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一舉多得(三
因此趙?隻能設法從日本(其實高麗也可以,距離比大宋近得多,而且正常年景糧食也有結餘,但高麗無論人口還是耕地麵積都不如日本,而且又一直與大宋關係不睦,而且趙?對於高麗還有一些別的想法,就將其排除在外了。)獲得糧食,他此前估算日本潛在動員力的時候,就發現日本的農業技術雖然在當今世界上也算不錯,但與大宋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與在陳?以及他的弟子們指導下糧食畝產連創新高的衛藩更是無法相比。因此趙?不由生出一個念頭,如果派人指導日本的農民,提高他們的糧食單產,日本不就有餘糧可供出售了嗎?而且這樣一來可以還掉日本的“人情”,以後對其開戰,國內反對的聲音總會小一點,沒辦法,民主政體(大宋“虛君實相”的政體在這個時代的世界上絕對算得上是最民主的了,民主本來就是個相對概念,真正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製度,在人類幾千年的曆史上從來就沒出現過,曆史上留下記錄的始終隻是極少數人。)就這一點不好
經過多年來的大力培養,如今衛藩的基層農技人員已有上萬人之多,趙?隻需抽調其中的一半,就可以在日本這個土地狹小的小國收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反正日本會說漢語不在少數(這個年代日本人對中國的崇慕之心極為高漲,皇族與公卿不會漢語是沒臉見人的,武士與僧侶之中也有很多精通漢學的人才。),所以不必擔心找不到足夠的翻譯。不過若日本也如中國一樣是中央集權的製度,趙?恐怕就隻會是白忙一場,因為官僚係統的低效率是眾所周知的,而且那些官老爺與上流人士也很少有人會願意整天與農民為伍,更別說替他們翻譯了,那樣的話恐怕農技改進的成效沒有幾年工夫根本看不出來,而到那時近百萬的大宋“難民”早就都餓死了。而在領主製下,田地收成如何,會直接影響大小各級領主的利益,他們的積極性自然遠不是缺乏“主人翁意識”的大宋官僚可比,因此當年就見到了明顯的效果。
在獲得衛王府慷慨提供的先進農業技術後,日本的農業生產有了一個大幅度的飛躍,紹興十六年第二季收獲之後,他們便有足夠的餘糧提供給那近百萬大宋“難民”了,雖然暫時還不夠他們全部吃飽肚子,但至少可以保證沒人餓死,而隨著其後兩年日本糧食持續增產,這些可憐的人們終於在異國的土地上重新過上了溫飽的生活。
趙?費了這麽大力氣,萬一那些日本人豐收後卻不肯賣糧給那些大宋“難民”,或是漫天要價的話,那他就成了冤大頭了。因此早在派人援助日本之前,就已經跟日本各地的領主事先溝通過,要他們必須保證將餘糧投入市場,如果試圖囤積居奇的話,衛王府不但會中斷對該藩的技術與人才援助,還會給予其對頭更大的支持(在封建割據的製度下,每個領主都有不共戴天的世仇,其中多少有著天皇與朝廷默許甚至縱容挑撥的原因,若不是這樣,日本天皇的位子也未必坐得穩了。)。在趙?的恩威並施之下,很少有哪個日本領主會自尋死路,不按他的要求去做,反正糧食儲存太久也會黴爛,總是要拿出來販賣的,何況趙?開出的價格也確實算得上公道。
另外,由於那些大宋“難民”人數太多,抵達日本九州南部後擠占了不少當地人的地盤,不要說是日本朝廷了,即使是平家這樣的親宋派,對此也頗有微詞,畢竟南九州是他們家的勢力範圍,那些宋人賴在那裏不走,他們可是直接的受害者。對此,趙?提出了一係列的解決方案,他一方麵將那些人中分流一部分到琉球、鹿兒島,另一方麵又向日本政府買下了兩個此時還未充分開發的“荒島”,同時還出兵搶了高麗的耽羅島(注並在這些島嶼大興土木,準備將它們全部建成港口城市,其中琉球群島要建成一個由數十個大小城市組成的海上城市群,以期其在將來成為大宋東跨太平洋的第一個跳板。
這些島嶼都不是很大,全部加起來也就是大宋一府之地而已,可是若全部建成城市的話,容納百萬人口卻是綽綽有餘了。其中鹿兒島與琉球群島在此前的幾年間已經進行了初步的開發,而高麗的耽羅島畢竟曾是一個**王國,其後又是高麗重要的州郡,上麵多少有些設施可以利用,倒是從日本買來的那兩個小島較為荒蕪,上麵的所謂城寨不過是木材搭建而成,一把火就能燒個精光,即使不將其視為軍事要塞,平民住進去也很不安全,因此趙?不得不大出血一下,對島上的建築規劃全部推倒重來。
