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五年對於美洲的移民,又重新恢複了起來,這一年大明向北美洲西海岸再度移民了3萬人口。
這些人口全部都移民到了後世的舊金山,也就是現在大明官方所稱之為的‘金山港’附近據點。
如今大明有大量的遠洋商船,移民過程中也能提供足夠的船隻和比較好的乘坐環境。
特別是大明的遠洋商船當中有一種本土的福船,不過這些福船已經被造得很大了,船上有兩三層的船樓,在海上航行的時候確實比較舒適,而西方人的帆船結構,乘坐舒適性方麵就有點惡劣。
運送移民的船隻,基本上都是那些福船結構的。
大量的遠洋商船,不僅給北美洲西海岸的移民據點帶去了人口,還帶去了大量的生產資料,和一些負擔社會功能的專業人員,讓大明的移民在美洲西海岸建立了一個五髒俱全的移民據點。
移民到美洲的百姓,都可以獲得大片的土地進行耕種,還能領取到官方發放的牛馬、農業機械,讓他們能夠在美洲進行農業生產,而且能夠最大效率的進行生產。
據點裏麵,也有各種手工業作坊,能夠滿足日常所需。
除了沒有什麽工業之外,移民據點在農業生產上是比較全麵的,在農業上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除了種植業,還有養殖業。
大明的移民在這裏種植小麥、棉花,還有蔬菜,同時養殖生豬、雞鴨鵝、牛羊馬匹等等。
這些移民據點,既有朝廷派遣過去的父母官,也有國企公司。土地都是屬於國有的,然後免費承包給個人,不允私自買賣農業用地,避免土地兼並。
官方機構在這裏修建城池、道路、水利等等設施,都是出錢的,老百姓即可以通過耕種土地賣出小麥、棉花等農產品賺錢,也可以到工地上去做工賺錢。
同時本土則向這裏提供各種工業商品,然後將農產品、礦產等資源運回本土。同時這些據點,也陸續發展工業。
因為采取的行政模式和很土一樣,同時在資源的控製上又以國企為主,比國內更加徹底。所以這些海外移民地區同樣可以發展工業,大明朝廷就是把這些海外移民地區,當成和本土一樣的方式來進行管理,產業的發展同樣也可以複製過去。
隻要防止資本主義奪取北美洲,不管北美洲怎麽發展,都是屬於大明的領土。如果像英國人那樣,沒有在北美洲防範資本主義,那麽就會發生獨立運動,讓資本家摘了果子。
因為對北美洲的開發,是以國企為主的。移民過去的大明百姓,除了一部分是職業農民,一個家庭就擁有幾百畝的土地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國企員工。
國企負責開發北美洲的好處就是,國有資本占據上風,不會給民間資本主義提供可趁之機。
朝廷在北美洲還擁有軍事力量,這些軍事力量都是從本土派遣過去的。
北美洲的軍隊,都是本土參軍的年輕人,訓練一段時間之後送往北美洲服役,服役四年之後再乘船回到本土。
而未來在美洲出生的年輕人服兵役的時候,則是前往大明本土服役,服役結束後再返回美洲本土。
相當於大明的移民政策,並不是把美洲當成一個殖民地進行掠奪,也不是為了讓移民到美洲的老百姓隻生產原材料讓本土賺錢,而是為了把美洲建立成為一個擴大民族生存空間的居住地。
這種民族生存空間的擴張,可以讓民族體量變得無比巨大。
在朱由校的預想中,未來大明不僅在本土擁有大片的版圖麵積和生存空間,同時在北美洲、澳洲也擁有龐大的生存空間,漢人就可以在世界上對其他蠻夷種族擁有絕對的壓製力。
不論是在資源,還是人口,還是生產力等方麵,都擁有絕對的壓製力。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全世界必然是走向統一的。就如同他重生前的中國,已經表現出了能夠使用貨幣、電網、商品統一全世界的潛力。
