功攻占了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