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自從連戰連敗退守燕雲之後,國勢大不如前,雖然亡國之危反而逼得金人上下一心臥薪嚐膽,但總需要時間,當年越王勾踐也得“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呢。不過,雖然金帝完顏合刺算不上什麽明君,但掌握實權的兀術與這些年來愈發炙手可熱的完顏亮都不是泛泛之輩,這對叔侄深知耶律大石的厲害,更明白他率眾東歸對大金國祚的威脅,即使目前金國困難再大,也不能任其做大。
以這叔侄二人的如意算盤,是準備等耶律大石打上門來,那樣的話他們跋涉萬裏、而且沿路還多有雪山沙漠等不利地形(除非嶽飛肯放遼軍從河東進入金國境內,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抵達金國西北路的時候一定已經疲憊不堪,到那時耶律大石再怎麽厲害,金軍以逸待勞之下,擊敗他們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至於國內的契丹與奚人因為耶律大石東歸而生出二意的問題,叔侄二人雖然也有些擔心,但也不至於因此束手束腳。內憂最危險的是在你沒意識到的時候爆發出來,隻要有了準備,就沒那麽可怕了,何況耶律大石雖然是昔日遼國的大英雄,但現在距離遼國滅亡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投靠金國的那些契丹與奚人後裔未必就真的對耶律大石萬眾歸心,畢竟這些年來金國雖然對他們一直有所防範,但待遇還是不錯的,至少比漢人強多了。不過,兩人也知道,一旦耶律大石能夠顯出強大的實力,他那些“身在曹營”的族人很快就會雲集到他的旗下,所以對金國來說,與西遼東征大軍的首戰是絕對不能輸的
可是耶律大石的謹慎卻打碎了叔侄二人的如意算盤,如果讓他繼續自由下去,金軍之中的契丹與奚人官兵遲早都會軍心浮動,這對本族人口不足的金國來說,可絕不是什麽好事。按兀術叔侄兩人原來的想法,耶律大石應該會急於進攻,那麽時間必定不長(因為途中要經過不少荒漠地帶,隻有白癡才會緩慢通過,而且耗時太長的話銳氣也會流失殆盡的。),但現在這麽一來,著急的就反而成了金人一方,所以西征勢在必行。
由於此次西征需要經過大片的荒漠地帶,後勤供應無疑是個大難題,所以軍隊規模一定不能太大,而且因為此戰麵對的是耶律大石這個大遼英雄,金軍之中隻有本族精兵值得信賴(契丹與奚人自然不行,而金軍之中的精銳漢軍都是昔日投降的遼軍,肯定也不能帶去,而招降的那些宋軍與盜匪,不但戰鬥力低下,也不熟悉草原的環境。),最後兀術親自從生女真各部挑出一萬既擅長弓騎戰術也擅於突擊砍殺的精銳鐵騎,加上兩萬熟女真步騎,組建了一支相當精幹的征西大軍。為了降低補給的重負,征西金軍將不帶民夫出行,一切雜活都得由他們自己解決。不過,以他們一人五到六匹馬的配置(注1),就算路上吃馬肉喝馬血,也不用擔心餓死渴死了。
而且這麽多的馬匹也使得金軍之中的萬餘重裝步兵在行軍時也完全可以跟上大隊,這就太可怕了(騎兵雖然是古代的陸戰之王,但缺陷也相當多,沒有步兵協同作戰的話,適用性會大受影響,而且如果能夠解決機動性不足的缺陷,精銳的步兵才是真正無敵的存在,唐朝極盛時期疆域能大到那個程度,與唐軍步兵、尤其是那些西域和嶺北的唐軍步兵也都備馬有很大關係。要不然陌刀陣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堆高級玩具罷了