就算是未來或許出現了一些波折,讓大明和北美產生分裂,但未來必然會因為文化的同根同源而走向大一統。
所以此時朱由校製定的對北美洲的移民政策,並不是一種掠奪的政策,而是投入國家資源,對移民地區進行不斷建設的一種模式。
有了國家資源的投入,移民地區的狀態就能迅速改善,各種配套設施也都會迅速出現,生存環境就大大改善,如此一來移民就會更加順利,後麵自然就會出現大批自發前往移民地區的本土百姓。
如果沒有國家資源的投入,移民地區就會發展得很慢,各種配套設施也不完善,什麽醫療、教育、交通、通信、居住、生產等條件都發展不起來,本土的百姓自然不願意去海外移民地區謀生。
這種模式在澳洲已經執行了不少年頭了,澳洲的移民數量已經上升到了120萬人,並且在澳洲已經建立了十幾個城市,同時還建立了一套民用工業體係,同時還有一些鋼鐵廠等重工業設施。
此時的澳洲,不少工業產品已經能夠在澳洲生產,不需要從本土大老遠的運輸過去增加澳洲地區的老百姓的購買成本。
澳洲土著也被大明以包身工的方式融入了社會生產體係,這些包身工的子女同樣也享有受教育權力。
相當於澳洲的這些土著包身工,也隻是第一代人是當包身工的。而作為包身工,官府也給予人權保障。第二代的子女接受了教育,就可以成為大明的公民,可以自己選擇工作崗位等等。
那些土著還處於原始社會的階段,如果不搞包身工模式,根本無法讓這些原住民融入到大明的文明世界,畢竟文化、生產力都相差太多了。
朝廷在澳洲的擴張是沒什麽毛病的,澳洲地區分裂的可能性也非常低,畢竟大明本土對澳洲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中間有一個東南亞群島,那裏也是大明控製的,相當於和澳洲是連成一條線。
移民到澳洲的老百姓也都是漢人,文化、行政製度和本土都是一模一樣的,而且朝廷在澳洲這個沒有經過開發的土地上,建立起來了一種相比本土更加公平的社會財富分配模式。
在澳洲不存在土地兼並的問題,土地所有權也全都屬於朝廷,隻是免費承包給個人生產,但不允許個人買賣這些土地、牧場。
發展澳洲的主要資本,也都是國家資本。
不過在北美洲西海岸金山彎地區,這裏的形勢就相比澳洲要複雜一些了,因為當地有印第安土著。
或者說是北美土著,和印第安是有點差別的。印第安是美洲所有土著的總稱,但美洲原住民實際上是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群的民族、部落,人種則是以棕色人種為主。
天啟十五年,歸來的船隊也為朱由校帶來了北美西海岸的土著情況。
大明在北美西海岸金山灣的據點遭到了這些土著的進攻,並且有一個小鎮被攻破,犧牲了五百多名百姓,而且全被土著割下了頭皮,男女老少無一幸免。事件發生之後,當地的駐守官軍對附近的土著進行了清繳,一共殺敵三千餘人。
同時金山官府,也向朱由校呈遞了一份對當地土著的調查奏章。
總結出了土著的三個特點。
一:土著社會結構落後,處於原始社會階段,尚未進化到需要奴隸的地步。勝利部落必須把失敗部落的男女老幼全部殺絕,他們更看重保持其原始江山“永不變色”。
其二:便是以割下的頭皮數目計算戰功,而戰功卓著者就成為部落的首領。
其三:即遷徙性,從無永久領地的概念,要麽放棄,要麽被別的部落奪占。
朱由校看完這個奏章之後,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認知有一定的錯誤,那就是北美洲的土著和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不太一樣的。
