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主席接見


    “知道金達萊?”


    汪洋搖了搖頭,他知道趙曉燕說的金達萊是朝鮮人民最喜愛的一種花,可是對於他來說身邊的愛人才是他心裏最美麗的花兒。


    “金達萊又名無窮花,其實在我們國內就是迎紅杜鵑,也就是中國的興安杜鵑,金達萊的原意是長久開放的花,朝鮮人民以它象征長久的繁榮,象征喜悅和幸福!”


    現在是七月,當然金達萊不可能開放,其實在汪洋看來這花兒根本就沒有那麽複雜,這花其實在國內就叫做映山紅,可是在朝鮮半島這塊土地上,因為這種花從來都是向東開放,代表著希望的希望,所以才會被朝鮮人民所接受和推崇。


    不過,此時的趙曉燕手中真的拿了一朵金達萊,隻不過這花兒已經成了一個標本被壓在一本書裏,書的名字叫做《真正的人》作者是鮑波列伏依,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裏,人們的思想無比單純,同樣也充滿了上進心,他們的內心世界無比的豐富,在中國年青人中最暢銷的書莫過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真正的人》等作品,可以說當時老毛子的文學作品影響了整整一代人,而趙曉燕也不例外,她動情地拿起書中夾著的金達萊說道:


    “你知道嗎?這花是一個朝鮮女孩送給我的……其實是送給我們的,他希望我們的未來能像這金達萊向征的意義一樣,永遠喜悅和幸福!”


    “你說的是柔若希?!”


    汪洋心中一動,他幾乎是立即知道趙曉燕說的這個朝鮮女孩是誰,若說汪洋在朝鮮戰場上最難忘的朝鮮友人是誰,那除了柔若希之外不會有別人,可惜的是造化弄人,他汪洋也並不能像以前的地主老爺一樣三妻四妾,所以這對於柔若希來說隻能是一個永遠的遺憾。


    “是啊,你還忘不了她?!”


    趙曉燕的似嗔似惱,其實從某一方麵來說自從汪洋向她坦白了他與柔若希的一切之後,她不得不說正是這個可敬的朝鮮女孩救了汪洋,如果沒有她,可能汪洋早就死在前線了,又怎麽會今日讓他們有機會一起看到勝利即將來臨呢?


    “有些人,有些事,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聽到趙曉燕這樣的問,汪洋沒有生氣也沒有愧疚,卻仿佛讓趙曉燕這一句話挑起了很多的心事,他傷還未好,隻不過是趁著在軍醫院養傷然後被趙曉燕扶著走出來曬太陽,聽到了趙曉燕的話他無比感觸地站了起來,趙曉燕連忙扶住了他。


    “李小布、葉城、史東來、李中華……他們我又那一個可以忘掉,可惜的是他們沒有機會等到這一天!”


    汪洋抬頭望著陽光明媚的天空,眼裏卻流露出了思念之情,如此的豔陽,久違的勝利,我們馬上就可以回到家鄉去建設新中國了,可是戰友們呢,你們在那裏?


    “他們的願望我們去完成,他們的遺願我們雙手接過,我們的勝利是烈士們用鮮血鑄就的,所以回到國內我們一定要將新中國建設得更加的強大!”


    戰爭的殘酷讓這一代的年輕人知道了落後就要挨打,知道了如果國力不強就會受到外國的欺負,最好保護自己的方式除了有強大的軍隊外,就是要有充沛的國力,這一思想已經在方大誌願軍指戰員的腦海裏形成了共識,此時趙曉燕用堅定的口氣說出來,也代表了那一代最可愛人心裏共同的心聲。


    “曉燕,許衛國的傷勢怎麽樣了?”


    點了點頭,汪洋知道死去的戰友雖然不能忘記,但年輕的他們卻更要向前看,想到了同一個醫院的許衛國傷勢比自己重了很多,汪洋幾乎一天要向別人問一次。


    “高大隊長正在許衛國那裏呢,我剛從許衛國那裏來的時候,看他已經醒過來了,看樣子精神不錯!”