耶律大石年輕時就是軍事上的奇才,如今更是老而彌辣,絕非尋常將領可以匹敵,因此這支金軍的主將人選至關重要。兀術舉賢不避親,推舉了他的小女婿紇石烈誌寧,這一方麵是因為軍中來自熟女真各部的占了一大半,自小就被認為是熟女真驕傲的紇石烈誌寧自然容易得到他們的擁戴,另一方麵也因為紇石烈誌寧確實是年輕一輩女真貴族中的傑出人物(他與完顏亮和完顏褒這兩個皇族英才被後世史家並稱為“金末三傑”,而這三人當中,紇石烈誌寧在軍事方麵的才能是無以倫比的。),完全可以擔此重任。當然,利用這個機會讓這個自己最看重的女婿建立功業,也算是公私兩便。不過,兀術也考慮到女婿雖然才華橫溢,畢竟太過年輕,為了防止軍中一些年長的勳貴不服,兀術又采納了侄子完顏亮的提議,任命年長一些而自幼就老成持重的仆散忠義(注2)為副將。
派出這樣的精兵強將,金國高層自然是誌在必得,本來一個中興的南宋就已經令他們不得不臥薪嚐膽以待天時了,如果昔日的北方霸主遼國也來個“中興”,那他們女真人還有活路嗎?畢竟宋人就算想打過來,也得先攻克地勢險要的燕雲地區(雖然昔日韓世忠經海路偷襲了一次,但規模畢竟有限,而現在金國沿海州縣已經有了防範,兀術並不擔心昔日的一幕重演,但他卻沒想到,已經被趕到“天涯海角”的趙旉卻已經開始嚐試利用海船進行大規模軍力投放,而遼軍以騎兵為主力,而且依然保留有部分遊牧民族的傳統,一旦讓耶律大石的東征大軍養成氣候,他們完全可以無視燕雲天險的存在,取道大漠從北邊繞道直接攻入金國的龍興故地,那時金人就連退路都沒了
注1:金軍騎兵一般是一人配備兩至三匹戰馬,精銳則更多,而征西大軍路途遙遠,自然需要配備更多的馬匹。不過這也算不上很多,曆史上蒙軍西征的時候,那可是達到了驚人的一人八馬
注2:史書中也記做布薩忠義,此人曆史上為金國立功無數,算得上是一位難得的將才,但因為他的功業大都是在金國內部平叛,以及北入大漠給蒙古等族“減丁”時立下,與南宋交手很少(主要是他年齡比較尷尬,運氣似乎也不太好,金國前期與遼國和兩宋激戰時他年紀還小,隻是一個下級軍管;而完顏亮南征時他在後軍,還沒來得及參戰完顏亮就被部將弑殺,南征也就此結束;等到後來孝宗北伐時他卻又年邁病重,離死不遠了,所以他在後世並沒有多大的名氣。所以一個人要想建功立業,才能固然是必須的,機會也非常重要!)
以這叔侄二人的如意算盤,是準備等耶律大石打上門來,那樣的話他們跋涉萬裏、而且沿路還多有雪山沙漠等不利地形(除非嶽飛肯放遼軍從河東進入金國境內,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抵達金國西北路的時候一定已經疲憊不堪,到那時耶律大石再怎麽厲害,金軍以逸待勞之下,擊敗他們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至於國內的契丹與奚人因為耶律大石東歸而生出二意的問題,叔侄二人雖然也有些擔心,但也不至於因此束手束腳。內憂最危險的是在你沒意識到的時候爆發出來,隻要有了準備,就沒那麽可怕了,何況耶律大石雖然是昔日遼國的大英雄,但現在距離遼國滅亡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投靠金國的那些契丹與奚人後裔未必就真的對耶律大石萬眾歸心,畢竟這些年來金國雖然對他們一直有所防範,但待遇還是不錯的,至少比漢人強多了。不過,兩人也知道,一旦耶律大石能夠顯出強大的實力,他那些“身在曹營”的族人很快就會雲集到他的旗下,所以對金國來說,與西遼東征大軍的首戰是絕對不能輸的
可是耶律大石的謹慎卻打碎了叔侄二人的如意算盤,如果讓他繼續自由下去,金軍之中的契丹與奚人官兵遲早都會軍心浮動,這對本族人口不足的金國來說,可絕不是什麽好事。按兀術叔侄兩人原來的想法,耶律大石應該會急於進攻,那麽時間必定不長(因為途中要經過不少荒漠地帶,隻有白癡才會緩慢通過,而且耗時太長的話銳氣也會流失殆盡的。),但現在這麽一來,著急的就反而成了金人一方,所以西征勢在必行。
