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旉給出了兩種方案,第一種還是老辦法,也即是上繳固定金額,初定為與淮西等同,也即是第一年上繳十萬兩石貫匹,然後逐年增加,最後穩定到五十萬。
客觀地說,趙旉還是很厚道的,雖然當初說白銀、銅錢、糧食、絲帛可以任選一樣上繳,而且趙構身為人父應該也不會過於計較,但趙旉上繳的卻是價值最高也最穩定的白銀,而且在朝廷財政緊張時甚至可以提前半年(也隻能提前半年,要不然就是無底洞了。)預交。
而馬鞍山鐵礦的上繳定額與淮西一路相當,也是很合理的,畢竟雖然以南宋目前缺鐵的現狀,鐵礦價值極大,明顯超過一路地區的農工商業收益,但建設鐵礦所需的投資也大啊!
雖然上繳定額的方式收益不菲,而且相當穩定,但趙構想到特區官府相較其他地區而言驚人的高效率之後,還是選擇了參與分成的第二方案。於是,馬鞍山以後每年的淨利潤將無償上繳三成給朝廷,但初期因投資巨大而賬麵虧損時朝廷則不需補貼,不過作為交換條件,除非特區主動出讓,朝廷無權收回馬鞍山周邊土地以及該範圍內的所有資源和財產。
這一方案看上去苛刻而充滿風險,也很落朝廷的麵子(中國可是一向有直接征收的傳統),但這卻是趙構一生中親自作出的決策中最正確的一個
趙旉的一個要求是要地,而另一個要求則是要人,考慮到衛軍規模不斷擴大,很快便可以建立第二師,而陳規最重要的任務已經完成,也差不多可以將曆史上他的好搭檔劉錡調過來了。
由於此時的劉錡還是一個戰績平平的普通將領,要不是出身將門世家,趙構對其肯定是一無所知,所以立刻便下詔將現在鬱鬱不得誌的劉錡從西軍調入衛軍聽用。不過現在的趙構並不知道,劉錡不但擅於騎射,而且是天下罕有的美男子,要不然這件事恐怕就會平添波瀾了
由於見到母親潘賢妃因為思念自己而心情不佳,趙旉本想請求父親讓她隨自己前往淮南,反正由於潘賢妃自己的厭懼,趙構早就不再臨幸於她了。可這是根本不可能的,若隻是一名普通的宮女,出宮隻需趙構一句話即可,但潘賢妃不但品級在妃嬪中數一數二,而且還是太子的生母,根本不可能隨便出宮,更別說是長期在外居住了。
好在趙構想起了昔日自己和母親韋太後相依為命的經曆,心有所感,便讓潘賢妃代替自己去淮南宣慰特區軍民,這樣的話潘賢妃每年能與兒子相聚一個月左右,也算是皇恩浩蕩了。
誰知趙旉“絕不放過任何一點剩餘價值”的惡劣本性再次暴露出來,居然占用母親難得與自己相聚的時間,請其發揮醫術上的專長,並化名掩容,為特區的年輕醫師解疑。不過潘賢妃對兒子一向是無條件地遷就,雖然教學很辛苦,但隻要兒子開心,她依然甘之如飴
返回揚州之前,趙旉一時興起,想去看看那位作風豪放的才女朱淑真現在怎麽樣了,結果朱淑真現在卻不可能出來見他。這是由於因為“作風不檢點”等原因,朱淑真在幾天前終於還是被他的丈夫休掉了
對婚姻不幸的朱淑真來說,這本該是一件好事,因為她的丈夫不但毫無生活情趣,而且經常對她拳打腳踢。可朱淑真被趕回娘家以後,她那受禮教影響極深的父母卻認為其有辱門楣,竟要將她關在屋裏活活餓死!
“天下怎麽有這樣狠心的父母?”,趙旉在震驚與憤怒之餘,連忙命人將朱淑真救出。這時朱淑真已經奄奄一息,若是趙旉再晚來半日,隻怕這位中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才女就要香消玉殞了
雖然朱淑真的父母意圖殺死自己的女兒,但依照宋代的律法,他們卻是無罪的。因為根據“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在理學極盛的宋代,生身父母本就有任意處置子女的權力。
餓死是極為痛苦的死法,但趙旉卻意識到,朱淑真的父母這樣做,說明其心底還存有一丁點兒舐犢之情,因為這至少說明他們無法狠下殺手,隻能眼不見為淨。所以,朱淑真的父母固然該死,但理學中那些混帳的內容與大宋某些荒謬至極的律法更該死!
