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秋月圓(四)
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人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一個團圓的日子,而崇禎五年的這一個中秋佳節,人們後來回憶,那天晚上的月亮雖然很圓,很亮,但是蒙上了一層血紅的顏色,後世的史學家們也把這一天稱之為“血月”。
這一夜,不知道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多少母親失去了兒子,他們都沒有死在與敵國戰鬥的沙場之上,卻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政治鬥爭的血腥往往是不亞於戰爭的,死的人甚至可戰爭還要多的多。
朱由菘正沉浸在即將成功的喜悅當中,過了今晚他就是大明朝權勢最大的人了,甚至不就之後就會成為至高無上的存在,就在他做著無邊無際的美夢之時,卻發現自己被捆的結結實實的送到一個人麵前,於他一起被抓的還有許多宣誓效忠他的手下,包括幾位王叔派過來協助他的家將。
當看清楚那人的真實麵目,朱由菘的眼中噴出濃烈的仇恨之火,他憤怒的想要掙開押解他的士兵的控製,咆哮道:“左良玉,你出賣了孤王,你這個叛徒!”
左良玉仰天哈哈一笑,絲毫不為忤,笑著走到朱由菘跟前不屑的道:“就憑你這樣一個無知的小兒,也配讓我左良玉出賣,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左良玉,孤王自問對你不薄,你為什麽要這麽做?”朱由菘逐漸冷靜下來。
左良玉見朱由菘到了這生死存亡的關頭,還能很快的冷靜下來,不禁生出一絲敬佩來,笑道:“三公之位固然位極人臣,權勢滔天,可那太虛無縹緲了,左某一向喜歡一步一個腳印,一步登天固然是每個人的夢想,可萬一摔下來,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朱由菘恨恨的道:“你以為你現在抓了孤王就可以讓紫禁城內的那位相信你,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嗎?”
“這個不勞小王爺您擔心。”左良玉嘿嘿一笑,一揮道,“將小王爺帶下去,好生照顧。”
“左良玉,你會後悔的,你會後悔的……”朱由菘被兩個身強力壯的士兵提了起來,押了下去,猶自衝著左良玉聲嘶力竭的高聲喊道。
“賀副司令那兒怎麽樣了?”朱由菘被帶走之後,左良玉心中並沒有輕鬆,這一次內亂牽連甚廣,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巨禍,朱由菘不過是被人推到前台的一個替罪羔羊罷了,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是那躲在幕後的幾位王爺。
要說這幾位王爺敢犯下這麽大的事,與朱影龍皇帝本人還有些關係,正是因為朱影龍沒有殺掉福王以及蜀王,讓這幾位王爺錯以為,當今皇上不敢對皇室宗親開刀,生怕會落得一個不孝和殘害手足的罪名,就因為這樣,他們都認為就算事情失敗了,也有朱由菘在前麵頂缸,他們派過去協助朱由菘的人早已悄悄的脫離了王府,也就是說這些人的行為與他們再無瓜葛,這樣隱居幕後操控,退而還可求自保,可謂是天衣無縫。
當然,他們也不怕朱由菘為了保命死死咬住他們,因為沒有任何證據,就算有朱由菘的證詞,也奈何不了他們,所以當賀人龍派過去抓捕這幾位王爺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麽抵抗,甚至說沒有什麽緊張,就這樣被押出了王府。
可那些參與到這件事中的士紳名門望族可就沒那麽好運了,天下雖然偶有戰亂,但都很快就會平息,這些聚集起來準備起事的人也就橫行橫行鄉裏,真要真刀真槍的幹,他們如何是百戰精銳的對手,無不一擊即潰,鳥獸飛散,左良玉這一次鐵了心要立一次大功將功贖罪,於是下起手來是毫不手軟,加上左良玉手下的軍隊是流民出身,雖然能打,但軍紀並不很好,於是這打擊麵被稍稍擴大了一下,加上左良玉下的又是“凡有反抗者,格殺勿論”的軍令,於是這一夜之中被砍了腦袋,枉送性命之人多達上萬人,左良玉一下子與洪承疇並駕齊驅,人送了一個外號“左閻王”。
這一夜被抓的士紳名流望族多達一百八十七人,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擁有大量的土地,最少也有數百頃,最多的上萬頃,要是施行“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之後,這些人起碼每年都要給朝廷供上數百萬龍元的稅,這樣一來,即便朝廷沒有了海上貿易這一個巨大的錢罐子,也能將現在籌劃的各項基礎建設維持下去。
後世的史學家研究這段曆史的之後,都產生了一種難以理解的疑惑,皇帝代表的就是大地主以及士族階級的最高利益,但是他為什麽卻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為普通百姓階層而去謀取利益呢,他的一些列改革許多無不與當時的社會背景、風俗習慣都是相悖逆的,矛盾的,甚至是超前的,這些奇思妙想是怎麽從哪裏來的,難道他真的是上天派下來的真命天子不成?
