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四百二十章覆滅(三)(四)
遠卓三年四月十二日的大亂之夜終於過去了,清晨的京師從睡夢中醒來,一切似乎跟原來一樣,又似乎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京師還是那個京師,隻是血腥味似乎重了一些,不同的是街上巡邏的九門提督官兵人數似乎多了一些,頻率也高了不少,不過對於京師的百姓而言,卻也無甚關礙,生活總得繼續不是?頂多是茶餘飯後多了些談資罷了,可對於朝臣們來說,事情卻是棘手萬分,一夜未睡的重臣比比皆是,一大早地,能有資格參與合議的大臣們便收到監國阿哥弘曆、總理大臣允祥、首席軍機大臣馬齊的聯合通知,全都趕到乾清宮參與處理後續事宜。
“本王以為此等亂臣賊子膽大包天,竟敢夜襲皇宮,當誅!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合議才剛開始,監國阿哥弘曆都還沒來得及坐下,雍親王允縝便鐵青著臉率先站出來,冷著聲地說了一句。
在場的重臣都是老江湖,自然清楚允禩是該殺,可更明白的是允禩能不能殺絕不是合議能決定的事兒,那是由胤祚這位皇帝來定奪的事情,允縝這主意餿得很,誰也不想去附和,可也不好出言反對,總不能說允禩不該殺罷?得,這回好了,允縝說完了話,大家夥都不接口,滿屋子的朝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說話。
大家夥不說話,允縝卻來了勁,瞥了眼笑盈盈地坐著的弘曆,高聲道:“廉親王允禩冒天下之大不韙,行謀逆之叛舉,證據確鑿。罪不容恕,本王以為當先削去其王爵,而後三司會審以明其罪,詔告天下,以明正典。”
允縝的話音一落,誠親王允祉憋不住了,頗有深意地看了允縝一眼,毫不客氣地回擊道:“四弟此言大謬矣。此非人臣所能定奪之事,八弟即便有錯,也該是聖上來定,本王以為此事還是及早報之聖上為好。”
允祥見狀忙搶在允縝還嘴之前高聲道:“三哥所言極是,本王也以為此事該由聖上定奪,今兒個一早本王已經發出驛報,十數日之後,聖旨必到。此時倒也不急於議此事,今日便議一下如何安民之事便成。”
“嗯,怡親王之言有理,下官以為宵禁還得繼續,再者。廉親王的府邸也該加強戒備,以免小人起義謀事。”首席軍機大臣馬齊立刻接口道。
“不錯,是這個道理。”
“對!該得如此。”
……
一幫子朝臣一見允祥、馬齊意見一致,立馬紛紛接口附和了起來。允縝原本就鐵青的臉頓時更黑了,沉著聲道:“廉親王謀逆,其罪昭彰,附惡者眾,若是不盡早查處,恐有人毀滅證據,逃脫法網,本王以為該大搜全城。將那些附惡之徒一網打盡。”
允縝這話明麵上是沒有錯,任何一個朝代但凡涉及到謀逆之事,總要掉無數的腦袋,總要抄無數人的家,隻是這等時分卻不宜如此作為,無他,君王不在京師,此刻大搜全城。大肆搜捕。隻會亂了人心,根本無益於朝局平穩。隻是允縝之言占了理,大家夥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出言反駁,整個乾清宮立時靜了下來。
“四叔所言甚是,不過皇阿瑪向來寬大為懷,從不主張株連,一向教導我等兄弟,得饒人處且饒人,小侄不敢有違皇阿瑪之意,此事關係重大,還是請皇阿瑪他老人家來定奪好了,如此可成?”別人都不說話,一向甚少在合議上發言地弘曆卻笑嗬嗬地開了口,滿口子皇阿瑪的教導,愣是讓允縝想發作都沒個借口,隻能黑著臉不再吭氣。
“弘曆所言極是,這事情就這麽定了也好。”允祥趁機一錘定音,算是將今日的朝議定了調,大家夥又議了一陣子各種事務的安排,便各自散了去。
午時三刻,批改完折子的弘曆換了身便裝,領了幾個貼心大內侍衛,從皇宮裏溜達了出去,在大街上七彎八繞了好一陣子,這才逛蕩到了一個偏僻的小巷子裏,一閃身進了一扇門,也沒怎麽理會幾個早已迎候在門口的下人們的請安,徑自匆忙走入了後院,拐進了書房。
“先生,八叔該是將東西都交出來了罷?”弘曆一進了書房地門,便瞅見正躺在搖椅上閉目養神的曹限東,立時笑著問道。
曹限東連眼都沒睜,隻是點了下頭道:“東西是交了,不知大阿哥打算怎麽用?”
