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姐姐家吃過飯,把笨重的家夥事都留了下來,田蘭和婆婆隻帶著和麵要用的盆回了家。當晚田蘭發了兩盆麵,大盆的用來炸油條,小盆的做油餅。因為明天還要早起做生意,婆媳倆早早就睡了。
而在村支書家,今晚注定是臥談會的天下。張桂香連比劃帶寫的向潤生說了田蘭想兩家合夥做生意可自己隻同意先去幫忙的事,潤生告訴張桂香他明天也去,見丈夫沒什麽意見,張桂香也就躺下睡覺了。兩個孩子一直是跟著爺爺奶奶睡的,把小孫子小孫女哄睡著,張有堂老兩口躺在炕上也嘮起了嗑。“他爹,你咋同意讓潤生他們跟親家合夥做生意呢?”潤葉娘忍不住問。
“咱們畢竟老了,還能管他們幾年,潤葉還沒說婆家,也不知道日後能不能幫上他哥。當初我答應潤生讓他娶桂香,也是看中柱子那小子是個有氣性、有出息的,指望著將來他能幫上潤生他們,現在讓他們和她弟媳婦走近點,對將來也有好處。”張有堂說著他的算計。
“那,他們這做生意啥的,會不會被抓,說他們投機倒把啊!”潤葉娘是個一輩子繞著鍋台轉的家庭婦女,不懂什麽大事,可對前幾年鬧得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她還是記憶深刻的,她曾經親眼見過有人因為在集上偷賣老鼠藥被公社開大會批判。
“應該不會,咱這地方小,做生意的人還少,有些大地方不少人都開始做小本買賣了。有些地方田都分到社員手上了,這世事啊,恐怕又要變了。再說,這是在咱躍進公社,有我盯著呢,能有啥事。”張有堂自信的說。
潤葉娘是以夫為天的人,聽到她男人這話心也就放了下來,很快就睡熟了。張有堂沒睡著,他盯著窯頂發呆,心裏想著如果潤生耳朵好好的,他也就不至於這麽步步算計,不免又罵了那個大夫一頓。潤生小時候的一幕幕像電影一樣,在他的腦海裏一遍遍放映??????
因為大部分東西都在姐姐家,不用一大早起來搬運家夥事,田蘭差不多到5點才起來,婆婆已經煮好了粥。
“天越來越冷,早上肚子裏沒點熱乎食,人就沒力氣幹活,咱先吃點再走。”張寡婦說。
婆媳倆吃了早飯,一人抱著一大盆麵,去張桂香家。潤生夫妻已經收拾好等著她們了,把麵盆放在板車上,潤生拖著板車,大家相跟著到了昨天擺攤的地兒。拿下東西,支好攤子,田蘭教潤生夫妻怎麽擀油餅、怎麽做油條坯子,姐夫倒是很快掌握了竅門,油餅擀得像模像樣,按道理應該學得更好的姐姐卻沒有學會。來買早點的人越來越多了,張桂香幹脆去收錢了,這樣姐姐收錢、姐夫擀餅、田蘭做油條坯子、婆婆炸,一家人自然而然有了分工。
張桂香是張有堂的兒媳婦,家也靠著老街,算是街麵上常來常往的人,不少來買早點的都認識她。“桂香啊,你怎麽在這啊?”一個拿著自家盤子來買油條的大姐問道。
“呦,是吳會計啊,這是我弟妹的生意,我來給幫幫忙,你這是要點什麽?”張桂香見是熟人,打起了招呼。
“昨天隔壁的鄰居買了油條回家給孩子吃,我們家那小子看著了,把他那個給饞的喲,這不我今天也買點回去給他,省得他老是盯著人家的鍋。”被張桂香稱為吳會計的人,搖頭無奈的說。
“肯定是隔壁的孩子故意饞他的,我們家那兩個也是,有啥好吃的就喜歡拿到外麵去顯擺,引著別人家孩子流口水。今天有新做的油餅,別光買油條了,買個油餅回去,也讓你家小子饞別人去。”張桂香見來買油條的人多,買油餅的沒幾個,就見縫插針的推銷起油餅了。
“那這油餅咋賣啊?”吳會計心動。
“油條2分一根,油餅5分一塊,這油餅可比油條麵多扛餓啊!”張桂香介紹到。
“那就來4根油條,一塊油餅吧。”吳會計爽快的說,一看就知道她家境不錯。