領土事關主權,即使是巴掌大的一塊島礁,一般來說也是無法用錢買到的,但是趙?還是順利地將那兩個小島搞到了手。究其緣由,一則是因為現在還是近代國家觀念仍未興起的中古時期,各國的疆域變動也較頻繁,因此領土主權雖然也受到重視,卻不像後世那樣寸土必爭;二則是因為日本實行的是分封製度,那兩個島嶼的主人是它們的領主,而不是日本天皇或者日本政府,隻要搞定那些地方土豪,即使天皇不同意也沒辦法,畢竟趙?要的隻是那兩個島嶼的所有權與使用權,而形式上的主權他暫時還不想費力去爭,難度自然就小得多了;三則是那兩個島嶼現在還很荒涼,日本人看不到其有多大的價值,所以天皇與朝中的公卿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何況對於這兩個島嶼,趙?也不是白拿的,他的特使詹會龍口頭許諾說一旦日本與高麗發生衝突,那麽大宋將會堅定地站在“友好鄰邦”日本這邊,早就與高麗有些過節(指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刀伊入寇”,當時女真與高麗的海盜肆虐日本沿海,為禍甚大。)、而且也一直對大陸心存覬覦的日本上下無不歡欣鼓舞,盡管曆史上在日本打敗蒙元入寇、作戰方式得到革新並樹立起民族自信心之前,日本基本上就沒打贏過統一的高麗
注1:即後世的濟州島,該島一開始為一個**王國,稱為耽羅國,公元938年以後被高麗在事實上吞並,設為耽羅郡,元朝打敗高麗,逼其臣服後,吞並了耽羅島,直到明朝建立幾十年後才還給李氏朝鮮,此後便沒有再被單獨分割過去。
ps:明朝皇帝(隻是皇帝,不是朝廷,當年日本侵朝時,很多文官都反對出兵救援,是皇帝力主出兵,最後明朝政府才先後派出李如鬆等人將豐臣秀吉的侵略軍擊退。)對朝鮮真的不是一般地好,很多爭議土地都是直接送給了朝鮮,還多次出兵幫助朝鮮抵禦侵略,不知道是因為當初李成桂臣服得最早;還是因為終明一朝朝鮮王室都表現得極為恭順;抑或是後宮那些朝鮮妃嬪(朝鮮頻繁向明朝皇帝進獻美女,其中不少人還相當得寵,所以才會有明成祖朱棣生母是朝鮮人的謠言,盡管朝鮮向明朝皇帝第一次進獻美女的時候,朱棣已經四歲了。)服侍得好?但朝鮮倒也算得上是知道感恩了,明朝滅亡以後他們將崇禎年號繼續沿用了二百多年
bk
因此趙?隻能設法從日本(其實高麗也可以,距離比大宋近得多,而且正常年景糧食也有結餘,但高麗無論人口還是耕地麵積都不如日本,而且又一直與大宋關係不睦,而且趙?對於高麗還有一些別的想法,就將其排除在外了。)獲得糧食,他此前估算日本潛在動員力的時候,就發現日本的農業技術雖然在當今世界上也算不錯,但與大宋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與在陳?以及他的弟子們指導下糧食畝產連創新高的衛藩更是無法相比。因此趙?不由生出一個念頭,如果派人指導日本的農民,提高他們的糧食單產,日本不就有餘糧可供出售了嗎?而且這樣一來可以還掉日本的“人情”,以後對其開戰,國內反對的聲音總會小一點,沒辦法,民主政體(大宋“虛君實相”的政體在這個時代的世界上絕對算得上是最民主的了,民主本來就是個相對概念,真正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製度,在人類幾千年的曆史上從來就沒出現過,曆史上留下記錄的始終隻是極少數人。)就這一點不好
經過多年來的大力培養,如今衛藩的基層農技人員已有上萬人之多,趙?隻需抽調其中的一半,就可以在日本這個土地狹小的小國收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反正日本會說漢語不在少數(這個年代日本人對中國的崇慕之心極為高漲,皇族與公卿不會漢語是沒臉見人的,武士與僧侶之中也有很多精通漢學的人才。),所以不必擔心找不到足夠的翻譯。不過若日本也如中國一樣是中央集權的製度,趙?恐怕就隻會是白忙一場,因為官僚係統的低效率是眾所周知的,而且那些官老爺與上流人士也很少有人會願意整天與農民為伍,更別說替他們翻譯了,那樣的話恐怕農技改進的成效沒有幾年工夫根本看不出來,而到那時近百萬的大宋“難民”早就都餓死了。而在領主製下,田地收成如何,會直接影響大小各級領主的利益,他們的積極性自然遠不是缺乏“主人翁意識”的大宋官僚可比,因此當年就見到了明顯的效果。