“先生以為我該如何用?”弘曆沒有回答,反倒是笑嗬嗬地反問了一句,搖著折扇在曹限東對麵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大阿哥以為此物真能瞞得過聖上嗎?”曹限東不答反問道。
“嗬嗬,問得妙。”弘曆將手中的折扇刷地合了起來,笑著道:“八叔之所以會將這玩意兒交給我,不過是想讓爺走他的老路,跟老二鬥起來,讓皇阿瑪頭疼而已,算不得什麽好心,嘿,八叔跟皇阿瑪鬥了二十幾年卻始終不了解皇阿瑪,不知己不知彼,不敗才怪了。皇阿瑪是幹實事的人,也隻看重實績,爺跟老二鬥,也隻能是鬥實績,嘿,拉幫結派使絆子的事兒是皇阿瑪的大忌,爺才沒那麽傻呢,別看八叔將此事物交給先生隱秘得很,爺料定皇阿瑪遲早會知道。”
“說得好。”曹限東睜開了眼,坐直了身子,一雙眼精光閃閃地盯著弘曆道:“看樣子,大阿哥心中早有了計較,不妨說出來讓曹某人聽聽。”
“沒有。”弘曆笑嗬嗬地攤了一下手道:“這事物是把雙刃刀,用得好能有奇效,用得不好必傷自身,爺既舍不得放,可放手中卻又燙手,嘿嘿,皇阿瑪地板子可不是那麽好挨的。這東西既然是先生取來的,那就請先生拿出個準主意來好了。”
“哦?哈哈哈……”曹限東放聲大笑起來,好一陣子狂笑之後才收住,細細地看著弘曆,歎了口氣道:“大阿哥很有自知之明,這一點很好,不要試圖跟聖上去比算計,嘿。說實話,這朝代沒有人比聖上更會算計了,這一條大阿哥必須牢牢記在心上。嗯,某雖沒麵過聖,但縱觀聖上所為,卻可以斷定聖上從來就不注重出身,因此,就這一點而言。二爺雖是嫡子,其實並沒有占到什麽便宜,大阿哥想必心中也有數,就不須曹某人多說了,不過嘛……”曹限東話說到一半卻住了嘴。隻是笑著。
“不過什麽?嘿,先生不就是想說二弟現如今其實還是占著上風罷了,這一條爺心裏頭有數,二弟向來沉穩。行事有規有矩,卻不失之呆板,不似爺我太過隨意了些,再者,頭前二弟就是世子,又是先皇著力培養的人物,唔,爺我占不了他的上風。卻也是事實,沒什麽可忌諱地,嘿嘿,時間還有得是,誰輸誰贏還不見得呢。”弘曆滿不在乎地說道。
“不錯,就是這個理兒。”曹限東點了下頭道:“從昨夜拿到這份百官檔至今,曹某人一夜未眠,總算是將所有地東西都記在了這”曹限東指了下自己的腦袋。笑了一下接著道:“這份百官檔著實了得。不過卻不能留,至少不能留在大阿哥的手中。否則,嘿,那後果想必大阿哥是明白地,可也不能交到聖上的手中,否則大阿哥不但得不到誇獎,反倒要挨板子。”
“嗯?為何?”弘曆是真的想不明白其中的奧妙了,皺著眉頭苦思了一陣,末了隻好老老實實地問道。
“嘿,這裏頭全是貪官汙吏,若是東西倒了聖上手中,那他是查辦還是不查辦?查,一家夥數百名大小官員落馬,好家夥,聖上去哪裏找如此多的人來頂空缺,再者,一旦那些貪官們起兵謀逆,殺地人可就多了,嘿嘿,一頂暴君的帽子扣將下來,聖上能饒得了大阿哥才是怪事了。不查?麵對如此多的巨貪不查地話,聖上如何對天下人交待?那不是令聖上難堪嗎?聖上要想清吏治豈不是水中月、鏡中花了罷。”曹限東冷笑著說道。
“嗬,也是,這玩意兒倒還真是燙手,反正東西已經拿來了,先生想必早就有了主張,爺我照著執行便是了。”弘曆哈哈一笑,耍起了無賴。
曹限東沒好氣地白了弘曆一眼,苦笑了一下道:“這事兒其實也不難辦,大阿哥隻管附耳過來。”曹限東對著弘曆的耳朵細細地叮嚀了好一陣子,聽得弘曆直點頭稱是……
等待消息的日子是最難熬的,盡管胤祚對京師裏的老十三等人有信心,盡管俄軍已經落入了包圍圈,成了菜板上地肉,可胤祚的心卻還是不免亂得很,恨不得身分兩處,一口氣將所有的事情全都料理清楚,當然,他也隻能是想一想罷了,做卻是無法這麽做地。胤祚在卡拉麥裏山已經足足等了五天,可不但沒等到京師裏傳來地消息,也沒等到俄軍後援部隊出發地消息,這期間糧草將盡地俄軍雖也曾發動過幾次突圍戰,可都被清軍打了回去,除了留下滿地的屍體之外,並未能再逃出一兵一卒。
遠卓三年四月二十日,胤祚一大早便起了,剛打算到帳外空地間按平日的習慣耍上幾套拳腳,舒展一下筋骨地,可沒想到剛出了中軍大帳卻一眼瞅見軍機大臣張廷玉正垂手站在帳外。
“咦,衡臣怎到了此地?”胤祚此次出兵卡拉麥裏山並未帶張廷玉、李光地同行,而是將他二人留在了奇台大營,此時陡然間見到張廷玉,胤祚不免大吃了一驚。
“聖上,臣昨夜下半夜到的,聖上已然睡了,臣不敢驚擾,京中的奏報到了。”張廷玉一頭跪倒在地,恭敬地說道,隻是並未曾明言是何等奏報。
嗯哼,該是京師平叛的消息,老張搞得如此神秘,難道京師出大岔子了?胤祚愣了一下,揮了下手道:“免了,衡臣隨朕進帳好了,高年英。去取些早膳來,朕跟衡臣一道用好了。”
隨侍在胤祚身邊的高年英一聽便明白胤祚這是要跟張廷玉密談,忙招呼著帳內的大小太監們一道去準備早膳,寬敞的大帳中隻剩下君臣倆在。
“聖上,這是十三爺派人八百裏加急送來的奏報,二日前到了奇台大營,茲事重大,臣不敢怠慢。特來請示聖上。”張廷玉一待太監們退出之後,從衣袖中取出一份黃絹蒙麵地奏折遞給了胤祚。
胤祚並未急著打開奏折,看著張廷玉一眼,笑了一下道:“衡臣辛苦了,從奇台到此地隻走了兩日,想來衡臣是徹夜趕路地罷,用罷膳,衡臣先去歇息一下。有事慢慢再議也不遲。”
“聖上,臣不礙事,臣能支撐得住,萬事還請聖上拿主意,臣自當遵旨辦事。”張廷玉臉上掠過一絲感動之色。躬著身子回答道。
胤祚知道張廷玉素來勤勉,既然他堅持要議,胤祚也不想再多說些什麽,畢竟京師之事關係太大了些。胤祚也心急著要搞清楚究竟事情辦得如何了,一展開奏折,匆匆地看了一番,胤祚的臉色頓時鐵青了起來,憤怒地一拍桌子,冷著聲道:“好個老八,嘿,膽子還真是肥了。莫非欺朕不敢砍他的狗頭!哼,老十三是幹什麽吃的,朕的太和殿都叫人燒了,混帳!”