    趙曉燕回答了汪洋話,想起這次汪洋在敵後執行任務的危險程度,她至今還害怕,但是她也知道汪洋是個戰士,為了祖國的和平安定,就算血濺沙場也是他們的宿命,更多的時候她對汪洋在戰場上取得的一切榮耀她隻感覺到無比的自豪,對於他這些親如兄弟的戰友趙曉燕更是愛鳥及屋了,來的時候正是害怕許衛國老躺在病床上寂寞,她還給他送去了一本《鋼鐵是如何煉成的》。


    “哈哈,我問醫生了,再過十餘天,許衛國也能像你一樣出來走走了!”


    趙曉燕正說著,卻不防高曉東已經從許衛國的病房中走了出來,並且很快地找到了汪洋,看他笑得無比開朗,看樣子心情不錯。


    “高大隊長,是不是有什麽好消息啊!”


    說實話,其實現在高曉東又升了官,由於他在戰場上審時度勢的能力非同一般,對美作戰又有獨特見解,已經被兵團揚勇將軍看在了眼裏,調到兵團去擔任作戰處長了,不過此處長可不比在司令部的編製了,那可真正的實權,沒準到授銜之際,他還能混上一個少將了,但是對於汪洋他們來說,卻不在乎他的職位,更看重的卻是他們的關係,所以他們開口都喜歡叫他高大隊長。


    “當然有好消息了,板門店裏的談判由於我們金城以同的進攻戰役打得非常成功,所以美國佬已經點頭認輸了,聽說停戰協議馬上就要簽訂,也就是說戰爭馬上就結束了!”


    高曉東哈哈的一笑,汪洋和趙曉燕很少看到高曉東這副精神氣爽的模樣,而他在兵團和司令部的關係都不錯,想必得到的消息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而實際上呢,高曉東帶給他們的消息果然無比的全麵,從這位‘高層’的口裏,他們才知道現誌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已經取得多大的優勢。


    首先要說的就是汪洋他們參加的金城以南進攻戰役,在誌願軍第二十兵團和第九兵團之第二十四軍再加上配屬部隊的共同努力下,我誌願軍大部隊將陣地前推15公裏,收複土地148平方公裏,共計斃傷俘敵52700餘人,繳獲坦克、自行火炮35輛、各種炮339門、飛機一架,擊落擊傷敵機200餘架,取得了輝煌戰果。


    遇到這種情況,以以前的情況來說美軍願意和誌願軍進行和談了,是漢城總統府的那個老頭子不同意,但是由於他的不同意,南朝鮮部隊一下子受了這麽大的損失,這會兒除了認賬,李總統他還能怎麽的?


    “**軍攻勢之所以獲得勝利,是由於第八集團軍采取守勢太久,以致讓**建立了他們的實力。”


    李總統痛心疾首。


    “許多人認為,中國**人的政策在於通過隻進攻大韓民國部隊,不進攻美國部隊,以此來分裂盟國。……一個可能有用的後果是,提醒一下李總統,如果喪失“聯合**”的支持,他的部隊是脆弱的。”


    倒是艾森豪威爾總統在媒休上說出了漂亮話,同時也點醒了漢城那個怪老頭,你若是想與美國政府對著幹,你小子還嫩了一點。


    當然,其實在金城以南進攻戰役開始後,其實在第二十兵團的金城反擊戰進行期間,正麵戰線的誌願軍各軍和朝鮮人民軍各軍團,也積極配合作戰,共對敵連以下目標進攻27次,連同打敵反撲,共殲敵17000餘人,有力地配合了金城方向第二十兵團部隊的作戰。


    也就是說,到最後我誌司算了一筆仗,其實也就是整個夏季反擊戰役第三階段作戰,中朝軍隊共計斃傷俘敵78000餘人,繳獲坦克45輛、汽車279輛、飛機一架,各種炮423門,各種槍7400餘支,收複土地178平方公裏。


