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考慮到秦代無論是生產力水平、人口、疆域都遠遠不及漢唐盛世,其軍力之強就可見一斑了。而更可怕的還是秦軍的規模、與恐怖的持續作戰能力,五十萬大軍在國外連續作戰數年時間,後世的曆朝曆代(有了新式交通工具的近現代不算)沒有一個做得到。
誠然,這五十萬人自然包括民夫在內,但後世的其他皇朝也是如此。事實上這正是中國古代史家記述戰爭時的習慣,他們一般在戰略行動(特別是出征前)中記述的兵力是指總人數,包括官兵和民夫;但戰術行動中的兵力則專指戰鬥部隊,所以才有那麽多“以少勝多”(注1)的戰例。
沒辦法,寫史書也是給人看的,寫得太枯燥無趣,讀者(主要是皇帝)不想看,他們還怎麽青史留名啊?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但這種時候一般作者會或明示或隱晦地將情況點明(比如專門說明兵種“步騎xx萬”、“戰車xx乘”、“甲士xx萬”之類,其後的數據一般就是隻指戰鬥部隊。),例如韓信背水之戰時打敗的十三萬趙軍,就都是指戰鬥部隊,雖然隻是臨時拚湊起來的戰鬥部隊
盡管如此,各國的總兵力卻是沒有多少水分的,因為隻要不出征,就不需要多少民夫,也沒有額外的後勤損耗,光是各地駐軍的口糧,國家還是出得起的。而其中能夠用於長期大規模遠征的精銳部隊,則要少很多,例如齊國的“技擊”、魏國的“武卒”、秦國的“銳士”之類,各國也就一二十萬頂天了。但人家守城的兵也是兵,如果以他們不能經常遠征外國為由將他們從各國總兵力之中扣去,就會得出一些很搞笑的結論,諸如“漢武帝時能夠遠征大漠的也就幾萬騎兵,哇,原來那時隻有幾萬騎兵唐初反擊突厥,六大行軍總管全出,也就幾萬人馬,哇,原來唐朝隻有幾萬軍隊”。所以搞清楚古代史家記述戰事的習慣是沒錯的,但若因此以偏概全,想當然地認為古代各國總兵力也是吹出來的,那就真是“拿豆包不當幹糧”了
其實,如果隻論一線的精銳軍隊的戰鬥力,秦軍還真未必就比後世的“羽林軍”、“北府兵”、“嶽家軍”、“戚家軍”之類強大。戰國七雄相比後世曆朝曆代而言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各國都擁有一支數量龐大而且不太怕死、較能吃苦、也敢戰鬥的二線部隊。有了他們的存在,一線的精銳部隊才可以放心地遠征異國,國內的百姓才能在任何時候安心生產,而且就算一線的精銳部隊遭受重創、甚至全軍覆沒,也能很快重建起來。而不是像後來的曆朝曆代(尤其是大興科舉的宋、明、清三朝開國時的精兵良將死光之後)那樣,全國號稱有百萬大軍,但除了一兩支精銳之外,其餘的全都是窩囊廢,幾萬人守的城池能被幾千甚至幾百敵軍攻下,平時除了欺負一下老百姓,基本上什麽作為也沒有,真遇到凶悍的反賊,他們逃得比誰都快。甚至可以這麽說,他們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緩解失業問題
二線部隊的垃圾衍生出很多問題,首先,國家的安危係於突然冒出的某位名將訓練出來的精銳身上,他們一敗,國家便難保全;可若他們不敗,皇帝又害怕那些名將造反,因為二線部隊實在是不堪一擊,於是自毀棟梁的橋段便在中國曆史上不斷上演。再說,就算皇帝寬仁、將軍忠心,沒有具有一定戰鬥力的龐大二線部隊鞏固占領地,就算那一兩支精銳戰鬥力再強,也隻能對敵國發起懲罰性的反擊,而無法牢固占領以斬草除根。
而在防守上帶來的問題就更嚴重,精銳是用來進攻的,何況就算想將他們用於保衛國土,也沒那麽多的兵力可供分散到各地駐防。這樣一來,不管中原政權的那一兩支精銳有多厲害,遊牧民族的鐵騎隻要殺入關內,一樣可以獲益頗豐,大不了我老家不要,反正他窮你富,還是漢人吃虧