“聖上息怒,聖上息怒。”張廷玉忙跪倒在地道:“聖上,八爺謀逆雖是事實,卻殺不得啊,臣懇請皇上三思啊。”
“哼!”胤祚憤怒地在大帳中踱來踱去。心中的怒火一竄一竄地直往外冒——老八殺不得。這一條胤祚自然是明白的,若是真要那麽好殺。胤祚也用不著引蛇出洞了,殺了老八容易,殺弟地名聲也是小事,怕地就是受老八控製的那些朝臣、地方官們擔心受牽連而舉事謀反,雖說他們必然無法成事,可隻要鬧將起來,好一段時期內國家將無寧日了,胤祚所有地改革計劃隻怕全都要落到空處。
道理明白歸明白,可胤祚卻咽不下這口氣,太和殿燒了也沒什麽,大不了重建便是了,可林軒毅、弘揚的受傷卻令胤祚心疼得很,一個是師友,一個是兒子,險些叫老八給宰了,這口惡氣憋得胤祚難受之極。在大帳中來回踱了許久,看了眼跪倒在地、慌恐不安的張廷玉,胤祚沉著聲道:“衡臣,朕不是個濫殺的人,可也不是個心慈手軟的貨,朕知道愛卿所言是謀國之道,朕不會殺老八的,不過朕也絕對不會姑息養奸,朕此次決議廢了老八,你且說說看,給朕想個主意出來好了。”
“聖上,臣以為八爺所為天下皆知,聖上可以將此事昭告天下,但卻不殺八爺,改圈養在盛京,一者以示聖上寬大為懷,二者安天下之心,三者,沒了王爵,又囚於盛京地八爺已經不足為患,此臣之淺見耳,還請聖上明鑒。”張廷玉俯低了身子,略帶一絲顫音地說道。
“嗯。”胤祚看了眼兀自慌恐不安的張廷玉,想了想道:“也罷,就依愛卿所言好了,老十三處事不利,朕不能不給他些處罰,這樣罷,傳旨:怡親王平叛有功,然處事不妥,功不能掩過,著摘去頂上冬珠一枚,罰俸一年以示懲戒;大阿哥弘曆、二阿哥弘揚此役皆有功於國,著晉封貝勒爵,賞郡王祿,林軒毅為國出力,以致傷重,朕心不安,著晉子爵,封其妻一品誥命夫人,蔭二子;九門提督良城平叛有功,晉子爵,調軍機處行走;其餘參戰有功之臣由軍機處循例各予嘉獎,但凡因公而死之將士皆加一爵,撫恤加二等,所需之撫恤金由朕之內庫撥出,所有參與叛亂之人暫且下獄,等朕回京之後再議,各有司不得擅自株連,所有行文一律由軍機處所出,就這樣好了,衡臣以為如何?”
張廷玉原本擔心胤祚會大怒之下大開殺戒,以致京師血流成河,可沒想到胤祚並沒有枉殺之意,如此處理謀逆大案已經算是寬大為懷了,一時間倒也鬆了口氣,當然他並不清楚的是胤祚的處理意見中埋下的伏筆。此刻,張廷玉好生想了一陣之後,也沒發現什麽不對,忙磕了個頭道:“皇上聖明。臣即刻擬旨,隻是,隻是對十三爺地處置是否重了一些?”