在獲得衛王府慷慨提供的先進農業技術後,日本的農業生產有了一個大幅度的飛躍,紹興十六年第二季收獲之後,他們便有足夠的餘糧提供給那近百萬大宋“難民”了,雖然暫時還不夠他們全部吃飽肚子,但至少可以保證沒人餓死,而隨著其後兩年日本糧食持續增產,這些可憐的人們終於在異國的土地上重新過上了溫飽的生活。
趙?費了這麽大力氣,萬一那些日本人豐收後卻不肯賣糧給那些大宋“難民”,或是漫天要價的話,那他就成了冤大頭了。因此早在派人援助日本之前,就已經跟日本各地的領主事先溝通過,要他們必須保證將餘糧投入市場,如果試圖囤積居奇的話,衛王府不但會中斷對該藩的技術與人才援助,還會給予其對頭更大的支持(在封建割據的製度下,每個領主都有不共戴天的世仇,其中多少有著天皇與朝廷默許甚至縱容挑撥的原因,若不是這樣,日本天皇的位子也未必坐得穩了。)。在趙?的恩威並施之下,很少有哪個日本領主會自尋死路,不按他的要求去做,反正糧食儲存太久也會黴爛,總是要拿出來販賣的,何況趙?開出的價格也確實算得上公道。
另外,由於那些大宋“難民”人數太多,抵達日本九州南部後擠占了不少當地人的地盤,不要說是日本朝廷了,即使是平家這樣的親宋派,對此也頗有微詞,畢竟南九州是他們家的勢力範圍,那些宋人賴在那裏不走,他們可是直接的受害者。對此,趙?提出了一係列的解決方案,他一方麵將那些人中分流一部分到琉球、鹿兒島,另一方麵又向日本政府買下了兩個此時還未充分開發的“荒島”,同時還出兵搶了高麗的耽羅島(注並在這些島嶼大興土木,準備將它們全部建成港口城市,其中琉球群島要建成一個由數十個大小城市組成的海上城市群,以期其在將來成為大宋東跨太平洋的第一個跳板。
這些島嶼都不是很大,全部加起來也就是大宋一府之地而已,可是若全部建成城市的話,容納百萬人口卻是綽綽有餘了。其中鹿兒島與琉球群島在此前的幾年間已經進行了初步的開發,而高麗的耽羅島畢竟曾是一個**王國,其後又是高麗重要的州郡,上麵多少有些設施可以利用,倒是從日本買來的那兩個小島較為荒蕪,上麵的所謂城寨不過是木材搭建而成,一把火就能燒個精光,即使不將其視為軍事要塞,平民住進去也很不安全,因此趙?不得不大出血一下,對島上的建築規劃全部推倒重來。
領土事關主權,即使是巴掌大的一塊島礁,一般來說也是無法用錢買到的,但是趙?還是順利地將那兩個小島搞到了手。究其緣由,一則是因為現在還是近代國家觀念仍未興起的中古時期,各國的疆域變動也較頻繁,因此領土主權雖然也受到重視,卻不像後世那樣寸土必爭;二則是因為日本實行的是分封製度,那兩個島嶼的主人是它們的領主,而不是日本天皇或者日本政府,隻要搞定那些地方土豪,即使天皇不同意也沒辦法,畢竟趙?要的隻是那兩個島嶼的所有權與使用權,而形式上的主權他暫時還不想費力去爭,難度自然就小得多了;三則是那兩個島嶼現在還很荒涼,日本人看不到其有多大的價值,所以天皇與朝中的公卿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何況對於這兩個島嶼,趙?也不是白拿的,他的特使詹會龍口頭許諾說一旦日本與高麗發生衝突,那麽大宋將會堅定地站在“友好鄰邦”日本這邊,早就與高麗有些過節(指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刀伊入寇”,當時女真與高麗的海盜肆虐日本沿海,為禍甚大。)、而且也一直對大陸心存覬覦的日本上下無不歡欣鼓舞,盡管曆史上在日本打敗蒙元入寇、作戰方式得到革新並樹立起民族自信心之前,日本基本上就沒打贏過統一的高麗
注1:即後世的濟州島,該島一開始為一個**王國,稱為耽羅國,公元938年以後被高麗在事實上吞並,設為耽羅郡,元朝打敗高麗,逼其臣服後,吞並了耽羅島,直到明朝建立幾十年後才還給李氏朝鮮,此後便沒有再被單獨分割過去。
ps:明朝皇帝(隻是皇帝,不是朝廷,當年日本侵朝時,很多文官都反對出兵救援,是皇帝力主出兵,最後明朝政府才先後派出李如鬆等人將豐臣秀吉的侵略軍擊退。)對朝鮮真的不是一般地好,很多爭議土地都是直接送給了朝鮮,還多次出兵幫助朝鮮抵禦侵略,不知道是因為當初李成桂臣服得最早;還是因為終明一朝朝鮮王室都表現得極為恭順;抑或是後宮那些朝鮮妃嬪(朝鮮頻繁向明朝皇帝進獻美女,其中不少人還相當得寵,所以才會有明成祖朱棣生母是朝鮮人的謠言,盡管朝鮮向明朝皇帝第一次進獻美女的時候,朱棣已經四歲了。)服侍得好?但朝鮮倒也算得上是知道感恩了,明朝滅亡以後他們將崇禎年號繼續沿用了二百多年
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