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軍的事一直在議事日程上,什麽東西都準備好了,真到走的時候一點也不慌亂。要說有什麽事的話,也就是那個爪子長的公社主任犯事被調職了,曹根生由副提正,這對田蘭來說絕對是一大利好消息。


    因此,當張有堂提出幾家大廠子集資,把破舊的公社小學和中學翻修的時候,田蘭二話不說的答應出錢了。投資教育是件好事,而且又能幫曹根生做政績,讓他多念一份情,何樂而不為。張有堂提出集資修學校其實是為了他在學校教書的女兒和兩個讀書的孫子,學校是建國初建的,日久年長的牆皮都脫落了不少,加上采光不好,白天都得開燈,娃娃的眼睛都快熬壞了。


    其實他一個人這學校也是修得起的,隻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夥計小學校長一說,校長就給他出主意,讓他號召大家集資去,在向上頭要一點順便把公社的初中也給修了,校長在公社的教育戰線上幹了這麽久,很是心疼這些娃娃們,讀初中的娃娃不少也是從他的小學裏畢業的哩。


    孩子是天使,公社裏的人哪家每個讀書的娃娃,聽說修學校大家都很支持,公社給象征性的撥了點錢,張有堂一不小心就幫曹根生做了政績,還順便惡心了調職的原公社主任。


    在新的小學和中學破土動工的時候,原本應該坐在教室裏上課的小海已經被媽媽牽著手上了南去的火車。因為路途遙遠還帶著孩子,田蘭隻帶了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餘下的東西都等著到地方再買,或者安頓好了讓家裏寄過來。


    母子倆在火車上晃蕩了好幾天,中途還倒了一趟車才好不容易到了地方,這是除海南島以外中國大陸的最南端了,古時候皇帝專門發配大臣的雷州半島。這裏遠沒有廣州繁華,從火車站看來倒是跟他們家鄉差不多,不過也可以理解,部隊怎麽可能駐紮在大城市裏呢。


    張家棟親自帶的人來接田蘭母子倆,這更加讓田蘭覺得她托關係高價買的臥鋪票是對的,要是在硬座車廂擠上這麽幾天,張家棟看到的非是個蓬頭垢麵的要飯婆子不可。


    上了軍用吉普,又顛簸了許久,他們才在一個靠海的村子裏停了下來。張家棟給他們找的落腳地就在這裏,離營區最近的一個村子,人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村子裏的人大多是靠出海捕魚和在沿海灘塗撿拾海貨為生,張家棟找了一戶人口簡單的人家,臨時租了他家的幾間房,連家具都是租的人家的。


    “知道你快要上路了,怕信就是寫了你也收不到,就沒跟你說。部隊的營房都已經建好了,上頭研究之後用剩下的材料又蓋了幾間家屬房,沾著你們手續都已經辦好的便宜,我也分到了一間,我想著雖然條件差點,怎麽著也比你們住在外頭強,所以房子一蓋號咱就搬過去,這裏就暫時落個腳。”張家棟把他這樣安排的原因給田蘭講了。


    現在的設施怎麽著都是和幾十年以後沒法比的,再說田蘭也已經習慣了,住在哪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他們一家人能在一起。


    “這裏離鎮子不遠,有一條村裏人為了賣魚修的路,鎮子裏有小學,小海以後可以跟村裏的孩子一起上學去。”張家棟把第二個重要問題的解決方案也拿了出來。


    田蘭裏裏外外轉了一圈,從主人家租來的東西,加上她帶來的,勉勉強強能過日子了。“我看著都挺好的,回頭我再去鎮子上買點零頭碎腦的,咱家就可以在這安營紮寨過日子了。”田蘭豪邁地說。


    “還安營紮寨呢,你當自己是土匪啊!”在張家棟眼裏田蘭永遠都是一副小孩裝大人的樣“被子這東西又重又占地方的,估計你不會買,我已經提前買好了,房東家的大嫂也幫著曬過了,你看看家裏還有什麽缺的,趁我今天有空,帶著你和小海去鎮子上逛逛,把該買的都買了。”


    沒想到張家棟已經細心地把睡覺的問題給解決了,田蘭扳著指頭想了想,住宿解決了,穿的衣服他們都帶了,剩下就是吃飯問題了:“你問沒問主人家,我們平時在哪做飯?”


    “這家人家一共六口人,男的叫阿明,女的叫阿好,他們有兩男一女三個孩子,孩子們出去打工的打工、讀書的讀書,如今家裏就剩夫妻倆和阿明的老媽媽。阿明老爹活著的時候,老兩口帶著小女兒是單獨吃飯的,阿明小妹妹出嫁之後,他母親才開始跟著他們吃飯,所以他們家有兩個廚房,咱們用另一個廚房就行。”張家棟不愧是偵察兵出身,房東的情況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跟田蘭講廚房的事時,還順便把房東家的情況都給講了。


    田蘭又拉著張家棟去分給他們的那個廚房看看,東西還算齊整,至少鍋灶是有的。田蘭帶來的東西不多,夫妻倆一起上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抱上早就開始喊肚子餓的小海,一家三口逛鎮子去了,屋子裏那些進一步的收拾裝扮都留著田蘭有空後再弄。


    鎮子離村莊果然不遠,沿小路走差不多半個小時就到了,下午三四點的小鎮,賣小吃的攤子已經開始營業。張家棟領著田蘭和小海到了一個小吃攤前,“你們肯定餓壞了,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不然待會兒連逛街的力氣都沒有。這是這裏的特產,有點像涼皮不過是熱的,你們嚐嚐。”