至於騎兵不能攻城的缺陷,在絕大多數地方駐軍都如同廢物一般的事實前,根本可以無視。因為隻要他們的騎兵一殺到,大部分漢人兵將就會棄城而逃,他們又何必攻城?而“攻克”城池之後,胡騎的補給也得到了解決,騎兵的第二個缺陷也不必擔心,他們自然是越打越有士氣。而那些逃兵為推卸罪責,便將敵人說得如同凶神惡煞一般可怕,最初的“騎兵無敵論”也就由此而生
注1:以近年來炒得很熱的長平之戰為例,事實上趙國出動的兩撥二十萬人馬都是連民夫算在裏麵的,所以並沒有所謂的四十萬趙軍。不過由於戰場距離趙國很近,民夫應該不需要後世的三倍數量(補給線更長的宋夏戰爭,也才需要一倍民夫,而且宋代的後勤效率肯定無法與久經戰爭考驗的秦趙兩軍相比,而且二者都是地近邊境的反擊作戰。),最多也就是一比一的比例,而其中第二批趙軍為的是速戰速決,民夫比例應該更低,所以趙軍總兵力四十萬肯定沒有,但二三十萬還是有的其中一線部隊大概十來萬。
而秦軍的數量則肯定少得多,因為他們包圍的隻是趙軍的先頭部隊,能有兩三萬就頂天了,所以秦軍最多十萬足矣,並不像很多人想當然以為的有五六十萬之多。而趙軍之所以那麽多人不戰而降,是因為主將身死、精銳被殲,秦軍又難以戰勝(秦王從河東征發的新兵對不辨實情的趙軍而言,產生了莫大的心理壓力。),糧草還供應不上(趙軍缺糧分兩種情況,一是趙括率領的先頭部隊被圍斷糧,二是國內歉收,向其他國家借糧又沒借到,所以主力大隊也吃不飽。)。而且當時戰敗投降遠不如後世那麽丟臉,大不了變成奴隸,總比白白送死強。畢竟此前的中國曆史上公然(這兩個字很重要)背信棄義的情形極少見,殺降更是聞所未聞,所以趙軍將士最終放棄了抵抗
誰知白起卻隻是假意受降,解除趙軍武裝後卻突然翻臉,將其幾乎全數坑殺,從此中國就領先西方兩千多年(西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進入總體戰階段,而且沒過幾十年就隨著反戰思潮的興起而被輿論所廣泛抨擊。)進入了殘酷無比的總體戰時代。而白起所說秦軍士卒死者過半,並非是秦國全國兵力損失了一大半,而說的是可以用於遠征外國的一線部隊,尤其那五千輕兵雖然立下奇功,但自身損失必然也極慘重,而專業的敢死隊有多值錢,誰都能夠理解。因此,雖然秦國元氣未傷,但短時間內已經不可能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二線部隊充實到主力部隊之中是不能馬上形成戰鬥力的。而盛怒之下的秦王不聽勸諫,還是發動了邯鄲之戰,實際上是拿編製被打亂了的二線部隊去進攻趙國,屢攻不下乃至敗北、其間還出現秦軍少有的全師投降也就可以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長平之戰雖然令白起的軍事生涯攀上了巔峰,卻對華夏民族造成了長久而難以彌合的傷害,畢竟雖然都說戰爭可以不擇手段,但總還是有些道德底線的。而一旦這些底線被打破,人類在戰爭中便和禽獸無異。自長平之戰白起挾詐(這兩個字很重要,因為趙軍是主動放下武器的,而白起卻欺騙了他們,所以這次殺降比起曆史上其他殺降的例子,性質更為惡劣。)殺降以後,中國曆朝信義不斷貶值,令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猜疑和防備,而戰爭的日益殘酷(總體戰的最大特點),又使得中國人在其後的兩千年中遭受了遠比西方人多得多的人禍(西方人隻不過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就發瘋似的反戰,而我們卻在曆史上經曆過無數次遠比兩次世界大戰更加殘酷的內外戰爭。)。而因此而引發的厭戰情緒,則令華夏子孫的開拓精神與抵禦外侮的能力大幅下降,形成了一副似乎專為遏製中國人而設的多米諾骨牌
