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見夏軍騎兵眾多,不敢應戰,連忙撤退,察哥立刻下令追擊,但幾位謀士卻提醒他謹防有詐。察哥大笑道,“山林池沼不入,平地盡管去追,宋人雖然狡猾,又能玩出什麽花樣?”,他的部將與屬吏們深表歎服,很多人更是立刻大吹法螺,對此察哥已經見怪不怪,隻管下令追擊。
而任得敬的出色表現也得到了察哥的認可,並被授權收聚散兵,由於剛才宋軍攻勢太猛,很多夏兵都被衝散,原本二十多萬人(注1)的隊伍經過任得敬差不多半天的努力,連民夫在內也隻剩五萬多人,其他的不是戰死就是不知所蹤,抑或是倒在地上起不來被當成了死屍
任得敬不禁唏噓不已,但看到這五萬多青壯,他腦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有剛才的命令,如果察哥的大軍被宋軍殲滅,那麽這五六萬人可就都歸我管了,剛才宋軍衝陣時似乎也未盡全力,難道他們真的是在幫我?”
想到這裏,任得敬不禁心頭火熱,再想到不管事實如何,他積極工作總沒有錯,於是任得敬立刻將自己麾下信得過的那些軍官作為暫時帶兵的將領分配到那些散兵的頭上,這樣一來,即使察哥得勝,他也有功。任得敬這時又突然靈機一動,讓大家抓緊時間,將宋軍撤退時那幾百個沒來得及帶走的宋軍屍體的首級割下,回到興慶後可以拿來請功,不少奸猾之徒甚至偷偷將一些本方屍體上的首級也割了下來,結果首級數量一下子達到了幾千個,除了那些作假痕跡太明顯的被任得敬清除了出來,其他的他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果然有埋伏不如”,一位謀士看到廣袤的荒原上早有數萬宋軍嚴陣以待,而且還有幾百輛令他們這些騎兵比較頭痛的戰車散布於陣中,那些“潰逃”的宋軍騎兵則已經躲到了車陣後方,便立即向主帥察哥提出了諫言。
“簡直是懦弱之至!宋軍不過三四萬人,如何敵得過我十萬精銳鐵騎?何況戰車雖然不好對付,卻遠沒有騎兵靈活,在這樣開闊的地形中,我軍可以輕易包抄敵人的後路與側翼,取勝簡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一位跟隨察哥已久的老將則毫不客氣地指斥道。
“不錯,若是此時退卻,我們回國後將如何向聖上交代?”,察哥一錘定音,他此前求戰不得,早就等得心焦,如今機會擺在他的麵前,察哥又怎麽會放它眼睜睜地溜走?何況,西夏最精銳的軍隊——所向無敵的重騎兵集群“鐵鷂子”全在軍中,這更是令察哥平添了幾分底氣。
然而,求戰心切的察哥不知不覺間也犯下了與當初金軍同樣的錯誤,放棄了戰爭的主動權,而在宋軍選好的時間和戰場與其決戰。這些夏軍雖然堪稱精銳,但在更加強大的衛軍兩個主力師和專克騎兵尤其是重裝騎兵的“大車戰術”麵前,簡直如同陷入蛛網的飛蟲一般。
結果一番鏖戰之後,除外圍的少量騎兵逃出外,陷入陣中的大部分西夏兵馬衝突不出,戰又不利,在迅速損失三萬多人後全部投降,昔日殺死宋軍無數的“鐵鷂子”更是全軍覆沒,西夏這二十年裏的擎天支柱察哥也羞憤自盡,而衛軍的傷亡還不到五千人。此戰之後,西夏的本族精銳已經損失過半,再也無力向宋軍發動主動進攻了,但得到趙旉許諾的吳璘,可不打算就此收手
其實如果夏軍熟悉衛軍的這種戰法,雖然沒帶步兵的他們也一樣難贏,但至少可以平安撤走,宋軍騎兵馬力已疲,而戰車無論如何都是追不上騎兵的。然而,就像當初撒離喝幾乎全軍覆沒一樣,拿單純的馬軍來正麵挑戰衛軍的車陣,純粹是找死而已,但對第一次接觸這種戰術的西夏人來說,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任得敬雖然早就對現在陝西的宋軍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但在得知馬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後,他還是震驚不已。任得敬雖然自視甚高,但他再自大,也根本沒可能在平原上用以步卒為主的軍隊打敗西夏三倍數量的精銳馬軍,看來他還是按照宋人的要求去做比較好啊!