    田蘭自然知道這是腸粉,好久沒吃再加上肚子確實餓了,雖然這家店的味道不怎麽樣,她還是吃得幹幹淨淨,小海也一樣。張家棟坐在那,光看著他們吃心裏就覺得高興,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麽。


    雖然是南方,可這裏的地理位置實在是有點偏,經濟條件也不是特別好,鎮子的繁榮程度比公社的那條老街也好不了多少。不過到底是靠著香港近,沿街的店鋪裏東西都很不錯,有些東西一眼就能看出是走私過來的。照著大方實用的標準,田蘭備齊了過日子要用的鍋碗瓢盆,又買了些油鹽醬醋,買好東西張家棟帶著他們進了一家傳說中鎮子上菜式最好的飯店。


    田蘭本來不想在外麵吃,可是長途旅行就算是一路躺著也依然很累,她也不駁張家棟的好意,順從的坐下來吃了一頓。嚐了幾道菜之後,田蘭在心裏撇撇嘴,最好的館子也不過如此,要是我也像在家那樣開個飯店生意肯定不錯。不過她也就是想想,畢竟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生個孩子,什麽掙錢、幹事業那都得往後排。


    乘著落日的餘暉一家三口抱著那點東西輕輕鬆鬆的往回走了,一點不像剛從外地搬過來的樣子。田蘭再次感受到了張家棟的體貼和細心,收到她出發的電報之後,他不僅買了被子枕頭,連米麵都想辦法買好了,他甚至連以後在哪買菜都已經打聽清楚,“村子靠海,村裏人多少也種點自家吃的蔬菜,以後蔬菜、魚蝦之類的在村裏買就行。鎮子裏有個農貿市場,你和小海要是想吃肉就到市場裏買去,這邊人什麽都敢吃,市場裏的肉也是五花八門的,去買菜的時候別嚇著了。”


    因為家屬來了,領導特批了張家棟一天假,明天早上回部隊就行。晚上哄睡了小海之後,夫妻之間自有一番久別勝新婚,可能是長途旅行實在太累,田蘭睡得很沉,直到太陽高掛才醒來,張家棟早就回去了,身邊隻剩小海還在酣睡。


    床是靠牆放的,小海睡在最裏頭,田蘭靠著小海,張家棟睡在最外頭。田蘭趴到昨天張家棟睡的那塊地方,聞著他殘留的氣息,心裏很是滿足。


    床上再怎麽舒服也不能總賴著不起,田蘭可不想剛來就被人家以為她是個懶婆娘,趴了一小會兒就起來了。她站在院子裏洗臉刷牙,正好阿好的婆婆從地裏摘了菜回來,阿好婆婆從籃子裏拿了一把菜給她,用不太熟練的普通話說:“給你的,拿去中午炒著吃。”


    田蘭接過菜趕忙道謝,她笑著搖搖手,意思是不用謝。一大早起來田蘭的心情很好,可是阿好婆婆轉過身後的那句話卻讓她臉漲得通紅,“年輕可真好,昨天晚上小夫妻的動靜鬧得可真不小。”阿好的婆婆是用方言說的,她以為田蘭北方來的人肯定聽不懂,卻沒想到田蘭外麵是北方的皮,內裏是南方待了半輩子的囊,她的話田蘭一字不落都聽懂了。


    聽懂阿好調侃的田蘭立馬把張家棟恨得牙癢癢的,叫他輕點、慢點他不聽,南方的木頭床不比北方的炕,一動就吱吱嘎嘎直響,連老婆婆都聽到了,房東夫妻肯定也都聽到了。


    房東一家應該還是好人,他們雖然明明聽到了,倒也沒拿這事來調笑田蘭。田蘭和小海很快適應了在這裏的生活,尤其是小海,靠著上下學路上的聊天,不到一個星期他就和村子裏的同齡孩子打成了一片,星期六、星期天跟著去了海邊幾趟,連遊泳都學會了。


    與小海和群眾打成一片的狀態不同,田蘭更像是來度假療養的遊客,每天打掃好家裏就開始研究吃喝,吃飽喝足就跑到海邊去散步,一副不事生產的頹廢樣。村裏有些舌頭長的婦人已經開始議論她了,說張家棟好好一個軍官娶了她這樣除了樣貌什麽也沒有的女人,真是糟蹋了。


    田蘭也不理睬,每天依舊故我的進行自己的養身大計,為生孩子做好準備。順便也思考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把腦海裏那些塵封的記憶攤到陽光下曬一曬、捋一捋,想想她以前認識的那些高尖端人才現在都在哪裏貓著,她該怎麽樣把他們挖掘出來,為己所用。


    部隊的效率就是高,他們在村子裏沒住到兩個月,家屬房就修好了,張家棟通知他們買好了家具就可以往裏頭搬了。能搬進去住田蘭自然高興,雖然她現在就住在營區旁邊的村子裏,可是部隊訓練緊、管得嚴,張家棟就算找到機會出來一次,也隻能匆匆看看他們就走。算起來除了剛來的那天,兩人就再也沒有在一起過。她又不是植物,可以無性繁殖。沒有張家棟,她怎麽會懷上孩子。


    提到家具,田蘭又想到那天阿好婆婆的話,她下定決心,看過房子就去買家具,重點是床,一定要買一個特別結實耐搖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買來的媳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乖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乖乖並收藏重生之買來的媳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