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想再被姐姐他們笑話,田蘭睡得特別警醒,天剛麻麻亮,她就醒了。借著窗外微弱的光,她躺在張家棟的懷裏,數著他的睫毛。這是田蘭以前在一部電視劇裏看到的情節,蜜月旅行,新娘趁新郎睡著,數著他的眼睫毛,田蘭一直覺得那樣的場景很溫馨、很幸福。現在有機會,她也想試試。
還沒等田蘭數完,就感受到身邊的人動了動,她趕忙閉上眼睛裝睡。
迷迷糊糊地醒來,張家棟覺得半邊身子有些沉,偏過頭一看,是田蘭半趴在他身上。輕輕地把她的頭放回枕頭上,張家棟下炕穿好衣服,輕手輕腳的出門跑步去。
田蘭聽見關門聲,睜開眼,偷偷的呼出一口氣,慶幸沒有被發現。
吃早飯的時候,張家棟把後天就要走的事給他娘說了。
“這才剛回來,怎麽就要走啊?,不能在家再多待兩天?”剛回來就又要走,張寡婦有些舍不得兒子。
張家棟把昨晚和田蘭說得話又對他娘說了一遍,張寡婦知道兒子在外頭是有正事,雖然不舍,但還是顧全大局。
按照慣例拿醋的人都是下午來,新一批的醋正在缸裏發酵,上午家裏也沒什麽事,一家三口就一塊去了店裏。
剛到店裏,還沒站定,張家棟就被人攔截了。責任製之後,村支書張有堂賦閑在家,店裏的事他幫不上忙,孫子孫女又都送學校去了,他每天無所事事,最多就是去公社找人下盤棋。聽說張家棟回來,高興地不得了,一大早就泡好茶,把待客的紙煙也拿了出來,專等著他來。
張有堂年輕的時候當過村裏的民兵隊長,解放戰爭時期,還抬著擔架跟著解放軍上過戰場。一個老擔架隊員和一個剛從戰場上下來的解放軍戰士,兩個人熱火朝天的聊了一個上午,滿窯都是煙味。潤葉娘進來叫他們吃飯,還被煙味給嗆著了。
“抽煙,抽煙,就知道抽煙,天天半夜咳嗽,你舒服啊!”潤葉娘數落老伴,又對張家棟說“飯都做好了,娃他舅,吃飯吧。”
“我現在一天到晚的閑著,就剩這麽個嗜好了,你還要管。”張有堂不甘示弱的吼著“女人家就是話多,柱子,咱先吃飯去,吃完了接著聊。”
一頓飯,有酒有肉的吃得很是開心。因為那封看過無數遍的信,張家棟見了貓蛋就叫她張汀芷,倒是沒有惹小貓炸毛。隻是吃到一半,狗蛋突然張著油乎乎的小嘴說:“舅舅,你從老遠的地方回來,給狗蛋帶啥東西了沒?舅娘逢集的時候,還會給狗蛋買好吃的呢!”
孩子的話,讓張家棟一陣慚愧,是啊,在外頭這麽多年,他都沒給家裏人帶過什麽稀罕物。
“吃還堵不住你嘴啊,小孩子家家的,不能隨便伸手跟人要東西,娘都跟你說過多少回了。”姐姐教訓起狗蛋。
“姐,別嚇著孩子,是我不對,在外頭這麽多年,也沒想著給家裏人帶些稀罕物,是我的不對。”張家棟笑著對兩個孩子說“舅舅在南邊當兵,南邊有海,等回去了,我托人捎幾隻海螺,舅舅給你們寄回來好不好。”
海螺自然是沒見過,可是書裏提到過,貓蛋一聽舅舅要給她寄這麽稀罕的東西,連聲說好,小腦袋瓜裏還想著到時候把海螺帶到學校,同學們該多羨慕她。狗蛋還小,不知道海螺是什麽,反應沒有他姐姐那麽強烈,況且他隻對好吃的感興趣,海螺聽起來不像是好吃的東西。
因為張家棟明天就要走,吃過飯,田蘭連店子都不顧,一家三口趕著回家,給張家棟準備帶走的東西。
這倒是讓張有堂一陣惋惜,覺著今天沒聊盡興。晚上躺在炕上還發感慨:“老話都說,‘少不離家是廢人,老不離家是貴人’。柱子在外頭闖蕩這麽些年,果然長進了,不像咱一天到晚窩在山溝溝裏的人了。”
回到家,張家棟燒火,田蘭準備路上帶的吃食,婆婆把早上在老街買的土特產和準備給張家棟帶走的一些衣物整理整理。
張家棟一邊拉著風箱一邊說:“上次你給我帶的醬,家裏還有嗎?有的話再給我多帶點,部隊裏的戰友都喜歡,上次帶的那瓶都吃完了。”
“那醬就是普通的醬加些辣椒什麽的熬的,你要是想帶,我這就熬。”當初給張家棟帶那瓶醬,完全是因為家裏窮,沒什麽好讓他帶走的,再加上大家都說田蘭做得醬好吃,田蘭就順手做了一瓶,讓他帶上。
田蘭記得當初想著南方濕熱,為了保存的久,還特意把醬做得特別鹹,“哥,那瓶醬我做的特別鹹,你都吃完啦,還讓你戰友也嚐了?”
