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誇張的還是宋代輿論對於跨輩份(含師生關係)結合的戒懼,即使是皇室成員也不能例外。而對大臣來說,即使是沒有證據的空穴來風都足以令其引咎辭職,一代文豪歐陽修就吃過這個虧,也算是他陷害名將狄青的報應吧。
所以說,《神雕俠侶》中楊過公布他與小龍女之間的關係後,在場諸人的反應是完全正常的,而若完全按照宋代的風俗律法來看,郭靖最終沒忍心殺死楊過,那麽他也應該會跟著身敗名裂,但金庸如果這麽寫,那小說就不好看了
對於倫理的極度重視,使得宋朝皇帝沒有像唐朝那樣亂倫成風,準確地說宋代雖然也有好色如命的昏君,卻沒有一個在倫理方麵犯禁,這應該算是很大的進步。
唯一有一點嫌疑的,倒正是趙旉的父親,曆史上趙構即位初期與孟太後、以及後來與接回的生母韋太後之間關係過於親近,曾經引起不少非議,最後趙構迫於壓力不得不改換寢宮,不過在趙旉看來,這一切都不過是文人無聊的捕風捉影罷了。
雖然宋朝這方麵的改變,顯然要比倫理關係普遍亂七八糟的唐代進步得多,但趙旉卻並不認可。在他看來,倫理道德與法律的職權範圍應該是分開的,而宋代卻重疊得很厲害。由於倫理道德在民眾和士林中的影響力本就遠遠大過法律,在這種環境下,法治完全成了空談,而人治的比重必然大大增加,想要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並發展壯大,談何容易?
其實歐洲中世紀的情況也差不多,甚至更加嚴重,畢竟中國可沒有什麽火刑柱,但歐洲國家多啊!而資產階級的興起,和後來工業革命的爆發,本就是小概率事件,中國雖然底子較好,但中國是大一統的狀態,與國家眾多的歐洲迥然不同。大變革首先出現在中國的幾率,也許高於(隻是因為中國太大,但也高不了多少,歐洲國家的中央集權程度低,非常有利於變革的出現和擴散。)同時期的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但最多也不過是一兩倍而已,而歐洲有幾十個國家。
另外,歐洲隻要一個國家變革成功,就會立即傳播開來,使整個歐洲的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而東方是中國一家獨大,根本形不成良性的交流
微服私訪收獲極大,玩得也非常開心,但一個意外事件卻使得趙構父子興致全無,麵色陰沉地返回了宮中。一行人在市集中見到連片的小地攤正在售賣一種從未見過的肉脯,還將其分類命名,分別稱之為“不羨羊”、“和骨爛”。那些賣肉的攤主老的老、小的小,一個個衣衫襤褸,缺胳膊少腿的也不在少數,看上去煞是可憐。
趙構雖然能夠下達非常殘酷的命令,但在親眼見到的情況下,還是不由自主地生出了惻隱之心,因為這是人類的本能啊!除了極少數人渣中的人渣(曆史上的成吉思汗屬於此類,年幼時為了一條魚被搶的小怨,而在對方不願還手傷害自己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異母兄弟,自古到今有記載的,恐怕再無第二個了。),即使再狠辣的政治家也有富於同情心的一麵,但隻限於親眼見到的情況,例如後世的那位偉人,而孟子對“君子遠庖廚”的解釋,也正是指的這種情況。
於是趙構便打算出錢買下那些肉脯,以幫助一下那些潦倒不堪的肉販們,誰知卻聽到一位老人勸阻道,“公子別買,那是人肉!”
知道真相的趙旉當場嘔吐不止,而趙構因為是成年人,表現得沒有那麽激烈。
原來這些老弱病殘本是登州人範溫組織的抗金義軍,因為食物缺乏不得不以敵我雙方的屍體為食,為了防止變質還將剩餘的人肉製成了肉脯作為幹糧,但即使如此他們最後還是不得不從海路撤到南方。南宋小朝廷雖然接納了他們,但現在財政並不寬鬆,隻能收編其中的精壯入伍,而像趙旉眼前的這些老弱病殘卻無人問津。
這些人幾乎都喪失了勞動能力,在朝廷根本給不出撫恤的情況下隻有死路一條。因此他們不得不繼續啃著人肉幹苦捱,最後有人出了個主意,越州城內糧價奇高,也許這些人肉幹還能賣出一點小錢
登州義軍一開始吃人肉隻是為了活下去,但吃著吃著就習慣了,甚至還開始區分起人肉的優劣來。他們將老瘦男人的肉叫做“饒把火(意即燒這種人肉要多加把火)”,青年婦女叫做“不羨羊(意即味美超過羊肉)”,幼小兒童稱為“和骨爛(意即連肉帶骨均可食)”,很明顯
他們的心態已經出現了扭曲。當一個人連人肉都敢吃,而且還能慢慢品味的時候,他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呢?
