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民政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 作者:司雨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是阿鬥
第五十六章民政
七月二十日,西方消息傳來,枝陽被攻破,薑維暗結城中富商李氏,用藥麻倒郝昭,生擒了他。但是郝昭蘇醒之後,乘兵丁不備,以頭碰柱而亡。得此消息,我心黯然,閻豔不去說他,孟建、郝昭之死,實在另人痛惜。此二人若能歸順,我大漢可得多大助力?
不過我還是通令嘉獎薑、馬二人。其後,馬岱引得勝之兵屯於破羌,與鞠演屯兵的西都相去不過百餘裏。鞠演大驚,遞表請降。薑維引軍直抵蒼鬆,武威太守丘興、將軍魏平請降。
這段日子,我讓關平和魏延守營,自己帶同馬超、蘇則和遊楚,巡遊於金城各處。蘇則對我還是愛理不理,隻要我話間不傷到百姓,他便一言不發。於是我便開口閉口要殺多少百姓,蘇則怒火中燒,與我據理力爭,逗得遊楚掩口而笑。
馬超經了此次大勝,似乎整個人也不似原來那樣冰冷,竟有時也會口角微翹。我想,是不是該請先生幫忙,給他續個弦什麽的,成個家,也有人照顧他,省得他總是自苦。
閻豔父子的屍身帶回了金城,但金城閻氏諾大一個家族,竟已空無一人,隻得打探閻家墳塋,葬於城外山腳。但數日後再去,那座新墳前卻已布滿紙灰,分明是有人在夜裏來拜祭過。我想起閻豔死前那句:“我兒子會給我報仇的。”不由微微有些擔心,我已打聽到,閻豔有三子,長子名煥,次子名燮,三子名爔。死於黃忠箭下的是其三子閻爔。其長子閻煥,次子閻燮俱逃身在外。此二人皆有穿牆入室,徒手擊虎之能。我於是暗地裏加強了警衛力量,並送了馬超幾個侍衛。但馬超卻似並不在乎的樣子。
炎炎的夏日讓每個人身上都發懶,涼州之人更是如此。在這樣的時候,一些羌胡部眾甚至整天藏在營帳裏,隻在黃昏時分才騎一騎心愛的馬匹。每當這時侯,他們就會發現一些漢軍來找他們,這些漢軍與從前那些漢軍很不一樣,他們不是指高氣昂,而是和藹可親,甚至,他們會與他們一起比賽騎馬,角力,一起打獵。後來他們得知,那些兵是漢中王世子的人,於是他們對這位漢中王世子充滿了好奇。漸漸有傳說,那世子是星宿下凡,連神威天將軍都對他服服貼貼。
這次的傳說並不是我刻意傳出的,我不再弄這些小把戲,因為它會讓遊楚這樣的高人看不起。整個七月,我除了巡視各地,安排屬員,治理民政這外,就是與遊楚、馬超等人探討如何使羌胡各部徹底平定下來,而讓士兵們與各部族進行交流隻是其中之一罷了。
自東漢以來,羌部叛亂頻繁,僅東西羌和白馬羌反叛就達五十多次。東漢本就被外戚和宦官折騰的上氣不接下氣,又因為持續了上百年與羌人的征戰,光花在這裏的軍費就達數百億計,還產生了像董卓這樣擁兵自重的軍閥,直接導致了東漢的滅亡。今天我雖占領雍州,一日不徹底解決羌胡問題,一日無法把它建設成我穩定的後方。我可不想日後出現我正與曹軍對恃,忽然後方羌兵數十萬前來攻打我的局麵。不過,論起理民政來,我比軍政要強得多,在蜀中時,隨著孔明等幾人早曆練出來了。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薑氏之別也。”遊楚說道,“《國語,晉語》裏說,‘炎黃二帝本是兄弟,黃帝姓姬,炎帝姓薑。’‘氐人和羌人都是炎帝的苗裔,而且和薑姓部落同奉伯夷,四嶽為祖神。’其實與我漢族應算一家,不過沒有人認為他們與漢族是一個民族,西周和戰國時對西部氐羌係各部落都統稱“西戎”;分散於青海河湟、西域、西南等地。王莽亂政時,羌人部落又開始向內地遷徙,在隴西、金城、上郡、西河、安定等郡都有羌人錯居,這些羌族種類繁多,比如先零、燒當、勒姐等等,子孫支分,凡百五十種。