看著田蘭一臉意外的表情,張家棟笑了,“這事說來話長,你不知道,我們打仗的時候哪有時間吃飯啊,都是些罐頭、壓縮餅幹什麽的。剛發下來的時候,一個個等不及的打開來嚐,都覺著好吃。等正兒八經打起來了,天天吃那沒滋沒味的東西,大家都膩得慌。”
張家棟想起那幫人吃壓縮餅幹時的受罪樣,就覺得好笑,“南邊熱,東西擺不住,我怕打完仗回來,醬壞了不能吃了,走的時候就把你的那瓶醬帶上了,反正那瓶子也不大。時間長了,那壓縮餅幹我也吃不下,就天天蘸著醬吃,別說又鹹又辣的還真不錯。有戰友瞧見了就也來刮上點,一來二去的,沒幾天一瓶醬就沒了。”
“你們部隊的人不會都刮過那醬吧!”田蘭有些著急,那醬做好了之後她嚐過,說實話和她的真實水平相距很大。
“差不多吧,反正找我要醬的人不少。”戰場上發生的都是要命的事,吃飯要點醬這種小事,張家棟也沒放在心上,要不是走的時候有人提起,他都不記得了。
“不行,待會兒我回趟店裏,多拿幾個瓶子,再拿些作料,我要好好的熬一鍋醬。”田蘭可不願意讓丈夫的戰友,以為她的手藝就是那瓶醬的水平,她要好好表現表現。
田蘭從店裏拿了些辣椒、芝麻、生薑、蒜瓣之類,用自家的醬加上好多豬肉末,熬了老大一鍋醬。
第二天一大早,小兩口拿上一大堆的東西,揣著錢匣子裏所有的錢,攔了輛順風車去縣城。因為帶的東西實在太多,拎著它們滿縣城跑得實在不方便,他們先去了潤葉教書的學校。潤葉自從過完年來縣裏,就沒有時間回家,她二叔升官去了市裏,家也搬走了,她一個人在縣裏有些孤苦伶仃。看見田蘭他們來,非常高興,要不是她有課,都想和田蘭一起去街上逛逛。
把東西放進潤葉的宿舍,田蘭和張家棟先去了銀行,畢竟揣著那麽大筆錢在街上閑逛,心裏多少有些忐忑。打開張家棟的軍挎包,拿出婆婆用布裏三層外三層包了好幾遍的錢,一層層的掀開後,把錢捧給辦事員。
辦事員接了錢,用眼睛把田蘭和張家棟上下掃描了好幾遍。可能是因為張家棟穿著軍裝,銀行的辦事員雖然驚訝但也沒說什麽,很麻利的把錢存了。熱乎乎新鮮出爐的存折拿到手,田蘭無比慶幸是和張家棟一起來存的錢,這年頭能一次性存幾千塊錢的人並不多,要是她一個年輕姑娘獨自來存錢,人家還不知道該怎麽審問她呢。
田蘭把存折放好,和張家棟一起去了照相館。照相館和銀行在一條街上,用不了幾步路就到,照田蘭的觀察,縣城的商業區和他們公社的老街格局差不多,就是房子整齊點,都是磚瓦蓋得罷了。
縣城隻有一家國營照相館,照相館裏隻有兩塊幕布,一塊是十幾年前就有的金光照耀下的□□,還有一塊是新出的,帶著白塔的頤和園□□。不知道是不是張家棟穿軍裝的緣故,拍照片的老師傅讓他們選□□的那塊幕布,田蘭看著幕布就想到紅衛兵手拿紅語錄、跨步向前的樣子,控製不住的笑了出來。
張家棟以為田蘭喜歡,就對老師傅說:“師傅,我們就要這塊了,麻煩您拍的好點。”
田蘭和張家棟坐在凳子上拍了他們的第一張合照。田蘭覺得那塊新的幕布也挺有時代氣息,想再拍一張,“哥,咱們難得有機會拍一次照,把另外一塊布也拍了吧。”
張家棟想想也是,下次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多拍一張多留個念想。兩人按著照相師傅的指導,在幕布前站好,又拍了一張。
這年頭的照片都是有底片的,要衝洗,不能現拍現取。因為張家棟要趕著回部隊,田蘭交了加急費,又說了一籮筐好話,和照相館的人商量好吃過午飯來取。
從照相館出來,兩個人肩並肩在縣城的大街小巷轉悠,無論前世今生,原西縣城對田蘭來說都是陌生的。張家棟在這裏讀了三年高中,那會正是鬧□□的時候,學校也不正經上課,沒事的時候他就喜歡在縣城四處走。現在故地重遊,他一處處的給田蘭指點:這是縣革委會的家屬院,他假裝尿急要借廁所,騙過看門的老大爺,在裏麵逛過;那是縣圖書館,他經常在那借書,然後躲到某段塌掉的老城牆裏看??????
