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傳國玉璽(三)


    泰鬆這一路的行程並沒有保密,反而每到一處,都是大張旗鼓的昭示著她的到來。


    在普通蒙古牧民的眼裏,泰鬆犧牲自己的幸福,嫁到大明,換取了大明對蒙古政策的大轉變,開放互市給所有的蒙古牧民都帶來巨大的好處,他們不再擔心自己喂養的牛羊賣不掉,也不用擔心沒有鹽巴和茶吃了,現在更是帶來一種神奇的種痘醫術,凡是接受過這種種痘的嬰孩,以後就再也不必擔心會得天花夭折,在普通牧民的心中,泰鬆一下子上升到神靈的境界,順帶這泰鬆本人信仰的黃教也沾光不少。


    不少大臣得知泰鬆將種痘這種關鍵技術帶到蒙古表示了擔憂,就連最了解朱影龍心思的孫承宗和徐光啟這一次也表現出極大的不解。


    朱影龍卻很清楚,短期內這種種痘技術是不可能推行到整個蒙古,而且有些部落對這種種痘之術能否避免小兒不出天花表現出不信或者將信將疑,因此接受種痘的小兒數量並不是很多,而且泰鬆一行帶去的疫苗並不很多,即便是蒙古所有的新生兒都接受了這種種痘之術,等到人口富足起來的時間,起碼也要在十幾二十年後,如果中間還發生戰爭的話,這種種痘技術並不能一下子增強蒙古的人口實力,因此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再就是這種種痘技術雖然是泰鬆帶到蒙古去的,但培育疫苗的技術還掌握在大明的手裏,如此厲害關鍵的醫術,朱影龍又怎肯將其傳入蒙古呢,而且這天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蒼蠅再小,它也是一塊肉,投入了那麽多的經費研究,到頭來免費白送,這可不是朱影龍的作風!


    錢現在就是朱影龍的命根子!


    太醫院一直是朝廷重點關照的部門,尤其是朱影龍自己本人對中醫的一種偏愛,他可不想等到幾百年後,中醫學變成醫學的細枝末流,還要被人稱之為“偽科學”,所以太醫院在朝廷財政的支持下,大力發展並研究中醫學,鼓勵公開自己所學,互相交流研究,敝帚自珍就是中醫學沒落的一個重要弊端之一。


    這個時候西醫才隻是發展初期,在外部條件沒有成熟的時候,西醫的發展是非常緩慢的,在沒有儀器和工具檢測人體的時候,西醫根本無法跟中醫的“望聞問切”相比,而一旦中醫從現在開始接受並包容西醫的一些粗淺理論,並且將其發展成為一種診斷和快速治療的手段的話,西醫這個名詞可能再也不會在曆史中出現了。


    所以太醫院網羅了不少遠涉重洋來明傳教的傳教士,這些人多少都會一些簡單的醫術,雖然不是非常高明,但在相互借鑒之下,不少心思靈活,企圖在醫道尋求突破的太醫都對西人的醫術產生了興趣,種痘技術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了一件醫學上的重大突破。


    為此樂觀的估計了一下,僅僅種痘一項獨一無二的技術,就會給大明每年至少帶來上百萬龍元的收入。


    這在太醫院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一遭,因為太醫院沒有自己固定的盈利產業,其購藥經費以及太醫的俸祿、用度都是由朝廷財政撥款,每年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自從種痘技術的問世,太醫院今後就不用愁研究經費、購置藥材的費用、福利、津貼的來源了。


    當然最高興的自然是財政部,太醫院盈利後,財政部自然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每年都要撥給太醫院一大筆經費,這筆經費節省下來可以幹別的事情。


    其實每個衙門都有自己的灰色收入的,隻是這種灰色收入是多是少一般都很難統計,而在以往這些灰色收入朝廷是不過問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下麵都自己分了,畢竟大明官員的薪俸可是少有的低,孫慎行有意的想整頓這些灰色收入,並且把它也納入朝廷收入之內,但並不計入朝廷的年度稅收收入,作為一種**的存在,以提高官員的福利和待遇,這是拉平的做法雖然引起了富衙門的不滿,窮衙門的歡喜,但歸根結底,這些灰色的收入都應該屬於朝廷,下麵的官員也是沒有這個權力私自分配的,尤其是郵政司,從一個虧損大戶一下子扭虧為盈成為朝廷各部中除了鹽鐵司、茶馬司外盈利最大的一個衙門,鹽鐵和茶馬貿易的收入本來就屬於朝廷,但是郵政司本來還是需要朝廷不斷貼錢的衙門,現在居然一下子變成貼補朝廷的衙門,這前後差距太大了,一下子郵政司也成了許多官員最向往的肥衙門之一。


    要不是太醫院不是什麽人都可以進去的衙門,估計也有不少官員爭破頭皮搶著進去了。


    盡管泰鬆這種特殊的種痘之術在蒙古隻是掀起了一點點很細小的波瀾,大多數蒙古人一下子也不可能會相信這個和用自己的孩子做試驗,但這種種痘技術卻在蒙古貴族高層掀起了滔天巨浪,如果這種種痘技術真的這麽神奇的話,那麽誰掌握這個技術,或者說誰最親近大明,就有可能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內超越其他各部,成為蒙古人口最多的部落,人口最多意味著什麽?