誠然,這五十萬人自然包括民夫在內,但後世的其他皇朝也是如此。事實上這正是中國古代史家記述戰爭時的習慣,他們一般在戰略行動(特別是出征前)中記述的兵力是指總人數,包括官兵和民夫;但戰術行動中的兵力則專指戰鬥部隊,所以才有那麽多“以少勝多”(注1)的戰例。
沒辦法,寫史書也是給人看的,寫得太枯燥無趣,讀者(主要是皇帝)不想看,他們還怎麽青史留名啊?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但這種時候一般作者會或明示或隱晦地將情況點明(比如專門說明兵種“步騎xx萬”、“戰車xx乘”、“甲士xx萬”之類,其後的數據一般就是隻指戰鬥部隊。),例如韓信背水之戰時打敗的十三萬趙軍,就都是指戰鬥部隊,雖然隻是臨時拚湊起來的戰鬥部隊
盡管如此,各國的總兵力卻是沒有多少水分的,因為隻要不出征,就不需要多少民夫,也沒有額外的後勤損耗,光是各地駐軍的口糧,國家還是出得起的。而其中能夠用於長期大規模遠征的精銳部隊,則要少很多,例如齊國的“技擊”、魏國的“武卒”、秦國的“銳士”之類,各國也就一二十萬頂天了。但人家守城的兵也是兵,如果以他們不能經常遠征外國為由將他們從各國總兵力之中扣去,就會得出一些很搞笑的結論,諸如“漢武帝時能夠遠征大漠的也就幾萬騎兵,哇,原來那時隻有幾萬騎兵唐初反擊突厥,六大行軍總管全出,也就幾萬人馬,哇,原來唐朝隻有幾萬軍隊”。所以搞清楚古代史家記述戰事的習慣是沒錯的,但若因此以偏概全,想當然地認為古代各國總兵力也是吹出來的,那就真是“拿豆包不當幹糧”了
其實,如果隻論一線的精銳軍隊的戰鬥力,秦軍還真未必就比後世的“羽林軍”、“北府兵”、“嶽家軍”、“戚家軍”之類強大。戰國七雄相比後世曆朝曆代而言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各國都擁有一支數量龐大而且不太怕死、較能吃苦、也敢戰鬥的二線部隊。有了他們的存在,一線的精銳部隊才可以放心地遠征異國,國內的百姓才能在任何時候安心生產,而且就算一線的精銳部隊遭受重創、甚至全軍覆沒,也能很快重建起來。而不是像後來的曆朝曆代(尤其是大興科舉的宋、明、清三朝開國時的精兵良將死光之後)那樣,全國號稱有百萬大軍,但除了一兩支精銳之外,其餘的全都是窩囊廢,幾萬人守的城池能被幾千甚至幾百敵軍攻下,平時除了欺負一下老百姓,基本上什麽作為也沒有,真遇到凶悍的反賊,他們逃得比誰都快。甚至可以這麽說,他們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緩解失業問題
二線部隊的垃圾衍生出很多問題,首先,國家的安危係於突然冒出的某位名將訓練出來的精銳身上,他們一敗,國家便難保全;可若他們不敗,皇帝又害怕那些名將造反,因為二線部隊實在是不堪一擊,於是自毀棟梁的橋段便在中國曆史上不斷上演。再說,就算皇帝寬仁、將軍忠心,沒有具有一定戰鬥力的龐大二線部隊鞏固占領地,就算那一兩支精銳戰鬥力再強,也隻能對敵國發起懲罰性的反擊,而無法牢固占領以斬草除根。
而在防守上帶來的問題就更嚴重,精銳是用來進攻的,何況就算想將他們用於保衛國土,也沒那麽多的兵力可供分散到各地駐防。這樣一來,不管中原政權的那一兩支精銳有多厲害,遊牧民族的鐵騎隻要殺入關內,一樣可以獲益頗豐,大不了我老家不要,反正他窮你富,還是漢人吃虧
至於騎兵不能攻城的缺陷,在絕大多數地方駐軍都如同廢物一般的事實前,根本可以無視。因為隻要他們的騎兵一殺到,大部分漢人兵將就會棄城而逃,他們又何必攻城?而“攻克”城池之後,胡騎的補給也得到了解決,騎兵的第二個缺陷也不必擔心,他們自然是越打越有士氣。而那些逃兵為推卸罪責,便將敵人說得如同凶神惡煞一般可怕,最初的“騎兵無敵論”也就由此而生