    中朝軍隊傷亡33253人。


    敵我傷亡對比為2.3:1。


    夏季反擊戰役,是中朝軍隊轉入陣地防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敵堅固陣地實施進攻的戰役。交戰雙方先後投入作戰的兵力:誌願軍為10個軍、朝鮮人民軍為兩個軍團,“聯合**”為18個師。戰役持續兩個半月。中朝軍隊有計劃地實施了三次進攻,共進行大小進攻戰鬥139次。最後實施的金城戰役,一舉突破韓軍4個師25公裏的防禦正麵,突入敵縱深最遠達15公裏。整個夏季戰役共計斃傷俘“聯合**”官兵123000餘人,差點還將南朝鮮最‘精銳’的南朝鮮首都師,這一仗整個改善了中朝軍隊陣地,拉直了金城以南戰線,收複土地240平方公裏。


    回溯1951年“聯合**”發動“秋季攻勢”時,“聯合**”在中朝軍隊在工事不堅、供應困難的情況下發起猛烈進攻,一晝夜的前進速度平均不足一公裏。在上甘嶺戰役中,“聯合**”進攻43晝夜,僅占去前沿兩個班的陣地,最後還為中**隊收複。而在中**隊這次金城以南進攻作戰中,麵對韓軍4個師的堅固設防陣地,中**隊僅21小時即前進9.5公裏。


    兩相比較,不是很耐人尋味麽?


    這次戰役,也顯露出,一直拖著中**隊後腿的的後勤供應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這次戰役,誌願軍先後參戰的部隊10個軍53萬餘人,火炮4000餘門,其中第三次進攻參戰人數24萬餘人,1360餘門火炮,消耗各種作戰物資3萬餘噸,僅第三次進攻消耗彈藥一項即達19000餘噸,進攻開始時一次火力突襲就消耗彈藥1900餘噸,相當於運動戰期間第一至第五次戰役消耗彈藥總和的2.2倍。


    “如果照這樣打下去,再打他兩次、三次、四次,敵人的整個戰線就會被打破。要是不和,漢城就有可能落入朝鮮人民軍之手。”


    在得到了這個戰果之後,甚至我在朝的廣大誌願軍戰士都不急著和談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偉大的領袖甚至**很驕傲地說:


    “我們的軍隊是越戰越強!”


    可以說在朝鮮戰場麵對優勢武器的敵人中**隊打到這個階段這個水平,對於這支軍隊發展史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中國**領導的人民軍隊已由隻能進行技術水平較低的中國型的近代化戰爭,進入到了可以進行具有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世界型的現代化戰爭的階段。


    把準備削弱的對手給打強大了,這不管是對於杜魯門麥克阿瑟李奇微來說,還是對艾森豪威爾克拉克泰勒來說,都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而且他們再次著急了,不得不在板門店給了我方談判人員進行了暫時停戰的請求。


    經過像拉鋸一樣的幾天談判,根據雙方現在軍力實際控製的區域,7月22日,雙方商定,再次校正軍事分界線並於7月22日確定了最後軍事分界線。


    同日,美國國務卿約翰?杜勒斯發表正式聲明:


    一、大韓民國李承晚總統向美利堅合眾國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保證,不妨害停戰協定。


    二、停戰後,為協商政治談判,艾森豪威爾總統將會見李承晚總統。


    7月24日,雙方代表對最後軍事分界線予以確認。


    這次校正表明,較之於1951年11月27日第一次校正的軍事分界線,中朝軍隊共向南推進了332.6平方公裏。


    但是,對於這條新的軍事分界來說,美軍和南朝鮮的部隊此時也無法再去抗議什麽了,因為戰鬥的雙方一方是摩拳擦掌攻擊的**正強烈呢,而另一邊呢卻是在連續的失敗後已經隱生退意,那對於美軍及其盟軍來說除了盡快結束這場戰鬥那還有什麽別的辦法嗎?


    所以根據現在的情況分析,高曉東可以認定這次的談判事情基本上可以下定論了。


    “如果咱們還可以打下去並且占了優勢,為什麽不繼續下去?”


    其實這個問題不但趙曉燕有所不解,就連汪洋也有所期待,不過汪洋心裏隱隱明白了一些,目光同樣也望向了侃侃而談的高曉東。


    “其實戰爭打得就是國力,打的就是和平!”