重?嘿,是有點,不過咱要是不這麽處罰,隻怕老十三還真安不下心來呢,這個老張雖是心細,卻不是皇家子弟。對天家子弟的心理把握並不到位。胤祚心思動得飛快,也沒多做解說,隻是笑了一下道:“愛卿隻管擬詔便是,一切事情等朕回軍之後再議便是。”
“是,皇上,臣尊旨。”張廷玉磕了個頭,起身走到大帳一角的書桌上,飛快地草擬了十數份詔書。一一交由胤祚過目,又讓送早膳進帳地高年英用了胤祚地印章,這才算是了了事。
巳時,胤祚處理完政事,安排兩日未眠的張廷玉自去休息。著人將所擬的十數份聖旨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師之後,領著一幹子將領到各處陣地巡視一番,鼓舞了下軍心,剛回到中軍大帳就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正在帳外等著他的到來。
“柳岩?你還活著?快起來。讓朕好好瞧瞧。”胤祚一把將跪倒在地磕頭不已的大清使節柳岩扶了起來,細細地看了看,溫和地道:“愛卿受苦了,朕知道此行難為愛卿了,朕原本以為再也見不到愛卿了,還著人在京師給愛卿建了個衣冠墳,沒想到卻鬧了個大笑話。”
“聖上,臣未能抵達俄羅斯國。臣辜負了聖上的厚愛,臣……”柳岩聽著胤祚溫和地話音,激動得熱淚盈眶,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好了,來,隨朕進帳,慢慢再說。”胤祚很是客氣地以揮手,讓柳岩跟在自個兒地身後走入了大帳。隨行的各位將軍立刻按爵位分站兩側。柳岩麵對著高坐上首的胤祚跪了下來道:“皇上,臣這一年多來始終被扣押在布倫托海子要塞。前些日子,老毛子的首領謝廖夫請臣敘話,臣才知道聖上已然發兵,並將老毛子主力圍困在此,謝廖夫跟臣說俄國此來絕無跟大清交惡之意,言及是打算共同對付準格爾部雲雲,並派了個使者跟臣一道來此,說是要跟聖上解釋一、二。”
嗯哼,謝廖夫還不笨嘛,嘿,看樣子他是不會來救近衛軍的了,這貨派人來莫非打算忽悠老子?胤祚笑了一下,揮手示意柳岩平身,掃視了一下眾將,笑著道:“諸位愛卿,老毛子打不過,打算攀交情了來了,眾將以為如何?”
“皇上,老毛子狼子野心,從無信義可言,臣以為隻有徹底打疼了老毛子,他們才能安生一陣子的,臣建議打!堅決地打!”王長泰是眾將之首,率先站出來高聲道。
“打!打到布倫托海去,別讓謝廖夫逃了!”
“臣附議,打!”
……
一起子將領這些天來打得順手,可都還沒過足癮呢,自然是人人求戰,個個喊打,一時間滿大帳裏殺氣彌漫。
胤祚揮了下手,示意眾將安靜,看著柳岩笑了一下道:“柳愛卿,那位老毛子使節何在?”
“稟聖上,此人名為楚留斯基,是個哥薩克上校,現如今正在山下等候聖上召見。”柳岩緊趕著回答道。
“哦?”胤祚點了點頭道:“那朕就見見此人好了,宣!”
楚留斯基上校正心中不安地在山腳下轉悠著,不時地抬眼看看山頂,又看看遠處那生機黯淡的俄軍營壘,心中滿是苦澀之意,對於自個兒將要進行地任務連半點把握都沒有,以他軍人地眼光來看,他很清楚清軍此次出征地兵力有多強大,要想說服清帝罷手,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隻是事到如今,他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因為這不但關係到數千俄羅斯軍人地生命,更關係到俄羅斯帝國地尊嚴。待得聽到清帝召見的旨意,楚留斯基上校整了整軍容,大步走上了山,跟隨著來傳令的士兵走入了清帝的中軍大帳。
“尊敬地大清皇帝陛下,我代表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大帝,向您致以最高的敬意。”一走入中軍大帳,楚留斯基上校手捧著帽子,躬著身,畢恭畢敬地行了個俄羅斯的覲見禮,用俄語說道。
“跪下!”
“放肆!”
……
站立在大帳兩側的清軍眾將根本不認識什麽覲見禮,見楚留斯基上校沒有下跪,頓時高聲嗬斥了起來。
胤祚雖沒聽懂楚留斯基上校在說什麽,可多少還是知道一些西方的覲見禮的,此時見眾將鬧疼得厲害,心中不免有些子哭笑不得的感覺,可也不好責怪眾將,隻好笑著揮了下手,示意眾將安靜,看向了精通俄語的柳岩,柳岩忙將楚留斯基上校地話翻譯了一遍。
“罷了,客套話不必多說,也別拿你家彼得大帝來做擋箭牌,朕知道你根本就不是奉你家皇帝之意前來的,說罷,謝廖夫打算怎麽做。”胤祚麵無表情地說道。