宋代“孝”重於“忠”,但朱淑真的父母不過是一介小民,又如何能與有暴力機器支持的皇權相爭?所以趙旉輕易救下了朱淑真,但為了避免日後惹來麻煩,他讓朱淑真按宋代的規矩與父母斷絕關係(即讓父母告其忤逆,斷絕關係是處罰內容之一。)。
其實,朱淑真若當初便這樣做,其父母麵子稍微好看一些,也許就不會想要逼死女兒,但朱淑真卻固執地認為自己沒錯,結果就悲劇了。但這次險死還生之後,朱淑真性格上的棱角一下子被磨去了很多,便乖乖地含淚接受了趙旉的安排
由於朱淑真一向作風不好,趙旉怕引來麻煩,便讓其專管文檔整理工作。誰知不知道是不是這次受了刺激,朱淑真性情大變,作風舉止穩重了很多,趙旉又深知其文采天下少有,便將她放到身邊當秘書用,接管了詹會龍原來的工作。畢竟以詹會龍的天賦,一直做些文案工作,實在是太浪費人才了,雖然他其實才十一歲
就在衛軍挺進山東之際,數十名南宋境內的豪商巨賈齊聚揚州,參加趙旉召開的特別會議。對於宋代地位低下的商人來說,能夠有機會親眼見到當朝儲君已是莫大的榮幸,何況還有極重信義的宋商首富楊垢作保,說參加這次會議將有莫大的好處,大家怎不一個個趨之若鶩呢?
按趙旉原來的打算,這次會議隻請資產超過百萬兩銀子的巨商參加,但考慮到南方經濟受到戰亂的嚴重破壞,南宋商人的實力和北宋時期根本無法相比,便降低了門檻,規定資產五十萬兩以上的商人,以及資產二十萬兩以上的外貿商人均可參加。
最終有七十一人來到了淮南,接近南宋三分之二的大富商齊集揚州,客觀上加速了這一煙花之地的複蘇進程,但比起即將召開的特別會議,就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會議一開始,趙旉便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將這些商業巨子驚得目瞪口呆,他宣布從紹興五年(西元1135年)開始,特區全境放開銅錢存量與流出管製,同時允許金銀作為合法貨幣參與流通,而且鼓勵百姓以金銀的形式繳納賦稅。
趙旉的目的是以金銀本位製度逐步取代以銅錢為代表的賤價金屬貨幣本位製度,以解決宋代愈演愈烈的“錢荒”問題,而商人們聽到後則是一臉狂喜,因為這意味著特區在短時間內將會出現巨大的貨幣套利市場
由於這次嚐試風險很大,趙旉一方麵與手中仍有大量存糧的荊南鎮撫使解潛達成了協議,隻要糧價穩定,就算貨幣幣值不穩,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那麽一切都可以挽回。就算還是不行,隻要物資充足,在淮南這塊小地方搞段時間的配給製也足以令其渡過難關。
另一方麵,趙旉在軍隊內部取消貨幣的流通,改以各種數額的軍票作為內部交換的憑據,等到軍人返鄉時才會按其要求兌換成金銀(銅錢的話太重了,不過若他們拿得動而且願意拿,那也可以。)。
客觀地說,趙旉還是很厚道的,雖然當初說白銀、銅錢、糧食、絲帛可以任選一樣上繳,而且趙構身為人父應該也不會過於計較,但趙旉上繳的卻是價值最高也最穩定的白銀,而且在朝廷財政緊張時甚至可以提前半年(也隻能提前半年,要不然就是無底洞了。)預交。
而馬鞍山鐵礦的上繳定額與淮西一路相當,也是很合理的,畢竟雖然以南宋目前缺鐵的現狀,鐵礦價值極大,明顯超過一路地區的農工商業收益,但建設鐵礦所需的投資也大啊!
雖然上繳定額的方式收益不菲,而且相當穩定,但趙構想到特區官府相較其他地區而言驚人的高效率之後,還是選擇了參與分成的第二方案。於是,馬鞍山以後每年的淨利潤將無償上繳三成給朝廷,但初期因投資巨大而賬麵虧損時朝廷則不需補貼,不過作為交換條件,除非特區主動出讓,朝廷無權收回馬鞍山周邊土地以及該範圍內的所有資源和財產。
這一方案看上去苛刻而充滿風險,也很落朝廷的麵子(中國可是一向有直接征收的傳統),但這卻是趙構一生中親自作出的決策中最正確的一個
趙旉的一個要求是要地,而另一個要求則是要人,考慮到衛軍規模不斷擴大,很快便可以建立第二師,而陳規最重要的任務已經完成,也差不多可以將曆史上他的好搭檔劉錡調過來了。
由於此時的劉錡還是一個戰績平平的普通將領,要不是出身將門世家,趙構對其肯定是一無所知,所以立刻便下詔將現在鬱鬱不得誌的劉錡從西軍調入衛軍聽用。不過現在的趙構並不知道,劉錡不但擅於騎射,而且是天下罕有的美男子,要不然這件事恐怕就會平添波瀾了
由於見到母親潘賢妃因為思念自己而心情不佳,趙旉本想請求父親讓她隨自己前往淮南,反正由於潘賢妃自己的厭懼,趙構早就不再臨幸於她了。可這是根本不可能的,若隻是一名普通的宮女,出宮隻需趙構一句話即可,但潘賢妃不但品級在妃嬪中數一數二,而且還是太子的生母,根本不可能隨便出宮,更別說是長期在外居住了。
好在趙構想起了昔日自己和母親韋太後相依為命的經曆,心有所感,便讓潘賢妃代替自己去淮南宣慰特區軍民,這樣的話潘賢妃每年能與兒子相聚一個月左右,也算是皇恩浩蕩了。
誰知趙旉“絕不放過任何一點剩餘價值”的惡劣本性再次暴露出來,居然占用母親難得與自己相聚的時間,請其發揮醫術上的專長,並化名掩容,為特區的年輕醫師解疑。不過潘賢妃對兒子一向是無條件地遷就,雖然教學很辛苦,但隻要兒子開心,她依然甘之如飴
返回揚州之前,趙旉一時興起,想去看看那位作風豪放的才女朱淑真現在怎麽樣了,結果朱淑真現在卻不可能出來見他。這是由於因為“作風不檢點”等原因,朱淑真在幾天前終於還是被他的丈夫休掉了
對婚姻不幸的朱淑真來說,這本該是一件好事,因為她的丈夫不但毫無生活情趣,而且經常對她拳打腳踢。可朱淑真被趕回娘家以後,她那受禮教影響極深的父母卻認為其有辱門楣,竟要將她關在屋裏活活餓死!
