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鬥


    第二部世事初硎赤子心第二章曹魏弄間


    慶祝起點2006原創文學盛典火熱開幕!本書大規模解禁。《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入選了“魅力角色”候選,請各位投票支持阿鬥,支持司雨。地址:


    眼見那個有幾分投機商人氣質的人從外麵走進來,我不由得感到一陣鄙視,想不到,我會親自與這樣一個人打交道:“你是諸葛雲?”


    那人卻毫不恐慌,笑笑的道:“正是在下,敢問這位小兄弟官居何職?其實這件事一定是搞錯了,在下是合法的生意人,漢中之人無不知曉的。再說,我是丞相的堂弟,怎麽會犯錯?我來之時,家裏人都惱了,要給我堂兄打招呼,說你們敢惹我家,是不是不想活了?還是我攔著他們,算了,不說了,說多了倒似我在誇耀,--誰能沒有錯,有錯就改不就是了,常言道,不打不相識。我在漢中時,開始好多官員就和我們產生過誤會,後來都成了好朋友……”


    我被他逗笑了:“原來你是諸葛丞相的堂弟,你與諸葛丞相一定很熟了?”


    “那是,我堂兄對我可好了,當年在荊州時……算了,不說了,說多了倒似我在誇耀;雖然我家對丞相一家有恩,我父親救過丞相的命,但是我父親說過,不準四處亂講的……算了,不說了,說多了倒似我在誇耀;你們頭兒在哪兒,他們真得搞錯了,居然敢說我上繳的稅額不足,把我抓到這裏來,你說,這不是在開玩笑麽?我是丞相的堂弟,雖然我也算是國家大姓,本來可以免稅,但我卻是一心為國,主動繳稅的!”


    李嚴這家夥,居然是用這個理由來捉得他。想想,李嚴也的確是個聰明人,他這樣做,的確可以不會打草驚蛇。不過他說救過丞相的性命,我倒是不可不問清楚,丞相是個不顧私情的人,但恩親這種東西,卻往往比親還要讓人無奈。


    “你果然是諸葛丞相的堂弟?有何為證?”


    “我當然是了,不信,我可以背族譜給你聽。”


    “族譜就不用背了,你家是怎麽救丞相一家的?”


    “算了,不說了,說多了倒似我在誇耀……不過你既然問起,我就簡單的說說,我們本是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人,我伯父諱珪,曾為泰山郡丞,我父親諱玄,算了,不說了,說多了倒似我在誇耀,一般人的到這個名字,便知道我與丞相的關係了。”


    我搖頭道:“你還是繼續說好了,我不是一般人。”


    “那是你年紀小,好吧,我也不顧被看成誇耀,就與你說說,丞相幼時,母親父親相繼過世,他們兄弟姐妹年幼無依,是我父親把他們養大的。那一年,曹操的軍隊血洗了琅玡郡,我父親帶著丞相兄弟東躲西藏,驚險萬分的逃離青州,前往豫章,那年丞相13歲,而父親那時已被任命為豫章太守了。後來我們又到了南陽,丞相的姐姐、弟弟和他自己成親,都是父親一手操辦。你說,這種恩情,豈是輕易可還的?所以,堂兄知道我還在南陽受苦,便派人把我接到漢中,又給我好多錢,讓我買房置地。相府門前七品官,何況我是他的堂弟。可是他為人低調,不讓我結交官府,隻讓我和平頭百姓交往。我知道他的苦心,是怕有人說閑話,其實有什麽?這季漢天下,有一多半是我堂兄打下來的啊。你說是不是,小兄弟?”


    我笑了:“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好了,你下去吧。”


    “小兄弟,我說了過麽多,你還不肯放我麽?我在這裏待多待幾天沒關係,但是時間久了,我怕你們會吃罪不起啊!算了,不說了,說多了倒似我在誇耀……可是,我要見你們的頭兒,我還有一張丞相給我的親筆信,讓你們搶去了,快還給我。”


    看著這個人被帶下去,我認定了兩點,第一此人不會當真是先生安排用來造反的--如果說相信先生會背叛我,那是對先生忠誠的侮辱,那麽說安先生背叛我卻用這樣一個人在漢中發展勢力,那就是對先生智慧的侮辱;第二此事當與李嚴無關,李嚴是個聰明人,他雖然總想爬到先生頭上去,但他卻不會用這樣笨的手段,看來他也隻是借用有人攻擊先生的機會,順水推了下船而已。


    而且,雖然這個諸葛雲所說的故事九成是真的,但他不該和我說細節。旁人不熟悉先生的情況,我還能不知?先生是由諸葛玄養大的不假,但他隨諸葛玄前往豫章時,是在曹操血洗琅玡的前一年。也就是說,此人的故事有假,而這種事諸葛玄的兒子是不可能搞錯的。所以,這個諸葛雲的身份是假冒的,他不可能是諸葛玄的兒子。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用在乎了。我對黑塞說道:“這是個騙子,你從他嘴裏掏出實話。我隻等半個時辰。”


    黑塞是先生一手培養起來的,雖然是我的親信,但從不防礙他對先生的忠心。而我此番,也故意把他帶到我的身邊,讓他知道此事,不為試探他的忠心,隻為讓他以後在不經意間告訴先生這件事的前後經曆,告訴先生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他。


    黑塞點頭出去。緊接著我便聽到隔壁房間裏傳來一聲慘叫,夾雜著骨骼斷裂的聲音。


    才進門的糜芳被這聲音嚇著了,我笑一笑,與他一起走向廷尉府後院的涼亭。太陽轉向西方,掛在垂柳的枝上,雖然還是白色,但已不那麽刺目。離天黑大約還有一個時辰。


    糜芳良久道:“陛下……”看來他感覺到了什麽。


    我說道:“你帶人連夜出發前往漢中,將此案全部接手。諸葛雲在漢中侵吞財產,該退還就退還,該充公就充公,其家人依律定罪。李嚴那裏,朕自有解說。這個人我帶走,你對外就說他被刑斃了,銷案了事。”


    糜芳連忙點頭答應。


    我冷聲說道:“幸好此案乃是有心人而為,並非朝中大臣縱容家屬,不然的話,就算他功勞再大,朕也不會姑息。朕定天下,是為萬民,有害民者,便是害季漢。舅父處理此案,必時時深體朕意,舅父處理此案,也要讓所有人看到朕的用意!”


    說完,我把目光投向糜芳,看得他幾乎有些發毛才作罷。


    我知道糜芳在長安城南連置了幾處宅院,雖然並沒有人告發他有違法舉動,但巧取之事隻怕難免。在我手下的大臣中,他現在算是財產較多的一個了。所以,該敲打了,我還是要敲打他一番。又談了幾句,黑塞來報,那個諸葛雲已招了。


    “少主,他不是丞相家人,而是廖立族人,本名廖水。但他說不是廖立讓他這樣做的,具體是誰,他也不清楚。隻是那人找上他來覺得對自己沒壞處,便答應下來。”黑塞現在說漢話已經比較流利,但還是很難聽出感情,這讓人感到他如同一部機器,而且,黑塞作任何事都如同機器一樣按步就班,不受感情左右。


    “不是廖立?”我冷哼一聲,暗道,誰信!我之所以讓人去問廖立襄陽紙之事,就是因為我首先懷疑了他。廖立大才,其中一項便是寫得一手好字,而且是雙手可以分別書寫十幾種字體,摹仿人寫字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廖立與孔明、龐統同為荊州士人冠冕,可是一直以來,他既比不了孔明的一心為公,虛懷若穀,也比不了龐統的奇計百出,所向披靡。他隻是一直在報怨,報怨沒給他和合適的舞台,否則他可以做出多大的事來,肯定比孔明精彩,比龐統出色。原來他這樣報怨還可以,因為龐統治小縣時也是荒廢政務,忠日飲酒。可是廖立到了侍中這一步,依然還是做事時少,破壞時多,經常非議朝政,諷刺大臣,時時把矛頭毫無來由的指向孔明,就很難站我滿意了。


    我也曾與廖立單獨談論過,對他的才華我是很佩服的。畢竟他是與孔明和龐統齊名的人,甚至我也曾試想過讓他獨擋一麵的可能性,畢竟他的資曆和才智都還在李嚴之上。但是今天出了這等事,讓我還如何能放過他?這已不是性格的缺點,而是為人的善惡了。


    不過,在季漢,孔明先生製定和執行法律,凡事必先重證據,無論是賞,是罰,是升,是輟,都要有根有據,清清楚楚。渭南之戰時,魏延獨引一軍守衛河西,他私自行動,導致風陵渡失敗,雖有渭南之戰舍命死戰,立下大功,卻也難免受到降級和處分,以及在軍營中身受四十軍棍--要知道軍棍這種事,打上他這種高級將領已是極為少見--而這種公平和公正,也正是季漢部隊戰鬥力強悍的原因所在。


    所以眼下,我也還隻是證明了此人與先生無關,而不是廖立有罪。


    離了廷尉府,天色已昏,馬上就進入宵禁了。


    正行間,黑塞突然停下:“陛下,前麵有埋伏。”


    一陣涼風落下來,颯颯的,讓人不由背上起栗。


    二


    一聲有埋伏,讓我不由大是吃驚。這可是長安城中,難道說還會有人暗害我不成?眼前這片地方,本是漢時的大院豪宅,三公舊府,經了戰火洗禮,到處都是斷瓦廢墟,滿目荒涼。也並沒有住戶在。不過時值暮春,青藤漸長,細草初生,晚開的花朵幽幽的釋放出香氣,給這荒涼上遮了一層生機。


    我看了半響,笑道:“你這殺才,倒嚇了朕一跳,哪裏有什麽埋伏?”


    黑塞卻不答話,眼睛盯著遠處,手一揮,七名侍衛已隨著他快步向前。他們前後錯雜,並不齊整,卻暗合著八陣圖--他們八人正是我身邊的陽八衛,而李氏兄弟與另外六人組成陰八衛,這十六人合在一起,便是三叔這樣的絕世猛將,也無法闖陣而出。


    黑塞八人行得均快,眨眼間已至前麵街口處,便聽黑塞喝道:“爾等是什麽人?”


    幾個雜亂的聲音答道:“你是什麽人?要你管?”聲音古怪,雖是漢話,卻帶著胡音,與原來的黑塞有得一拚,而且個個舌根都發硬,聲音裏打卷,明顯是酒喝多了。接著暗影裏鑽出幾個身著胡服,腰懸彎刀的鮮卑人。


    我心裏不由佩服黑塞的感覺靈敏,卻又好笑,這些人大約是進城來的鮮卑使者的從人,在草原裏放蕩慣了,不知長安城的規矩,竟在這荒蕪的地方休息,以至黑塞以為是埋伏。


    黑塞上下打量他們一番,說道:“馬上就要宵禁了,幾位該去哪裏,便去哪裏,不要待在這裏。”


    為首一個高大的鮮卑人叫道:“老子想去哪裏,就去哪裏,除了天神和我家大人,誰也管不了我。你算什麽東西?”態度極是蠻橫,說著便抽出腰刀,一刀向黑塞劈去,這一刀歪歪斜斜,卻是力量極大,簡直要把黑塞劈成兩半。


    黑塞向後一退,佩劍出手。八陣圖上陣之時,所執兵器各不相同,什麽長戟短刀,堅盾柔索,長短相雜,攻能各異,往往讓對手手忙腳亂。但此次出門是便衣,八個侍衛都是腰帶長劍。當當兩聲,火花四濺,黑塞的配劍架不住那沉重的彎刀,被那鮮卑人擊得連連後退。黑塞也是巨力之人,此人竟能將黑塞逼退,也算了得。此時鮮卑人臉上帶了猙獰的笑意,腳步隨著黑塞後退自然的跟隨,不差分毫,接著舉刀便砍。卻不知黑塞向後退身之間,已經引動陣法,兩名侍衛從兩側環上,隱隱將他困在其中。他的刀才揚起,肋下空中大開,一名侍衛閃電般撲入,一拳擊在他的肋下。八陣圖所用拳法與一般人不同,他們出拳時中指關節突出,全力打擊一點,更有打穴之功,此人身子雖然強悍,受此重擊,隻覺五髒六腑幾乎翻轉,呼吸陡停,全身一頓,便此時手腕巨痛,卻是被另一個侍衛用擒拿手擒住,彎刀登時撒手,身子向前踉踉嗆嗆倒去,接著被第三個侍衛在後腰上一腳,踢出陣來。此時倒在地上,肋下那一拳的勁力還未消去,隻自一下一下的抽搐,哇的一聲吐了出來。


    黑塞將長劍一鉤一搭,已將那彎刀接在手中,揮了兩下,感覺還不錯,反手丟給一個侍衛,再次喝道:“長安城中,膽敢行凶,你們眼裏還有王法麽?”