楚留斯基上校聽完了柳岩的翻譯,苦笑了一下,聳了聳肩頭道:“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謝廖夫將軍希望皇帝陛下能放了那些無辜的士兵,並準許我軍暫時在布倫托海子安定下來,我軍願意為大清掃平不聽話的準格爾部,並與大清互通有無,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
“哦,是嗎?”胤祚冷笑了一聲道:“朕跟你這等人沒什麽可談的了,爾等占我大清土地就猶如強盜一般,對強盜朕隻有一個字‘打!’,不過考慮到貴我兩國往日地情誼,朕給你方一個選擇地機會,打或是降,你們看著辦好了。”聽完了柳岩的傳譯,胤祚冷冷地一揮手,讓柳岩將話翻譯出來,也不再理會楚留斯基上校地解釋,讓人將楚留斯基上校請將出去,沉著臉掃視著帳中的諸將……
遠卓三年四月十二日的大亂之夜終於過去了,清晨的京師從睡夢中醒來,一切似乎跟原來一樣,又似乎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京師還是那個京師,隻是血腥味似乎重了一些,不同的是街上巡邏的九門提督官兵人數似乎多了一些,頻率也高了不少,不過對於京師的百姓而言,卻也無甚關礙,生活總得繼續不是?頂多是茶餘飯後多了些談資罷了,可對於朝臣們來說,事情卻是棘手萬分,一夜未睡的重臣比比皆是,一大早地,能有資格參與合議的大臣們便收到監國阿哥弘曆、總理大臣允祥、首席軍機大臣馬齊的聯合通知,全都趕到乾清宮參與處理後續事宜。
“本王以為此等亂臣賊子膽大包天,竟敢夜襲皇宮,當誅!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合議才剛開始,監國阿哥弘曆都還沒來得及坐下,雍親王允縝便鐵青著臉率先站出來,冷著聲地說了一句。
在場的重臣都是老江湖,自然清楚允禩是該殺,可更明白的是允禩能不能殺絕不是合議能決定的事兒,那是由胤祚這位皇帝來定奪的事情,允縝這主意餿得很,誰也不想去附和,可也不好出言反對,總不能說允禩不該殺罷?得,這回好了,允縝說完了話,大家夥都不接口,滿屋子的朝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說話。
大家夥不說話,允縝卻來了勁,瞥了眼笑盈盈地坐著的弘曆,高聲道:“廉親王允禩冒天下之大不韙,行謀逆之叛舉,證據確鑿。罪不容恕,本王以為當先削去其王爵,而後三司會審以明其罪,詔告天下,以明正典。”
允縝的話音一落,誠親王允祉憋不住了,頗有深意地看了允縝一眼,毫不客氣地回擊道:“四弟此言大謬矣。此非人臣所能定奪之事,八弟即便有錯,也該是聖上來定,本王以為此事還是及早報之聖上為好。”
允祥見狀忙搶在允縝還嘴之前高聲道:“三哥所言極是,本王也以為此事該由聖上定奪,今兒個一早本王已經發出驛報,十數日之後,聖旨必到。此時倒也不急於議此事,今日便議一下如何安民之事便成。”
“嗯,怡親王之言有理,下官以為宵禁還得繼續,再者。廉親王的府邸也該加強戒備,以免小人起義謀事。”首席軍機大臣馬齊立刻接口道。
“不錯,是這個道理。”
“對!該得如此。”
……
一幫子朝臣一見允祥、馬齊意見一致,立馬紛紛接口附和了起來。允縝原本就鐵青的臉頓時更黑了,沉著聲道:“廉親王謀逆,其罪昭彰,附惡者眾,若是不盡早查處,恐有人毀滅證據,逃脫法網,本王以為該大搜全城。將那些附惡之徒一網打盡。”
允縝這話明麵上是沒有錯,任何一個朝代但凡涉及到謀逆之事,總要掉無數的腦袋,總要抄無數人的家,隻是這等時分卻不宜如此作為,無他,君王不在京師,此刻大搜全城。大肆搜捕。隻會亂了人心,根本無益於朝局平穩。隻是允縝之言占了理,大家夥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出言反駁,整個乾清宮立時靜了下來。
“四叔所言甚是,不過皇阿瑪向來寬大為懷,從不主張株連,一向教導我等兄弟,得饒人處且饒人,小侄不敢有違皇阿瑪之意,此事關係重大,還是請皇阿瑪他老人家來定奪好了,如此可成?”別人都不說話,一向甚少在合議上發言地弘曆卻笑嗬嗬地開了口,滿口子皇阿瑪的教導,愣是讓允縝想發作都沒個借口,隻能黑著臉不再吭氣。
“弘曆所言極是,這事情就這麽定了也好。”允祥趁機一錘定音,算是將今日的朝議定了調,大家夥又議了一陣子各種事務的安排,便各自散了去。
午時三刻,批改完折子的弘曆換了身便裝,領了幾個貼心大內侍衛,從皇宮裏溜達了出去,在大街上七彎八繞了好一陣子,這才逛蕩到了一個偏僻的小巷子裏,一閃身進了一扇門,也沒怎麽理會幾個早已迎候在門口的下人們的請安,徑自匆忙走入了後院,拐進了書房。
“先生,八叔該是將東西都交出來了罷?”弘曆一進了書房地門,便瞅見正躺在搖椅上閉目養神的曹限東,立時笑著問道。
曹限東連眼都沒睜,隻是點了下頭道:“東西是交了,不知大阿哥打算怎麽用?”