後世很多考古資料發現,印第安人很可能是中國殷商時期戰敗的一方遠渡重洋到美洲建立的文明,並且認為印第安人就是中國人的後裔,而印第安則是‘殷地安’。
對於這個觀點,朱由校是不太相信印第安人就是中國人後裔的說法的,畢竟美洲土著是屬於棕色人種,而中國人屬於原種人,在膚色上首先就不同。
至於殷商時期有中國人跑到美洲建立文明,這個倒是有很大的可能,但也被當地的土著人種同化掉了。畢竟乘坐小船前往美洲,也不是不可能的,後來世界上就有幾個成功的例子,就是乘坐小船從亞洲成功漂流到美洲。而中國上萬年的曆史,海岸線又這麽長,曆史上一些戰敗的國家的遺民乘坐船隻從海上逃跑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隻不過美洲地區也分不同地域,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產生了農業文明,社會結構還算是比較高的。但是北美洲的土著,卻還是處於原始部落的一種社會模式,這種原始部落非常野蠻、殘酷,相互之間的殺伐不斷,失敗的一方會被屠殺殆盡。
相當於中國的一些遺民漂流到美洲之後,隻是在中南美洲建立了農業文明,而在北美洲並沒有什麽涉足,當地的土著幾千年下來依舊保持著原始部落的狀態。
所以北美洲的土著,並不能算是印第安人,什麽熱情好客也和他們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
曆史上美國屠殺那些北美洲的土著,隻不過一筆之道還施彼身。所不公平的,隻是武器的差異而已。
這樣的野蠻土著,被滅絕確實也是曆史必然的。
而美國曆史上,屠殺的北美土著大概是100萬人左右,而根據記載,北美地區的土著人數應該在3000萬~1億左右。為什麽美國人隻殺了100萬人就把北美土著搞得差不多滅絕了?
答案顯然也很簡單,那就是北美土著在瘋狂的自相殘殺。
隨著土地被美國人不斷占據,那些北美土著被美國人不斷的驅趕到一起,北美土著又沒有太高的生產力,人口密度一大就活不下去,就隻能瘋狂的自相殘殺,部落之間的殺戮不斷,人口隨之不斷減少。當美國人擴張到一定程度,把那些北美土著驅趕到保護區裏的時候,土著們已經自相殘殺得差不多了,最後隻剩下十幾萬人。
朱由校推測出了這一情況之後,當即豁然開朗,對美洲的移民政策也有了一個清晰的製定思路。
於是朱由校提起筆,寫下了一個驅逐政策。
即一切在北美洲的據點,對附近土著進行驅逐,驅逐距離不限,但最少不能讓土著部落遷徙到據點一百公裏之內。
而據點則通過開發不斷的擴大範圍,同時禁止向土著出售任何冷兵器和火器。
這個政策很快就通過商船隊,發往了美洲的據點。
朱由校同時下旨籌備明年的移民工程,北美洲的據點已經發展了四五年了,基礎設施已經建設了不少,已經可以為大規模移民的落地提供條件。現在移民人口過去,已經不是之前那樣一窮二白。
這天早朝的時候,朱由校對大臣們說道:“美洲西海岸的移民據點已經建設多年了,此番已經可以大規模移民,諸位愛卿可有什麽補充?”
“啟稟筆下,臣以為美洲地區若是要持續移民,不如先成立一省,然後集中人力物力展開建設。”蔣德璟對朱由校建議道。
“成立一省還是快了一些,不如先成立一府,就叫金山府吧!”朱由校決定道,然後繼續對大臣們問道:“愛卿們以為,明年移民多少人合適?”
“啟稟陛下,如今朝廷財政充裕,移民幾十萬人前往美洲不再話下,隻是我大明人口可能稍顯不足。”孫承宗出列說道:“我大明如今擴土迅速,東北、西域、澳洲等地皆需移民,而我本土工業發展亦需人口,美洲雖是地廣遼闊,然則我大明人口一時之間也難以跟上,大規模移民美洲一事,臣以為應當暫緩。”
朱由校不由歎了口氣,確實是人口不足啊!