    那幾個鮮卑人麵在相覷,突然叫起來:“你們以多勝少,不算英雄。有本事的一個一個的打。”


    正在這個時侯,一隊執金吾轉了過來,喝道:“誰敢在長安城中鬥毆!”


    那幾個鮮卑人見狀,架起地上的傷者,呼嘯一聲,轉身便逃。


    黑塞正要追趕,我止住了他,冷笑道:“這些客人不知禮數,放過他們吧。”心下卻十分不滿,這些鮮卑人不通禮數,凶悍如此,與之結盟,是否會引狼入室?


    執金吾到了近前,正要盤問,黑塞把一個令牌亮出來,連忙行軍禮退下。


    回到宮中,還未進宮門,便見關鳳騎著一匹紅馬風風火火的奔了過來,喚我道:“鬥哥哥,鬥哥哥。”


    我正要怪她失儀,細看時,卻見關鳳身上全是大汗,頭發都一縷一縷,渾不似平時整潔俊俏的模樣,當下問道:“你怎麽了?”


    關鳳跳下馬來,遲疑了一下道:“鬥哥哥,我有大事要匯報。”一轉眼又看到了侍衛手中的彎刀,向我道:“鬥哥哥,你們也見到了那些假鮮卑人麽?”


    我吃了一驚,轉頭看關鳳,說道:“你隨我來。”此處不是講話之處,我帶她入宮,來到昭陽殿。


    關鳳被我突然的嚴肅嚇著了:“鬥哥哥,我說錯什麽了麽?”


    她不是說錯什麽了,而是她這個消息太重要了。


    事實上,遇到那些鮮卑人之後,我對是否與軻比能聯合已經產生了疑問。若是一個盟友連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得,當客人時還要亂鬧,那麽他的誠心與絕不會比他的裝出來的笑容更多。雖然對鮮卑分化是必須的,但是遠交近攻還是聯弱擊強我一直拿不定主意。若與軻比能聯合,擊敗步度根集團是肯定的,但之後我就可能麵對更加強大的軻比能集團,他會不會建成檀石槐那樣的強大國家我心裏並不是很有底。而聯絡步度根對付軻比能,先不說步度根能否放棄與曹魏的關係與我們結盟,就算是結了盟,他是否能起以相應的作用也在兩可之間,而且支持他與軻比能作戰,我們除了暫時不受北麵的壓力外,得不到任何的好處。可暫時不受北方的壓力,卻也是個不小的好處。


    所以在這種時候,鮮卑使者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我對鮮卑族情況的分析。可是,若這些鮮卑人是假的,那麽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鳳兒,你怎麽知道那些人不是鮮卑人?”


    關鳳答道:“不是我看出來的,是曹肇。”


    “他?你和他怎麽會在一起的?”


    “很簡單啊。他長得漂亮,聽說本事也挺高的,那天三叔要讓他比武,他不肯。我就想親自會會他。可是他隻肯與四叔交手,於是我們一起去軍校了。”


    我登時暈了一下,她怎麽可以帶曹肇去軍校?就算她喜歡曹肇,想與他一起遊玩,長安城可玩的地方多了,怎麽能去那種機密所在?難道曹肇就是傳說中的美男間諜?


    “你怎麽可以帶他去那裏?”


    “因為我答應帶他去見四叔的。”


    “見四叔?見四叔做什麽?”


    “我隻和您一個人說,千萬不要告訴旁人--因為曹肇喜歡四叔。”


    我大大吸了口涼氣,仿佛白日見鬼一般。曹肇?四叔?今天的太陽是從西邊出來的麽?天下還有比這種事更加讓人無法相信的麽?


    “哈哈哈,我是逗你的。隻因為曹肇曾敗在四叔手裏,他不肯服,此次來季漢,非要見識一番罷了。可是,四叔不肯見他,而且說軍校重地,任何人不得入內。纏了多時,未起作用,他隻得回來。”


    “我二人行到西市前麵,突然路邊衝出幾個鮮卑人,一邊用古怪的語氣大叫著好漂亮的女子,一邊向我撲來,想抓我走,曹肇上前,把我護在身後,眼前一個胡人舉刀劈來,他用手一牽一引,那彎刀便到了他的手裏,反手一拳,把那人打得飛了出去。幾下就將那些人打倒了。”


    “你是不是很感激他?”我問道。


    “感激?才怪了,他的本領也強不了我多少,強自出頭,想在本公主麵前顯示,哼,本公主是什麽人物?我上一拳,下一腳,痛打落水狗。結果我竟然發現,那些人看曹肇的眼神兒不對,分明他們是認得的。而且,當然打算結果其中一個人的時候,他下意識的一滾,顯出的身法,卻是許門俠士的動作。”


    我看著關鳳,不禁又驚又喜,想不到這小女子居然有這等本事,卻笑道:“你這孩子,下手也太狠了,曹肇都把人打倒了,你不隨著曹肇走,居然要痛打落水狗。”


    關鳳抿嘴一笑:“我是誰,嚇我一跳的人,哪裏落的了好去。”


    我心下已經明白,曹肇執意要與四叔比武,其實不單是他與四叔交手,有著一段心結,更重要的是他想打探季漢軍校的內情。而城中這些為非作亂的假鮮卑人,也是他們破壞季漢與鮮卑盟好的手段。至於他幫著關鳳,大約就真的是美男計了。


    正此時,忽然李晟衝了進來:“陛下,小臣有緊急軍情稟告。”


    關鳳識趣的站起身來,施了一禮說道:“鬥哥哥,你忙著,我走了。”說完離開。


    我問道:“什麽事?”


    李晟答道:“廖侍中突然化妝而逃。”


    我點頭道:“果然。走不了他,說說今天你見他的經過。”


    “是。小人今天奉命前去他的府中要襄陽紙。廖侍中當時隨意問了句:‘要襄陽紙做什麽?’便吩咐下人去拿。我隻笑了笑,沒有回答。一時襄陽紙拿來。我告辭出廳,故意行得較慢,突然一個長隨進到廳中,在廖侍中耳邊說了句什麽,廖侍中大驚之下,把茶杯打翻在地。我當時就奇怪,這是怎麽了,可是我官小人微,不奉令不敢在侍中府裏撒野,便出來讓人把紙拿回,自己在府外等著。過了一段時間,我看到那個長隨悄悄從後門離開侍中府。我於是隨在他的身後,發現他一直來到魏國使者下處。過了一段時間,那長隨換了身衣服,又悄悄的回了侍中府。小人怎麽也想不到侍中大人的手下敢與曹魏的使者偷偷聯係,心裏佩服陛下的神機妙算,當下更加小心的進行監控,結果就發現侍中大人乘夜逃往曹魏使者的駐地了。”


    “傳令張苞,細把城門,不把廖立送到我這裏,就讓他把自己交到我這裏。”


    想不到,廖立真的與曹魏有了勾連,知道曆史的我,怎麽連一點類似的情節都沒有見過呢?而且,素來心高氣傲的廖立,竟然也會弄這般心眼兒?說實話,雖然從開始就懷疑是他,隻因為他的確有這般本事。但直到此刻,我才信實了是他。如此,前麵那一串是是非非都有了答案。以他的身份,得知丞相府中的一些秘密自然不難,告發孔明也是合情合理,畢竟論及才智,季漢除了孔明便要論及他,就連李嚴也隻有甘拜下風--我從前居然還想過想辦法協調他與孔明的關係,讓他可以為季漢做出貢獻,不要把這樣一個人才閑置在汶山。現在才知道這種想法是多麽的幼稚。他和我們,根本不是能拴到一個槽裏的馬。


    不過想去幫曹魏?哪有那麽容易!


    正想著,忽然有人來報:“陛下,李嚴求見!”


    “傳。”


    此時,在曹魏使者下處的一間不起眼的小屋裏,董昭正給廖立壓驚:“侍中大人受驚了。我主久慕先生高義,可惜先生在荊州時,被劉備裹挾而去,未能一見,著實痛心。此次出訪,我主還對在下言道,務必要見到先生,轉達他仰慕之思。此番先生受難雖為不幸,然投我國,我主必然高興之極,從長遠看,於先生也未曾不是一件好事。唉,可恨阿鬥小兒,諸葛村夫,隻知害賢,不能容人,竟以這等下作手段來害先生。不過龐涓弄智,孫子蒙屈,卻終有馬陵雪恨。先生自有心願得償之日。”


    廖立恨聲道:“若不是大人給我送信,我此番險些中了奸計,構陷我害諸葛亮,這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諸葛亮,你奸滑至此,我與你誓不甘休!”


    董昭說道:“明日,我必想方設法送大人出城。城門校尉張苞是個粗人,論智隻怕還比不了其父。我們隻要略施小計,便可脫身。一出長安城,我早安排下人馬,護送先生離去。”


    廖立無語,隻歎了口氣。


    次日清晨,三輛車從曹魏下處出發,分別奔向了東、南、北三個城門。又過了一會兒,後門開放,一輛糞車神不知鬼不覺的悄悄駛了出來。


    這輛糞車沿著大街奔向霸城門。


    霸城門是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百姓見門色青,也呼之為青城門,或青門。古有廣陵人邵平,為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種瓜青門外,汁甜味美,大受長安城中歡迎,時人謂之“東陵瓜”。眼下將到種瓜時節,瓜農積肥,這種糞車卻也並不是一輛。可是如此車這般臭的,卻獨此一份。車上木桶,也不知用了多久,厚厚一層汙物,積了又積,早蓋住了原來的木色,好多新鮮糞便竟然淋淋漓漓在這汙物之上,離著老遠便讓人掩住了鼻子。


    這一日城門盤查極是嚴格,每個人都要核查身份,出具保單,方才放行。此車一駛近,門前眾人無不紛紛掩鼻躲避,大聲斥罵。那車夫隻如不聞,把車直趕到門前。


    門前兵丁也大是皺眉,卻硬著頭皮道:“停車,檢查。”


    那車夫傻傻一笑:“這是給邵家的肥,這是保單。”從腰裏拿出一張保單,那上麵也滿是汙穢,惡臭難聞。兵丁看了一眼,道:“車上都是糞桶麽?打開看看。”


    車夫便爬上車,也不顧肮髒,伸手打開一個桶蓋,想不到這桶中糞水竟是裝得極滿,馬車微搖,一大片糞水溢出,登時一股惡臭席卷了整個青門。兵丁被嗆得連連倒噎著氣,周圍百姓紛紛道:“一個破糞車,難不成還能裝什麽東西?快讓他走了吧,臭死人了!”