這些昔日的抗金義士見那位老人攪了他們的生意,呼哨一聲便撲了上去。好在他們在被收編時已被解除了武裝,要不僅憑趙構這次微服私訪時帶出的幾名侍衛根本無力救人。在侍衛們大開殺戒之後,那些“暴徒”紛紛四散逃竄,最後基本都被抓住,但趙構父子卻根本笑不出來。
在趙旉看來,吃人是人類社會基本倫理中最大的禁忌,其實質性的危害甚至要大大超過近親通婚,而曆史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吃人果腹是出於人類求生的本能,不宜過分苛責。但古今中外,以人肉為愛好的部族,沒有一個能夠長存,如羯人等族全都亡族滅種;而長期近親婚配的猶太人卻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這無疑是最好的對照。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由於吃人突破了疫病傳播的種間障礙,使得該族成員患病幾率大大增加。例如,瘋牛病的蔓延正是因為農場主為了節約成本,搞出了“牛吃牛(即以牛身上的不可食部分製成牛的飼料)”的類似之舉,才使得這一本該自生自滅的疾病迅速傳播,甚至還危害到了人類;而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人吃人若成為習慣,勢必打破人與人相處的底線,而令該族陷入沒有節製的自相殘殺之中,這一點同樣為曆史所證明。
因為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雖然也一樣存在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現象,但強者需要弱者為其創造財富,所以並不會對其斬盡殺絕。
在這種前提下,貧窮的弱者在強者眼中沒有掠殺的價值,隻需要老實聽話、勤懇勞作,便能存活繁衍下去。但吃人若成為習慣,弱者便具備了一點基本價值——被吃,人與人之間將因此喪失所有的信任,社會體係便難以維持。
正因為這樣,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便越是貶斥吃人的行為。而在中國古代,隻有宋朝沒有權貴嗜好吃人而可以免於懲罰的記載。另外,由於宋朝經濟上較為富裕,再加上賑災的措施也比較齊備,而極少出現因為饑荒而“人相食”的情況。
因此,吃人也第一次成為了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倫理禁忌,這本來是文明開化的標誌之一。但金軍的入侵輕而易舉地令中華大地回到了從前,戰爭的破壞力之大簡直難以想象,而那些因饑荒而被迫吃人的各色人等之中,不少人都會因此滋生出嚴重的心理問題,對社會的危害極大,而其中那些於國有功之人,則又像燙手的山芋一樣難以處理。
所以說,《神雕俠侶》中楊過公布他與小龍女之間的關係後,在場諸人的反應是完全正常的,而若完全按照宋代的風俗律法來看,郭靖最終沒忍心殺死楊過,那麽他也應該會跟著身敗名裂,但金庸如果這麽寫,那小說就不好看了
對於倫理的極度重視,使得宋朝皇帝沒有像唐朝那樣亂倫成風,準確地說宋代雖然也有好色如命的昏君,卻沒有一個在倫理方麵犯禁,這應該算是很大的進步。
唯一有一點嫌疑的,倒正是趙旉的父親,曆史上趙構即位初期與孟太後、以及後來與接回的生母韋太後之間關係過於親近,曾經引起不少非議,最後趙構迫於壓力不得不改換寢宮,不過在趙旉看來,這一切都不過是文人無聊的捕風捉影罷了。
雖然宋朝這方麵的改變,顯然要比倫理關係普遍亂七八糟的唐代進步得多,但趙旉卻並不認可。在他看來,倫理道德與法律的職權範圍應該是分開的,而宋代卻重疊得很厲害。由於倫理道德在民眾和士林中的影響力本就遠遠大過法律,在這種環境下,法治完全成了空談,而人治的比重必然大大增加,想要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並發展壯大,談何容易?
