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先賢祠
趙旉所幹的第二件事,是泰山封禪,並下詔讓人在山上修建了幾座十分重要的特殊建築。其中最引人注目、非議也最多的,莫過於“先賢祠”,先賢祠內所列的人物,是那些曆史上對中國乃至世界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人物,分為三大部分,聖人、偉人、賢人。
其中引起最大爭議的恰恰是“聖人”這一核心部分。在聖人祠中,一直以來都被塑造成反麵形象的遠古部族首領蚩尤居然也在其中占據了一個位子,而“至聖先師”孔子雖然位列其中,但排序比不上某些傳說中的上古聖賢也就罷了,居然還不如一些後輩,這實在令那些儒生們無法接受
蚩尤被列入聖人祠後,明顯增強了西南各族對於大宋的認同感,因為蚩尤是他們傳說中的祖先。但趙旉之所以對蚩尤重新評價,其實隻是因為他是東方發明煉銅方法的第一人,生產工具的升級換代是人類社會生產力進步的最重大標誌,因此傳說中蚩尤雖然隻有這一項發明,卻令華夏先人由石器時代一舉邁進了青銅器時代,因此他對於華夏乃至整個東方的貢獻,未必就比他的死敵軒轅黃帝遜sè多少。
而趙旉雖然一向不喜歡儒家學說和孔子本人,但他對孔子作出的曆史評價還是較為公正的,雖然哪怕是早期儒學也一樣漏洞百出,但光憑“私學的開創者”這一身份,孔子就完全有資格名列先賢之中。何況孔子及其學生和再傳弟子所開創的早期儒學,還是法家與墨家思想的源頭,這一貢獻同樣不可輕易抹煞,另外他還了不少古代文獻,雖然其中多有刪改,但總歸還是功大於過。
但是孔子不但自己虛偽,他的學說也一樣虛偽,稱其為“口是心非”並不為過,因此他的徒子徒孫當中偽君子比比皆是,而如果全盤相信他說的話,卻又會變成一個書呆子,尤其孔子的思想當中有不少泥古不化的想法,這就更加害人了。因為那些想法其實孔子自己都知道不可行否則他就應該去找周天子推銷他的思想,而不是去遊說各大諸侯國了,他卻拿去教育別人,那不是誤人子弟嗎?而孔子鄙視生產、厚古薄今等問題也對後世的儒生們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影響,他在世時又沒有什麽實質xing的貢獻如科技發明、新的統治製度等等。,因此綜合考慮這些情況之後,趙旉很不客氣地將孔子排到了十名開外,但是卻在三代聖王中的堯舜之前注1,其實也算不錯了
但孔子的徒子徒孫們卻不會認為趙旉的排序有多麽公正,尤其是已經幾乎被曆史長河所湮沒的墨子居然排到了孔子之前,而孟子更是被排除出聖賢之列,就更是令他們憤怒。可是年僅十七歲的長公主趙青鳳卻代表其父出麵,並以她的伶牙俐齒將那些儒生駁得啞口無言,“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中國對外日益無力,國內也不複春秋戰國時期的繁榮興盛注2。”、“孔子在世的時候也沒有任何實際成績,雖然了一些典籍,但隻要識字的人都能做,還不會像他那樣胡亂篡改。”、“口口聲聲‘君臣父子’,卻向逆臣季氏連拋媚眼,卻無視當時仍然存在的周天子,這不是偽君子是什麽?若非父皇看重其首倡教育的功績,孔老二根本就沒資格進聖人祠!”