    兩兵也實在受不住,揮手放行。


    車夫眼中含著一絲不易為人察覺的笑意,卻依舊呆頭呆腦的爬上車,吆喝一聲,馬車前行,眼見離了城門,突然聽到一聲大吼:“停下!”


    車夫一驚,回身時,隻見一座黑塔般飛來一個青年,騎匹青馬,手提長矛,帶著一隊人馬,直撲到城門前。


    車夫不由大吃一驚,眼前這個青年,赫然正是掌管長安城城門駐防的最高長官,城門校尉張苞!怎麽會驚動了他?來不及多想,張苞已經駐馬在糞車之前,喝道:“把所有糞桶全部打開!”


    身邊兵士一擁而上,在車夫發抖之間,已把那些桶一個個翻倒在地。車上共有三個桶,最後一個卻是空桶,一倒之下,竟然滾出一個人來。定睛看時,正是廖立,已是滿身汙物,隻以袍袖遮麵,低頭不語,一聲不發。張苞大笑道:“險些給你騙過了,來人,帶走。城門開放,可以放行了。”


    說罷一揮手,如風卷殘雲一般帶著人向宮中而去。


    聽到捉到廖立的消息,我立刻接見張苞。張苞極是得意,大笑道:“這廖立還想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也虧他這麽高的身份,居然肯藏在糞桶裏,若不是我神機妙算,幾乎給他逃了。”


    我問道:“實話告訴朕,你是怎麽發現的廖立藏在糞車裏,朕可不相信你有什麽神機妙算。”


    張苞眨眨眼:“姐夫……”


    “你叫我什麽?”


    “是,陛下,其實,是我接到舉報,說有人注意一輛糞車,廖立可能藏於其間。”


    “現在城門怎麽樣了?”我急問道。


    “已抓到廖立,自然是開放了,怎麽了?”


    我大怒道:“誰讓你開的城門。朕說過這幾日嚴查是隻為他一人麽?玩乎職守,自做聰明!若非是你城關管得鬆懈,長安城中怎麽弄出這許多事來?”


    張苞被我訓得低頭不語。


    這時,李晟來報:“陛下,張校尉抓來的那個人,不是廖立。”


    張苞急道:“怎麽可能?雖然我和他不熟,可是我曾見過他的,衣服,相貌,全都對的。”


    “那人雖然衣服,相貌皆與廖侍中相似,但的確是他人假扮。”


    我冷聲道:“張苞,給你報信的人是誰?你可認識?你怎麽輕易中了計?”


    張苞道:“計?什麽計,那人我認識,他是禦史府的管事啊,姓孫。難道李嚴騙我?”


    “李嚴怎麽就不會騙你。請禦史大人上殿。”我卻低聲道,“張苞,你真讓我失望。從今天起,撤去你的校尉身份,給我到軍校裏從頭學起!”


    張苞滿腹委屈,卻不敢說話。


    李嚴施施然走上殿來,向我施禮道:“參見陛下。”


    “禦史大人,情況如何?”


    “幸不辱命。”


    張苞不明白了:“陛下,禦史大人,你們在說什麽?”


    這個白癡,難怪會被李嚴騙。我說道:“其實董昭共安排了五組人馬,先三組是誘敵,其實都沒有任何毛病,想必你也查過了,一切正常。第四組悄悄出動,裏麵卻裝了個假的廖立,本想被你查出之後,一時放鬆,開放城門,他好安排真的廖立離開,哪裏你的手下太差勁,居然放過,所以禦史大人著人給你送信,好讓他們放鬆警惕,是不是這樣了,李大人?”


    李嚴點頭笑道:“陛下算無遺策。其實臣並沒有料到董昭計中有計,本來臣的確是想讓小將軍立此功的,可是事後臣想到,以廖立之為人,身入糞桶,隻怕比殺了他還要難受。又見小將軍開放了城門,當下我令人嚴密監控,終於發現了廖立行蹤,本來董昭想把廖立藏在一處民宅之中,打算風平浪靜之後,再來接他,卻被為臣暗中伏下的人手將其一舉擒下。”


    說到這裏,他向我施了一禮:“陛下,微臣原來一時不察,中了廖立之計,被他當槍用,以為丞相犯過,幾次在言語裏中傷丞相,還請陛下不要怪罪。”


    我笑道:“哪裏。禦史大人一心為國,何過之有,不要多想。來人,帶廖立上殿。”


    不多時,廖立被綁上來殿來,卻依舊是滿麵奮激與昂然,絲毫不現愧色。


    我冷冷的看著他:“廖立,你可知罪?”


    廖立怒道:“你想鏟除了我,隻管動手好了,何必在我眼前惺惺做態?用這等計謀來害我?”


    我一拍桌案:“不用在朕麵前做態!我來問你,你可識得廖水?來人,把廖水帶上來!”


    一時鐐聲響亮,廖水滿身血跡帶上殿來,喚廖立道:“堂兄,救我,救我啊!”


    廖立問道:“廖水?你不在老家,怎麽會來到這裏?”


    廖水痛道:“堂兄,你讓我做的事,我可什麽也沒有說啊。”


    廖立聽得此語,不由大急:“我讓你做了什麽事?你胡說什麽?”


    廖水隻道:“我真得什麽也沒有說,沒有說,你放心好了。”


    廖立怒道:“廖水,你受何人指使,前來害我,是不是諸葛亮?”


    廖水道:“我真的什麽也沒有說。”話才說完,身子一搖,便已摔倒,口中流出血來。侍衛上前,用手一探,回報道:“陛下,此人咬舌自盡了。”


    這一招卻是諸人都沒有想到的。廖立當即大叫:“你們用什麽辦法害了他,讓他來攀汙我,廖立可死,但不願受誣而死!”


    我怒道:“人證雖死,但卻還有物證在。”說著從袖中取出那紙書信,在廖立麵前展開,“你來看看,這是誰的筆跡?”


    廖立如遭雷擊,一下子怔住,忽然大叫道:“怎麽會?怎麽會?這是我的字,可怎麽會變成這樣?我從來沒寫過這樣的信,為什麽會有我的字在上麵?天呐,這倒底是怎麽回事?這,這一定是諸葛亮,天下隻有他才能用這等計策來害我,不錯,定是諸葛亮害我!諸葛亮,你在哪裏,你出來!你要殺我,當麵下手便是,為什麽用這種手段?為什麽?”


    廖立大叫大喊,幾如瘋狂,一時間,滿殿皆是他咆哮的聲音。


    “廖立,若不你陷害丞相,為何你的堂弟廖水,卻假冒丞相堂弟,在漢中大肆霸占土地?若不是你陷害丞相,你又為何偽造信件,構陷丞相謀反?若不是你陷害丞相,為何廖水見到你便即自盡?他死前說他什麽也沒說,你還隱藏著什麽秘密?”大殿之上,李嚴的責問之聲隆隆回響,已完全壓住了廖立的哭號。


    “廖水之事,為臣不知,那信件上的字,雖是我的字,我也曾訪照諸葛亮的筆體,寫過隆中對,此事盡人皆知,但我實在不知為什麽會出現那樣一封信。”


    “若不是你做賊心虛,昨夜你為什麽會偷偷逃往曹魏?你又是如何與曹魏勾結上的?你們還有哪些詭計?”


    廖立此時在李嚴的打擊之下,已完全沒有了原來的氣勢,隻是低聲呼著:“我冤啊!我不知道。我實在是不知道。有人害我,我怎能不逃。”


    李嚴轉身向我:“陛下,請將廖立交與為臣,臣必可從他口中掏出真情。”


    廖立聽得此言,身上一抖。李嚴身為禦史,其冷麵無情是有名的,若說滿朝文武,最敬重的是孔明,那麽最怕的便是李嚴。李嚴整日裏黑沉著臉,看人都是從眼睛的縫裏看,讓人不由得便感到渾身不舒服,背心裏直起雞皮疙瘩。而他處理犯過的大臣也毫不容情,曾在糜芳的廷尉府依律活活杖殺過吳太後的族侄。


    我心中卻有些猶豫,雖然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廖立,但是,廖立若是要害孔明,為什麽一見那字,便承認是自己所寫?若他不承認,豈不是對他自己更是大有好處?何況他寫的那些字跡,幾乎連我都騙過了。


    我已經覺得腦子有些不夠用了。原以為在知道曆史的情況下,既知道有人在暗害孔明,我便可以輕易查他出來,進一步獲取孔明的忠心--雖然孔明的忠心已經足夠了,但我還是想以這種方法向他示好。所以,我會瞞著他進行徹查,會找廖立要襄陽紙,找諸葛喬打探這字的真假並得知這字不似先生近年所為,瞞著李嚴把“諸葛雲”帶到宮裏來審問,安排城中嚴查……


    可是,眼見真相大白我卻不敢肯定,廖立是在裝假還是別有隱情?


    正在此時,殿門官來報:“丞相到。”


    此事倒底是把他驚動了,我道:“有請。”


    孔明急匆匆上得殿來,看到廖立和李嚴,吃了一驚,道:“陛下,這是為何?”


    一見孔明,廖立跳起腳來,大聲叫道:“諸葛亮,不用你做好人,你用計害我,一定是你用計害我!”若不是後麵兩個侍衛緊緊抓住他的胳膊,他便衝了過去。


    我歎了口氣,道:“本來此事沒想驚動丞相,不料你還是來了,李卿,你將此事告知丞相。”


    “是,”李嚴點頭,“前時,我接到人舉報……”便把此事原原本本告知孔明,其間也並未掩藏他對孔明的懷疑。


    孔明聽到告發他幾大罪狀,圖謀不詭時,已是跪了下來。聽李嚴說完,一向鎮定自若的他也額上微微冒汗了。李嚴說完,退後站好,孔明再次叩頭道:“陛下,臣萬萬想不到這兩天會出這樣大的事。總是為臣德才不足,引來此事。不過,既然事涉為臣,那幅字可否容微臣一觀?”


    我點頭道:“來人,把那字給丞相觀看。”


    孔明把那張字放在手中,上下打量,歎道:“廖侍中的字,直可以假亂真,佩服佩服。”


    我見孔明也已認可那字是廖立所寫,更無疑問,喝道:“來人,將廖立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侍衛應一聲便向下帶廖立,卻被孔明攔住:“慢。陛下,為臣的話還沒說完。臣雖說這些字是廖侍中所寫,但隻這些字,卻也並不能斷定這些事乃廖侍中所為。”


    孔明的話把我弄糊塗了,大殿中諸人也都看著孔明,不知他到底在說什麽,連廖立也住了聲。孔明展開那張紙,指著那字道:“陛下請看,這些字每一個都很整齊,所以正是蠶頭雁尾,字字渾成,可惜全篇看起來,卻似少了一種東西。”


    少了東西,少了什麽?我定睛看去,卻是什麽也沒有看出來。李嚴在一邊忽一頓足:“若不是丞相提醒,我幾乎忽略,不錯,全篇看來,少了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缺少謀篇,有些字句好象是拚上去的。”


    孔明大笑:“不錯,這些字,就是拚上去的。請下,可有襄陽紙,錯些給微臣一用。”


    我早已信服,忙著人取來襄陽紙。孔明又道:“再拿些細絹,還有筆墨。”


    我把自己的龍案讓出,親自拿起墨磨起來。孔明告了罪,提起筆來,在細絹上寫了大大的一個“和”字。寫完之後,略晾一晾,放在了一張襄陽紙上,細細展平壓實。接著孔明噙了口水,輕輕噴成細霧,籠在那細絹之上。過了片刻,孔明說聲:“成了。”將細絹放在一邊,拿起襄陽紙,果見那個“和”字已經透過了細絹,端端正正的印在襄陽紙上。孔明把那紙交到我的手中,我拿著它與那紙書信對照著,終於拍在龍案之上:“好手段!”