“哎,好嘞,我讓潤生給你擀塊大的。”說著搗了一下潤生,指指吳會計,又衝潤生比了個大圓的手勢,意思是給吳會計擀個大點的餅。
潤生多取了點麵,擀了個大的放進了油鍋,吳會計見自己的餅果然很大,滿麵笑容的和張桂香繼續拉話,“桂香,謝謝了。”
“都是鄉裏鄉親的,這是哪裏的話。”一邊說著一邊給別人數油條、收錢“吳會計以後多照顧點我們的生意就好。”
“那是當然,對了,你們這賣早點要用不少麵吧,要是白麵不夠就到糧站來買。”吳會計是公社糧站的會計。
“那感情好,到時候可要請您幫忙啦!”張桂香把油餅和油條放到了盤子裏,還特意多放了根油條,也沒多收錢。
吳會計拿著盤子,笑眯眯的回家了。田蘭看著剛才發生的一幕,不得不感慨,姐姐可真是個做生意的好材料,換做是她,可想不起來她們以後要去糧站買糧,要先和糧站的人打好招呼。真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看來她要學的還多著呢。
張桂香接下來幾天又做了不少次這樣類似的事,田蘭在旁邊看著,也順便把公社大小單位的人認了個全。
一天收攤後,照例把東西放到張桂香家,田蘭對姐姐說:“姐,咱就早說好的,你先來幫忙,過些日子再談合夥的事。你都幫了這麽多天的忙了,咱也是時候該談談合夥的事了吧。”
“我都說過了,我去給你們幫忙就成,我這光出個勞力的,談什麽合夥。”張桂香堅持。
“姐姐說的對,你出勞力了,我不能幹使喚人啊,那我不成地主老財了,我給姐姐開工錢,娘,把咱收錢的盒子拿來。”田蘭說道做到,立馬就要給姐姐姐夫拿工錢。
張桂香連連擺手,潤生在旁邊看著,大致知道是怎麽回事,攔住了要拿錢的田蘭,示意她自己有話說,然後在紙上寫道:不要工錢,我們合夥。張桂香見丈夫居然同意合夥,也就不再掙紮。
潤生接著又在紙上寫道:1、油餅不賣了,試試做燒餅
2、賣些帶湯水的
3、把攤子搬到我家旁邊
田蘭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油餅遠沒有油條好賣,原因可能是油餅和油條味道差不多卻賣得比較貴,大家不願意花兩樣錢買一樣東西。她還發現,在不逢集的時候老街上也是有不少人來買東西或者賣東西的,還有些在公社上班卻住在其他村的人,他們有時候也會來買早點,還會問怎麽沒有湯水賣。沒想到這些問題姐夫也發現了,隻是第三條把攤子搬到她家旁邊讓田蘭有些不明白。
“姐,姐夫說的這三點都很好,前兩點我也想到了,第三點我就有點不懂。咱們一起合計合計吧。”三個人坐在張桂香他們的炕上,說說寫寫的商量起來。
“油餅不賣了我讚成,反正也不掙錢,可這燒餅我還真是不會。咱先把這停下來,等以後有什麽合適的我們在做來賣。”田蘭說出自己的想法,張桂香也覺得油餅不掙錢,於是三人決定油餅不賣了,具體賣什麽以後再說,第一條通過。
“這賣些湯水嘛,我倒有想法,我們可以賣些餛燉、麵條,隻是咱隻有一口鍋,怕是做不成。”田蘭提出了實際困難。
張潤生在紙上寫道:搬到旁邊,搭棚子,壘灶,雨雪不怕。
“原來姐夫寫的第三條是這個意思,”田蘭恍然大悟,衝潤生豎起大拇指“姐夫,你真厲害,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這把攤子搬過來咱們得跟爹說一聲吧?”張桂香有些顧慮。
潤生拍拍胸脯,意思是,不怕有我呢,我去跟爹說。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這段日子大家混得也挺熟了,田蘭在姐姐姐夫麵前很放得開,她撒著嬌說:“這又是搭棚子,又是壘灶的,估計還得買鍋,要花不少錢。我可沒多少,錢全在錢盒子裏,花完拉倒,不夠的姐姐姐夫添吧,可別說我占便宜啊!”