此後又被天子遷徒,馬將軍祖上伏波將軍任隴西太守時,就曾遷徙遊牧在大榆穀一帶的先零羌至天水、隴西、扶風三郡。羌人由此時被分化為東西羌。遷徙後,羌人被發左衽,而與漢人雜處,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欺零侵害。所見侵奪,窮恚無聊,故致反叛。其人崇拜武力,以戰死為吉利,病死反而不祥。堪耐寒苦,善於山穀作戰。風俗奇異,比如父兄死,後人可續其妻,以故繁衍很快。沒有名義上的君長,擇強者而奉之。所以,我認為令羌人歸心,必示之以威,撫之以柔,護之以慈,待之以公,方可達成少主心願。”
我聽著,點著頭,看看馬超,他似乎並沒有聽進去,隻聽到他祖上馬援的時候精神振作了一下,我暗歎一下,似乎對於理民,他真得不感興趣呢。而蘇則在一邊照例是麵色鐵青,一言不發,他自是懂得,而且不會比遊楚懂得少。但他為保平民,對我言降,可在我麵前依舊是以“漢臣”自居,在他眼裏,我並不代表大漢。
我點頭道:“羌胡族類雖異,但亦是我大漢子民,不可以異類目之。誠如鍾允所言,正是因風俗不同,又受侵害,故生反叛,百十年間,雖曆無數名將鎮之,亦難平定。故羌民之事,在民政而不在軍力。我嚐聞董卓得羌胡心,起自一牛。漢律不可殺牛,董卓時耕田,有羌胡豪帥來投,卓殺牛待之,羌人為之感動,歸時斂得雜畜千餘頭以遺之。我治隴右,安可下於董賊乎?我當以天下為一家,無論羌胡還是蠻夷,奉我大漢為主者,皆是大漢之子民,無分親疏貴賤。皆可得地而耕,得草而畜,得桑而織,得麻而績,得工而勞,得商而務,得官而守。少有所依,老有所養,男有所處,婦有所從。”
蘇則在一邊冷笑道:“此少年之言。世事知易而行難,若隻此數語而天下平定,我大漢百歲之名君良臣皆為木石不成?”
我笑道:“我此語或大,但我不持私心,一意為天下計,不信此事不成!”
蘇則不語。
當下我說道:“前日我們巡遊,見金城東郊之禾絕佳,長勢喜人,我曾問田間老者,為何此禾長勢如許之妙。其人言,以糞拌種而植,可增收。我已命人對此老嘉獎。此亦羌人,然其言行,與漢人無所異,知法守禮,直至強於漢人,此亦蘇太守牧守之功。神農、大禹之為治,以穀物為立國之本,食物便無窮盡,以貨幣進行流通,則百姓各取所需。文景之治,休養生息,三十稅一,則萬民歸心,終成武帝之霸業。重農桑而薄徭役,此其一;
九族合,家國寧。前代,以周之強盛,建連城以衛國都,分井田而治天下,興盛時有周召二公為相治理天下,衰落時仍有晉、鄙諸國進行扶助,這就是睦親之義。而春秋時城陽大夫,倉庫裏的糧食爛掉都不給親族百姓,所以敗亡。辟如用人,我在蜀中曾提到,便是蠻夷,隻要心向大漢,亦可為官為將。在此,我依然要把羌胡當做親族,予以尊重,不可輕賤欺淩。合漢夷而睦家邦,此其二;
虞翊為武都太守,初至時,全郡不足萬人,虞翊撫百姓,召流民,二三年間,人口達四五萬之多;朱邑在桐鄉為官,關心孤寡之人,問起百姓疾苦每自涕淚橫流;馬燧為懷州刺史,看到野外有暴露的屍骨,就讓人將它他掩埋好。此皆當世之愛民者。我輩必以此為鑒,作養百姓而不能作踐百姓。愛民生而蓄民力,此其三;
武帝宣揚六經,恢複六經博士的官位,選擇品行端正的人來擔任。明帝親自到太學講學。文翁在成都興辦學校,韓延壽在穎川進行教化,偏遠落後的蜀、穎之地,而今才人倍出。管仲、李悝之為相,定法紀,權輕重,調陰陽。依時依事,各安方圓,取之有節,而製之有方,使工不失務,農不失時,士不失養,官不失祿。宣教化而明法紀,此其四;
涼州西去,有億兆之地,萬乘之國,金玉無數,更有大秦諸國,其力不下於我大漢。貿易往來,互通有無。通西域而和諸國,此其五。
有此五策,則雍涼之事可定也。”
我說完回頭看時,馬超已是昏昏欲睡,而遊楚雙眸炯炯,大聲稱善。蘇則良久無言,忽得長歎一聲,喃喃道:“難道大漢真得要落入大耳兒之手不成。”
這時帳外有人報告,叫進來時,那侍衛道:“世子,鞠演來降,其軍已至金城西門。”
我微微一笑:“等得就是他!”