還有他血腥鎮壓了士族階級的反抗,這在現在看起來似乎是沒有道理的,作為一個皇帝,他應該知道士族階級的強大,而且在整個國家社會當中是無處不在的,影響力巨大,敢這樣對士族階級下手,而最終獲得勝利的皇帝在整個中華民族史上還是第一個。
後來又有史學家研究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個在特定曆史時期才能發生來的曆史事件,因為如果沒有崇禎皇帝的中興複出,那麽大明王朝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之內必定走向覆亡,也就是曆史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期,雖然大明國內的矛盾暫時獲得了平息,但根本矛盾沒有獲得緩解或者解決,土地問題依舊是橫在當政者麵前的一個巨大的難題,如果士族還在繼續不斷的兼並土地的話,那麽他們也遲早會走上滅亡的道路,當然這還是一個新士族與舊士族交替的時代,而土地和生存是最根本的社會矛盾,而讓更對的百姓擁有更對的土地,就等於給了他們生存的條件,這才是這場血腥變革中勝利者最大最有力的法寶。
士族的力量是不可能被完全消滅了,在這種血腥的變革中,士族的力量被削弱,他們逼迫交出了手中的土地和財富來換取生存的條件,除去一些頑固不化的,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被殘酷殺害,雖然相比變革之中的血腥鎮壓,但變革之後卻采取了一種相對溫和的手段,迫使士族在強大的皇權麵前低頭,皇權也被賦予了新的曆史意義,如果把皇權比喻成一艘船的話,那士族就是船漿,百姓就是水,船漿沒有了船就沒有意義,而船沒了水,他也動不起來,因此這三者的關係也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
一時間,轟轟烈烈鬧了將近兩個月的民亂霎時就停止在八月中秋月圓的這天晚上,第二天人們上街一看,除了空氣中還能嗅到淡淡的血腥氣味,天上厚厚的雲層似乎沒有了,天也更藍了,草也更綠了,一派破後而立,欣欣向榮的氣象,雖然此時已經是中秋時節。
中秋這一夜,身為皇帝的朱影龍也是一夜未眠,不過他擔心的並不是左良玉和沐天波的行動能否成功,就算成功了,他也不可能立刻就接到消息,畢竟這是時代連電都還沒有用上,更不用說電報和電話了,故而最快也要兩天才能有準確的消息傳過來,而傳統的中秋佳節,自然是要與君臣同樂的,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張嫣會在這個時候臨盆。
接到消息的朱影龍草草的結束了團圓宴,帶著李箐匆匆趕往小紅樓。
接生婆早已在數天之前就被接入了紅樓,隨時待命,朱影龍和李箐趕到的時候,接生婆早已投入了緊張的工作,而李箐這一個有經驗的女太醫一到,也加入了進去,朱影龍是個男人,自然不能進產房,隻能待在外麵焦急的來回走動,其緊張程度不亞於在裏麵生孩子的張嫣。
張嫣懷的這是第二胎,天啟三年,張嫣懷有身孕,雖不知是男是女,卻被客氏與魏忠賢暗中陷害而流產,喪失生育能力,後經過李箐細心醫治,這才得以恢複生育能力,不過隻能一胎,一胎後,再一次懷孕的機會就會微乎其微,因此這個孩子對張嫣和朱影龍來說都是格外的重要,怪乎朱影龍如此緊張,心都提到了嗓子口。
“阿彌陀佛,無量壽尊……”滿天神佛都讓朱影龍給搬了下來,希望張嫣能夠順利分娩,母子(女)平安!