“先生以為我該如何用?”弘曆沒有回答,反倒是笑嗬嗬地反問了一句,搖著折扇在曹限東對麵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大阿哥以為此物真能瞞得過聖上嗎?”曹限東不答反問道。
“嗬嗬,問得妙。”弘曆將手中的折扇刷地合了起來,笑著道:“八叔之所以會將這玩意兒交給我,不過是想讓爺走他的老路,跟老二鬥起來,讓皇阿瑪頭疼而已,算不得什麽好心,嘿,八叔跟皇阿瑪鬥了二十幾年卻始終不了解皇阿瑪,不知己不知彼,不敗才怪了。皇阿瑪是幹實事的人,也隻看重實績,爺跟老二鬥,也隻能是鬥實績,嘿,拉幫結派使絆子的事兒是皇阿瑪的大忌,爺才沒那麽傻呢,別看八叔將此事物交給先生隱秘得很,爺料定皇阿瑪遲早會知道。”
“說得好。”曹限東睜開了眼,坐直了身子,一雙眼精光閃閃地盯著弘曆道:“看樣子,大阿哥心中早有了計較,不妨說出來讓曹某人聽聽。”
“沒有。”弘曆笑嗬嗬地攤了一下手道:“這事物是把雙刃刀,用得好能有奇效,用得不好必傷自身,爺既舍不得放,可放手中卻又燙手,嘿嘿,皇阿瑪地板子可不是那麽好挨的。這東西既然是先生取來的,那就請先生拿出個準主意來好了。”
“哦?哈哈哈……”曹限東放聲大笑起來,好一陣子狂笑之後才收住,細細地看著弘曆,歎了口氣道:“大阿哥很有自知之明,這一點很好,不要試圖跟聖上去比算計,嘿。說實話,這朝代沒有人比聖上更會算計了,這一條大阿哥必須牢牢記在心上。嗯,某雖沒麵過聖,但縱觀聖上所為,卻可以斷定聖上從來就不注重出身,因此,就這一點而言。二爺雖是嫡子,其實並沒有占到什麽便宜,大阿哥想必心中也有數,就不須曹某人多說了,不過嘛……”曹限東話說到一半卻住了嘴。隻是笑著。
“不過什麽?嘿,先生不就是想說二弟現如今其實還是占著上風罷了,這一條爺心裏頭有數,二弟向來沉穩。行事有規有矩,卻不失之呆板,不似爺我太過隨意了些,再者,頭前二弟就是世子,又是先皇著力培養的人物,唔,爺我占不了他的上風。卻也是事實,沒什麽可忌諱地,嘿嘿,時間還有得是,誰輸誰贏還不見得呢。”弘曆滿不在乎地說道。
“不錯,就是這個理兒。”曹限東點了下頭道:“從昨夜拿到這份百官檔至今,曹某人一夜未眠,總算是將所有地東西都記在了這”曹限東指了下自己的腦袋。笑了一下接著道:“這份百官檔著實了得。不過卻不能留,至少不能留在大阿哥的手中。否則,嘿,那後果想必大阿哥是明白地,可也不能交到聖上的手中,否則大阿哥不但得不到誇獎,反倒要挨板子。”
“嗯?為何?”弘曆是真的想不明白其中的奧妙了,皺著眉頭苦思了一陣,末了隻好老老實實地問道。
“嘿,這裏頭全是貪官汙吏,若是東西倒了聖上手中,那他是查辦還是不查辦?查,一家夥數百名大小官員落馬,好家夥,聖上去哪裏找如此多的人來頂空缺,再者,一旦那些貪官們起兵謀逆,殺地人可就多了,嘿嘿,一頂暴君的帽子扣將下來,聖上能饒得了大阿哥才是怪事了。不查?麵對如此多的巨貪不查地話,聖上如何對天下人交待?那不是令聖上難堪嗎?聖上要想清吏治豈不是水中月、鏡中花了罷。”曹限東冷笑著說道。
“嗬,也是,這玩意兒倒還真是燙手,反正東西已經拿來了,先生想必早就有了主張,爺我照著執行便是了。”弘曆哈哈一笑,耍起了無賴。
曹限東沒好氣地白了弘曆一眼,苦笑了一下道:“這事兒其實也不難辦,大阿哥隻管附耳過來。”曹限東對著弘曆的耳朵細細地叮嚀了好一陣子,聽得弘曆直點頭稱是……
等待消息的日子是最難熬的,盡管胤祚對京師裏的老十三等人有信心,盡管俄軍已經落入了包圍圈,成了菜板上地肉,可胤祚的心卻還是不免亂得很,恨不得身分兩處,一口氣將所有的事情全都料理清楚,當然,他也隻能是想一想罷了,做卻是無法這麽做地。胤祚在卡拉麥裏山已經足足等了五天,可不但沒等到京師裏傳來地消息,也沒等到俄軍後援部隊出發地消息,這期間糧草將盡地俄軍雖也曾發動過幾次突圍戰,可都被清軍打了回去,除了留下滿地的屍體之外,並未能再逃出一兵一卒。
遠卓三年四月二十日,胤祚一大早便起了,剛打算到帳外空地間按平日的習慣耍上幾套拳腳,舒展一下筋骨地,可沒想到剛出了中軍大帳卻一眼瞅見軍機大臣張廷玉正垂手站在帳外。
“咦,衡臣怎到了此地?”胤祚此次出兵卡拉麥裏山並未帶張廷玉、李光地同行,而是將他二人留在了奇台大營,此時陡然間見到張廷玉,胤祚不免大吃了一驚。
“聖上,臣昨夜下半夜到的,聖上已然睡了,臣不敢驚擾,京中的奏報到了。”張廷玉一頭跪倒在地,恭敬地說道,隻是並未曾明言是何等奏報。
嗯哼,該是京師平叛的消息,老張搞得如此神秘,難道京師出大岔子了?胤祚愣了一下,揮了下手道:“免了,衡臣隨朕進帳好了,高年英。去取些早膳來,朕跟衡臣一道用好了。”
隨侍在胤祚身邊的高年英一聽便明白胤祚這是要跟張廷玉密談,忙招呼著帳內的大小太監們一道去準備早膳,寬敞的大帳中隻剩下君臣倆在。
“聖上,這是十三爺派人八百裏加急送來的奏報,二日前到了奇台大營,茲事重大,臣不敢怠慢。特來請示聖上。”張廷玉一待太監們退出之後,從衣袖中取出一份黃絹蒙麵地奏折遞給了胤祚。
胤祚並未急著打開奏折,看著張廷玉一眼,笑了一下道:“衡臣辛苦了,從奇台到此地隻走了兩日,想來衡臣是徹夜趕路地罷,用罷膳,衡臣先去歇息一下。有事慢慢再議也不遲。”
“聖上,臣不礙事,臣能支撐得住,萬事還請聖上拿主意,臣自當遵旨辦事。”張廷玉臉上掠過一絲感動之色。躬著身子回答道。
胤祚知道張廷玉素來勤勉,既然他堅持要議,胤祚也不想再多說些什麽,畢竟京師之事關係太大了些。胤祚也心急著要搞清楚究竟事情辦得如何了,一展開奏折,匆匆地看了一番,胤祚的臉色頓時鐵青了起來,憤怒地一拍桌子,冷著聲道:“好個老八,嘿,膽子還真是肥了。莫非欺朕不敢砍他的狗頭!哼,老十三是幹什麽吃的,朕的太和殿都叫人燒了,混帳!”