第五十六章民政
七月二十日,西方消息傳來,枝陽被攻破,薑維暗結城中富商李氏,用藥麻倒郝昭,生擒了他。但是郝昭蘇醒之後,乘兵丁不備,以頭碰柱而亡。得此消息,我心黯然,閻豔不去說他,孟建、郝昭之死,實在另人痛惜。此二人若能歸順,我大漢可得多大助力?
不過我還是通令嘉獎薑、馬二人。其後,馬岱引得勝之兵屯於破羌,與鞠演屯兵的西都相去不過百餘裏。鞠演大驚,遞表請降。薑維引軍直抵蒼鬆,武威太守丘興、將軍魏平請降。
這段日子,我讓關平和魏延守營,自己帶同馬超、蘇則和遊楚,巡遊於金城各處。蘇則對我還是愛理不理,隻要我話間不傷到百姓,他便一言不發。於是我便開口閉口要殺多少百姓,蘇則怒火中燒,與我據理力爭,逗得遊楚掩口而笑。
馬超經了此次大勝,似乎整個人也不似原來那樣冰冷,竟有時也會口角微翹。我想,是不是該請先生幫忙,給他續個弦什麽的,成個家,也有人照顧他,省得他總是自苦。
閻豔父子的屍身帶回了金城,但金城閻氏諾大一個家族,竟已空無一人,隻得打探閻家墳塋,葬於城外山腳。但數日後再去,那座新墳前卻已布滿紙灰,分明是有人在夜裏來拜祭過。我想起閻豔死前那句:“我兒子會給我報仇的。”不由微微有些擔心,我已打聽到,閻豔有三子,長子名煥,次子名燮,三子名爔。死於黃忠箭下的是其三子閻爔。其長子閻煥,次子閻燮俱逃身在外。此二人皆有穿牆入室,徒手擊虎之能。我於是暗地裏加強了警衛力量,並送了馬超幾個侍衛。但馬超卻似並不在乎的樣子。
炎炎的夏日讓每個人身上都發懶,涼州之人更是如此。在這樣的時候,一些羌胡部眾甚至整天藏在營帳裏,隻在黃昏時分才騎一騎心愛的馬匹。每當這時侯,他們就會發現一些漢軍來找他們,這些漢軍與從前那些漢軍很不一樣,他們不是指高氣昂,而是和藹可親,甚至,他們會與他們一起比賽騎馬,角力,一起打獵。後來他們得知,那些兵是漢中王世子的人,於是他們對這位漢中王世子充滿了好奇。漸漸有傳說,那世子是星宿下凡,連神威天將軍都對他服服貼貼。
這次的傳說並不是我刻意傳出的,我不再弄這些小把戲,因為它會讓遊楚這樣的高人看不起。整個七月,我除了巡視各地,安排屬員,治理民政這外,就是與遊楚、馬超等人探討如何使羌胡各部徹底平定下來,而讓士兵們與各部族進行交流隻是其中之一罷了。
自東漢以來,羌部叛亂頻繁,僅東西羌和白馬羌反叛就達五十多次。東漢本就被外戚和宦官折騰的上氣不接下氣,又因為持續了上百年與羌人的征戰,光花在這裏的軍費就達數百億計,還產生了像董卓這樣擁兵自重的軍閥,直接導致了東漢的滅亡。今天我雖占領雍州,一日不徹底解決羌胡問題,一日無法把它建設成我穩定的後方。我可不想日後出現我正與曹軍對恃,忽然後方羌兵數十萬前來攻打我的局麵。不過,論起理民政來,我比軍政要強得多,在蜀中時,隨著孔明等幾人早曆練出來了。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薑氏之別也。”遊楚說道,“《國語,晉語》裏說,‘炎黃二帝本是兄弟,黃帝姓姬,炎帝姓薑。’‘氐人和羌人都是炎帝的苗裔,而且和薑姓部落同奉伯夷,四嶽為祖神。’其實與我漢族應算一家,不過沒有人認為他們與漢族是一個民族,西周和戰國時對西部氐羌係各部落都統稱“西戎”;分散於青海河湟、西域、西南等地。王莽亂政時,羌人部落又開始向內地遷徙,在隴西、金城、上郡、西河、安定等郡都有羌人錯居,這些羌族種類繁多,比如先零、燒當、勒姐等等,子孫支分,凡百五十種。此後又被天子遷徒,馬將軍祖上伏波將軍任隴西太守時,就曾遷徙遊牧在大榆穀一帶的先零羌至天水、隴西、扶風三郡。羌人由此時被分化為東西羌。遷徙後,羌人被發左衽,而與漢人雜處,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欺零侵害。所見侵奪,窮恚無聊,故致反叛。其人崇拜武力,以戰死為吉利,病死反而不祥。堪耐寒苦,善於山穀作戰。風俗奇異,比如父兄死,後人可續其妻,以故繁衍很快。沒有名義上的君長,擇強者而奉之。所以,我認為令羌人歸心,必示之以威,撫之以柔,護之以慈,待之以公,方可達成少主心願。”