其實歐洲中世紀的情況也差不多,甚至更加嚴重,畢竟中國可沒有什麽火刑柱,但歐洲國家多啊!而資產階級的興起,和後來工業革命的爆發,本就是小概率事件,中國雖然底子較好,但中國是大一統的狀態,與國家眾多的歐洲迥然不同。大變革首先出現在中國的幾率,也許高於(隻是因為中國太大,但也高不了多少,歐洲國家的中央集權程度低,非常有利於變革的出現和擴散。)同時期的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但最多也不過是一兩倍而已,而歐洲有幾十個國家。
另外,歐洲隻要一個國家變革成功,就會立即傳播開來,使整個歐洲的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而東方是中國一家獨大,根本形不成良性的交流
微服私訪收獲極大,玩得也非常開心,但一個意外事件卻使得趙構父子興致全無,麵色陰沉地返回了宮中。一行人在市集中見到連片的小地攤正在售賣一種從未見過的肉脯,還將其分類命名,分別稱之為“不羨羊”、“和骨爛”。那些賣肉的攤主老的老、小的小,一個個衣衫襤褸,缺胳膊少腿的也不在少數,看上去煞是可憐。
趙構雖然能夠下達非常殘酷的命令,但在親眼見到的情況下,還是不由自主地生出了惻隱之心,因為這是人類的本能啊!除了極少數人渣中的人渣(曆史上的成吉思汗屬於此類,年幼時為了一條魚被搶的小怨,而在對方不願還手傷害自己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異母兄弟,自古到今有記載的,恐怕再無第二個了。),即使再狠辣的政治家也有富於同情心的一麵,但隻限於親眼見到的情況,例如後世的那位偉人,而孟子對“君子遠庖廚”的解釋,也正是指的這種情況。
於是趙構便打算出錢買下那些肉脯,以幫助一下那些潦倒不堪的肉販們,誰知卻聽到一位老人勸阻道,“公子別買,那是人肉!”
知道真相的趙旉當場嘔吐不止,而趙構因為是成年人,表現得沒有那麽激烈。
原來這些老弱病殘本是登州人範溫組織的抗金義軍,因為食物缺乏不得不以敵我雙方的屍體為食,為了防止變質還將剩餘的人肉製成了肉脯作為幹糧,但即使如此他們最後還是不得不從海路撤到南方。南宋小朝廷雖然接納了他們,但現在財政並不寬鬆,隻能收編其中的精壯入伍,而像趙旉眼前的這些老弱病殘卻無人問津。
這些人幾乎都喪失了勞動能力,在朝廷根本給不出撫恤的情況下隻有死路一條。因此他們不得不繼續啃著人肉幹苦捱,最後有人出了個主意,越州城內糧價奇高,也許這些人肉幹還能賣出一點小錢
登州義軍一開始吃人肉隻是為了活下去,但吃著吃著就習慣了,甚至還開始區分起人肉的優劣來。他們將老瘦男人的肉叫做“饒把火(意即燒這種人肉要多加把火)”,青年婦女叫做“不羨羊(意即味美超過羊肉)”,幼小兒童稱為“和骨爛(意即連肉帶骨均可食)”,很明顯
他們的心態已經出現了扭曲。當一個人連人肉都敢吃,而且還能慢慢品味的時候,他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呢?
這些昔日的抗金義士見那位老人攪了他們的生意,呼哨一聲便撲了上去。好在他們在被收編時已被解除了武裝,要不僅憑趙構這次微服私訪時帶出的幾名侍衛根本無力救人。在侍衛們大開殺戒之後,那些“暴徒”紛紛四散逃竄,最後基本都被抓住,但趙構父子卻根本笑不出來。
在趙旉看來,吃人是人類社會基本倫理中最大的禁忌,其實質性的危害甚至要大大超過近親通婚,而曆史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吃人果腹是出於人類求生的本能,不宜過分苛責。但古今中外,以人肉為愛好的部族,沒有一個能夠長存,如羯人等族全都亡族滅種;而長期近親婚配的猶太人卻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這無疑是最好的對照。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由於吃人突破了疫病傳播的種間障礙,使得該族成員患病幾率大大增加。例如,瘋牛病的蔓延正是因為農場主為了節約成本,搞出了“牛吃牛(即以牛身上的不可食部分製成牛的飼料)”的類似之舉,才使得這一本該自生自滅的疾病迅速傳播,甚至還危害到了人類;而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人吃人若成為習慣,勢必打破人與人相處的底線,而令該族陷入沒有節製的自相殘殺之中,這一點同樣為曆史所證明。
因為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雖然也一樣存在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現象,但強者需要弱者為其創造財富,所以並不會對其斬盡殺絕。
在這種前提下,貧窮的弱者在強者眼中沒有掠殺的價值,隻需要老實聽話、勤懇勞作,便能存活繁衍下去。但吃人若成為習慣,弱者便具備了一點基本價值——被吃,人與人之間將因此喪失所有的信任,社會體係便難以維持。
正因為這樣,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便越是貶斥吃人的行為。而在中國古代,隻有宋朝沒有權貴嗜好吃人而可以免於懲罰的記載。另外,由於宋朝經濟上較為富裕,再加上賑災的措施也比較齊備,而極少出現因為饑荒而“人相食”的情況。
因此,吃人也第一次成為了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倫理禁忌,這本來是文明開化的標誌之一。但金軍的入侵輕而易舉地令中華大地回到了從前,戰爭的破壞力之大簡直難以想象,而那些因饑荒而被迫吃人的各色人等之中,不少人都會因此滋生出嚴重的心理問題,對社會的危害極大,而其中那些於國有功之人,則又像燙手的山芋一樣難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