“聖上息怒,聖上息怒。”張廷玉忙跪倒在地道:“聖上,八爺謀逆雖是事實,卻殺不得啊,臣懇請皇上三思啊。”
“哼!”胤祚憤怒地在大帳中踱來踱去。心中的怒火一竄一竄地直往外冒——老八殺不得。這一條胤祚自然是明白的,若是真要那麽好殺。胤祚也用不著引蛇出洞了,殺了老八容易,殺弟地名聲也是小事,怕地就是受老八控製的那些朝臣、地方官們擔心受牽連而舉事謀反,雖說他們必然無法成事,可隻要鬧將起來,好一段時期內國家將無寧日了,胤祚所有地改革計劃隻怕全都要落到空處。
道理明白歸明白,可胤祚卻咽不下這口氣,太和殿燒了也沒什麽,大不了重建便是了,可林軒毅、弘揚的受傷卻令胤祚心疼得很,一個是師友,一個是兒子,險些叫老八給宰了,這口惡氣憋得胤祚難受之極。在大帳中來回踱了許久,看了眼跪倒在地、慌恐不安的張廷玉,胤祚沉著聲道:“衡臣,朕不是個濫殺的人,可也不是個心慈手軟的貨,朕知道愛卿所言是謀國之道,朕不會殺老八的,不過朕也絕對不會姑息養奸,朕此次決議廢了老八,你且說說看,給朕想個主意出來好了。”
“聖上,臣以為八爺所為天下皆知,聖上可以將此事昭告天下,但卻不殺八爺,改圈養在盛京,一者以示聖上寬大為懷,二者安天下之心,三者,沒了王爵,又囚於盛京地八爺已經不足為患,此臣之淺見耳,還請聖上明鑒。”張廷玉俯低了身子,略帶一絲顫音地說道。
“嗯。”胤祚看了眼兀自慌恐不安的張廷玉,想了想道:“也罷,就依愛卿所言好了,老十三處事不利,朕不能不給他些處罰,這樣罷,傳旨:怡親王平叛有功,然處事不妥,功不能掩過,著摘去頂上冬珠一枚,罰俸一年以示懲戒;大阿哥弘曆、二阿哥弘揚此役皆有功於國,著晉封貝勒爵,賞郡王祿,林軒毅為國出力,以致傷重,朕心不安,著晉子爵,封其妻一品誥命夫人,蔭二子;九門提督良城平叛有功,晉子爵,調軍機處行走;其餘參戰有功之臣由軍機處循例各予嘉獎,但凡因公而死之將士皆加一爵,撫恤加二等,所需之撫恤金由朕之內庫撥出,所有參與叛亂之人暫且下獄,等朕回京之後再議,各有司不得擅自株連,所有行文一律由軍機處所出,就這樣好了,衡臣以為如何?”
張廷玉原本擔心胤祚會大怒之下大開殺戒,以致京師血流成河,可沒想到胤祚並沒有枉殺之意,如此處理謀逆大案已經算是寬大為懷了,一時間倒也鬆了口氣,當然他並不清楚的是胤祚的處理意見中埋下的伏筆。此刻,張廷玉好生想了一陣之後,也沒發現什麽不對,忙磕了個頭道:“皇上聖明。臣即刻擬旨,隻是,隻是對十三爺地處置是否重了一些?”