我聽著,點著頭,看看馬超,他似乎並沒有聽進去,隻聽到他祖上馬援的時候精神振作了一下,我暗歎一下,似乎對於理民,他真得不感興趣呢。而蘇則在一邊照例是麵色鐵青,一言不發,他自是懂得,而且不會比遊楚懂得少。但他為保平民,對我言降,可在我麵前依舊是以“漢臣”自居,在他眼裏,我並不代表大漢。
我點頭道:“羌胡族類雖異,但亦是我大漢子民,不可以異類目之。誠如鍾允所言,正是因風俗不同,又受侵害,故生反叛,百十年間,雖曆無數名將鎮之,亦難平定。故羌民之事,在民政而不在軍力。我嚐聞董卓得羌胡心,起自一牛。漢律不可殺牛,董卓時耕田,有羌胡豪帥來投,卓殺牛待之,羌人為之感動,歸時斂得雜畜千餘頭以遺之。我治隴右,安可下於董賊乎?我當以天下為一家,無論羌胡還是蠻夷,奉我大漢為主者,皆是大漢之子民,無分親疏貴賤。皆可得地而耕,得草而畜,得桑而織,得麻而績,得工而勞,得商而務,得官而守。少有所依,老有所養,男有所處,婦有所從。”
蘇則在一邊冷笑道:“此少年之言。世事知易而行難,若隻此數語而天下平定,我大漢百歲之名君良臣皆為木石不成?”
我笑道:“我此語或大,但我不持私心,一意為天下計,不信此事不成!”
蘇則不語。
當下我說道:“前日我們巡遊,見金城東郊之禾絕佳,長勢喜人,我曾問田間老者,為何此禾長勢如許之妙。其人言,以糞拌種而植,可增收。我已命人對此老嘉獎。此亦羌人,然其言行,與漢人無所異,知法守禮,直至強於漢人,此亦蘇太守牧守之功。神農、大禹之為治,以穀物為立國之本,食物便無窮盡,以貨幣進行流通,則百姓各取所需。文景之治,休養生息,三十稅一,則萬民歸心,終成武帝之霸業。重農桑而薄徭役,此其一;
九族合,家國寧。前代,以周之強盛,建連城以衛國都,分井田而治天下,興盛時有周召二公為相治理天下,衰落時仍有晉、鄙諸國進行扶助,這就是睦親之義。而春秋時城陽大夫,倉庫裏的糧食爛掉都不給親族百姓,所以敗亡。辟如用人,我在蜀中曾提到,便是蠻夷,隻要心向大漢,亦可為官為將。在此,我依然要把羌胡當做親族,予以尊重,不可輕賤欺淩。合漢夷而睦家邦,此其二;
虞翊為武都太守,初至時,全郡不足萬人,虞翊撫百姓,召流民,二三年間,人口達四五萬之多;朱邑在桐鄉為官,關心孤寡之人,問起百姓疾苦每自涕淚橫流;馬燧為懷州刺史,看到野外有暴露的屍骨,就讓人將它他掩埋好。此皆當世之愛民者。我輩必以此為鑒,作養百姓而不能作踐百姓。愛民生而蓄民力,此其三;
武帝宣揚六經,恢複六經博士的官位,選擇品行端正的人來擔任。明帝親自到太學講學。文翁在成都興辦學校,韓延壽在穎川進行教化,偏遠落後的蜀、穎之地,而今才人倍出。管仲、李悝之為相,定法紀,權輕重,調陰陽。依時依事,各安方圓,取之有節,而製之有方,使工不失務,農不失時,士不失養,官不失祿。宣教化而明法紀,此其四;
涼州西去,有億兆之地,萬乘之國,金玉無數,更有大秦諸國,其力不下於我大漢。貿易往來,互通有無。通西域而和諸國,此其五。
有此五策,則雍涼之事可定也。”
我說完回頭看時,馬超已是昏昏欲睡,而遊楚雙眸炯炯,大聲稱善。蘇則良久無言,忽得長歎一聲,喃喃道:“難道大漢真得要落入大耳兒之手不成。”
這時帳外有人報告,叫進來時,那侍衛道:“世子,鞠演來降,其軍已至金城西門。”
我微微一笑:“等得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