逛了好久,等到兩個人的肚子都開始叫起來,張家棟領著田蘭去國營食堂吃飯。吃食堂除了錢還是要票的,田蘭身上隻有錢,好在張家棟帶了全國糧票。一頓飯花了不少錢,不過味道確實不錯,分量也足,田蘭請服務員拿了塑料袋,把沒有吃完的打包,準備帶到小學給潤葉。潤葉回家抱怨過,學校食堂的菜,不是白水煮土豆就是白水煮大白菜,連點油花都沒有。
吃過飯,兩人去照相館取了照片,又去潤葉那拿包裹。拿好東西,田蘭要送他,張家棟不願意,說:“你這是第一次來縣裏,不認識路,潤葉去上課了也不在,把我送到汽車站你怎麽回來,我一個人去就行了,你在這等潤葉吧。天天在家裏忙,難得出來一次,在這住一晚,和潤葉好好聊聊,明天再回去。”
田蘭拗不過張家棟,隻能在小學門口目送他離去。
因為有老師臨時有事,潤葉替人代課,下午上了四堂課,腳疼嗓子啞的。等她一步一挪的回到宿舍,透過門縫好像聞到自己屋裏有肉香味,她還以為是太累了,出現幻覺。等她開了門,瞧見田蘭正在她冬天取暖的小煤爐上煮東西。
“蘭子,柱子哥沒走嗎?你怎麽還在這?”潤葉驚訝的問。
“他走了,晚班車走的。咱們好久沒見了,我想留下跟你聊聊。”田蘭用筷子翻動著爐子上的小鋁鍋。
“你咋進我屋的?”潤葉看鍋裏有肉片子,伸手拈了一塊放進嘴裏“哎呀,真好吃,好久沒吃肉了。”
“什麽我怎麽進來的,早上不是你告訴我,鑰匙在花盆底下的嘛。”瞧見潤葉又要來拈肉,田蘭一筷子打到她手上“飯前要洗手,不知道啊,還是老師呢。去,先洗手去。”
“遵命,田螺姑娘。”潤葉俏皮的立正敬禮。
美美地吃了一頓,潤葉捧著肚子坐在凳子上,幸福地歎息:“自從過完年來學校,這是我吃得最滿意的一頓啦!”
“學校的飯要真這麽難吃,你以前日子都是怎麽過的?”
“以前不是有我二叔家嘛,現在他們搬走了,我又沒地做飯,隻能吃食堂,你瞧我都瘦了。”潤葉把臉伸到田蘭麵前。
田蘭把潤葉的臉左左右右仔細看看,“是瘦了不少,你娘瞧見要舍不得了,有空就多回回家,家裏肉管你夠。”
“有空我早就回家了,現在這不是忙嘛,哎,在這一個親人都沒有,我都想調回咱們公社教書了。”
“別說的這麽慘兮兮的,你看看我給你帶什麽來了。”田蘭拿出一瓶辣醬,她想著潤葉一個人在縣裏,吃飯不方便,給張家棟熬醬的時候多做了一瓶。
“哎呀,你熬的辣醬!”潤葉抱著瓶子“這下我又可以蘸饅頭、拌麵條了。蘭子,你真是我的田螺姑娘啊!”