重?嘿,是有點,不過咱要是不這麽處罰,隻怕老十三還真安不下心來呢,這個老張雖是心細,卻不是皇家子弟。對天家子弟的心理把握並不到位。胤祚心思動得飛快,也沒多做解說,隻是笑了一下道:“愛卿隻管擬詔便是,一切事情等朕回軍之後再議便是。”
“是,皇上,臣尊旨。”張廷玉磕了個頭,起身走到大帳一角的書桌上,飛快地草擬了十數份詔書。一一交由胤祚過目,又讓送早膳進帳地高年英用了胤祚地印章,這才算是了了事。
巳時,胤祚處理完政事,安排兩日未眠的張廷玉自去休息。著人將所擬的十數份聖旨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師之後,領著一幹子將領到各處陣地巡視一番,鼓舞了下軍心,剛回到中軍大帳就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正在帳外等著他的到來。
“柳岩?你還活著?快起來。讓朕好好瞧瞧。”胤祚一把將跪倒在地磕頭不已的大清使節柳岩扶了起來,細細地看了看,溫和地道:“愛卿受苦了,朕知道此行難為愛卿了,朕原本以為再也見不到愛卿了,還著人在京師給愛卿建了個衣冠墳,沒想到卻鬧了個大笑話。”
“聖上,臣未能抵達俄羅斯國。臣辜負了聖上的厚愛,臣……”柳岩聽著胤祚溫和地話音,激動得熱淚盈眶,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好了,來,隨朕進帳,慢慢再說。”胤祚很是客氣地以揮手,讓柳岩跟在自個兒地身後走入了大帳。隨行的各位將軍立刻按爵位分站兩側。柳岩麵對著高坐上首的胤祚跪了下來道:“皇上,臣這一年多來始終被扣押在布倫托海子要塞。前些日子,老毛子的首領謝廖夫請臣敘話,臣才知道聖上已然發兵,並將老毛子主力圍困在此,謝廖夫跟臣說俄國此來絕無跟大清交惡之意,言及是打算共同對付準格爾部雲雲,並派了個使者跟臣一道來此,說是要跟聖上解釋一、二。”
嗯哼,謝廖夫還不笨嘛,嘿,看樣子他是不會來救近衛軍的了,這貨派人來莫非打算忽悠老子?胤祚笑了一下,揮手示意柳岩平身,掃視了一下眾將,笑著道:“諸位愛卿,老毛子打不過,打算攀交情了來了,眾將以為如何?”
“皇上,老毛子狼子野心,從無信義可言,臣以為隻有徹底打疼了老毛子,他們才能安生一陣子的,臣建議打!堅決地打!”王長泰是眾將之首,率先站出來高聲道。
“打!打到布倫托海去,別讓謝廖夫逃了!”
“臣附議,打!”
……
一起子將領這些天來打得順手,可都還沒過足癮呢,自然是人人求戰,個個喊打,一時間滿大帳裏殺氣彌漫。
胤祚揮了下手,示意眾將安靜,看著柳岩笑了一下道:“柳愛卿,那位老毛子使節何在?”
“稟聖上,此人名為楚留斯基,是個哥薩克上校,現如今正在山下等候聖上召見。”柳岩緊趕著回答道。
“哦?”胤祚點了點頭道:“那朕就見見此人好了,宣!”
楚留斯基上校正心中不安地在山腳下轉悠著,不時地抬眼看看山頂,又看看遠處那生機黯淡的俄軍營壘,心中滿是苦澀之意,對於自個兒將要進行地任務連半點把握都沒有,以他軍人地眼光來看,他很清楚清軍此次出征地兵力有多強大,要想說服清帝罷手,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隻是事到如今,他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因為這不但關係到數千俄羅斯軍人地生命,更關係到俄羅斯帝國地尊嚴。待得聽到清帝召見的旨意,楚留斯基上校整了整軍容,大步走上了山,跟隨著來傳令的士兵走入了清帝的中軍大帳。
“尊敬地大清皇帝陛下,我代表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大帝,向您致以最高的敬意。”一走入中軍大帳,楚留斯基上校手捧著帽子,躬著身,畢恭畢敬地行了個俄羅斯的覲見禮,用俄語說道。
“跪下!”
“放肆!”
……
站立在大帳兩側的清軍眾將根本不認識什麽覲見禮,見楚留斯基上校沒有下跪,頓時高聲嗬斥了起來。
胤祚雖沒聽懂楚留斯基上校在說什麽,可多少還是知道一些西方的覲見禮的,此時見眾將鬧疼得厲害,心中不免有些子哭笑不得的感覺,可也不好責怪眾將,隻好笑著揮了下手,示意眾將安靜,看向了精通俄語的柳岩,柳岩忙將楚留斯基上校地話翻譯了一遍。
“罷了,客套話不必多說,也別拿你家彼得大帝來做擋箭牌,朕知道你根本就不是奉你家皇帝之意前來的,說罷,謝廖夫打算怎麽做。”胤祚麵無表情地說道。
楚留斯基上校聽完了柳岩的翻譯,苦笑了一下,聳了聳肩頭道:“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謝廖夫將軍希望皇帝陛下能放了那些無辜的士兵,並準許我軍暫時在布倫托海子安定下來,我軍願意為大清掃平不聽話的準格爾部,並與大清互通有無,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
“哦,是嗎?”胤祚冷笑了一聲道:“朕跟你這等人沒什麽可談的了,爾等占我大清土地就猶如強盜一般,對強盜朕隻有一個字‘打!’,不過考慮到貴我兩國往日地情誼,朕給你方一個選擇地機會,打或是降,你們看著辦好了。”聽完了柳岩的傳譯,胤祚冷冷地一揮手,讓柳岩將話翻譯出來,也不再理會楚留斯基上校地解釋,讓人將楚留斯基上校請將出去,沉著臉掃視著帳中的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