“你就作怪吧,”張桂香點了一下弟媳婦的額頭,“當然是我們出,這是我們入得分子。哎呀,以後我家貓蛋狗蛋吃的就不是舅娘的是自己家的了,這可虧了。”說罷三個人都笑了。
張寡婦見田蘭拉著女兒女婿談合夥的事,就走了出去,潤生都已經答應了,這事一定會成的,她也不操心。她去了張有堂兩口子住的窯,和潤葉娘一起忙起了午飯。等她回來叫人吃飯,就看見三個孩子在笑,肯定是談成了。
潤生把事情和他爹匯報了,張有堂家旁邊有一塊地,是他家宅基地的一部分,箍窯的時候沒用上就空了下來,張有堂覺著空著也是空著就讓他們隨便使了。接下來的兩天潤生就沒有再去幫著擺攤,帶著幾個幫手在家搭起了棚子、壘起了灶。田蘭她們做生意時,也會不斷的和人打招呼,告訴大家早點攤過幾天就要搬到張有堂家旁邊的空地上了。
而在村支書家,今晚注定是臥談會的天下。張桂香連比劃帶寫的向潤生說了田蘭想兩家合夥做生意可自己隻同意先去幫忙的事,潤生告訴張桂香他明天也去,見丈夫沒什麽意見,張桂香也就躺下睡覺了。兩個孩子一直是跟著爺爺奶奶睡的,把小孫子小孫女哄睡著,張有堂老兩口躺在炕上也嘮起了嗑。“他爹,你咋同意讓潤生他們跟親家合夥做生意呢?”潤葉娘忍不住問。
“咱們畢竟老了,還能管他們幾年,潤葉還沒說婆家,也不知道日後能不能幫上他哥。當初我答應潤生讓他娶桂香,也是看中柱子那小子是個有氣性、有出息的,指望著將來他能幫上潤生他們,現在讓他們和她弟媳婦走近點,對將來也有好處。”張有堂說著他的算計。
“那,他們這做生意啥的,會不會被抓,說他們投機倒把啊!”潤葉娘是個一輩子繞著鍋台轉的家庭婦女,不懂什麽大事,可對前幾年鬧得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她還是記憶深刻的,她曾經親眼見過有人因為在集上偷賣老鼠藥被公社開大會批判。
“應該不會,咱這地方小,做生意的人還少,有些大地方不少人都開始做小本買賣了。有些地方田都分到社員手上了,這世事啊,恐怕又要變了。再說,這是在咱躍進公社,有我盯著呢,能有啥事。”張有堂自信的說。
潤葉娘是以夫為天的人,聽到她男人這話心也就放了下來,很快就睡熟了。張有堂沒睡著,他盯著窯頂發呆,心裏想著如果潤生耳朵好好的,他也就不至於這麽步步算計,不免又罵了那個大夫一頓。潤生小時候的一幕幕像電影一樣,在他的腦海裏一遍遍放映??????
因為大部分東西都在姐姐家,不用一大早起來搬運家夥事,田蘭差不多到5點才起來,婆婆已經煮好了粥。
“天越來越冷,早上肚子裏沒點熱乎食,人就沒力氣幹活,咱先吃點再走。”張寡婦說。
婆媳倆吃了早飯,一人抱著一大盆麵,去張桂香家。潤生夫妻已經收拾好等著她們了,把麵盆放在板車上,潤生拖著板車,大家相跟著到了昨天擺攤的地兒。拿下東西,支好攤子,田蘭教潤生夫妻怎麽擀油餅、怎麽做油條坯子,姐夫倒是很快掌握了竅門,油餅擀得像模像樣,按道理應該學得更好的姐姐卻沒有學會。來買早點的人越來越多了,張桂香幹脆去收錢了,這樣姐姐收錢、姐夫擀餅、田蘭做油條坯子、婆婆炸,一家人自然而然有了分工。
張桂香是張有堂的兒媳婦,家也靠著老街,算是街麵上常來常往的人,不少來買早點的都認識她。“桂香啊,你怎麽在這啊?”一個拿著自家盤子來買油條的大姐問道。
“呦,是吳會計啊,這是我弟妹的生意,我來給幫幫忙,你這是要點什麽?”張桂香見是熟人,打起了招呼。
“昨天隔壁的鄰居買了油條回家給孩子吃,我們家那小子看著了,把他那個給饞的喲,這不我今天也買點回去給他,省得他老是盯著人家的鍋。”被張桂香稱為吳會計的人,搖頭無奈的說。
“肯定是隔壁的孩子故意饞他的,我們家那兩個也是,有啥好吃的就喜歡拿到外麵去顯擺,引著別人家孩子流口水。今天有新做的油餅,別光買油條了,買個油餅回去,也讓你家小子饞別人去。”張桂香見來買油條的人多,買油餅的沒幾個,就見縫插針的推銷起油餅了。
“那這油餅咋賣啊?”吳會計心動。
“油條2分一根,油餅5分一塊,這油餅可比油條麵多扛餓啊!”張桂香介紹到。
“那就來4根油條,一塊油餅吧。”吳會計爽快的說,一看就知道她家境不錯。
“哎,好嘞,我讓潤生給你擀塊大的。”說著搗了一下潤生,指指吳會計,又衝潤生比了個大圓的手勢,意思是給吳會計擀個大點的餅。
潤生多取了點麵,擀了個大的放進了油鍋,吳會計見自己的餅果然很大,滿麵笑容的和張桂香繼續拉話,“桂香,謝謝了。”