盡管大明的人口,應該有兩億左右,不過需要移民的地方確實很多。東北、西域是本土移民的最主要的兩個方向。而澳洲那邊,也是需要繼續移民的。
“這樣吧!先在美洲成立一府,暫且移民個三五百萬人口過去,後續再鼓勵百姓生育,爭取讓我大明,能在三十年內徹底占領北美洲。”朱由校決定道。
這些人口全部都移民到了後世的舊金山,也就是現在大明官方所稱之為的‘金山港’附近據點。
如今大明有大量的遠洋商船,移民過程中也能提供足夠的船隻和比較好的乘坐環境。
特別是大明的遠洋商船當中有一種本土的福船,不過這些福船已經被造得很大了,船上有兩三層的船樓,在海上航行的時候確實比較舒適,而西方人的帆船結構,乘坐舒適性方麵就有點惡劣。
運送移民的船隻,基本上都是那些福船結構的。
大量的遠洋商船,不僅給北美洲西海岸的移民據點帶去了人口,還帶去了大量的生產資料,和一些負擔社會功能的專業人員,讓大明的移民在美洲西海岸建立了一個五髒俱全的移民據點。
移民到美洲的百姓,都可以獲得大片的土地進行耕種,還能領取到官方發放的牛馬、農業機械,讓他們能夠在美洲進行農業生產,而且能夠最大效率的進行生產。
據點裏麵,也有各種手工業作坊,能夠滿足日常所需。
除了沒有什麽工業之外,移民據點在農業生產上是比較全麵的,在農業上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除了種植業,還有養殖業。
大明的移民在這裏種植小麥、棉花,還有蔬菜,同時養殖生豬、雞鴨鵝、牛羊馬匹等等。
這些移民據點,既有朝廷派遣過去的父母官,也有國企公司。土地都是屬於國有的,然後免費承包給個人,不允私自買賣農業用地,避免土地兼並。
官方機構在這裏修建城池、道路、水利等等設施,都是出錢的,老百姓即可以通過耕種土地賣出小麥、棉花等農產品賺錢,也可以到工地上去做工賺錢。
同時本土則向這裏提供各種工業商品,然後將農產品、礦產等資源運回本土。同時這些據點,也陸續發展工業。
因為采取的行政模式和很土一樣,同時在資源的控製上又以國企為主,比國內更加徹底。所以這些海外移民地區同樣可以發展工業,大明朝廷就是把這些海外移民地區,當成和本土一樣的方式來進行管理,產業的發展同樣也可以複製過去。
隻要防止資本主義奪取北美洲,不管北美洲怎麽發展,都是屬於大明的領土。如果像英國人那樣,沒有在北美洲防範資本主義,那麽就會發生獨立運動,讓資本家摘了果子。
因為對北美洲的開發,是以國企為主的。移民過去的大明百姓,除了一部分是職業農民,一個家庭就擁有幾百畝的土地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國企員工。
國企負責開發北美洲的好處就是,國有資本占據上風,不會給民間資本主義提供可趁之機。
朝廷在北美洲還擁有軍事力量,這些軍事力量都是從本土派遣過去的。
北美洲的軍隊,都是本土參軍的年輕人,訓練一段時間之後送往北美洲服役,服役四年之後再乘船回到本土。
而未來在美洲出生的年輕人服兵役的時候,則是前往大明本土服役,服役結束後再返回美洲本土。
相當於大明的移民政策,並不是把美洲當成一個殖民地進行掠奪,也不是為了讓移民到美洲的老百姓隻生產原材料讓本土賺錢,而是為了把美洲建立成為一個擴大民族生存空間的居住地。
這種民族生存空間的擴張,可以讓民族體量變得無比巨大。
在朱由校的預想中,未來大明不僅在本土擁有大片的版圖麵積和生存空間,同時在北美洲、澳洲也擁有龐大的生存空間,漢人就可以在世界上對其他蠻夷種族擁有絕對的壓製力。
不論是在資源,還是人口,還是生產力等方麵,都擁有絕對的壓製力。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全世界必然是走向統一的。就如同他重生前的中國,已經表現出了能夠使用貨幣、電網、商品統一全世界的潛力。