    孔明說道:“其實我這種噴水的方法並不出色,另有一法是以蒸醋來熏,蒸氣一起,襄陽紙墨跡清晰,有如手寫,卻不會留下任何水漬,而且紙色顯得古舊些,似是數年前之物。我相信,這封書信,便是以此法偽造的。廖侍中雖然與我不睦,時時口角,但文人相輕,自古皆然,他沒有任何惡意。我雖登高位,為百官之長,卻也不過是一介書生出身,並無所長,難免犯錯。而他才華出眾,見識過人,有他提點,我也會經常想一想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麽,拾遺補缺,把事情做得更好。況且,以他的驕傲,就算對我不滿,也必當麵指出,絕不屑於背後出招,用這種辦法來算計我。”


    孔明說著,走到廖立身前,叫著廖立的字道:“公淵,你我相識二十餘載,眼見你我都到了不惑之年,我是個什麽樣的人,你還不知道麽?整天在朝堂上鬥來鬥去,卻連不相幹的旁人都知道了,用這樣一條計,來離間你我。可笑我們自以為是荊州俊傑,天下英才,落入圈套而不自知。若果然中計,你我榮辱還是小事,誤了季漢的大業,上對不起先帝和陛下,下對不起百姓萬民。此後真相大白,留在朝堂上的人更有何麵目以對世人?”


    廖立再也受不了,撲得一聲,給孔明跪了下去:“丞相,廖立平素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總與丞相做對,今日方知我比丞相,有如星火之於皓月,丞相是君子,我是小人,故丞相如海,能容天下,廖立如浪花,胡亂跳動以為能事,卻不知自己的真實麵目。我此番犯下大罪,丞相反為我開脫,雪我奇冤,廖立謝了!”


    孔明道:“何出此言,我們皆是季漢的臣子,理當同心同德,共佐漢室。亮以後有不當之處,還請侍中賜教。”


    兩人相視,孔明微微而笑,廖立卻落下淚來。


    李嚴在一邊,忽得沉聲道:“丞相說得好生輕巧,眼下廖立身犯大罪,法不容情,就算此信不是他所寫,他此時亦未洗清嫌疑。況他以身投敵之罪,遠大過構陷之罪,丞相雖為百官之長,亦無法翼護犯罪之人。丞相除了這一猜測,可還有其它證據?”


    孔明愣了一下,緩緩搖頭道:“我相信,此事另有隱情。”


    李嚴冷笑道:“那就是沒有其它證據了。如此,得罪了。陛下,微臣身為禦史大夫,主管糾察百官,現在把廖立帶下去了。”


    李嚴占住了道理,此時我雖然傾向孔明,卻無法說出其它的話來,隻得點頭:“先將廖立收押了吧。不過事情未曾察明,不可用刑。”廖立一介文士,若是由李嚴任意去審,不出三天,非得死在牢中不可。


    李嚴拱手而去。


    我與孔明相視苦笑。半晌,我斥退諸人,道:“此事,朕沒有做好。”


    孔明先向我深施一禮:“陛下相信微臣,臣感激涕零。此事其間隱密重重,環環相套,思虛周密,其後必隱著一個巨大的圈套。臣雖不知這圈套從何而來,但既然發生在曹魏使者前來之時,決計與曹魏脫不了幹係。不過董昭等人身為使者,若我將其扣留進行審問,就算能查出真相,卻未免惹天下物議。”


    我恨道:“曹魏以人假冒鮮卑人伏擊朕和公主,以設圈套暗算丞相和侍中,若朕放過他們,如何甘心!”


    孔明笑道:“曹魏與季漢為敵,又非一日,若其不進行破壞,才是怪事。隻是此計一石三鳥,竟與我們以賈詡破司馬之計相仿佛,看來也是個高人所為。以為臣看,隻怕是賈詡的可能性還要大些。”


    “為什麽?”


    “我們當年的離間之計,隨著匈奴人在並州作亂,已怕已為有心人識破,旁人不說,隻怕賈詡和司馬懿已是心知肚明。不過此時司馬懿避禍還來不及,身處險地,怎肯再有動作,故臣猜測可能是賈詡要報當時的一箭之仇。


    “不過不論實情如何,他都失敗了。陛下信任微臣,故微臣未受打擊;李嚴一心為公,雖然攻擊微臣,微臣卻也不會因此記恨於他,這離間之計也無所用;而廖立這場牢獄之災雖然雖然冤枉,但他素來心高氣傲,目中無人,經此折磨,於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過些時日,或查出真相為之昭雪,或陛下特旨赦其罪,則其必真心以報陛下。廖立大才,還是可用的。眼下董昭等人意圖已明,將之逐去即可。這場風波過去,北邊中部鮮卑伐西部鮮卑之事,選賢和軍校之事才是重點。”


    我點頭答應。


    廖立的事就這樣告一段落,其後我們秘密派人到荊州調查,發現廖水那一支族人在兩年前就神秘的失蹤了,有人說他們去青州,有人說冀州,雖然地域不同,卻都是曹魏的領地。


    而廖水在漢中的所謂家人和手下,細查之下,發現都是他花錢雇來的,無論如何考問,都並不知道他的底細。廖水居然是獨自一人入季漢來搗亂的。這讓我頗為惱火,雖然說這個廖水的確有能力,為了曹魏敢於一死,可是另一方麵,他以一人之力(雖有曹魏的支持,卻在暗處),以假冒的身份,在我的治下弄出這麽大的動靜來,居然還要人告發了朝堂上才能知道,也充分說明我的統治有多大的漏洞了。


    於是我又在寢宮的柱子下寫下大大的“戶籍”兩個字。一般凡是我認為重要的事情,我都會寫在柱子上,早晚相對,可以時時提醒。比如現在柱子上就寫了“鮮卑”、“舉士”、“軍校”、“商路”和“屯田”。


    明明知道上了當,被人算計了,卻找不到真憑實據,這實在是一件讓人惱火的事。一氣之下,我都想要對那頭老狐狸展開報複行動。後來想想,我還是放棄了。如果曆史不發生改變的話,他活不了三個月了,算了,他敗了一局,臨死讓他搬回去吧。我於是下了特赦令,把廖立直接放了出來。


    和鮮卑使者的見麵竟是一波三折。


    首先是我的大臣們不同意與鮮卑談判,其中以尚書令劉巴為代表。他甚至不客氣的對我說:“陛下你這是亡國之道,這些胡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上百年來他們頻頻入侵中原,讓邊境上狼煙四起,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十室九空,苦不堪言,若與他們聯合,天下人怎麽看我們?百姓如何來支持我們?就算魏國的亂臣賊子們都不敢做這樣的事,陛下卻來做,我們還有什麽麵目自稱為正統,來號令天下收複江山?”


    這些話很些有椎心的感覺。這的確也是我所擔心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觀點使我們漢族一直不敢放開懷抱去認識其他的民族,不肯相信他們也有著與我們一樣傑出的人才,不肯包容和原諒。我不同意這種觀點。事實上,我尊重每一個民族,從武陵蠻到南中蠻,從羌族到匈奴。在這世上,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所養,都有生存下去的權力。在這世界上,除了殺伐之外,應該有另外一種方法,可以讓大家一起存活下去。


    我對劉巴說:“你說得有道理,但是世間的仇恨都是一代代的埋下的,不去解,永遠也解不開。朕也知道胡漢分野太大,不容易處置,但眼下與他們接觸,隻是一個章程,朕的心胸,怎麽也不能比檀石槐和軻比能還小吧。檀石板敢於重用漢人,軻比能敢與我接接觸。難道我反不如他們?”


    劉巴說道:“鮮卑與匈奴一樣,以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穿短衣,住氈房,崇尚武力,好勇鬥狠。塞外困苦的生活也造就了他們強悍不屈的性格,這種性格使他們顯得侵略性十足,經常搔擾邊境地區,搶侵漢人的財產。當年在幽州時,幽州刺史劉虞曾經用懷柔的辦法,他給收攏境外的胡人,給他們土地和種子,教他們種田、建房子,關心他們的生活……公孫瓚則是另一種方法,他建立強大的部隊,嚴酷的打擊所有敢於挑釁他的權威的人,甚至為一點事將其滅族。但是成功了麽?沒有,他們兩個都沒有解決邊患,鮮卑與大漢還是年年交戰,烏桓也是降了又叛,就算是已歸化大漢上百年的匈奴,一有風吹草動,也開始給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所以陛下不要小看了這些異族,他們的強大,他們的凶狠,根本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對這些鮮卑劣種應該趕盡殺絕,與之盟約無異於與狼謀皮。”


    我笑了:“尚書令過慮了。鮮卑的確強大,所以他們能擊敗匈奴,能占領大草原,能年年進攻我們。但是聯也不是無能昏昧之主,何況有孔明,有你們,朕不相信還能讓這些蠻人賺了去。眼下天下紛亂,群雄並起,人們總說現在是魏漢吳三國,其實朕把這個世界看成七國,大漢天下三分,魏漢吳是三國,鮮卑三分,西、中、東三個部落也是三國,而我們西方的西羌國也是一國。朕的目標是先收拾西羌國和步度根,把周圍的問題都解決了,再集中精力對付曹魏。朕可不想曹丕那五路大軍四麵開花齊攻季漢的經曆重演。朕覺得,咱們的眼光能看多遠,咱們就能走多遠,如果隻局限於魏和吳,那麽咱還隻是在棋盤的一角撕殺。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我這樣說,劉巴自然也無話。說起來,我這個皇帝雖然年青,但行事舉止頗有賢主之風,私下議起,有說我象高皇帝的,有說我象光武皇帝的,其實這還是我少時在荊州,得水鏡先生等人的提攜,落得的名聲。而我取雍涼一戰,也把我的聲望抬到了相關的高度。在季漢,我的話還是有相當的份量。而我不是父親那樣的開國之主,所以也不象他那樣為人強勢,說一不二。我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缺點,所以遇事與諸大臣商議,不能議決的由孔明和主要負責之人進行決斷。這樣一來諸大臣都覺得我尊重他們,所以反過來他們也尊重我,就連與不喜歡父親的劉巴,眼睛長到額頭的廖立,在朝堂上對我都還是客氣的。


    說服了朝內大臣,於是接見鮮卑使者。


    此次前來的使者首領乃是軻比能的女婿鬱築鞬,看起來此人與漢人沒什麽區別,猶其是漢話說的相當流利。與他交流毫不費力。不過,他與我說不了兩句,便與身邊的三人嘰裏咕嚕的說幾句。我知道他在翻譯我的話,卻不由得想,在季漢,需要有通鮮卑語的人才,否則他們當麵罵我我都不知道。


    說了幾句客氣話,他們切入正題,果然是要與我聯合,但不是長久聯合,而是要短期合作,他們想要進攻幽州和並州,打算與我聯手。


    我被這個提議吸引了,問及具體的時間,地點,行動舉措,不由也自點頭。軻比能的確是個人物。他打算今秋大規模入侵曹魏,讓我聯絡東吳,從南方和西方吸引曹魏的注意力,他們知道並州的匈奴與我們聯合,所以要他們出兵配合攻擊,成功之後,給我們兩萬頭牛羊當好處。


    我被氣笑了。我季漢缺這兩萬羊麽?這樣利用我們,簡直是笑話。我搖頭道:“牛羊朕不要,朕也不缺那個,朕要上郡、朔方、九原、雲中四郡。”眼下,西部鮮卑步度根勢力極強,我國自馮翊、安定以北,竟全是他的領土,我提出要這四郡,已是將黃河以西的所有領地都劃入了自己的勢力泛圍,這樣與安定、北地等郡連成一線,不但把鮮卑勢力推過了長城以北,而且一直推到了黃河的最北端。


    鬱築鞬嚇了一跳,道:“陛下,你要消滅步度根全族?這對我們有什麽好處,你們有這種實力麽?”


