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開疆拓土(四


    由此,趙?從較短時期的需求出發,選定了南洋和目前尚未被外界發現的澳大利亞作為衛軍下階段的首要攻略目標與移民拓殖方向,而漠南(主要是後世包頭一帶的稀土以及其他有色金屬礦產最吸引人,盡管其中的大部分以現在大宋的科技水平連發現都發現不了,就更別說開發冶煉了,但為子孫留著也是好的,何況地緣與文化曆史上也接近,糧食也足以自給自足。)、遼陽(即後世的中國東北與外興安嶺地區)與嶺北(即外蒙和西伯利亞)等雖然也有豐富資源(或是有較大的潛力),卻並非急需的地區則被趙?在日程中排到了後麵。而資源匱乏(人均的話還是很豐富的,不過參照它的麵積就、土地貧瘠、氣候苦寒的青藏高原,卻因為其獨特的戰略價值而受到了趙?的特別重視。


    青藏高原由於其極高的海拔(關鍵是又不至於像蔥嶺那樣高到幾乎住不了人地勢上對北邊的西域地區形成了天然的壓製,若是將來改善了高原上的交通狀況,那麽除了西麵(西麵有地勢更高的蔥嶺阻隔,而且青藏高原與其鄰接的部分還是無人區。)不方便以外,還可以出奇兵南下天竺膏腴之地,雖然由於後勤困難、高原上也無法屯駐重兵,能夠殺過喜馬拉雅山去的軍隊規模很難超過萬人,除非有天才將領的統率,那點兵力是不足以單獨成事的,但若配合將來總要進入印度洋的海軍,隻要統兵將領不太廢柴,就可以收到奇效。而如果青藏高原落在敵對勢力的手裏,對於任何一個時期的中國來說,則都是一個如鯁在喉的**煩,曆史上這種威脅隻出過一次(就是唐代一度強盛的吐蕃),就曾弄得盛極一時的大唐朝廷焦頭爛額。


    所以,就算青藏高原在趙?記憶中並非中國領土,他也決不會放過這個天然的製高點,何況“**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這一觀念早已深植於他的心中了呢?隻是高原環境對作戰的不利影響確實巨大,當地人的民風又很強悍(此時藏傳佛教雖然已經形成,但影響還遠沒有後世那麽大,何況即使是被佛教統治了上千年之後,**的民風依然是挺強悍的。),曆史上也隻有解放軍成功地殺上了**高原(青海地區漢藏雜居,而且海拔也相對較低,古代還是有幾個名將曾經打到這裏,例如唐代的蘇定方。但能夠殺到**的,隻有解放軍,因為隻有他們能夠在巨大的非戰鬥減員下依然保持高昂的士氣,確實令人敬佩。當然,熱兵器戰爭中士卒身體狀況對戰鬥力的影響較小,也是不能忽視的原因。),趙?雖然已經仗著超越這個時代近千年的知識創造了奇跡,但他也不認為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像太祖一樣強大,讓麾下的士卒百死無悔


    所以趙?準備先效仿元代和清代的做法,利用宗教的力量將勢力滲透進去。然後,等到時機成熟後,趙?再通過“解放農奴”這一殺招反客為主。因此,在較短的時間內,趙?對吐蕃諸部準備以招撫為主。


    不過,規矩是不能破壞的,所以那些部落與教派勢力該交的貢賦還是得交,但大宋卻通過巨額(這隻是相對來說,畢竟吐蕃人口太少,其實也用不了多少錢。)經濟援助令吐蕃諸部的活佛與頭人們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因此他們對於向大宋臣服,也就沒有多大的抵觸了(這也是因為如今的吐蕃早已四分五裂,要是昔日的吐蕃帝國,是決不會輕易臣服的。)。但由於吐蕃部落勢力眾多,高原上交通又十分不便,衛王府目前也不可能將主要的人財物力都投到他們身上,所以光是令高原上的大部分勢力臣服於大宋,就竟然花費了十餘年時間,當然那都是後話了


    不管如何,在趙?拍板決定後,“南進”在衛王府高層已經達成了共識,而“北伐”路線則被暫時擱置。這不光是因為“南進”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而“北伐”在短期內根本無利可圖,而且耗費巨大,更因為當時的衛軍的確有些兵力不足,就算能夠打敗金軍,也難以有效地占領整個北方,而且還有文化同化的問題存在。何況,以現在北方的局勢來看,如果衛軍北伐,遼金這對世敵很可能會被迫聯合起來,趙?可不會幹這樣的傻事。


    而在攻略南洋的過程中,擴軍後的衛軍各部卻得到了必要的曆練,三十萬以原來的二線部隊官兵為主的軍人在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鬥中迅速成熟起來,衛軍陸軍的一線部隊也因此迅速增加到三十餘萬(雖有戰損,卻還有吳?的那十萬精兵加入。),而二線部隊也曆經多次征募擴編,而達到了接近五十萬人的龐大數目,這一實力已經不遜於天下任何一個強國,如果考慮到大宋最精銳的西軍(包括留守甘陝地區的十萬人)也已經投向了衛王府的陣營,衛軍陸海兩軍的實力都已經堪稱是天下第一,即使大宋的官軍也無法比擬。而且,雖然他們在南洋遇到過的對手與作戰環境都與中國北方有很大差異,但是大部分的戰爭經驗都是相通的,而且至少他們都見過了血,這可是一支精兵形成所必備的條件。在趙?看來,南洋“練兵”完成後,即使是那些從沒到過北方的衛軍官兵,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當地的環境,較之純粹的新兵可要強太多了。


    不過這樣一來,衛軍連二線部隊與海軍都算上,總兵力已經超過了百萬,而趙?治下的人口才有兩千多萬,其中印支省的一千多萬人口中還有一大半是異族(整個南洋幾百萬華人應該還是有的,不過其中很多人都生活在那些“藩屬”國,印支省內的就沒那麽多了。),他們剛開始的激烈反抗雖已經被鎮壓下來,但要想他們忘記亡國之恨、老老實實地依律交稅納糧,卻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所以衛軍的軍費負擔自然相當沉重。但即使是財政壓力最大的紹興十六年和十七年,趙?與他的臣僚們還是想方設法支持住了,這也令大家對日後遠征北方甚至徹底平定大漠充滿了信心。


    因為以紹興二十年前後衛軍的實力,完全可以擊敗北方所有敵人的聯軍(當然要考慮裝備差距與聯軍指揮不靈的情況),關鍵在於後勤能不能跟上,而現在衛軍的大幅擴軍與正在進行的南洋攻略提前考驗了衛藩的動員力,結論是“完全沒有問題”


    從花費來說,所謂的“百萬”衛軍中海軍占了一半還多,畢竟南洋各地之間的交通主要依靠海運。但由於東西方海上貿易的巨大利潤,海軍不但不需要財政往內砸錢,反而還有不菲的收入


    從動員效率上看,衛藩已經超過了拿破侖時期的法國(峰值為2萬人口,42萬軍隊,遠征沙俄的時候因為有仆從國的軍隊同行,總兵力更是達到了60萬,但最後大多死於俄羅斯的嚴寒,隻逃回去了兩萬人,都快趕上實行軍國主義的普魯士(彈丸之國卻有二十萬常備軍,占到了人口的接近一成,而且還都是精兵,在工業**爆發以前的定居民族而言,稱得上是空前絕後了。)了。


    b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小不會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小不會爬並收藏醫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