    麵對汪洋和趙曉燕期盼的目光,高曉東不得不歎了一口氣然後說道:


    “從國力上來說,別看現在美國被我們打得有些狼狽,但縱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軍事上和後勤上我軍和美軍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就從我國現階段一窮二白的情況來看,咱們每發起一次攻擊那都是全國人省吃儉用而來的,在我們國內正需要大興建設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其實也真的不能去打這麽一場持久戰。”


    “從和平的角度上來說,我們參戰以前朝鮮半島上南北雙方的分界線就是如此,而我們從這次的軍事界線重新劃分的情況來看,我們依然讓這條戰線恢複到了原地,同時我們也狠狠地打擊了美國和南朝鮮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我們很清楚地告訴他們我們是不好欺負的,那麽在見好就收的情況下,我們不讓戰爭再次擴大,同樣讓敵人再也不敢輕啟事端,才能讓我們的國家從一窮二白的情況中盡快的發展起來,減少與這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


    “所以從這兩點來看,我覺得在現階段結束這場戰爭是完全必要的!這樣起碼也打出了我們國家建設約二十年至三十年的和平!”


    其實高曉東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但其實後來每一個高級指揮員心裏都有這麽一筆帳,其實戰爭打的就是利益,打的就是勝利果實,對於誌願軍對外開戰來說,就算在朝鮮半島上攻下了再多的土地,可是誌願軍也拿不實惠,這一切最後還得全部留給北朝鮮。


    也就是說中國人民花了無數的代價,最終沒有得到好處,而且還要將所有的勝利果實拱手讓人,說起來中朝兩國的感覺看起來好像是特別的深厚,可實際上呢如果沒有這場戰爭的影響,那北朝鮮又是什麽態度,當然作為中央的領導人可是清楚的記得在朝鮮戰爭開始之際,北朝鮮可不是聽中國政府去攻打南朝鮮的,而在蘇聯那個老毛子的驅使下主動開啟的戰端,可到了最後老毛子不敢管,卻還是中國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真正說起中朝友誼有多偉大,這話說起來太牽強,那我誌願軍為什麽還要去這麽拚命?


    “對了,那咱們勝利之後會去那裏?汪洋呢?聽說他已經暫時離開了梟龍特種大隊,那他以後會去什麽單位呢?”


    汪洋倒是笑著聽了高曉東的話陷入了沉思,反是趙曉燕主動幫汪洋問起了他的事情,因為據她和汪洋所知,由於在這次金城南線的反擊戰役中梟龍特種大隊的戰士們都立了大功,戰士們都立功受了獎,匡能喜和汪洋更是得到了敵後戰鬥英雄的榮譽稱號,所以現在的梟龍特種大隊的大隊長已經變成了匡能喜,這家夥的傷比較輕,早就帶著梟龍特種大隊的新兵們在基地裏練著呢。


    “汪洋啊,哈哈,你自己想去那裏啊?”


    聽到趙曉燕問了起來,高曉東卻買起了關子,看著汪洋哈哈一笑,反而問起了他的想法。


    “都是幹革命工作,那裏需要我就去那裏吧!”汪洋倒是無所謂,好像經過了這一年多的戰鬥的,思想境界也提高了不少。


    “嘿嘿,有進步啊,覺悟提高了!”


    看到了汪洋的成長,高曉東是真心的高興,不過他隨後卻是臉色一正肅然說道:“不過說起來,你的事情還真的讓咱們暫時定不下來,因為你馬上就要回國了,作為戰鬥英雄你要接受主席的接見!”


    “主席?!是**!”


    高曉東說出的原因讓汪洋和趙曉燕當時感覺大腦一滯,緊接著就無比驚喜地問道。


    “是的,就是**!”


    高曉東目光閃動,看著麵前這個得意的弟子,說實話他真的以汪洋為榮,想想在整個朝鮮戰場這麽多的戰士,這麽多的戰鬥英雄,真正有幾個能蒙主席的接見,汪洋現在的取得的成績足以讓世人動容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狙擊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不血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不血刃並收藏狙擊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