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第二彈!此山是我開……好吧,打劫!打劫收藏、票票、打賞……哎哎哎,你別走呀,啥都沒有給個評論也好呀:)】


    南山山腳,一處平坦的高地上,如蔭的綠草中,圍坐了一圈短打扮的人,圈子中央卻是身著長衫的楚凡。


    “咱們先來看看這鐵料,”楚凡端起手中那杆魯密銃,挲摩著黑亮的槍管道,“諸位看看,這種鐵料咱們能弄出來嗎?”


    昨天下午範正龍派來的那倆福建人給楚凡匯報的情況是,幕府看來上當了,真以為偷襲三景台大營是島津家幹的,所以這段時間老有薩摩地方口音的人在長崎打聽三景台這事兒,似乎是島津家急於洗清嫌疑派來的。


    這讓楚凡大喜過望,他原本擔心當時喊那幾嗓子已經露餡了,現在看來居然給蒙混過去了。


    心情好,精神就好,今天一大早楚凡就把那位從工部挖來的銃管工匠以及所有的鐵匠都召集來了,商量生產和改造魯密銃的事兒——想要造魯密銃,當然得先解決材料問題;而鐵匠鋪子還沒建,隻能坐在草地上了。


    聽他這麽問,圈子中一位黑得像炭頭的漢子接過魯密銃仔細查看後,猶疑著開口道,“啟稟公子,這是上好的鋼料……俺做倒是做得出來,就是太費工。”


    楚凡看了看他,一下想起來了,他便是小花的爹王登海,“王師傅,你說說,若是你來造這鋼料,一天能出多少?”


    “一天哪夠呀?”王登海瞪大了眼,“俺不幹別的,光疊打生熟料的話,三天估摸著能打出十斤左右。”


    別的幾個鐵匠也紛紛附和著點頭,有的還在嘟噥,“俺手慢,估計得用四天。”


    “公子爺,這就是所謂的百煉鋼了。”那位工部挖來的造銃管的工匠進一步補充道,他叫唐吉牛,今年三十八歲,可滿臉細細的皺紋和他沉穩的氣質讓他看起來像個小老頭。


    楚凡暗中哀歎了一聲——這落後得令人發指的生產力呀!


    必須想辦法改變一下,要不就這生產速度,一個月下來也造不出幾斤鋼材。


    可他又不是冶煉專業的,這怎麽煉鋼他哪兒懂呀?


    “這位師傅說的對,”王登海點點頭道,“隻是俺看這銃管的鋼料,卻還不是最好的,不是打造兵器那種百煉鋼,估摸著跟造甲的鋼料差不多……一斤生鐵三斤熟鐵打出的。”


    他這生鐵、熟鐵一出口,楚凡記憶深處某個名詞一下被翻了出來:灌鋼法!


    拜前世某點所賜,楚凡看了不少曆史軍事類的網絡小說,其中就有豬腳改進煉鋼方法的橋段,用的便是這灌鋼法,把生鐵燒化淋在熟鐵上還是把熟鐵燒化了淋生鐵上楚凡記不起來了,但方法就該是如此。


    想到這裏,楚凡細細問了一下王登海打鐵的過程:原來是將生鐵條和熟鐵條疊放在一起,燒到紅熱狀態後,用鐵錘反複擊打,直至二者融而為一;反複重複這過程,便能得到越來越多的鋼料。


    摸清楚現在的生產情況後,楚凡沉吟著問道,“如果能把生鐵燒化,淋入熟鐵條裏麵,那不就能大大加快速度了?”


    王登海看了楚凡一眼再不說話了,其實他是在腹誹——果然是任事兒不懂的富家公子,想事情太簡單,那生鐵可是能燒得化的?


    “公子爺果然是博聞強記,”那唐師傅見王登海不說話,當然知道他在想什麽,為了避免尷尬,他趕緊解釋道,“生鐵燒化淋入熟鐵,此乃灌鋼法,嘉靖年間河南一帶還有工匠曾用此法煉鋼,隻是這些年下來,此法已是失傳……生鐵燒不化!”


    生鐵燒不化?


    楚凡有些懵圈,那唐師傅見他不語,補充道,“公子爺,即便是這灌鋼法,據小人所知,也須反複鍛打,方可得用……隻是這鍛打次數少些罷了。”


    楚凡此刻卻在想熔化生鐵的事,他問王登海道,“王師傅,你的打鐵爐是燒什麽的?”


    “回公子,是木炭,”王登海想都沒想便回答道,“俺這兩天剛把燒炭的窯子建好。”


    怪不得!楚凡恍然大悟,他雖然不知道煉鋼的工藝,但基本的知識是知道的:煉鋼煉鋼,可不就要用焦炭嗎?


    用焦炭的原因,就是因為木炭達不到能讓生鐵熔化的溫度!


    焦炭!


    隻要有了焦炭,灌鋼法的瓶頸能便迎刃而解!


    至於鍛打,這個就更好解決了——誰規定一定要用人力?風力水力不都可以用來鍛造嗎?當然這個現在不急,日後再解決不遲。


    想到這裏,楚凡站了起來,昂然道,“王師傅,請你帶我到燒炭的窯子去……我來解決燒化生鐵的事情!”


    眾人紛紛跟著他站了起來,卻對他這話不以為然——這小秀才都不懂打鐵,居然就敢誇下這般海口。


    一行人來到營寨西邊的一個比較陡峭的山腳下,隻見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已經開鑿出一個一人多高的崖洞來,裏麵堆滿了劈好的木材,看樣子王登海已經準備封窯燒炭了。


    楚凡讓他把木柴全搬出來,然後又讓人從磚瓦窯那邊拖來了一車上好的無煙煤——那是拿來燒磚瓦窯的——塞到了崖洞裏。


    楚凡給王登海說,以前怎麽燒炭,現在就怎麽燒,於是王登海帶著滿腔的疑惑用泥封好了崖洞,在四周堆上木柴,點火燒了起來。


    因這窯需要燒三天,所以楚凡領著那位唐師傅回到了在建的營寨裏,把另外兩位挖來的工匠叫來後,拿出了孫元華試製的那支燧發火銃,開始琢磨如何改造魯密銃的事情。


    三名工匠先是細細查看了那個燧發裝置,一疊聲讚歎構思精巧——這燧發火銃是兵部兵仗局試製的,他們工部軍器局當然是一無所知——他們都是一輩子和火銃打交道的人,見到如此精致巧妙的火銃自然無比激動。


    “小師叔,到處尋你不見,你卻原來在這裏。”隨著一聲欣喜的呼聲,孫和鬥帶著張子玉他們快步走了過來。


    一看到三名工匠手上的燧發槍,孫和鬥一下激動了起來,“這不是我爹造的自生火銃嗎?……小師叔,我爹對你這自生火之法,可是讚不絕口呀!”


    “承蒙孫師兄厚愛,”楚凡笑道,“這燧發裝置,其實應該算是我和孫師兄一塊想出來的。”


    “小師叔何必過謙?”孫和鬥搖了搖頭道,“我爹說了,沒你指點,他絕想不到這……燧發裝置!”


    他倆自顧自交談,卻聽得一旁的唐師傅瞪大了眼。


    這麽精巧的裝置,居然是這年紀輕輕的公子爺想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遼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河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河蟹並收藏戰遼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