田蘭在潤葉這住了一夜,兩個閨蜜笑鬧著,說了一夜的私房話。
還沒等田蘭數完,就感受到身邊的人動了動,她趕忙閉上眼睛裝睡。
迷迷糊糊地醒來,張家棟覺得半邊身子有些沉,偏過頭一看,是田蘭半趴在他身上。輕輕地把她的頭放回枕頭上,張家棟下炕穿好衣服,輕手輕腳的出門跑步去。
田蘭聽見關門聲,睜開眼,偷偷的呼出一口氣,慶幸沒有被發現。
吃早飯的時候,張家棟把後天就要走的事給他娘說了。
“這才剛回來,怎麽就要走啊?,不能在家再多待兩天?”剛回來就又要走,張寡婦有些舍不得兒子。
張家棟把昨晚和田蘭說得話又對他娘說了一遍,張寡婦知道兒子在外頭是有正事,雖然不舍,但還是顧全大局。
按照慣例拿醋的人都是下午來,新一批的醋正在缸裏發酵,上午家裏也沒什麽事,一家三口就一塊去了店裏。
剛到店裏,還沒站定,張家棟就被人攔截了。責任製之後,村支書張有堂賦閑在家,店裏的事他幫不上忙,孫子孫女又都送學校去了,他每天無所事事,最多就是去公社找人下盤棋。聽說張家棟回來,高興地不得了,一大早就泡好茶,把待客的紙煙也拿了出來,專等著他來。
張有堂年輕的時候當過村裏的民兵隊長,解放戰爭時期,還抬著擔架跟著解放軍上過戰場。一個老擔架隊員和一個剛從戰場上下來的解放軍戰士,兩個人熱火朝天的聊了一個上午,滿窯都是煙味。潤葉娘進來叫他們吃飯,還被煙味給嗆著了。
“抽煙,抽煙,就知道抽煙,天天半夜咳嗽,你舒服啊!”潤葉娘數落老伴,又對張家棟說“飯都做好了,娃他舅,吃飯吧。”
“我現在一天到晚的閑著,就剩這麽個嗜好了,你還要管。”張有堂不甘示弱的吼著“女人家就是話多,柱子,咱先吃飯去,吃完了接著聊。”
一頓飯,有酒有肉的吃得很是開心。因為那封看過無數遍的信,張家棟見了貓蛋就叫她張汀芷,倒是沒有惹小貓炸毛。隻是吃到一半,狗蛋突然張著油乎乎的小嘴說:“舅舅,你從老遠的地方回來,給狗蛋帶啥東西了沒?舅娘逢集的時候,還會給狗蛋買好吃的呢!”
孩子的話,讓張家棟一陣慚愧,是啊,在外頭這麽多年,他都沒給家裏人帶過什麽稀罕物。
“吃還堵不住你嘴啊,小孩子家家的,不能隨便伸手跟人要東西,娘都跟你說過多少回了。”姐姐教訓起狗蛋。
“姐,別嚇著孩子,是我不對,在外頭這麽多年,也沒想著給家裏人帶些稀罕物,是我的不對。”張家棟笑著對兩個孩子說“舅舅在南邊當兵,南邊有海,等回去了,我托人捎幾隻海螺,舅舅給你們寄回來好不好。”
海螺自然是沒見過,可是書裏提到過,貓蛋一聽舅舅要給她寄這麽稀罕的東西,連聲說好,小腦袋瓜裏還想著到時候把海螺帶到學校,同學們該多羨慕她。狗蛋還小,不知道海螺是什麽,反應沒有他姐姐那麽強烈,況且他隻對好吃的感興趣,海螺聽起來不像是好吃的東西。
因為張家棟明天就要走,吃過飯,田蘭連店子都不顧,一家三口趕著回家,給張家棟準備帶走的東西。
這倒是讓張有堂一陣惋惜,覺著今天沒聊盡興。晚上躺在炕上還發感慨:“老話都說,‘少不離家是廢人,老不離家是貴人’。柱子在外頭闖蕩這麽些年,果然長進了,不像咱一天到晚窩在山溝溝裏的人了。”
回到家,張家棟燒火,田蘭準備路上帶的吃食,婆婆把早上在老街買的土特產和準備給張家棟帶走的一些衣物整理整理。
張家棟一邊拉著風箱一邊說:“上次你給我帶的醬,家裏還有嗎?有的話再給我多帶點,部隊裏的戰友都喜歡,上次帶的那瓶都吃完了。”
“那醬就是普通的醬加些辣椒什麽的熬的,你要是想帶,我這就熬。”當初給張家棟帶那瓶醬,完全是因為家裏窮,沒什麽好讓他帶走的,再加上大家都說田蘭做得醬好吃,田蘭就順手做了一瓶,讓他帶上。
田蘭記得當初想著南方濕熱,為了保存的久,還特意把醬做得特別鹹,“哥,那瓶醬我做的特別鹹,你都吃完啦,還讓你戰友也嚐了?”