    我笑了:“開玩笑,你們不想要彈漢山王庭?不想占據大青山南北肥美的草原?隻想一年年的入侵,來了就搶,搶了就跑,算什麽本事?靠這一點,你們能把彈漢山搶到手中麽?說實話,朕不想和你們一樣小打小鬧,朕是大漢高皇帝的子孫,朕有數十萬大軍,有天下最有智慧的丞相和最勇敢的將軍,朕知道你們大人是個英雄,也相信他的眼光。你們大人要想強大,要什麽?土地,隻有有了土地,你們的牛羊才能繁殖,你們的兵馬才可以增加,你們才會有數不清的勇士,你們長在馬背上,隻有水草豐美的地方,才是你們的家園。而朕,你也知道,朕的部隊大多數都是步兵和弓箭兵,對於草地,朕並不是那麽看重的。朕隻要邊境不被搔擾,朕隻是不想長安的北麵還有一個步度根在。步度根是檀石槐的後人,與朕聯手,消滅檀石槐的子孫,你們大人才可以真正成為鮮卑的首領。你們都是直性的漢子,朕也不想和你們繞圈子,幹還是不幹,你們自己想想。是年年隨著你們大人南下搶劫,死人損命,拿部落裏的勇士來換取一些錢物好呢?還是擴大你們的領地,增加你們的屬民,給子孫爭得一塊又一塊的草地好呢?要想幹,朕幫著你們,要不想幹,拉倒,朕一不會在南邊策應,二不會讓匈奴出兵,你們大人願意進攻,自有曹魏的閻柔和梁習來應對你們。”


    我的提議讓幾個鮮卑使者愣住了,他們誰也想不到我會有這麽大的胃口,提出進攻步度根的主意來。不過這也正是我要的結果。如果我不擺出一個好戰的姿態來,隻怕將來步度根倒來,他們反過來要脅我。但是,他們會不會被我強硬的姿態嚇倒,而不與我們聯合呢?


    “皇帝陛下,您的要求太過份了。”半響,鬱築鞬還是頂了回來,“您這是幹預鮮卑族的內部事務。我們不可能答應與你們聯手殺害自己的族人的。”


    “那好,這樣好了,你們打曹魏,我來打軻比能,反正仗總是要打的。你們既然來了,朕就透個底給你們,北方四郡,朕一定要收回來,這是大漢的國土!而且,朕會對步度根說,朕是應軻比能大人之約攻擊他的。”


    鬱築鞬搖頭道:“步度根大人不會相信。”


    我笑道:“他會相信的。你們兩部之間不和,他又不是不知道。何況,你們來過這裏。”


    鬱築鞬咬牙道:“陛下,你不要過於自信了,到時我們大人或許會幫著步度根大人攻大陛下的軍隊,到時候,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


    我再次的笑了:“好啊,隻要步度根同意你們越境來擊,朕就算是失敗也認了。問題是你們想與他聯合,他肯麽?他與你們是一撥的,還是和曹魏一撥的?朕還有個消息告訴你們,曹魏前些天來人,想與朕來議和,你道他們為何與朕議和?朕與曹魏,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們就是為了騰出兵力來,解決你們。議和不成,他們還暗中冒充你們的人來行刺朕,你覺得他們想做什麽?若不是朕查清楚他們的底細,隻怕幾位使者的頭顱,已懸在長安城門之外了。曹魏為除你們,早已是不遺餘力,可笑你們還自以為占著主動,想要進攻他們。曹魏的虎豹騎的威力,想來你們也知道,他們經擊烏桓,急行三千裏而且戰之能勝。你們在他們頭上抓虱,後果會如何呢?步度根那麽強大,為什麽老老實實為曹魏守邊?難道是因為他老了,騎不動馬了不成?他是在等你們被曹魏擊敗的機會!你們已經惹怒了曹魏,馬上麵臨滅頂之災,若不是聯的軍隊在這裏危脅他們,他們時刻可以匯集精兵,北進大草原!朕還是那句話,無論是鮮卑各部,還是大漢的各國,自來紛爭不斷,相互仇殺,誰的實力強,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眼下你們被步度根和曹魏包圍著,外於劣勢,若不早下決斷,斬去曹魏的一條手臂,你們滅亡之期隻怕不遠了。”


    鬱築鞬聽得滿頭是汗,終於說道:“這些事情,我做不了主,還要回去稟報我家大人,再做定奪。”


    我點頭道:“可以。朕給你們時間。多在長安城玩幾天,看看我季*物。回去的時候,朕也會派使者隨你們而行。軻比能大人處事公平,素有威望,拋去兩國情份,其實朕也想交他這個朋友的。”


    說起來,我的強勢是與孔明商議後做出的,鮮卑人隻相信實力,你若退縮,他會認為你軟弱可欺。而且,我的話也並非都是虛言,曹魏的實力,也遠遠強於軻比能,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鮮卑的這次南侵,便是給並州刺史梁習一人擊退的。所以他想南下,我並不在乎,但也不想呼應他。我要做得是讓他呼應我北上。鮮卑的步度根部落,我是一定要打一打的,不然的話,他們年年西侵西域,南下安定諸郡,會讓我們很難集中精力搞建設。而且,步度根部落散居大沙漠周圍,數百部落,如一盤散沙,而步度根不似軻比能那樣賞罰分明,處事公正,也沒有什麽雄心大誌。這種病老虎要是不打一打,實在有幹天和。不過,我的打並不是與鮮卑人說得那樣,打一場舉國之戰,一定要收複四郡。眼下打一場十萬人以上的大戰,會拖垮季漢的經濟。我要打的是精兵戰,利用一個出色的將領,帶著少量的部隊,有選擇性的攻擊和擾亂,以主動的進攻,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保證季漢的北方安定。而收複四郡,將是幾年之後的事。


    而我選中的這個將軍,就是薑維。


    薑維,就快回來了。


    三月二十日,長安城舉士開始。之所以選在這個時候,是因為此時不冷不熱,南北的學子們都能適應,不過又怕春夏之交傳疫鬧病,我讓人專門安排了醫正前去給生病的學子免費看病,又準備甘草、金銀花、綠豆等藥材熬湯免費提供。我讓孔明、劉巴和侍中蔣婉三人共同負責主持,保證公正。


    試題是開試之前才擬定發放的,就怕有人作弊。策論是我親自定的題目:“興季漢”、“破曹魏”、“和諸戎”,任選一題。


    站在宮牆上,眼見著上千名學子進入考場,我似看到無數閃閃發光的金子。此時,我突然看到一個身影混在那些學子中間,看起來竟似極為眼熟。


    我問身邊的黑塞:“那個人,怎麽有點象許靈兒?”


    黑塞點頭道:“雖然看不清,但有些象。不過許姑娘眼下在車騎將軍府,那人或許是她的兄弟吧。”


    我點點頭。


    我是帝王,按大臣們的要求,對學子不能擅聽擅見,所以我隻能以常人裝束在遠處望望。隻有殿試之時才能見這些人。我便苦笑,我這皇帝也有個監牢圈著我呢。


    三月二十三日,三場考試全部結束,龍門開放,學子離開考場。我急急的讓孔明他們的卷子交上來,親自過目。我隻看時策,看有沒有和心的。令我開心的是,這一看之下,發現不錯的還真不少,時策以“興季漢”為題的最多,內容各式各式,有論屯田的,有議開渠的,有議論通商的,當然還有要以德治國,認為隻要樹立道德便可無敵於天下的。破曹魏的相比之下就少的多,看了幾篇,詞理到還通暢,但內容大都並無新意。事實我們眼前與曹魏的實力對比看,誰想一口吃掉對方都不可能,就算再有幾個渭南大戰,也不過隻是改變一下雙方的實力,卻很難一次性的解決對手。事實上,原來的曆史裏,曹魏占了天下的四分之三,攻打實力虛弱的蜀漢,還打了十幾年,何況是現在我們以弱敵強。


    相比之下寫“和諸戎”的就更少了,僅有的幾篇都是論述我在益州的胡漢平等的政策,隻把目光局限在我們已經占領的地方,不過即使如此,寫這個題目的很少有大漢族主義,也已經很不容易了。最後有一篇寫鮮卑的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把鮮卑的曆史寫的清清楚楚,而且寫了上中下三策來對付鮮卑,其中竟有許多是我都不知道的。他提出的不是和鮮卑,而是破鮮卑,如何利用鮮卑的內部矛盾,進行分化,打擊,如何來進攻,怎樣在草原裏打仗。雖然好多隻是淺嚐則止,卻顯示出其不凡的眼力。我特意看了一下那個名字,叫做王難,字曆苛。這真是個有趣的名字。


    其後組織殿試,三十餘名上榜的孝廉進入皇宮。我親自出題策試。取中的第一名狀元是馬秉,卻是益州刺史馬良的兒子。


    而第二名和第三名竟然是兄弟,兄長名叫陳衹,弟弟名叫陳鬱。我看這兄弟的相貌都極似許靈兒,特別是那個弟弟,簡直就是許靈兒化了男妝一樣。我問起來,那兄長笑道:“陛下,先太傅是小臣的外公。”原來是靈兒的兩個表兄。我也笑了。


    寫鮮卑事務的王難排名第九。東觀令尹默的兒子尹宗排名第十一,這當對他是個打擊,論及才華,尹宗之博學頗有乃父之風我原以為他必可高中前三的,可惜他的學識根底雖然紮實,卻於實事策論不太精通,滿紙虛浮,自然不入我眼。


    總體看來,這次舉士,依然是各士族子弟占據了大多數,畢竟他們家中有條件,有書籍,有老師,而其餘農、工、商各族便沒有這些便利條件。不過,總算有了十幾個非士族的學子,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其後我大張旗鼓的對這些人才進行表彰,在長安城中巡遊,讓他們在萬眾麵前露臉,在瓊台設宴,讓諸大臣相陪。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我對舉士的重視,其後,各地的學校如雨後春筍般長了出來。由於我重視時策,太學生們也開始主動觀注國家大事,不再一門心思的談玄。


    其間,我與那個王難談了幾句,問起他的祖上,居然是有名的潛夫王符。


    王符,字節信,號潛夫,安定郡臨涇(後世甘肅鎮原)人。生於公元80年,卒於167年,享年在80歲以上。他的思想構成較為綜合複雜,其主流是孔、孟的儒家思想,摻雜了一些道家和法家思想。就是說先秦思想對他影響極深,也很難擺脫西漢傳統的影響。譬如《鹽鐵論》中的“重本抑末”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或“天人感應”。但他麵對的現實與西漢的賢良文學以及董仲舒的講法比較起來,就又有了不少的變通和發展。比如他在《務本》篇中,講了“重本抑末”。他的講法跟《鹽鐵論》中的講法又不一樣了。《鹽鐵論》的講法是,本就是本,末就是末,一對一。這是西漢社會古典經濟起初的反映。東漢不同了,古典經濟複雜化,並且已經露出趨向衰敗的跡象。王符麵對這個現實,他把“本”一分為二,以農為本,以遊為末;把“工”也一分為二,致用為本,巧飾為末;把“商”也一分為二,通貨為本,鬻奇為末。這樣,他把西漢的一對一變為三對三,支持的麵擴大了,打擊的麵縮小了。他的這些思想,簡直是為我們季漢特設的。


    無論是我,還是孔明先生,都對這個潛夫甚為尊重,此時見到他的後人,我不由更是開懷。細談起來,這個王難身世很苦,甚至曾經被鮮卑人弄去當過三年的奴隸,後來家中人想了無數辦法才贖回來。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曆,他對西部鮮卑的情況較為熟悉。


    “你會鮮卑話麽?”