“都是鄉裏鄉親的,這是哪裏的話。”一邊說著一邊給別人數油條、收錢“吳會計以後多照顧點我們的生意就好。”
“那是當然,對了,你們這賣早點要用不少麵吧,要是白麵不夠就到糧站來買。”吳會計是公社糧站的會計。
“那感情好,到時候可要請您幫忙啦!”張桂香把油餅和油條放到了盤子裏,還特意多放了根油條,也沒多收錢。
吳會計拿著盤子,笑眯眯的回家了。田蘭看著剛才發生的一幕,不得不感慨,姐姐可真是個做生意的好材料,換做是她,可想不起來她們以後要去糧站買糧,要先和糧站的人打好招呼。真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看來她要學的還多著呢。
張桂香接下來幾天又做了不少次這樣類似的事,田蘭在旁邊看著,也順便把公社大小單位的人認了個全。
一天收攤後,照例把東西放到張桂香家,田蘭對姐姐說:“姐,咱就早說好的,你先來幫忙,過些日子再談合夥的事。你都幫了這麽多天的忙了,咱也是時候該談談合夥的事了吧。”
“我都說過了,我去給你們幫忙就成,我這光出個勞力的,談什麽合夥。”張桂香堅持。
“姐姐說的對,你出勞力了,我不能幹使喚人啊,那我不成地主老財了,我給姐姐開工錢,娘,把咱收錢的盒子拿來。”田蘭說道做到,立馬就要給姐姐姐夫拿工錢。
張桂香連連擺手,潤生在旁邊看著,大致知道是怎麽回事,攔住了要拿錢的田蘭,示意她自己有話說,然後在紙上寫道:不要工錢,我們合夥。張桂香見丈夫居然同意合夥,也就不再掙紮。
潤生接著又在紙上寫道:1、油餅不賣了,試試做燒餅
2、賣些帶湯水的
3、把攤子搬到我家旁邊
田蘭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油餅遠沒有油條好賣,原因可能是油餅和油條味道差不多卻賣得比較貴,大家不願意花兩樣錢買一樣東西。她還發現,在不逢集的時候老街上也是有不少人來買東西或者賣東西的,還有些在公社上班卻住在其他村的人,他們有時候也會來買早點,還會問怎麽沒有湯水賣。沒想到這些問題姐夫也發現了,隻是第三條把攤子搬到她家旁邊讓田蘭有些不明白。
“姐,姐夫說的這三點都很好,前兩點我也想到了,第三點我就有點不懂。咱們一起合計合計吧。”三個人坐在張桂香他們的炕上,說說寫寫的商量起來。
“油餅不賣了我讚成,反正也不掙錢,可這燒餅我還真是不會。咱先把這停下來,等以後有什麽合適的我們在做來賣。”田蘭說出自己的想法,張桂香也覺得油餅不掙錢,於是三人決定油餅不賣了,具體賣什麽以後再說,第一條通過。
“這賣些湯水嘛,我倒有想法,我們可以賣些餛燉、麵條,隻是咱隻有一口鍋,怕是做不成。”田蘭提出了實際困難。
張潤生在紙上寫道:搬到旁邊,搭棚子,壘灶,雨雪不怕。
“原來姐夫寫的第三條是這個意思,”田蘭恍然大悟,衝潤生豎起大拇指“姐夫,你真厲害,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這把攤子搬過來咱們得跟爹說一聲吧?”張桂香有些顧慮。
潤生拍拍胸脯,意思是,不怕有我呢,我去跟爹說。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這段日子大家混得也挺熟了,田蘭在姐姐姐夫麵前很放得開,她撒著嬌說:“這又是搭棚子,又是壘灶的,估計還得買鍋,要花不少錢。我可沒多少,錢全在錢盒子裏,花完拉倒,不夠的姐姐姐夫添吧,可別說我占便宜啊!”
“你就作怪吧,”張桂香點了一下弟媳婦的額頭,“當然是我們出,這是我們入得分子。哎呀,以後我家貓蛋狗蛋吃的就不是舅娘的是自己家的了,這可虧了。”說罷三個人都笑了。
張寡婦見田蘭拉著女兒女婿談合夥的事,就走了出去,潤生都已經答應了,這事一定會成的,她也不操心。她去了張有堂兩口子住的窯,和潤葉娘一起忙起了午飯。等她回來叫人吃飯,就看見三個孩子在笑,肯定是談成了。
潤生把事情和他爹匯報了,張有堂家旁邊有一塊地,是他家宅基地的一部分,箍窯的時候沒用上就空了下來,張有堂覺著空著也是空著就讓他們隨便使了。接下來的兩天潤生就沒有再去幫著擺攤,帶著幾個幫手在家搭起了棚子、壘起了灶。田蘭她們做生意時,也會不斷的和人打招呼,告訴大家早點攤過幾天就要搬到張有堂家旁邊的空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