主力覆滅的消息令軍心稍定的漢軍殘兵愈發恐慌,即使任得敬極力約束,逃兵也不斷出現。加上傷重身死的士卒,任得敬麾下的人馬剛剛超過七萬,很快就又減少到六萬以下了。任得敬痛定思痛,知道自己目前的威望還遠遠不夠,所以幹脆大度一點,將全軍召集起來,大聲對官兵們訓話。
“我們軍中大部分人以前都在大宋效力,如今宋軍勢強,所以想要回去,這我可以理解。可是,包括我任某在內,很多人的家人還留在大夏,如果我們叛回大宋,他們會受到什麽樣的對待?是被殺死,還是貶為奴隸?無論哪一種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所以任某不得不留下來,我想你們也是一樣吧。至於那些在大夏沒有家室的,或是不在乎家人的,大可以返回大宋,任某決不阻攔,如果路費不夠,任某雖然囊中羞澀,也多少可以資助一點”,在任得敬一番動之以情的演說之後,大部分官兵都決定跟他返回西夏,隻有四千多人離開了大隊,向東投奔大宋去了。
雖然人數減少了一些,但留下來的都是一心西歸的,所以士氣卻提高了不少,而任得敬的威望也進一步提高,這支軍隊終於完全聽從他的指揮了。然而,任得敬的家人都在西安州,他卻率軍一路向西,準備前往西夏國都興慶,這不禁令熟悉他情況的屬下非常奇怪。
“宋軍雖然大勝,但也不太可能一路西進,直取興慶,縱然他們兵力足夠,這一路上多是戈壁沙漠,糧草供應決非易事。無論是為了掃除後顧之憂,還是他們隻準備收複昔日故地,宋軍向北進軍的可能性都遠比西進要大得多,我們才這點人馬,訓練和戰鬥經驗也均不足,又怎麽能去送死呢?”,任得敬解釋道。
但這樣一來就與任得敬先前的話自相矛盾,任得敬連忙繼續解釋說,他如果率軍北上,抵抗了的話,宋軍難免拿他的家人泄憤;而不抵抗的話,那大家豈不是被他害了?而如果任得敬率軍西歸,宋軍就算拿住他的家人,也不大可能加害,無論是意圖籠絡於他,還是單純地不想結仇。再加上他任得敬既然蒙大家不棄,就必須以全軍將士的利益為重,這支軍隊中大部分將士的家人都在西邊,他自然就隻能率軍向西了。
眾人大為感動,渾不知任得敬早就與宋軍約好了,並不怎麽擔心家人的安危。從此任得敬對這支雜牌軍的控製進一步加強,甚至在他嚐試性地找了個機會殺人立威後,軍心也沒有半點動搖,任得敬大喜,這下自己總算有了一點上得了台麵的基礎了。
而此時的宋軍主力果然一路北進,所向皆克,在一個月內就打到了任得敬的老家西安州。由於暫代知州的任得敬不在,西安州群龍無首,麵對來勢洶洶的宋軍,城內不足千人的守軍馬上不戰而降,反正這兒本來就是大宋的疆土,他們這樣做也算是光榮反正了。而由於趙旉的命令,吳璘率軍進城後派人立即將任得敬的家眷“請”了出來,尤其是那位趙旉點名要見的任大小姐
注1:宋夏戰爭中民夫比例一般為一比一稍高一點,進攻方要更高一些,但西夏的部分二線軍隊有時也兼作民夫的用途,所以這段將夏軍中民夫的比例稍微少算了一點。
而任得敬的出色表現也得到了察哥的認可,並被授權收聚散兵,由於剛才宋軍攻勢太猛,很多夏兵都被衝散,原本二十多萬人(注1)的隊伍經過任得敬差不多半天的努力,連民夫在內也隻剩五萬多人,其他的不是戰死就是不知所蹤,抑或是倒在地上起不來被當成了死屍
任得敬不禁唏噓不已,但看到這五萬多青壯,他腦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有剛才的命令,如果察哥的大軍被宋軍殲滅,那麽這五六萬人可就都歸我管了,剛才宋軍衝陣時似乎也未盡全力,難道他們真的是在幫我?”