    “會。”


    真是想要睡覺,天上落下個枕頭來。


    薑維於四月五日歸來。他的歸來引起長安城一個小小的轟動。他是我的侍讀,孔明和趙雲的弟子,文武雙全,能征慣戰,橫掃三千裏,拓邊四郡,在年輕的一代中,那是首曲一指的英雄。更重要的是,他並不自以為功,不驕傲,不自負。甚至他在給我的奏章中說,他沒有任何的功勞,他的成功,是因為那些在戰場上死去的下屬們。


    眨眼之間,兩年多沒見薑維了,我是極為想念他,並且懷念我們在一起的日子。此時王濬不在,我偷偷約了諸葛喬,去驛館見薑維。諸葛喬見我興致極高,又因我近年少有這種兒時的舉動,便也不太勸阻我,與我一同前往。


    當然是以諸葛喬的名義去見。此時驛館因為有薑維在,已是熱鬧非凡,仆官從人進進出出,兵丁往來,一個中軍站在門前道:“我家大人明日陛見聖上之後才敢見人,諸大人請回吧。”


    我見薑維守禮,也自欣慰。那中軍見了諸葛喬的名貼,卻似不知道他和薑維的關係,連連拱手道:“大人,實在是不巧,我家校尉有令,小的不敢違背。校尉大人也不過是個二千石的小官,諸位大人何至於來見他。他說見過陛下之後,必要回拜諸位大人的。”


    諸葛喬被他的話氣笑了,道:“你這個殺才,懂得什麽。進去對你家大人說,讓他親自來迎,就說我和北邊那位一起來的。”


    中軍不明白:“北邊那位是誰呀?”抬頭看諸葛喬臉色已不對,嚇得轉身向裏跑。


    不多時,中軍回來,已是滿臉驚駭之色,向諸葛喬深施一禮,小聲道:“我家校尉大人請。”轉身高聲叫著:“諸位大人,實在不巧,今天我家大人不能見客,各位請回。”


    我與諸葛喬向裏走,才一進門,便見薑維拜伏於地:“薑維參見陛下。陛下聖駕親身至此,薑維罪不敢當。”


    我笑著扶他起來:“伯約起來。今天來看你的不是陛下,不是天子,而是你的夥伴阿鬥。兩年不見,可想朕了沒有?”


    薑維淌下淚來:“臣無時不思念陛下。”


    諸葛喬笑道:“想不到殺人如麻的鐵骨將軍還是這樣容易動情啊,隻是為什麽伯約兄卻又狠心腸傷人之心?”


    薑維道:“何出此言?”


    諸葛喬道:“許太傅的孫女……”


    薑維登時麵紅耳赤:“陛下,此事你們也知道了。唉,總是天意弄人。”


    我笑笑跪坐在榻上,讓薑維和諸葛喬也坐下,問道:“好,既然伯鬆提起此事,朕也想知道,伯約對此事是怎麽想的。許家小姐朕也識得,相當有才華的一個女子,論相貌,論才華,論身世,還配不上你不成?”


    薑維搖頭道:“此事一言難盡。陛下,許家小姐對臣一片癡心,臣非草木,豈能不知。當日在西疆,她女扮男妝,與我們這些男人一起騎馬一起出征,有一次我下令追敵,要求把人捆在馬背上,連行了三日三夜,她被累得吐血暈倒。她在我幕中,與普通軍士一樣,吃粗糧,著鐵衣,日夜行軍,從不叫苦,這樣的奇女子,已是世所僅有。可是,許姑娘畢竟是個女子,她背父出門,已是不孝,化妝從軍,差點被封為軍司馬,若如是,則為欺君,如此欺君不孝,不守婦德之女子,就算是再好,臣也不敢相娶啊。”


    薑維前麵的話,我聽了還覺得不錯,可是聽到後來,他居然說靈兒不孝欺君,不守女德,不由大怒,一拍桌案站起身來:“薑維!許靈兒以女子之身,身赴前敵,為國報效,殺賊立功,她護得是季漢江山,有何欺君可言?靈兒受不得家中管束,離家出走,自然有她的不對,但你將不守女德,不孝父母這樣的大帽子扣在她的頭上,你不想想,她這樣做為的是誰?怪不得我聽星彩說她大病了一場,原來你這樣傷害於她。你可知道,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你!旁人誰都可以說她,但你不可以!”


    薑維長跪再拜:“陛下,臣知罪。臣對不起許小姐,臣無話可說。”


    諸葛喬在一邊道:“伯約,陛下本來要幫你助你,讓靈兒回歸許家,讓許家同意與你的親事,這豈不是皆大歡喜,想不到你居然說出如此話來。”


    薑維愣了一下,沉默片刻,終於複叩頭道:“總是臣對不住許家小姐。”


    諸葛喬見他這樣,不由用手摸著下巴,也是無可奈何。我見他堅決,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反正他是立功而歸,又是我的夥伴,婚姻之事,不關我的江山,我何苦費這個力氣。當下我轉過話頭,不再提靈兒之事,隻與他說些童年之事,又說長安的情況,論起西羌國和鮮卑。正說得開心,外麵天色暗了下來,諸葛喬拉了拉我。我愣了一下,諸葛喬道:“伯約,你才回來,好好休息一下,明日還要入朝奏對。一會兒宵禁,我與陛下微服而來,就先回去了。”


    我心道我怕什麽宵禁,卻見諸葛喬向我眨了下眼,便應道:“是啊。你休息吧,此次歸來,朕有好多話要和你說,明日咱們再談。”


    當下我與諸葛喬出來。我問他道:“你這樣著急出來做什麽?我本來都想與伯約聯床夜話了。”


    諸葛喬笑道:“陛下可知薑伯約為何不同意許家小姐的婚事?”


    “為什麽?”


    諸葛喬道:“臣看伯約的樣子,他心裏不是不願意,隻是有什麽原因讓他不得不放棄。在季漢,能讓他違背自己的心願,違背陛下的好意,放戲這個女子的人,隻有一個。”


    “誰?”


    “薑伯約的娘。”


    薑維是個孝子,他的父親薑炯在羌族大亂時死了,我找伴讀時,他們母子都被四叔接到荊州,後來又到益州,來長安。此時聽了諸葛喬的話,我不由想到,難不成薑維的母親已經他定了親,所以他才會以這樣的借口來推托?


    我們迅速前往薑府。薑府位於東市旁邊,是一座隻有一進房屋的小院。除了薑母,隻有三兩個老家人在。後來我曾賜給薑母四個使女,卻被她退了回來,她說她老了,用不著這麽多的人來侍候。這是一個很賢良的老媽媽。


    門上的老家人名叫薑同,早年隨著薑維的父親打過仗。諸葛喬常來看望薑母,所以是認識的。一見便施禮道:“諸葛公子,您來了。我去給你通稟。”


    諸葛喬道:“不用了,我與伯約情同骨肉,伯維我母親便是我的母親,哪有兒子見娘還要通報的。”說著與我抬腿便向裏走。


    屋中已然掌了燈,兩個人影映在窗上,一個老婦人,另一個卻是個少年。難道薑維還有弟弟不成?我看看諸葛喬,諸葛喬也是一愣。卻聽薑母道:“孩子,你日日來陪伴我,逗我開懷,幫你解憂,代我漿洗,難為你了。”


    那少年道:“伯母,明天伯約就要回來了吧。”


    薑母喜道:“是啊,他見過陛下,就會回家了。你也就可以見到他了。”


    那少年卻良久不語,過了片刻才道:“伯母,從明日起,我便不能來陪你了。另外,你見到伯約,千萬不要提我來過的事。”


    薑母奇道:“你不是薑伯的兄弟們,為何卻不見他?”


    那少年搖頭,淒然道:“伯母,你不要問了,反正,您不要對他提我便是。”


    薑母急道:“好孩子,莫哭莫哭,到底是怎麽回事,你對我說,是不是他欺負了你,所以你不想見他,還是怎麽了。”


    那少年驀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轉身便向外逃。薑母急道:“孩子。”起身要追。


    那少年一出門,正遇上諸葛喬。諸葛喬道:“別走。”那少年低頭掩淚急奔,想不到前麵有人,自然而然的伸臂一撥。諸葛喬卻並非文弱書生,當年我們一起從趙雲習過武的,他的武功尚在我之上,將臂一迎,順勢一旋,這一式“回龍勢”連消帶打,用得十分灑脫,可讓對手連轉幾個圈子,消了前進之力。可是才一用出,驀然一股大力襲來,諸葛喬連退數步,已被撞開。


    我咳了一聲。那少年見我,一愣站住。


    陳鬱?


    眼前這個骨瘦如柴,有著一對大大眼睛的少年,竟是我新點的探花郎陳鬱。


    可是,在此時出現在薑府的,又怎麽會是什麽“陳鬱”。


    許靈兒?


    刹那間,涼州路上,那個風采翩然,揮灑如意的小小女子出現在眼前,又與眼前這個瘦骨支棱的少年,哪裏合得到一起?除了那一雙大大的眼睛,竟無半點相似之處了。可眼前的她來不及裝出探花郎的矜持,失措的眼神早是出賣聞她。


    我苦笑道:“靈兒,你也來了。你倒是騙得朕好苦。”


    許靈兒見我認出了她,跪倒在地,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情之為物,竟然可以讓人這樣苦麽?


    我道:“莫哭莫哭,一切自有朕給你作主。”


    心下卻道,這都是什麽事,好好一個探花郎,變成女子,我以後是用她,還是不用她?算了,有孫尚香這個先例在,大不了真的成立個女兵營讓她和關鳳一起鬧去,季漢久經大戰,眼下恢複時期,好多地方男丁征殺一空,成立女兵營也不是不可以的。刹那間打定了主意,於是進門去見老夫人。


    “伯母安好,朕來看你了。”……


    “陛下所疑不差,臣妾的確曾為我兒定下過一門親事。隻是這些年兵荒馬亂,不知道我那親家現在何處,也不知那孩子還在與不在。不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無論他是生是死,我家總要好好找尋,不能也不應放棄,不然日後他找上門來,我如何回應?想不到這個孩兒竟是女子,如此癡情,倒似我涼州女子一般。陛下,臣妾雖是女子,卻不會以俗人眼光看人,靈兒以女身參軍,在涼州亦是常事,便是臣妾,當年也曾上過戰場。所以其間難處,不在靈兒,而在於我那親家。”


    聽薑母如此說,我倒也無話可答,總不能以權勢相逼,讓她作背信之人。想做件好事還真是麻煩。當下我對她說,由我來幫她尋找,若三年內找不到,我就要作主,讓他兩個成親了。


    薑母其實極愛靈兒,當下點頭應承。我辭別而去。


    四月五日,宣室殿中。我和孔明、馬超、趙雲、薑維談論軍事。


    孔明坐在榻上,用羽扇指著壁上巨大的地圖侃侃而談:“方今天下三分,季漢、曹魏、孫吳勢成鼎足。雖然曹魏還是最為強大,但它向西無法擊敗我們,向南無法渡過長江,而曹丕代漢後,曹魏在道義上失去了至高點,已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渭南大戰之後,他的軍力大損,國力大損,在戰場上已失去了主動。而我們與孫吳的聯合,讓曹魏更不敢輕易興兵。但是,我們季漢雖然在軍事上占了些主動,卻也沒有一口吞掉曹魏的實力;東吳自然更沒有能力北進,其實,眼下天下已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各自進入了穩定發展期。我們必須利用這段時間,全力發展經濟,屯積糧食,發展貿易,增加實力。”


