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蝴蝶的翅膀(一)


    在胤祚的心中始終有種使命感,或者說是一中緊迫感,不為別的,隻因他很是清楚在時代的大潮流中,隻要一步跟不上,那就步步跟不上,這已經是被曆史所證明了的。胤祚對前世那會兒的曆史並不是很了解,可有一條他是清楚的,那就是現時代的世界諸國中有能力完成工業革命的其實隻有兩個國家――大清與英國。


    胤祚不清楚英國是何時開始工業革命的,也不清楚現時代的英國開始工業革命了沒有,但是胤祚知道工業革命的三大標誌是什麽――蒸汽機、飛梭、紡紗機,這三樣東西就是推動工業革命的利器,工業革命首先是在紡織業開始,而後全麵席卷所有的產業,以集約化的大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業生產。


    蒸汽機、飛梭、紡紗機這些玩意兒在胤祚名下那些繁多的秘密試驗室中早就造了出來,而蒸汽機則早已投入到實用之中,在八旗商號名下的眾多礦山、造船廠、槍炮局中屢見不鮮,但是胤祚並沒有將蒸汽機推廣到民間,甚至也沒有將飛梭、紡紗機這兩樣東西交給工部,即便是在皇家名下的江寧織造府也沒有用上這兩樣東西。


    先進的未必是最合適的,工業革命固然是必須的,這也是胤祚必須完成的使命之一,但是心急總是吃不了熱豆腐的,沒有基礎想要蓋高樓,那簡直是天方夜譚。現時代的大清具備了工業革命的基礎,但是並沒有工業革命的迫切需要,換句話說就是一旦工業革命正式啟動,各種商品之數量立刻會有一個迅猛的增長,如此一來,銷路何在?靠國內市場消化?完全不可能!現時代的中國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根本無法完全消化工業革命地成果。大清需要海外市場,說得明白一點就是需要殖民地來傾銷工業產品。


    資本的積累是血淋淋的,馬克思說的一點都沒錯,至少胤祚認為是沒錯的,但問題是這血的代價胤祚交不起,他可不想像曆史上的法國那般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從而將自己或是自己的子孫送上斷頭台,再者。胤祚也不想因為工業革命而導致國內長期地動蕩不安。想要吃螃蟹,還得防備一不留神被螃蟹的大鉗子給夾了,這裏頭就存在一個悖論,該如何解決,胤祚不得不小心再小心,而在這件事上頭,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幫不上胤祚的忙,所有的事情都必須由胤祚自個兒來決策。


    工業革命的基礎不外乎資金、市場、勞動力、技術四大要素。這其中技術、資金都已經不是問題,畢竟現如今的大清還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就資金而言,遠遠超過了這時代的任何一個國家。勞動力?這可是個大問題,不錯。大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可問題是絕大多地人口都被土地所約束住了,整個中華之地大多是離不開土地的農民。要想將這些農民解放出來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這正是胤祚要允縝出麵去執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根本所在,當然,胤祚所要的攤丁入畝之策跟原本地策略卻是不同的,胤祚並不限製田畝的兼並,但也不鼓勵,至少在工業革命開始前不會去刻意限製田畝的兼並,胤祚要地是逐步解放人口。為工業革命打下勞動力的基礎。


    市場?這就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了,沒有廣闊的市場,如何來保持工業革命的繼續?光靠如今的海外貿易模式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經過這十餘年的掠奪式貿易,西歐國家地經濟已經遭到了破壞,再想如此繼續下去,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大清需要。而且是迫切需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需要殖民地。而這就必須靠軍隊用鐵與血為大清打出一片新天地。


    打仗胤祚是不怕的,甚至是很歡迎的,當然前提條件是得按著胤祚的計劃來打,說實話,以大清現有的海軍實力而論,一旦與英、荷兩國全麵開戰,雖說剛開始的時候會輸,但最終地勝利者卻一定是大清,道理很簡單――英、荷兩國地海軍是強大,不過受後勤供應的影響,兩國真兒個能調動到亞洲地艦隊絕對不會太多,但是打仗是要有目的的,並不是打著好玩的,在國內的事情沒有擺平之前,胤祚並不想就此開戰。


    時間,胤祚需要的就是時間,至少兩年的時間,這個時間並不是胤祚臆想出來的,而是胤祚根據實際需要估算出來的時間――金融體製的革新為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解決了信貸資金問題,當然,建立一個完善的金融機製所需要的時間遠遠不止兩年,但胤祚所要的隻是一個雛形而已,一切不完善的東西大可在將來再去逐步完善,而這個雛形的建立大約年餘就足以,畢竟整套幣值革新的方案已經搞了近十年了,各方麵的條件也都大體具備了不是?勞動力的解放也同樣如此: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策子早在康熙年間就已經試行過了,到如今山西、陝西兩省還在實行中,經驗與教訓並不匱乏,再加上胤祚的全力支持和軍隊的可靠保證,兩年的時間也差不多夠用了。


    資金、勞動力一旦有了,胤祚再將手中的技術拋將出去,這工業革命也就算是能正式啟動了,待得工業革命出了成果,必然麵臨著市場與銷路的問題,到了那時,就算胤祚不想打,隻怕民間的主戰呼聲也會響徹雲霄,這仗打起來自然會得到國內的一片支持聲,想不勝都難!