就算是未來或許出現了一些波折,讓大明和北美產生分裂,但未來必然會因為文化的同根同源而走向大一統。
所以此時朱由校製定的對北美洲的移民政策,並不是一種掠奪的政策,而是投入國家資源,對移民地區進行不斷建設的一種模式。
有了國家資源的投入,移民地區的狀態就能迅速改善,各種配套設施也都會迅速出現,生存環境就大大改善,如此一來移民就會更加順利,後麵自然就會出現大批自發前往移民地區的本土百姓。
如果沒有國家資源的投入,移民地區就會發展得很慢,各種配套設施也不完善,什麽醫療、教育、交通、通信、居住、生產等條件都發展不起來,本土的百姓自然不願意去海外移民地區謀生。
這種模式在澳洲已經執行了不少年頭了,澳洲的移民數量已經上升到了120萬人,並且在澳洲已經建立了十幾個城市,同時還建立了一套民用工業體係,同時還有一些鋼鐵廠等重工業設施。
此時的澳洲,不少工業產品已經能夠在澳洲生產,不需要從本土大老遠的運輸過去增加澳洲地區的老百姓的購買成本。
澳洲土著也被大明以包身工的方式融入了社會生產體係,這些包身工的子女同樣也享有受教育權力。
相當於澳洲的這些土著包身工,也隻是第一代人是當包身工的。而作為包身工,官府也給予人權保障。第二代的子女接受了教育,就可以成為大明的公民,可以自己選擇工作崗位等等。
那些土著還處於原始社會的階段,如果不搞包身工模式,根本無法讓這些原住民融入到大明的文明世界,畢竟文化、生產力都相差太多了。
朝廷在澳洲的擴張是沒什麽毛病的,澳洲地區分裂的可能性也非常低,畢竟大明本土對澳洲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中間有一個東南亞群島,那裏也是大明控製的,相當於和澳洲是連成一條線。
移民到澳洲的老百姓也都是漢人,文化、行政製度和本土都是一模一樣的,而且朝廷在澳洲這個沒有經過開發的土地上,建立起來了一種相比本土更加公平的社會財富分配模式。
在澳洲不存在土地兼並的問題,土地所有權也全都屬於朝廷,隻是免費承包給個人生產,但不允許個人買賣這些土地、牧場。
發展澳洲的主要資本,也都是國家資本。
不過在北美洲西海岸金山彎地區,這裏的形勢就相比澳洲要複雜一些了,因為當地有印第安土著。
或者說是北美土著,和印第安是有點差別的。印第安是美洲所有土著的總稱,但美洲原住民實際上是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群的民族、部落,人種則是以棕色人種為主。
天啟十五年,歸來的船隊也為朱由校帶來了北美西海岸的土著情況。
大明在北美西海岸金山灣的據點遭到了這些土著的進攻,並且有一個小鎮被攻破,犧牲了五百多名百姓,而且全被土著割下了頭皮,男女老少無一幸免。事件發生之後,當地的駐守官軍對附近的土著進行了清繳,一共殺敵三千餘人。
同時金山官府,也向朱由校呈遞了一份對當地土著的調查奏章。
總結出了土著的三個特點。
一:土著社會結構落後,處於原始社會階段,尚未進化到需要奴隸的地步。勝利部落必須把失敗部落的男女老幼全部殺絕,他們更看重保持其原始江山“永不變色”。
其二:便是以割下的頭皮數目計算戰功,而戰功卓著者就成為部落的首領。
其三:即遷徙性,從無永久領地的概念,要麽放棄,要麽被別的部落奪占。
朱由校看完這個奏章之後,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認知有一定的錯誤,那就是北美洲的土著和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不太一樣的。
後世很多考古資料發現,印第安人很可能是中國殷商時期戰敗的一方遠渡重洋到美洲建立的文明,並且認為印第安人就是中國人的後裔,而印第安則是‘殷地安’。
對於這個觀點,朱由校是不太相信印第安人就是中國人後裔的說法的,畢竟美洲土著是屬於棕色人種,而中國人屬於原種人,在膚色上首先就不同。