“天下怎麽有這樣狠心的父母?”,趙旉在震驚與憤怒之餘,連忙命人將朱淑真救出。這時朱淑真已經奄奄一息,若是趙旉再晚來半日,隻怕這位中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才女就要香消玉殞了
雖然朱淑真的父母意圖殺死自己的女兒,但依照宋代的律法,他們卻是無罪的。因為根據“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在理學極盛的宋代,生身父母本就有任意處置子女的權力。
餓死是極為痛苦的死法,但趙旉卻意識到,朱淑真的父母這樣做,說明其心底還存有一丁點兒舐犢之情,因為這至少說明他們無法狠下殺手,隻能眼不見為淨。所以,朱淑真的父母固然該死,但理學中那些混帳的內容與大宋某些荒謬至極的律法更該死!
宋代“孝”重於“忠”,但朱淑真的父母不過是一介小民,又如何能與有暴力機器支持的皇權相爭?所以趙旉輕易救下了朱淑真,但為了避免日後惹來麻煩,他讓朱淑真按宋代的規矩與父母斷絕關係(即讓父母告其忤逆,斷絕關係是處罰內容之一。)。
其實,朱淑真若當初便這樣做,其父母麵子稍微好看一些,也許就不會想要逼死女兒,但朱淑真卻固執地認為自己沒錯,結果就悲劇了。但這次險死還生之後,朱淑真性格上的棱角一下子被磨去了很多,便乖乖地含淚接受了趙旉的安排
由於朱淑真一向作風不好,趙旉怕引來麻煩,便讓其專管文檔整理工作。誰知不知道是不是這次受了刺激,朱淑真性情大變,作風舉止穩重了很多,趙旉又深知其文采天下少有,便將她放到身邊當秘書用,接管了詹會龍原來的工作。畢竟以詹會龍的天賦,一直做些文案工作,實在是太浪費人才了,雖然他其實才十一歲
就在衛軍挺進山東之際,數十名南宋境內的豪商巨賈齊聚揚州,參加趙旉召開的特別會議。對於宋代地位低下的商人來說,能夠有機會親眼見到當朝儲君已是莫大的榮幸,何況還有極重信義的宋商首富楊垢作保,說參加這次會議將有莫大的好處,大家怎不一個個趨之若鶩呢?
按趙旉原來的打算,這次會議隻請資產超過百萬兩銀子的巨商參加,但考慮到南方經濟受到戰亂的嚴重破壞,南宋商人的實力和北宋時期根本無法相比,便降低了門檻,規定資產五十萬兩以上的商人,以及資產二十萬兩以上的外貿商人均可參加。
最終有七十一人來到了淮南,接近南宋三分之二的大富商齊集揚州,客觀上加速了這一煙花之地的複蘇進程,但比起即將召開的特別會議,就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會議一開始,趙旉便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將這些商業巨子驚得目瞪口呆,他宣布從紹興五年(西元1135年)開始,特區全境放開銅錢存量與流出管製,同時允許金銀作為合法貨幣參與流通,而且鼓勵百姓以金銀的形式繳納賦稅。
趙旉的目的是以金銀本位製度逐步取代以銅錢為代表的賤價金屬貨幣本位製度,以解決宋代愈演愈烈的“錢荒”問題,而商人們聽到後則是一臉狂喜,因為這意味著特區在短時間內將會出現巨大的貨幣套利市場
由於這次嚐試風險很大,趙旉一方麵與手中仍有大量存糧的荊南鎮撫使解潛達成了協議,隻要糧價穩定,就算貨幣幣值不穩,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那麽一切都可以挽回。就算還是不行,隻要物資充足,在淮南這塊小地方搞段時間的配給製也足以令其渡過難關。
另一方麵,趙旉在軍隊內部取消貨幣的流通,改以各種數額的軍票作為內部交換的憑據,等到軍人返鄉時才會按其要求兌換成金銀(銅錢的話太重了,不過若他們拿得動而且願意拿,那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