這一係列的言論已經具有足夠的衝擊力,而趙青鳳又對墨子大加讚揚,尤其肯定他在科技上的卓越貢獻,以及他“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品德、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寬以待人的胸懷。基於這個思路,大禹被趙旉尊為中國曆代先賢中的第一人也就可以理解了,因為相比墨子,大禹公而忘私的高大形象和拯救神州的偉大功績更加深入人心。但趙旉之所以特別推崇大禹,還有一些其他的的原因。
一是趙旉認為大禹治水是世界各民族幾乎都有的大洪水傳說中唯一一個靠著人類自己的力量戰勝那次世界xing大洪水的例子,希望通過鼓吹大禹的功績,來增強華夏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不得不說“因為隻有華夏人做到了,所以我們華夏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這一邏輯還是挺有說服力的。
二是以此宣言“人定勝天”的理念,激勵人民在自然災害來臨時勇於抗爭,而且大禹“改堵為疏”的治水方法也被趙旉拿來作為論據,證明了解自然規律對於防災救災的重要意義。
第三個目的則不足為外人道,大禹是東方君主製事實上的開創者,推崇大禹無疑可以進一步增加民眾對於“家天下”的認同。雖然趙旉也讚成在沒有外來威脅的前提下削弱君權、甚至廢除君主製,但是他更加不想自己的子孫被暴力革命推翻而家破人亡,因此大禹專斷獨裁並違反“禪讓”製度將王位傳給兒子的做法不但沒被趙旉指責,反而被其認為是曆史的進步。:其實嚴格說來,也確實是曆史的進步,原始民主雖然也許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觀念,但它在世界範圍內的陸續瓦解消亡已經足以說明其過時了。
注1:趙旉這麽做是因為他認為傳說中關於堯舜的事跡大多虛妄不實,其實堯一生中真正澤被後世的重大貢獻,隻是在東方首先製定曆法,而且還是讓手下去幹的;而舜則是最早創立了類似於國家朝政中樞的機構,並重用大禹治理水患,為華夏各部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中原大地上出現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而鋪平了道路,這與孔子首倡教育的貢獻相比,還是稍次了一點,但比他的前任要強。因此趙旉給這三位的排序是“孔子、舜、堯”
注2:趙青鳳的理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數量、豪商數量與實力、各**力、對外族的戰績與開疆拓土等各項指標都要遠遠強於後世,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其實這是典型的顛倒主次,畢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雖然是人才的樂土,普通人的日子卻很不好過,光是戰爭頻繁這一點就足以令大多數人望而生畏。不過經過趙旉這麽多年的宣傳與引導,大宋現在已經沒誰敢將和親之類屈辱的和平當作百姓的福利了,所以那些儒生想要反駁趙青鳳就十分困難。
趙旉所幹的第二件事,是泰山封禪,並下詔讓人在山上修建了幾座十分重要的特殊建築。其中最引人注目、非議也最多的,莫過於“先賢祠”,先賢祠內所列的人物,是那些曆史上對中國乃至世界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人物,分為三大部分,聖人、偉人、賢人。
其中引起最大爭議的恰恰是“聖人”這一核心部分。在聖人祠中,一直以來都被塑造成反麵形象的遠古部族首領蚩尤居然也在其中占據了一個位子,而“至聖先師”孔子雖然位列其中,但排序比不上某些傳說中的上古聖賢也就罷了,居然還不如一些後輩,這實在令那些儒生們無法接受
蚩尤被列入聖人祠後,明顯增強了西南各族對於大宋的認同感,因為蚩尤是他們傳說中的祖先。但趙旉之所以對蚩尤重新評價,其實隻是因為他是東方發明煉銅方法的第一人,生產工具的升級換代是人類社會生產力進步的最重大標誌,因此傳說中蚩尤雖然隻有這一項發明,卻令華夏先人由石器時代一舉邁進了青銅器時代,因此他對於華夏乃至整個東方的貢獻,未必就比他的死敵軒轅黃帝遜sè多少。
而趙旉雖然一向不喜歡儒家學說和孔子本人,但他對孔子作出的曆史評價還是較為公正的,雖然哪怕是早期儒學也一樣漏洞百出,但光憑“私學的開創者”這一身份,孔子就完全有資格名列先賢之中。何況孔子及其學生和再傳弟子所開創的早期儒學,還是法家與墨家思想的源頭,這一貢獻同樣不可輕易抹煞,另外他還了不少古代文獻,雖然其中多有刪改,但總歸還是功大於過。