    薑維跪坐在地上凝神傾聽,馬超單手握拳支在腮邊,使自己成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式半倒下來,而趙雲卻若有所思的坐在一邊,品著一杯雪水煮出來的ju花,不知想些什麽,再有十來天,他那二百新兵便要對陣遼東精騎。


    “曹魏實行屯田,興修水利,成效顯著,比如揚州刺史劉馥,鎮合肥,廣屯田,修芍陂、茹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公私有蓄,曆代為利。而賈逵之豫州刺史,南與東吳相接,他修守戰之具,堨汝水,造新陂,又通運渠二百餘裏。都給曹魏發展做出了貢獻。而曹魏也有著出色的人才優勢和地理優勢,中原各州自古便是富饒之地,這是曹魏國力強大的一個重要保證。”


    “而東吳呢,他們所據之地本為蠻荒之地,少有人煙,但是北方大亂,避戰亂南遷的北方農民帶去了先進的農具,有了大批的勞力力;而江南的氣候也適合農業生產;他們又征服山越人,使他們下山務農、參軍,實力也迅速增強,此外,他們發展製瓷,造船,他們的船隊可以遠航到我們所沒見過的國家,與他們通商,易貨,帶回我們所沒見過的東西。”


    “相比之下,我們季漢立國較晚,征戰較多,家底自然也沒有曹魏和東吳那樣厚。而我們季漢要發展,就不能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國有四民,士農工商,陛下以科考取士,則天下學子歸心;陛下屯良田,興水利,則民有所本;陛下召良工,鑄良器,則我季漢甲兵鋒利;陛下自立國以來,不以商人為賤民,重開絲路,廣開大市,以商人貿遷有無,平物價,濟急需,使之有益於民,有利於國,與士、農、工互相表裏,互相促進,所以近年季漢雖然初立,國力卻上升很快。據我所知,僅銷往曹魏的那批大秦珠寶,我們便賺了上千萬錢,這相當於一個小郡的歲入了。而且我們擁有關中的上上之地,擁有益州的天府之國,我們獎勵農耕,重視水利,注意改善異族的關係,加速邊地的開發。重新打通絲綢之路,發展貿易。眼見我們季漢便可蒸蒸日上。但是要想發展,卻還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邊患。我們季漢東有曹魏,北有鮮卑、匈奴、東羌、西有西域五十國,有西羌國,南有南蠻。”


    “諸胡部歸屬以來,我大漢視之如異類,官吏大小,肆意欺淩,征召良馬軍士,同樣撕殺,卻不肯同樣給予軍晌,同樣勞作,卻要加重稅負,這種事在西涼猶其突出。所以,東漢二百年的羌胡叛亂,其實乃是洛陽城中一般人造出的人禍。陛下治西涼以來,第一次給了他們大漢國屬民的代遇,承認他們是大漢國人,準許他們改漢姓,著漢服,習農耕,入軍隊,不蔑視,不欺淩,示之以公,待之以平。本來還有不少大臣反對的,後來才發現陛下見識之高遠:天之生人,本無蕃漢之別,然這些胡人生於遠地荒漠,叢林臻莽,必以射獵為生,因此常習戰鬥。若我恩信撫之,衣食周之,則皆漢人矣。所以有蠻人舉族來歸,入我軍伍。今有馬良在蜀,南蠻不足為患;而西羌之國,兵強馬壯,卻被你打得大敗,國中大帥被你所殺,丞相歸降,國主逃過大雪山。一舉解除了我大漢二百餘年未曾解決的羌胡之亂,原因何在?不僅僅是你的勇武能戰,更重要的還是陛下的政策。”


    “但是,我們眼下要對付的鮮卑,卻與羌、蠻諸部完全不同。鮮卑國東西長一萬兩千餘裏,南北寬七千餘裏,盡有匈奴故地,曾經東敗夫餘,西擊烏孫,北逐丁零,南侵漢邊,勢力極為強大。羌胡雖叛,但常自以為大漢國人。鮮卑卻以大漢為敵,以侵擾為樂,其國直接涉及到我季漢北部是否安定,涉及到西域都護能否安然重建,涉及到匈奴能否受到我們掌控,所以在未來的幾年裏,我們一定要下手解決他們,最少也要解決其一部。”


    “或許你要問,為什麽我們連曹魏都沒有解決掉,卻要先解決這個我大漢幾百年都沒有解決過的大敵?”


    “其一,鮮卑果真強大的不可戰勝麽?不然,鮮卑合族不足百萬人,又分成三個部落,六十個小邑,互不統屬。而我大漢最強大時有五千餘萬人,相當於五十個鮮卑族。就算我季漢,人數也比他們合族都要多上一倍。--誠如陛下所說,季漢的戶籍統計還存在疏失之處,存在不少隱戶,其實季漢比這個人數還要多。但為什麽大漢之時這樣強大,他們還敢於年年寇我邊境呢,這是因為塞外窮,塞外的土地無法養活那麽多的人,所以他們才要四處搶掠,如果不搶掠,他們就生存不下去。甚至,他們捉回漢人俘擄幫他們捉魚來維護生計。”


    “其二,我大漢是不是真得無法擊敗他們?鮮卑人一向無視大漢,百十年來肆意入侵,把大漢當成一塊鮮美的肥肉,什麽時候想吃了,便南來咬一口。鮮卑人看不起漢人,認為漢人沒本事,膽子小,不會打仗。但是的確如此麽?大漢不是不會打仗,也不是沒本事打仗,而是打不起仗。東漢時,從所有錢財都集中到帝王宦官和諸大臣之手,豪門大族富可敵國,而國庫中空空如也。打仗,說到底是打錢,特別是大漢這種以步兵為主的軍隊,沒有龐大的軍資和充祫的軍需,大軍根本就是寸步難行。而胡人以輕騎為主的軍隊,將士都是他們的族眾和奴隸,不要軍響,隻要帶上牧畜就可以打仗。漢人的疆域裏,人口多,財富多,以戰養戰就可以維持大軍的生存。但是漢軍攻擊他們就沒有這樣的便利。大漠廣袤,荒無人煙,冬季漫長,就是是擄掠了胡人的族眾和他們的牲畜,漢人的大軍也很難長時間占據土地和維持生存。幾百年來,在這片無邊無際的大漠裏,大漢國和匈奴人、和鮮卑人、還有部分羌人就是在這種互相攻伐中度過的,結果如何?大漠依舊是胡人的天下,任大漢國如何強盛,都沒有把大漠變成大漢國的疆域。沒有鮮卑人擔心自己的大漠會變成漢人的牧場,也沒有人擔心自已的族眾會變成漢人的奴隸。”


    “其三,近兩年進攻是好機會。自檀石槐死後,鮮卑便分成三部,互相攻擊,實力大減。眼下這幾個鮮卑大人也不是檀石槐那樣英才天縱的人物。曹魏隻是大漢分裂的三分之一,他們竟可威懾三部鮮卑,便是為此,這也是我們解決他們的好時機。曹魏威脅鮮卑,令鮮卑臣服是因為他們手中有著一支鐵騎,一支行動如風戰之能勝的虎豹騎!他們敢於深入草原做戰,他們不怕鮮卑人逃走。而我們,同樣有著一支涼州鐵騎,我們的涼州馬甲於天下,比鮮卑馬還要高大強壯,我們的戰士久經戰陣,比鮮卑人更加輕生忘死。大漢這些年敗落了,唯一欣慰的是打出了一大批的精兵強將,無論是季漢、是曹魏還是東吳。用這樣的人馬去開拓北方,必會有所斬獲。”


    “其四,控製和遏製胡族,我們已經有了許多成功的經驗,胡人內遷大漢已有一兩百年的曆史,我們的先輩用了各種各樣軟硬兼施的方法,比如給地封王,安撫和親,內遷州郡,邊郡開市,招攬胡人貴族子弟到京城定居,到太學學習,甚至還讓他們放棄畜牧改學耕地種田。很多胡人因為生活得到改善,生存有了保障,對大漢感恩載德,忠心臣服。南部匈奴、歸屬羌人、歸屬烏丸等皆是如此。我們能解決他們,當然也可以解決鮮卑。”


    “其五,便是軻比能派使前來。本來我們早就想北進,隻是一直沒有機會,騰不出手來,本來陛下此次召你回長安,便有讓你北進之意,恰恰此時他主動與我勾通,正是給了我們一個絕佳的借口,為我們插手鮮卑事務增添了一個好的由頭。有此五點,所以我和陛下商議,要打一打步度根。就算他沒有降順曹魏,我們也要打一打他,他離我們太近了。”


    薑維聽著孔明的話,沉思著:“不知能給我多少人?”


    我把茶杯交給身邊的侍者去添水,道:“太多的人,不可能給你。季漢還不富裕,旁的不說,光是糧草朕也消耗不起。朕給你五千鐵騎,你去大草原上摸摸情況,可以打勝仗,也可以打敗仗,但無論勝仗還是敗仗,都要有價值,不要白丟了朕的臉。”


    薑維點頭:“放心,少主,我什麽時候丟過你的臉。”一不小心,他把兒時的稱呼叫了出來。


    我聽著他叫我少主,反覺得親切:“若是你摸得細致,過兩年朕與你一起去大草原。”


    薑維笑了:“聽說陛下打算遣使前往軻比能部?”


    “不錯,是有此打算。朕打算以鄧芝為使者,王難為副使輔之。”


    “臣打算化妝為隨之,隨之共同前往。”


    “鮮卑人沒見過你,你悄悄隨著去一趟,也不是不可以。隻是當心被發現了身份,朕可不想你一仗沒打,便傷在鮮卑。”


    四月六日,我匯集百官,宣布對此科進士們的任命。狀元馬秉為尚書台議郎,陳邸等九人為郎官,入禁中侍駕,其餘人按尚書台和丞相府研究後,分別送往各地任副職學習政務。在漢代,舉孝廉也好,舉秀才(茂才)也好,都不能直接任命官職,一般要擔任郎官學習一段時間的政務。


    在這個過程中,我悄悄的把陳鬱(許靈兒)和王難塞入了丞相府知聞所之中,這個知聞所極為神秘,是我讓孔明建立的,主要是打探魏吳兩國的消息,進行一些破壞、策反之類的工作,進入之後便極少在外人眼前露麵。這樣一來,他們兩個的消失自然也就不會引人注意了。這樣,“陳鬱”在知聞所中,而許靈兒則可以恢複女兒身,而王難也可以隨使團離開,而不會在長安城中引人注目。


    四月十日,鄧芝帶著薑維和王難隨鬱築鞬等人回歸鮮卑。從馮翊郡向北,便是並州(包括山西、陝北和內蒙南部的一小部分等地)地界的上郡,但是渭南之戰以後,黃河以西的上郡(陝北等地)已經有大半被劃入了我們的勢力範圍,曹魏的力量無法延伸到這裏。而上郡北部,則由西部鮮卑鮮卑實際控製,到那裏,無論是鬱築鞬還是鄧芝薑維都要加些小心,否則將會是很危險的,畢竟步度根集團的勢力強大的很,鮮卑有很多凶悍的部落,無法無天,雁過拔毛,搶掠成性。雖說鬱築鞬和鄧芝所帶都是精兵強將,又有各種身份掩護,有和鬱築鞬交好的部落,要想不費力氣就走到軻比能的中部鮮卑,也要費些力氣。