看著田蘭一臉意外的表情,張家棟笑了,“這事說來話長,你不知道,我們打仗的時候哪有時間吃飯啊,都是些罐頭、壓縮餅幹什麽的。剛發下來的時候,一個個等不及的打開來嚐,都覺著好吃。等正兒八經打起來了,天天吃那沒滋沒味的東西,大家都膩得慌。”
張家棟想起那幫人吃壓縮餅幹時的受罪樣,就覺得好笑,“南邊熱,東西擺不住,我怕打完仗回來,醬壞了不能吃了,走的時候就把你的那瓶醬帶上了,反正那瓶子也不大。時間長了,那壓縮餅幹我也吃不下,就天天蘸著醬吃,別說又鹹又辣的還真不錯。有戰友瞧見了就也來刮上點,一來二去的,沒幾天一瓶醬就沒了。”
“你們部隊的人不會都刮過那醬吧!”田蘭有些著急,那醬做好了之後她嚐過,說實話和她的真實水平相距很大。
“差不多吧,反正找我要醬的人不少。”戰場上發生的都是要命的事,吃飯要點醬這種小事,張家棟也沒放在心上,要不是走的時候有人提起,他都不記得了。
“不行,待會兒我回趟店裏,多拿幾個瓶子,再拿些作料,我要好好的熬一鍋醬。”田蘭可不願意讓丈夫的戰友,以為她的手藝就是那瓶醬的水平,她要好好表現表現。
田蘭從店裏拿了些辣椒、芝麻、生薑、蒜瓣之類,用自家的醬加上好多豬肉末,熬了老大一鍋醬。
第二天一大早,小兩口拿上一大堆的東西,揣著錢匣子裏所有的錢,攔了輛順風車去縣城。因為帶的東西實在太多,拎著它們滿縣城跑得實在不方便,他們先去了潤葉教書的學校。潤葉自從過完年來縣裏,就沒有時間回家,她二叔升官去了市裏,家也搬走了,她一個人在縣裏有些孤苦伶仃。看見田蘭他們來,非常高興,要不是她有課,都想和田蘭一起去街上逛逛。
把東西放進潤葉的宿舍,田蘭和張家棟先去了銀行,畢竟揣著那麽大筆錢在街上閑逛,心裏多少有些忐忑。打開張家棟的軍挎包,拿出婆婆用布裏三層外三層包了好幾遍的錢,一層層的掀開後,把錢捧給辦事員。
辦事員接了錢,用眼睛把田蘭和張家棟上下掃描了好幾遍。可能是因為張家棟穿著軍裝,銀行的辦事員雖然驚訝但也沒說什麽,很麻利的把錢存了。熱乎乎新鮮出爐的存折拿到手,田蘭無比慶幸是和張家棟一起來存的錢,這年頭能一次性存幾千塊錢的人並不多,要是她一個年輕姑娘獨自來存錢,人家還不知道該怎麽審問她呢。
田蘭把存折放好,和張家棟一起去了照相館。照相館和銀行在一條街上,用不了幾步路就到,照田蘭的觀察,縣城的商業區和他們公社的老街格局差不多,就是房子整齊點,都是磚瓦蓋得罷了。
縣城隻有一家國營照相館,照相館裏隻有兩塊幕布,一塊是十幾年前就有的金光照耀下的□□,還有一塊是新出的,帶著白塔的頤和園□□。不知道是不是張家棟穿軍裝的緣故,拍照片的老師傅讓他們選□□的那塊幕布,田蘭看著幕布就想到紅衛兵手拿紅語錄、跨步向前的樣子,控製不住的笑了出來。
張家棟以為田蘭喜歡,就對老師傅說:“師傅,我們就要這塊了,麻煩您拍的好點。”
田蘭和張家棟坐在凳子上拍了他們的第一張合照。田蘭覺得那塊新的幕布也挺有時代氣息,想再拍一張,“哥,咱們難得有機會拍一次照,把另外一塊布也拍了吧。”
張家棟想想也是,下次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多拍一張多留個念想。兩人按著照相師傅的指導,在幕布前站好,又拍了一張。
這年頭的照片都是有底片的,要衝洗,不能現拍現取。因為張家棟要趕著回部隊,田蘭交了加急費,又說了一籮筐好話,和照相館的人商量好吃過午飯來取。
從照相館出來,兩個人肩並肩在縣城的大街小巷轉悠,無論前世今生,原西縣城對田蘭來說都是陌生的。張家棟在這裏讀了三年高中,那會正是鬧□□的時候,學校也不正經上課,沒事的時候他就喜歡在縣城四處走。現在故地重遊,他一處處的給田蘭指點:這是縣革委會的家屬院,他假裝尿急要借廁所,騙過看門的老大爺,在裏麵逛過;那是縣圖書館,他經常在那借書,然後躲到某段塌掉的老城牆裏看??????