注1:以近年來炒得很熱的長平之戰為例,事實上趙國出動的兩撥二十萬人馬都是連民夫算在裏麵的,所以並沒有所謂的四十萬趙軍。不過由於戰場距離趙國很近,民夫應該不需要後世的三倍數量(補給線更長的宋夏戰爭,也才需要一倍民夫,而且宋代的後勤效率肯定無法與久經戰爭考驗的秦趙兩軍相比,而且二者都是地近邊境的反擊作戰。),最多也就是一比一的比例,而其中第二批趙軍為的是速戰速決,民夫比例應該更低,所以趙軍總兵力四十萬肯定沒有,但二三十萬還是有的其中一線部隊大概十來萬。
而秦軍的數量則肯定少得多,因為他們包圍的隻是趙軍的先頭部隊,能有兩三萬就頂天了,所以秦軍最多十萬足矣,並不像很多人想當然以為的有五六十萬之多。而趙軍之所以那麽多人不戰而降,是因為主將身死、精銳被殲,秦軍又難以戰勝(秦王從河東征發的新兵對不辨實情的趙軍而言,產生了莫大的心理壓力。),糧草還供應不上(趙軍缺糧分兩種情況,一是趙括率領的先頭部隊被圍斷糧,二是國內歉收,向其他國家借糧又沒借到,所以主力大隊也吃不飽。)。而且當時戰敗投降遠不如後世那麽丟臉,大不了變成奴隸,總比白白送死強。畢竟此前的中國曆史上公然(這兩個字很重要)背信棄義的情形極少見,殺降更是聞所未聞,所以趙軍將士最終放棄了抵抗
誰知白起卻隻是假意受降,解除趙軍武裝後卻突然翻臉,將其幾乎全數坑殺,從此中國就領先西方兩千多年(西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進入總體戰階段,而且沒過幾十年就隨著反戰思潮的興起而被輿論所廣泛抨擊。)進入了殘酷無比的總體戰時代。而白起所說秦軍士卒死者過半,並非是秦國全國兵力損失了一大半,而說的是可以用於遠征外國的一線部隊,尤其那五千輕兵雖然立下奇功,但自身損失必然也極慘重,而專業的敢死隊有多值錢,誰都能夠理解。因此,雖然秦國元氣未傷,但短時間內已經不可能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二線部隊充實到主力部隊之中是不能馬上形成戰鬥力的。而盛怒之下的秦王不聽勸諫,還是發動了邯鄲之戰,實際上是拿編製被打亂了的二線部隊去進攻趙國,屢攻不下乃至敗北、其間還出現秦軍少有的全師投降也就可以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長平之戰雖然令白起的軍事生涯攀上了巔峰,卻對華夏民族造成了長久而難以彌合的傷害,畢竟雖然都說戰爭可以不擇手段,但總還是有些道德底線的。而一旦這些底線被打破,人類在戰爭中便和禽獸無異。自長平之戰白起挾詐(這兩個字很重要,因為趙軍是主動放下武器的,而白起卻欺騙了他們,所以這次殺降比起曆史上其他殺降的例子,性質更為惡劣。)殺降以後,中國曆朝信義不斷貶值,令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猜疑和防備,而戰爭的日益殘酷(總體戰的最大特點),又使得中國人在其後的兩千年中遭受了遠比西方人多得多的人禍(西方人隻不過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就發瘋似的反戰,而我們卻在曆史上經曆過無數次遠比兩次世界大戰更加殘酷的內外戰爭。)。而因此而引發的厭戰情緒,則令華夏子孫的開拓精神與抵禦外侮的能力大幅下降,形成了一副似乎專為遏製中國人而設的多米諾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