但是孔子不但自己虛偽,他的學說也一樣虛偽,稱其為“口是心非”並不為過,因此他的徒子徒孫當中偽君子比比皆是,而如果全盤相信他說的話,卻又會變成一個書呆子,尤其孔子的思想當中有不少泥古不化的想法,這就更加害人了。因為那些想法其實孔子自己都知道不可行否則他就應該去找周天子推銷他的思想,而不是去遊說各大諸侯國了,他卻拿去教育別人,那不是誤人子弟嗎?而孔子鄙視生產、厚古薄今等問題也對後世的儒生們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影響,他在世時又沒有什麽實質xing的貢獻如科技發明、新的統治製度等等。,因此綜合考慮這些情況之後,趙旉很不客氣地將孔子排到了十名開外,但是卻在三代聖王中的堯舜之前注1,其實也算不錯了
但孔子的徒子徒孫們卻不會認為趙旉的排序有多麽公正,尤其是已經幾乎被曆史長河所湮沒的墨子居然排到了孔子之前,而孟子更是被排除出聖賢之列,就更是令他們憤怒。可是年僅十七歲的長公主趙青鳳卻代表其父出麵,並以她的伶牙俐齒將那些儒生駁得啞口無言,“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中國對外日益無力,國內也不複春秋戰國時期的繁榮興盛注2。”、“孔子在世的時候也沒有任何實際成績,雖然了一些典籍,但隻要識字的人都能做,還不會像他那樣胡亂篡改。”、“口口聲聲‘君臣父子’,卻向逆臣季氏連拋媚眼,卻無視當時仍然存在的周天子,這不是偽君子是什麽?若非父皇看重其首倡教育的功績,孔老二根本就沒資格進聖人祠!”
這一係列的言論已經具有足夠的衝擊力,而趙青鳳又對墨子大加讚揚,尤其肯定他在科技上的卓越貢獻,以及他“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品德、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寬以待人的胸懷。基於這個思路,大禹被趙旉尊為中國曆代先賢中的第一人也就可以理解了,因為相比墨子,大禹公而忘私的高大形象和拯救神州的偉大功績更加深入人心。但趙旉之所以特別推崇大禹,還有一些其他的的原因。
一是趙旉認為大禹治水是世界各民族幾乎都有的大洪水傳說中唯一一個靠著人類自己的力量戰勝那次世界xing大洪水的例子,希望通過鼓吹大禹的功績,來增強華夏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不得不說“因為隻有華夏人做到了,所以我們華夏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這一邏輯還是挺有說服力的。
二是以此宣言“人定勝天”的理念,激勵人民在自然災害來臨時勇於抗爭,而且大禹“改堵為疏”的治水方法也被趙旉拿來作為論據,證明了解自然規律對於防災救災的重要意義。
第三個目的則不足為外人道,大禹是東方君主製事實上的開創者,推崇大禹無疑可以進一步增加民眾對於“家天下”的認同。雖然趙旉也讚成在沒有外來威脅的前提下削弱君權、甚至廢除君主製,但是他更加不想自己的子孫被暴力革命推翻而家破人亡,因此大禹專斷獨裁並違反“禪讓”製度將王位傳給兒子的做法不但沒被趙旉指責,反而被其認為是曆史的進步。:其實嚴格說來,也確實是曆史的進步,原始民主雖然也許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觀念,但它在世界範圍內的陸續瓦解消亡已經足以說明其過時了。
注1:趙旉這麽做是因為他認為傳說中關於堯舜的事跡大多虛妄不實,其實堯一生中真正澤被後世的重大貢獻,隻是在東方首先製定曆法,而且還是讓手下去幹的;而舜則是最早創立了類似於國家朝政中樞的機構,並重用大禹治理水患,為華夏各部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中原大地上出現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而鋪平了道路,這與孔子首倡教育的貢獻相比,還是稍次了一點,但比他的前任要強。因此趙旉給這三位的排序是“孔子、舜、堯”
注2:趙青鳳的理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數量、豪商數量與實力、各**力、對外族的戰績與開疆拓土等各項指標都要遠遠強於後世,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其實這是典型的顛倒主次,畢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雖然是人才的樂土,普通人的日子卻很不好過,光是戰爭頻繁這一點就足以令大多數人望而生畏。不過經過趙旉這麽多年的宣傳與引導,大宋現在已經沒誰敢將和親之類屈辱的和平當作百姓的福利了,所以那些儒生想要反駁趙青鳳就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