至於殷商時期有中國人跑到美洲建立文明,這個倒是有很大的可能,但也被當地的土著人種同化掉了。畢竟乘坐小船前往美洲,也不是不可能的,後來世界上就有幾個成功的例子,就是乘坐小船從亞洲成功漂流到美洲。而中國上萬年的曆史,海岸線又這麽長,曆史上一些戰敗的國家的遺民乘坐船隻從海上逃跑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隻不過美洲地區也分不同地域,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產生了農業文明,社會結構還算是比較高的。但是北美洲的土著,卻還是處於原始部落的一種社會模式,這種原始部落非常野蠻、殘酷,相互之間的殺伐不斷,失敗的一方會被屠殺殆盡。
相當於中國的一些遺民漂流到美洲之後,隻是在中南美洲建立了農業文明,而在北美洲並沒有什麽涉足,當地的土著幾千年下來依舊保持著原始部落的狀態。
所以北美洲的土著,並不能算是印第安人,什麽熱情好客也和他們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
曆史上美國屠殺那些北美洲的土著,隻不過一筆之道還施彼身。所不公平的,隻是武器的差異而已。
這樣的野蠻土著,被滅絕確實也是曆史必然的。
而美國曆史上,屠殺的北美土著大概是100萬人左右,而根據記載,北美地區的土著人數應該在3000萬~1億左右。為什麽美國人隻殺了100萬人就把北美土著搞得差不多滅絕了?
答案顯然也很簡單,那就是北美土著在瘋狂的自相殘殺。
隨著土地被美國人不斷占據,那些北美土著被美國人不斷的驅趕到一起,北美土著又沒有太高的生產力,人口密度一大就活不下去,就隻能瘋狂的自相殘殺,部落之間的殺戮不斷,人口隨之不斷減少。當美國人擴張到一定程度,把那些北美土著驅趕到保護區裏的時候,土著們已經自相殘殺得差不多了,最後隻剩下十幾萬人。
朱由校推測出了這一情況之後,當即豁然開朗,對美洲的移民政策也有了一個清晰的製定思路。
於是朱由校提起筆,寫下了一個驅逐政策。
即一切在北美洲的據點,對附近土著進行驅逐,驅逐距離不限,但最少不能讓土著部落遷徙到據點一百公裏之內。
而據點則通過開發不斷的擴大範圍,同時禁止向土著出售任何冷兵器和火器。
這個政策很快就通過商船隊,發往了美洲的據點。
朱由校同時下旨籌備明年的移民工程,北美洲的據點已經發展了四五年了,基礎設施已經建設了不少,已經可以為大規模移民的落地提供條件。現在移民人口過去,已經不是之前那樣一窮二白。
這天早朝的時候,朱由校對大臣們說道:“美洲西海岸的移民據點已經建設多年了,此番已經可以大規模移民,諸位愛卿可有什麽補充?”
“啟稟筆下,臣以為美洲地區若是要持續移民,不如先成立一省,然後集中人力物力展開建設。”蔣德璟對朱由校建議道。
“成立一省還是快了一些,不如先成立一府,就叫金山府吧!”朱由校決定道,然後繼續對大臣們問道:“愛卿們以為,明年移民多少人合適?”
“啟稟陛下,如今朝廷財政充裕,移民幾十萬人前往美洲不再話下,隻是我大明人口可能稍顯不足。”孫承宗出列說道:“我大明如今擴土迅速,東北、西域、澳洲等地皆需移民,而我本土工業發展亦需人口,美洲雖是地廣遼闊,然則我大明人口一時之間也難以跟上,大規模移民美洲一事,臣以為應當暫緩。”
朱由校不由歎了口氣,確實是人口不足啊!
盡管大明的人口,應該有兩億左右,不過需要移民的地方確實很多。東北、西域是本土移民的最主要的兩個方向。而澳洲那邊,也是需要繼續移民的。
“這樣吧!先在美洲成立一府,暫且移民個三五百萬人口過去,後續再鼓勵百姓生育,爭取讓我大明,能在三十年內徹底占領北美洲。”朱由校決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