想到這裏,任得敬不禁心頭火熱,再想到不管事實如何,他積極工作總沒有錯,於是任得敬立刻將自己麾下信得過的那些軍官作為暫時帶兵的將領分配到那些散兵的頭上,這樣一來,即使察哥得勝,他也有功。任得敬這時又突然靈機一動,讓大家抓緊時間,將宋軍撤退時那幾百個沒來得及帶走的宋軍屍體的首級割下,回到興慶後可以拿來請功,不少奸猾之徒甚至偷偷將一些本方屍體上的首級也割了下來,結果首級數量一下子達到了幾千個,除了那些作假痕跡太明顯的被任得敬清除了出來,其他的他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果然有埋伏不如”,一位謀士看到廣袤的荒原上早有數萬宋軍嚴陣以待,而且還有幾百輛令他們這些騎兵比較頭痛的戰車散布於陣中,那些“潰逃”的宋軍騎兵則已經躲到了車陣後方,便立即向主帥察哥提出了諫言。
“簡直是懦弱之至!宋軍不過三四萬人,如何敵得過我十萬精銳鐵騎?何況戰車雖然不好對付,卻遠沒有騎兵靈活,在這樣開闊的地形中,我軍可以輕易包抄敵人的後路與側翼,取勝簡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一位跟隨察哥已久的老將則毫不客氣地指斥道。
“不錯,若是此時退卻,我們回國後將如何向聖上交代?”,察哥一錘定音,他此前求戰不得,早就等得心焦,如今機會擺在他的麵前,察哥又怎麽會放它眼睜睜地溜走?何況,西夏最精銳的軍隊——所向無敵的重騎兵集群“鐵鷂子”全在軍中,這更是令察哥平添了幾分底氣。
然而,求戰心切的察哥不知不覺間也犯下了與當初金軍同樣的錯誤,放棄了戰爭的主動權,而在宋軍選好的時間和戰場與其決戰。這些夏軍雖然堪稱精銳,但在更加強大的衛軍兩個主力師和專克騎兵尤其是重裝騎兵的“大車戰術”麵前,簡直如同陷入蛛網的飛蟲一般。
結果一番鏖戰之後,除外圍的少量騎兵逃出外,陷入陣中的大部分西夏兵馬衝突不出,戰又不利,在迅速損失三萬多人後全部投降,昔日殺死宋軍無數的“鐵鷂子”更是全軍覆沒,西夏這二十年裏的擎天支柱察哥也羞憤自盡,而衛軍的傷亡還不到五千人。此戰之後,西夏的本族精銳已經損失過半,再也無力向宋軍發動主動進攻了,但得到趙旉許諾的吳璘,可不打算就此收手
其實如果夏軍熟悉衛軍的這種戰法,雖然沒帶步兵的他們也一樣難贏,但至少可以平安撤走,宋軍騎兵馬力已疲,而戰車無論如何都是追不上騎兵的。然而,就像當初撒離喝幾乎全軍覆沒一樣,拿單純的馬軍來正麵挑戰衛軍的車陣,純粹是找死而已,但對第一次接觸這種戰術的西夏人來說,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任得敬雖然早就對現在陝西的宋軍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但在得知馬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後,他還是震驚不已。任得敬雖然自視甚高,但他再自大,也根本沒可能在平原上用以步卒為主的軍隊打敗西夏三倍數量的精銳馬軍,看來他還是按照宋人的要求去做比較好啊!