    設想是美好的,但能不能真兒個實現卻還在兩可之間,至少胤祚心裏頭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倒不是擔心允縝會趁機崛起,說句實在話,現如今軍權在握的胤祚,壓根兒就不擔心允縝會鬧出什麽妖蛾子來,若不是胤祚自身要忙於軍務改革的事情,而自己的兩兒子年紀尚小。胤祚根本就不會讓允縝去忙乎的。朝局早已穩固,就算允縝再怎麽不服,也隻能乖乖地跟著胤祚的指揮棒在轉,不聽話?板子侍候,讓他到盛京跟老八一道做伴去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胤祚真正所擔心地其實還是英、荷兩國的態度問題――由於“鴻鵠”的情報能力所限,歐洲那一塊並沒有去張羅,因此胤祚並不了解現時代的歐洲究竟發展到了什麽地步,也不是很清楚這兩國的海軍力量到底強大到什麽地步。能不能將這兩國的使節團忽悠住了便成為胤祚目前最為關心的事情。這不,將允縝打發去整理政務的章程,又花了幾天時間忙完了這段時間地軍務安排之後,胤祚總算是能騰出手來跟誠親王允祉及二阿哥弘揚探討外務的安排事宜了。


    “臣(兒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由司禮太監高年英引領著的誠親王允祉與二阿哥弘揚一走進上書房,立刻跪倒在地。大禮參見胤祚。


    “免了,起來罷,朕今兒個召三哥來,是為了外務的事情,現如今都整到那一步了?”胤祚淡淡地一抬手。示意允祉與弘揚平身。


    “啟稟聖上,兩廣總督徐潮已經移文禮部,將英、荷使節團名錄及相關的進京路線全部匯總妥當,請聖上明鑒。”允祉從大袖中取出一份黃絹蒙麵的奏章。低著頭,恭敬地舉過了頭頂。


    “嗯。”胤祚點了下頭,示意高年英將折子遞上來,細細地看了一番,突地笑了起來道:“範弗斯特;格林?嗬嗬,原來是他,這個人朕見過,唔。那是十年前的舊事了,想不到此次出使的英格蘭大使還是此人,嗬嗬,有意思,唔,三哥當年好像也見過此人罷?”


    “回聖上地話,臣好像有點印象,不過記不太清楚了。”允祉當年壓根兒就沒怎麽在意這個英格蘭使節的。見倒是見過一次。不過根本沒跟人家認真地交談過,隻是隨意地聊了下天氣就打發出去了。就連最後簽訂商貿條約也是禮部的郎官在忙,允祉根本就沒怎麽過問,此時聽胤祚提起此人,不覺有些赫然。


    “唔,這人朕倒是深談過,有點水平,不太好唬弄,此次三哥是代表我大清出麵,一切還得小心應付才是,萬萬不可大意。”胤祚有些不放心地叮嚀了一句道。


    “是,聖上的交待臣一定牢記在心。”允祉恭敬地回道。


    胤祚點了下頭道:“唔,那就好,有什麽談不攏之處不妨先拖著,回頭再跟朕議議便是,朕可是寄厚望於爾等了。”


    “皇阿瑪,兒臣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一直沉默不語的弘揚突然開口道。


    “哦?”胤祚饒有興致地看了弘揚一眼,笑了一下道:“揚兒,你有什麽話但說無妨,朕聽著呢。”


    “皇阿瑪,兒臣以為英、荷兩國並不見得會是一條心,隻是貪於我大清之富庶,麵對我大清地強大而不得不勾連成一氣,兒臣以為這其中必然有空子可鑽,兒臣建議將英、荷使團分開安置,分別談判,先摸清他們各自的底線,而後對症下藥,打、拉結合,分而化之,各個擊破,隻要兩國無法聯手,我大清自然不懼這兩國中的一國敢於單獨麵對我大清。此兒臣之愚見耳,還請皇阿瑪聖裁。”弘揚一張口便暢暢而談,所思所言正是胤祚今日召允祉前來所要交代的話。


    “嗯,這個主意可行,準了。”胤祚心中雖是奇怪弘揚怎地看出了外交上地一些潛規則,不過卻並沒有帶到臉上來,略一沉吟,點了下頭道。


    “皇阿瑪聖明,兒臣還有一事要稟明皇阿瑪。”弘揚見胤祚準了奏,臉上也沒有什麽激動的樣子,而是很平靜地又說了一句。


    “哦?揚兒還有何事,一並說出來好了。”胤祚麵色平和地看著弘揚道。


    弘揚躬著身子接著答道:“皇阿瑪,兒臣以為英、荷兩國倚仗的不過就是海上實力罷了,就陸地上而言絕不是我大清的對手,一旦開戰,我大清顧慮的不過是海外貿易被掐斷,東瀛駐軍受損而已,但英、荷兩國即便是能勝,也不見得能從我大清討到什麽便宜之處,就一個東瀛不見得會是英、荷兩國開戰的目的所在,因此,兒臣斷定英、荷兩國必定是在虛張聲勢罷了,其實未必有跟我大清全麵開戰的勇氣。”


    嗯哼,這分析有點道理,不過弘揚雖是了解整個雷霆計劃,可並不清楚英、荷兩國地真正實力,他這結論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胤祚狐疑地看了弘揚一眼,並沒有表態,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還有呢?說下去!”


    “是,皇阿瑪。”弘揚頓了一下接著道:“兒臣以為即便是談判破裂,英、荷兩國也絕對不敢登陸我大清,最多是在東瀛鬧出些事端來,兒臣以為即便是談判順利,東瀛那塊估計一樣還是會出亂子,這兩國絕不會因跟我大清達成協議便對東瀛放手的,兒臣肯請皇阿瑪早做準備。”


    武裝日本矮子?嗯,有這個可能,國與國之間從來就沒有什麽信義可言,隻是國人向來以寬仁自居,講求信義,弘揚這孩子怎能理解到這一點的呢?胤祚很是疑惑地打量了弘揚好一陣子,輕笑了一聲道:“朕知道了,該怎麽做,三哥、揚兒你們盡管放手去做便是,一切有朕為你們做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龍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鳴岐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鳴岐山並收藏十龍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