逛了好久,等到兩個人的肚子都開始叫起來,張家棟領著田蘭去國營食堂吃飯。吃食堂除了錢還是要票的,田蘭身上隻有錢,好在張家棟帶了全國糧票。一頓飯花了不少錢,不過味道確實不錯,分量也足,田蘭請服務員拿了塑料袋,把沒有吃完的打包,準備帶到小學給潤葉。潤葉回家抱怨過,學校食堂的菜,不是白水煮土豆就是白水煮大白菜,連點油花都沒有。
吃過飯,兩人去照相館取了照片,又去潤葉那拿包裹。拿好東西,田蘭要送他,張家棟不願意,說:“你這是第一次來縣裏,不認識路,潤葉去上課了也不在,把我送到汽車站你怎麽回來,我一個人去就行了,你在這等潤葉吧。天天在家裏忙,難得出來一次,在這住一晚,和潤葉好好聊聊,明天再回去。”
田蘭拗不過張家棟,隻能在小學門口目送他離去。
因為有老師臨時有事,潤葉替人代課,下午上了四堂課,腳疼嗓子啞的。等她一步一挪的回到宿舍,透過門縫好像聞到自己屋裏有肉香味,她還以為是太累了,出現幻覺。等她開了門,瞧見田蘭正在她冬天取暖的小煤爐上煮東西。
“蘭子,柱子哥沒走嗎?你怎麽還在這?”潤葉驚訝的問。
“他走了,晚班車走的。咱們好久沒見了,我想留下跟你聊聊。”田蘭用筷子翻動著爐子上的小鋁鍋。
“你咋進我屋的?”潤葉看鍋裏有肉片子,伸手拈了一塊放進嘴裏“哎呀,真好吃,好久沒吃肉了。”
“什麽我怎麽進來的,早上不是你告訴我,鑰匙在花盆底下的嘛。”瞧見潤葉又要來拈肉,田蘭一筷子打到她手上“飯前要洗手,不知道啊,還是老師呢。去,先洗手去。”
“遵命,田螺姑娘。”潤葉俏皮的立正敬禮。
美美地吃了一頓,潤葉捧著肚子坐在凳子上,幸福地歎息:“自從過完年來學校,這是我吃得最滿意的一頓啦!”
“學校的飯要真這麽難吃,你以前日子都是怎麽過的?”
“以前不是有我二叔家嘛,現在他們搬走了,我又沒地做飯,隻能吃食堂,你瞧我都瘦了。”潤葉把臉伸到田蘭麵前。
田蘭把潤葉的臉左左右右仔細看看,“是瘦了不少,你娘瞧見要舍不得了,有空就多回回家,家裏肉管你夠。”
“有空我早就回家了,現在這不是忙嘛,哎,在這一個親人都沒有,我都想調回咱們公社教書了。”
“別說的這麽慘兮兮的,你看看我給你帶什麽來了。”田蘭拿出一瓶辣醬,她想著潤葉一個人在縣裏,吃飯不方便,給張家棟熬醬的時候多做了一瓶。
“哎呀,你熬的辣醬!”潤葉抱著瓶子“這下我又可以蘸饅頭、拌麵條了。蘭子,你真是我的田螺姑娘啊!”
田蘭在潤葉這住了一夜,兩個閨蜜笑鬧著,說了一夜的私房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