由於此次西征需要經過大片的荒漠地帶,後勤供應無疑是個大難題,所以軍隊規模一定不能太大,而且因為此戰麵對的是耶律大石這個大遼英雄,金軍之中隻有本族精兵值得信賴(契丹與奚人自然不行,而金軍之中的精銳漢軍都是昔日投降的遼軍,肯定也不能帶去,而招降的那些宋軍與盜匪,不但戰鬥力低下,也不熟悉草原的環境。),最後兀術親自從生女真各部挑出一萬既擅長弓騎戰術也擅於突擊砍殺的精銳鐵騎,加上兩萬熟女真步騎,組建了一支相當精幹的征西大軍。為了降低補給的重負,征西金軍將不帶民夫出行,一切雜活都得由他們自己解決。不過,以他們一人五到六匹馬的配置(注1),就算路上吃馬肉喝馬血,也不用擔心餓死渴死了。
而且這麽多的馬匹也使得金軍之中的萬餘重裝步兵在行軍時也完全可以跟上大隊,這就太可怕了(騎兵雖然是古代的陸戰之王,但缺陷也相當多,沒有步兵協同作戰的話,適用性會大受影響,而且如果能夠解決機動性不足的缺陷,精銳的步兵才是真正無敵的存在,唐朝極盛時期疆域能大到那個程度,與唐軍步兵、尤其是那些西域和嶺北的唐軍步兵也都備馬有很大關係。要不然陌刀陣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堆高級玩具罷了
耶律大石年輕時就是軍事上的奇才,如今更是老而彌辣,絕非尋常將領可以匹敵,因此這支金軍的主將人選至關重要。兀術舉賢不避親,推舉了他的小女婿紇石烈誌寧,這一方麵是因為軍中來自熟女真各部的占了一大半,自小就被認為是熟女真驕傲的紇石烈誌寧自然容易得到他們的擁戴,另一方麵也因為紇石烈誌寧確實是年輕一輩女真貴族中的傑出人物(他與完顏亮和完顏褒這兩個皇族英才被後世史家並稱為“金末三傑”,而這三人當中,紇石烈誌寧在軍事方麵的才能是無以倫比的。),完全可以擔此重任。當然,利用這個機會讓這個自己最看重的女婿建立功業,也算是公私兩便。不過,兀術也考慮到女婿雖然才華橫溢,畢竟太過年輕,為了防止軍中一些年長的勳貴不服,兀術又采納了侄子完顏亮的提議,任命年長一些而自幼就老成持重的仆散忠義(注2)為副將。
派出這樣的精兵強將,金國高層自然是誌在必得,本來一個中興的南宋就已經令他們不得不臥薪嚐膽以待天時了,如果昔日的北方霸主遼國也來個“中興”,那他們女真人還有活路嗎?畢竟宋人就算想打過來,也得先攻克地勢險要的燕雲地區(雖然昔日韓世忠經海路偷襲了一次,但規模畢竟有限,而現在金國沿海州縣已經有了防範,兀術並不擔心昔日的一幕重演,但他卻沒想到,已經被趕到“天涯海角”的趙旉卻已經開始嚐試利用海船進行大規模軍力投放,而遼軍以騎兵為主力,而且依然保留有部分遊牧民族的傳統,一旦讓耶律大石的東征大軍養成氣候,他們完全可以無視燕雲天險的存在,取道大漠從北邊繞道直接攻入金國的龍興故地,那時金人就連退路都沒了
注1:金軍騎兵一般是一人配備兩至三匹戰馬,精銳則更多,而征西大軍路途遙遠,自然需要配備更多的馬匹。不過這也算不上很多,曆史上蒙軍西征的時候,那可是達到了驚人的一人八馬
注2:史書中也記做布薩忠義,此人曆史上為金國立功無數,算得上是一位難得的將才,但因為他的功業大都是在金國內部平叛,以及北入大漠給蒙古等族“減丁”時立下,與南宋交手很少(主要是他年齡比較尷尬,運氣似乎也不太好,金國前期與遼國和兩宋激戰時他年紀還小,隻是一個下級軍管;而完顏亮南征時他在後軍,還沒來得及參戰完顏亮就被部將弑殺,南征也就此結束;等到後來孝宗北伐時他卻又年邁病重,離死不遠了,所以他在後世並沒有多大的名氣。所以一個人要想建功立業,才能固然是必須的,機會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