主力覆滅的消息令軍心稍定的漢軍殘兵愈發恐慌,即使任得敬極力約束,逃兵也不斷出現。加上傷重身死的士卒,任得敬麾下的人馬剛剛超過七萬,很快就又減少到六萬以下了。任得敬痛定思痛,知道自己目前的威望還遠遠不夠,所以幹脆大度一點,將全軍召集起來,大聲對官兵們訓話。
“我們軍中大部分人以前都在大宋效力,如今宋軍勢強,所以想要回去,這我可以理解。可是,包括我任某在內,很多人的家人還留在大夏,如果我們叛回大宋,他們會受到什麽樣的對待?是被殺死,還是貶為奴隸?無論哪一種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所以任某不得不留下來,我想你們也是一樣吧。至於那些在大夏沒有家室的,或是不在乎家人的,大可以返回大宋,任某決不阻攔,如果路費不夠,任某雖然囊中羞澀,也多少可以資助一點”,在任得敬一番動之以情的演說之後,大部分官兵都決定跟他返回西夏,隻有四千多人離開了大隊,向東投奔大宋去了。
雖然人數減少了一些,但留下來的都是一心西歸的,所以士氣卻提高了不少,而任得敬的威望也進一步提高,這支軍隊終於完全聽從他的指揮了。然而,任得敬的家人都在西安州,他卻率軍一路向西,準備前往西夏國都興慶,這不禁令熟悉他情況的屬下非常奇怪。
“宋軍雖然大勝,但也不太可能一路西進,直取興慶,縱然他們兵力足夠,這一路上多是戈壁沙漠,糧草供應決非易事。無論是為了掃除後顧之憂,還是他們隻準備收複昔日故地,宋軍向北進軍的可能性都遠比西進要大得多,我們才這點人馬,訓練和戰鬥經驗也均不足,又怎麽能去送死呢?”,任得敬解釋道。
但這樣一來就與任得敬先前的話自相矛盾,任得敬連忙繼續解釋說,他如果率軍北上,抵抗了的話,宋軍難免拿他的家人泄憤;而不抵抗的話,那大家豈不是被他害了?而如果任得敬率軍西歸,宋軍就算拿住他的家人,也不大可能加害,無論是意圖籠絡於他,還是單純地不想結仇。再加上他任得敬既然蒙大家不棄,就必須以全軍將士的利益為重,這支軍隊中大部分將士的家人都在西邊,他自然就隻能率軍向西了。
眾人大為感動,渾不知任得敬早就與宋軍約好了,並不怎麽擔心家人的安危。從此任得敬對這支雜牌軍的控製進一步加強,甚至在他嚐試性地找了個機會殺人立威後,軍心也沒有半點動搖,任得敬大喜,這下自己總算有了一點上得了台麵的基礎了。
而此時的宋軍主力果然一路北進,所向皆克,在一個月內就打到了任得敬的老家西安州。由於暫代知州的任得敬不在,西安州群龍無首,麵對來勢洶洶的宋軍,城內不足千人的守軍馬上不戰而降,反正這兒本來就是大宋的疆土,他們這樣做也算是光榮反正了。而由於趙旉的命令,吳璘率軍進城後派人立即將任得敬的家眷“請”了出來,尤其是那位趙旉點名要見的任大小姐
注1:宋夏戰爭中民夫比例一般為一比一稍高一點,進攻方要更高一些,但西夏的部分二線軍隊有時也兼作民夫的用途,所以這段將夏軍中民夫的比例稍微少算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