    四月十五日,是我給趙雲等人一個月時間的最後一天。明天,一百名遼東精騎就要和軍校的二百新兵交戰了。我手下共有一千多的遼東精騎,都是渭南之戰時俘獲的遼東戰士。除了極少數的人被公孫家族贖回之外,大部分人都被丟在了我的軍中。這些遼東人被擒之後,士氣相當低落,覺得離家千裏,再也不能回去,個個死了老子娘一樣。不過人畢竟都想活著,隻要有一線生機,便不想死,加上這個時代,整天打仗,被俘也是常事。被俘的戰士,轉過身編好隊便可以毫無顧忌的殺向自己昔日的袍澤,而沒有半點猶豫。當他們看到我不但沒將他們當成奴隸,反而如同自己的兵馬一樣看顧,而且居然有軍晌之後,他們的士氣便重新恢複了。


    他們現在由四叔帶出了的一個軍司馬名叫孫進的統領。孫進本領不算高,但為人隨和,帶兵有一套。他聽說是要用這些兵馬他的故主爭鋒,吃驚的說什麽都不肯,後來就想辦法挑些身體弱的,本領差的,還想辦法打擊他們的士氣。這件事我開始沒注意,後來聽李晟說了,當笑話講給四叔,四叔大罵了孫進一頓,親自挑了一百名最好的遼東精騎,並且說,他們打敗了那二百新兵,由他出錢贖他們回遼東。這下子那這精騎個個如同瘋了一樣,個個嗷嗷直叫,非要把那些沒上過馬背的新兵打得找不著北不可。


    我知道四叔一方麵是對自己有信心,另一方麵卻是他的性格所致,寧可失敗,也不肯放水。


    無論勝負,我想明天都會是一場很激烈的拚殺了。


    第二天的比鬥,就在軍校中舉行,我親自到場,不僅是因為我要出錢,更是因為我想看看四叔和於禁的本事。


    為了減少損傷,我要求不得使用鐵蒺藜、刺馬釘等對馬有傷害的東西。這樣一來,留給四叔他們的空間就更小了。而且今早往這裏來的時候,李晟還告訴我一個不幸的消息,我交給四叔的那二百人,居然這一個月裏,有多一半的人都不能爬上馬背。這算什麽事兒!若是這樣一來,四叔他們豈不是會敗得很慘?我是不是一時興起,反害了四叔,讓他丟麵子,可不是我的想法啊。這樣想著,我不由得為今天的比鬥擔起心來。


    早知道直接答應他就是了,還比什麽,現在騎虎難下,可怎麽才好。我不由為我在這件事上的孩子氣感到後悔。


    鼓聲響起,比鬥開始。我坐在高台之上,三叔、四叔、馬超、於禁分坐在我的身邊。張苞身著一身士兵的衣服,灰溜溜的站在將台之下。他被奪了城門校尉之位,到軍校裏當個小兵,實在是沒臉見人了。聽說三叔還大罵了他一頓,說他太不爭氣。要不是靈兒求情,他這一頓好打是跑不了了。除他之外,關鳳和許靈兒也立在台下,這兩人現在身著女裝,她們已是軍校生,和入了太學的太學生一樣,眼睛可以望到天上去,和張苞這等小兵又自不同。


    其實在東漢,士大夫掌權,對於打打殺殺的將軍十分看不起,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這種情況到了三國時有了改變,由於戰亂,便是文官也封將軍什麽的,不通武藝反而不成。所以我這個軍校成立的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但是召生卻有些費力,因為好多將軍們打打殺殺一輩子,並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從軍,而是想讓他們讀書學文,舒舒服服的當個太平官。所以軍校召生情況不容樂觀。我當時有些生氣,幾乎想強征這些貴族子弟們入軍校。可是關鳳和許靈兒入了軍校之後,這種情況突然間就變了,什麽黃邕、黃祟(黃權子)、李遺、李球(李恢子、侄)、向充(向寵弟)、張毣(張裔子)、呂祥(呂凱子)、馬脩(馬忠子)……全都加入了軍校。一時間軍校顯得熱鬧非凡。美女的威力如此之大,倒是讓我想象不到。


    一陣牛角號聲吹起,那是遼東精騎集結了,雖然隻有一百匹馬,可久戰精兵,一動起來,陣陣殺氣衝天。他們手中拿著長長的竹刀,呼喝連連。


    而軍校的二百新兵魚貫而前,十一人一組,列成陣勢,先四人橫排成一字形手執丈八長矛,矛尖向前,矛柄柱地,後三人品字形執弓,左右兩側兩人執巨盾相護,最後兩人執長刀,整個看起來,竟形成一個人工的拒馬陣。我用眼一掃,發現不對,在為我給了四叔二百人,眼下共有十四個拒馬陣,也就是隻有一百五十四人,還有四十六人在哪裏。而且我給四叔這些人是讓他練騎兵,難道他想要以步兵來對抗騎兵不成?


    鼓聲再響,比鬥正式開始。遼東精騎首領吹響了胸前的牛角號,一百把竹刀同時舉了起來,戰馬嘶鳴著,被禦者拉得抬起前蹄。


    首領大聲叫道:“呼--喝--”


    他身後的精騎也也拉著絲韁高叫道:“呼--喝--”


    一時間氣勢如虹,殺氣衝天。


    我在台上問四叔:“他們在叫什麽?”


    四叔答道:“遼東鮮卑人衝鋒時就這樣叫,他們通過這叫聲鼓動士氣,也通過這叫聲來協調步伐,當他們士氣達到頂點,步伐達到一致的時候,就會如開閘的洪水一樣狂湧而下,勢不可擋。沒有組織過的步兵,就算數量多幾倍,被他們衝起來,其戰陣也會一舉擊破,損失慘重。”


    才說到這裏,那首領將刀向一揮,整個遼東精騎一百人排成整齊的錐形之勢,如一支利箭向前衝去。速度,騎兵要的是速度,速度是最可怕的武器!


    但是今天隻是演練,他們不會有將馬速提到最快時的空間。因為如果那樣,衝鋒的鐵騎會直接將兵步們連人帶武器撞飛,而馬匹和騎兵也會被長矛陣刺透,雖然為了安全,那些矛並沒有安裝鐵製矛尖,但就算是根木棍,在這種衝力下,一樣可以穿過人和馬那薄薄的皮膚。僅管這樣,這樣的馬速已經很可怕了。


    整齊的鐵蹄踏在地上,飛騰的煙塵迷漫空中,隆隆的巨響讓新兵渾身發抖,但我發現,我交給四叔的那些人,卻並沒有荒亂,他們鎮定如桓。


    “四叔,這些人沒學會騎馬,但可是鎮定的很呐。”


    “這是文則將軍的主意,拒馬陣也是他的創舉。其實當真在戰場上,我們還可以使用真正的拒馬陣,丈許高的拒馬排成陣勢,軍士藏在拒馬間攻敵,還可以使用車陣,使用鐵蒺藜和刺馬釘,最好的還是強弩和元戎,一箭射他一串兒。隻是今天演練,自然不能用這種東西。所以文則將軍用這些人排成拒馬陣,使敵人的馬匹無法衝起來,每十一個人成一個小陣,以小陣來與敵人拚殺,小陣之間也可以配合,變陣也方便,可以有效的打擊敵人,保存自己。為了讓這些士兵適應作戰,我每天帶著三百人的騎兵從他們身邊衝來衝去,有時從他們頭上跳過去。所以眼下遼東精騎雖然氣勢挺強,但已嚇不倒他們了。”


    正說著,拒馬陣已經有了動靜,突然間一聲齊喝:“風--”四十二支無頭竹箭已飛了出來,這些箭雖然不多,但卻整齊而密集的撲向遼東精騎,如有一群鳥兒入向稻田,尋找著自己的目標。遼東人齊齊的舉起渾圓的皮盾擋在頭上,但還是有五六人被箭射中要害,立時被眼尖的裁判發現並喝止。那些人隻好不甘心的停下來,好強的馬兒不肯駐足,被騎手勒得發出陣陣悲鳴。他們“陣亡”了。


    “加速!加速!呼--喝--”首領不停踢著馬匹,向前衝去,他們要衝過這一段射程,到了近前,就是他們的天下。


    “自由射擊!把所有的箭都射出去!”拒馬陣裏的弓箭手們不停的射箭。但是臨敵不過三,他們隻來射傷了不足二十個騎兵,敵軍便已衝到了眼前。弓箭兵棄了弓箭,拿起長戟。


    “殺!”遼東精騎揮動著竹刀。


    “殺!”步兵們以人組成的拒馬陣相迎。如林的長矛讓遼東人無隻能無法正麵硬突,有一騎遼人帶不住馬勢,竟撲到上拒馬陣上,四杆沒有尖頭的木質長矛被巨大的衝撞力砸斷,兩人被砸倒,那騎士落在地上,一個步兵用竹刀在他頸上一拉,他便隻好倒在地上不動了。


    更多的遼東人強衝入拒馬陣的縫隙裏,但由於陣與陣之間縫隙較小,他們的保守使他們失去了速度,戰鬥便成了纏鬥。拒馬陣的威力顯現出來,而遼東人也開始動了真火。不時有人被喝止,判為陣亡或重傷。


    整個場中黃沙滾滾,激烈異常。


    拒馬陣越來越薄,終於不成陣勢,遼東人還有五十餘騎的時候,拒馬陣中的步兵已不足六十人,除去被箭射“死”的遼東人,步兵傷亡比竟然還是達到了三比一。我不由對這拒馬陣略有些失望,看來,四叔敗了。


    正在此時,突然間骨笛聲響起!那是西涼鐵騎衝鋒的信號。在遼東人的後麵,幾個帳幕突然倒下,四十六騎騎兵從帳中如飛撲出,從背後殺過來。他們身著西涼鐵騎的征袍,手著西涼鐵騎貫用的長矛,吹動著羌人戰陣上常用的尖銳的骨笛,如狼似虎,直撲過來。一時間遼東人大亂,他們來不及轉過馬頭,便被長矛刺殺。這背後的一刀來得如此突然,讓他們難以防範。


    比鬥到這裏其實就算是結束了。幾十個遼東人就算可以輕易轉過身來迎敵,但若是當真在戰場之上,幾百人、幾千人的戰陣,那就絕對無法變幻陣形,陷入混戰失去速度的騎兵,絕對無法抵敵這樣的衝擊。


    我點頭向四叔笑道:“四叔,文則將軍,還是你們贏了。想不到你們竟敢用步兵來對抗騎兵,而且還敢於分兵。朕說過的話一定算數,軍校的馬匹朕來負責。”


    四叔笑道:“這還不是陛下逼的。你給我的都是步兵,一個月的時間,能有四十多年天姿出色的上馬作戰已是難得了。”


    “好,從今天起,季漢軍校正式成立,願幾位將軍給季漢多培養一些將才,讓季漢百姓再不受刀兵之苦,讓天下重新恢複太平!”


    三叔、四叔、馬超、於禁聽說這樣說,同時站起來,說道:“謹遵陛下旨意。”


    我對三叔道:“三叔,其實苞弟沒有大的過錯,我這次罰他,隻是要磨磨他的性子。他太拿事不當事了。”我用手指著台下,“還有這些姑娘少爺們,我希望咱們的軍校,能把他們這些石頭塊子,都煆成百煉精鋼!以後的季漢,還要靠他們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雨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雨客並收藏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