    普通的蒙古牧民不知道,他們的首領可是清楚的知道,人口對部落意味著什麽,意味者可以把小部落變成中部落甚至大部落,獲得更多的青壯年,如果把他們培養成勇猛善戰的戰士,那就可憑借他們是征服其他的部落,直到最後變成草原上無敵的存在!


    但是他們都沒有想過,大明會培養出一個強大而不聽自己號令,隨時可能反噬自己的存在嗎?


    顯然,明白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一個傻子也不會做出這樣的蠢事來。


    後金對泰鬆一行的舉動自然是盯的是非常的緊,神奇的種痘技術可預防天花自然而然的就會被金人的密探以最快的速度送回盛京,豪格手下偵知處的情報人員雖然不如範文程的手下厲害,但到底是接受過特殊訓練過的,本能的覺得這條情報的重要行,所以以最快的速度將信息傳遞了回去。


    也許偵知處的人看不出這一條幾乎沒有什麽秘密的情報有多麽中的分量,但是皇太極卻看出來大明已經對蒙古出招了,而且還是光明正大的出招了,這一招的厲害之處,就是抓住了所有普通蒙古牧民的心,有那家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天花而早夭,沒有!


    這是整個蒙古草原都無法拒絕的一份大禮,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看清楚這份大禮的背後究竟是什麽?


    藏的越深,就越可怕,皇太極覺得在自己爭霸天下,逐鹿中原的路上不僅僅布滿了荊棘,那布滿荊棘的路上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出現一個未知的陷阱,這種感覺強烈的打擊著他的雄心和野心。


    而現在大明如果大方的提出來要幫住後金的新生兒提供這種種痘,估計他是沒有辦法拒絕的,就算現在能夠以明廷的陰謀,種痘是一種讓新生兒更早的夭折,或者更加容易感染天花的毒術,使得百姓產生不相信的畏懼感,從而阻止種痘之術進入大金國,可這也隻能是阻止一時,有這麽好的東西,大明自己不可能不用,就算他搞出幾個種痘的小孩死亡的假象來打擊種痘技術,但如果讓百姓知道了,會可能爆發出更為嚴重的災難,民心一失,就算有百萬雄獅遲早也會有一天敗亡!


    “種痘之術的神奇,老臣認為我大金不能不防,相信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過來。”身為皇太極身邊首席漢臣範文程憂心忡忡的道,大明出招根本沒有規律,也沒有痕跡,往往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簡直防不勝防。


    皇太極歎息一口氣道:“朕有何嚐不知道呢,朕不也是為難嗎,愛卿不覺得咱們現在似乎有些處處受製於大明。”


    範文程無奈的點了點頭,從明廷突然宣布康妃娘娘泰鬆回蒙古省親的那一刻起,後金被迫推遲了原定於三月份發動對察哈爾蒙古的第三次征伐,大明突然表現出來的對蒙古的積極態度讓後金君臣感到壓力陡然增加了不少。


    後金不想把大明也拖入戰爭,其實後金根本不清楚大明的真實情況,有些東西不具備戰略眼光的人是看不到的,大明一連串的戰爭勝利同樣也迷惑了自己國內的許多人,使得後金君臣誤以為大明並不懼怕與後金一戰,甚至正等著後金首先撕破臉皮,好有機會宣戰,大明完全可以以收複失地的理由出兵遼東,還有朝鮮,朝鮮最大的島嶼,濟州島還被大明控製在手裏,除了少數朝鮮義軍還留在朝鮮北部山區做無謂的抵抗,差不多朝鮮的殘軍都已經逃到濟州島上,接受明廷的整編,這也是一個威脅,所以皇太極最不希望的就是現在跟明廷開戰。


    同樣,朱影龍這個時候也沒有完全擊敗皇太極的實力,而且打仗耗費巨大,在國內局勢緩和好轉的情況下與後金來一場大戰,絕對不利於恢複大明國內的經濟民生,所以最不想戰的其實是他,為了迷惑皇太極,自然的就做出了一個要戰的姿態,但為了不過分刺激他,護送泰鬆回草原的兵馬才限定了兩千人,當然這兩千人並不是去遊山玩水的,仗還是要打的,隻是對象不是皇太極罷了。


    等到皇太極明白過來的時候,他原先的布局已經被大明攪的一團遭,還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棋子,追悔莫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風並收藏明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