繞是上天聽了他的禱告,或者是他的至誠之心感動了上蒼,隻聽的一聲嬰兒嘹亮的啼哭之聲從產房傳了出來。
“生了,夫人生了了公子!”隻看的大玉兒從產房中衝了出來,衝著朱影龍滿臉驚喜的喊道。
朱影龍頓時如坐雲端,傻嗬嗬的呆立在門口,不知道接下來該如此動作。
等反應過來,嗖了一下子衝進了產房,當他看到臉色蒼白,渾身都是汗水,臉上卻掛著淡淡慈母般笑容的張嫣,朱影龍激動無比的坐到她的身邊,捧著張嫣的俏臉,猛的親了上去,連聲道:“嫣兒,謝謝,謝謝!”
“皇上,嫣姐姐剛經曆過生產,身子弱著呢,你可不能這樣!”李箐抱著剛出身的嬰兒嗔怒的瞪了朱影龍一眼道。
看到李箐懷裏的嬰兒,朱影龍頓時感覺到一道父子連心的那種玄而又玄的感覺,忙道:“這是朕的兒子,來,快給朕抱抱。”
朱影龍小心翼翼的接過李箐手中的嬰兒,將他緩緩的報入懷中,然後輕輕的送到張嫣的身邊道:“嫣兒,看,這是咱們的兒子,你看,多漂亮呀!”
“是可愛,哪有形容男孩子漂亮的。”張嫣宜嗔宜喜道。
“對,對,是可愛,不是漂亮。”可不知道之朱影龍這句話說錯了,還是咋的,這一句話剛落音,孩子就哇哇的哭了起來。
朱影龍跟張嫣連忙哄了起來,可就是不見效。
實在是沒有辦法,朱影龍佯裝生氣道:“咱們的寶貝兒子既漂亮又可愛,是不是呀!”
奇跡出現了,這句話剛一說完,小不點居然立刻止住了哭聲,居然還咧開嘴笑了起來,頓時惹得房中所有人都大笑起來,而朱影龍和張嫣身為他的父母卻是哭笑不得。
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人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一個團圓的日子,而崇禎五年的這一個中秋佳節,人們後來回憶,那天晚上的月亮雖然很圓,很亮,但是蒙上了一層血紅的顏色,後世的史學家們也把這一天稱之為“血月”。
這一夜,不知道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多少母親失去了兒子,他們都沒有死在與敵國戰鬥的沙場之上,卻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政治鬥爭的血腥往往是不亞於戰爭的,死的人甚至可戰爭還要多的多。
朱由菘正沉浸在即將成功的喜悅當中,過了今晚他就是大明朝權勢最大的人了,甚至不就之後就會成為至高無上的存在,就在他做著無邊無際的美夢之時,卻發現自己被捆的結結實實的送到一個人麵前,於他一起被抓的還有許多宣誓效忠他的手下,包括幾位王叔派過來協助他的家將。
當看清楚那人的真實麵目,朱由菘的眼中噴出濃烈的仇恨之火,他憤怒的想要掙開押解他的士兵的控製,咆哮道:“左良玉,你出賣了孤王,你這個叛徒!”
左良玉仰天哈哈一笑,絲毫不為忤,笑著走到朱由菘跟前不屑的道:“就憑你這樣一個無知的小兒,也配讓我左良玉出賣,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左良玉,孤王自問對你不薄,你為什麽要這麽做?”朱由菘逐漸冷靜下來。
左良玉見朱由菘到了這生死存亡的關頭,還能很快的冷靜下來,不禁生出一絲敬佩來,笑道:“三公之位固然位極人臣,權勢滔天,可那太虛無縹緲了,左某一向喜歡一步一個腳印,一步登天固然是每個人的夢想,可萬一摔下來,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朱由菘恨恨的道:“你以為你現在抓了孤王就可以讓紫禁城內的那位相信你,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嗎?”
“這個不勞小王爺您擔心。”左良玉嘿嘿一笑,一揮道,“將小王爺帶下去,好生照顧。”
“左良玉,你會後悔的,你會後悔的……”朱由菘被兩個身強力壯的士兵提了起來,押了下去,猶自衝著左良玉聲嘶力竭的高聲喊道。
“賀副司令那兒怎麽樣了?”朱由菘被帶走之後,左良玉心中並沒有輕鬆,這一次內亂牽連甚廣,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巨禍,朱由菘不過是被人推到前台的一個替罪羔羊罷了,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是那躲在幕後的幾位王爺。
要說這幾位王爺敢犯下這麽大的事,與朱影龍皇帝本人還有些關係,正是因為朱影龍沒有殺掉福王以及蜀王,讓這幾位王爺錯以為,當今皇上不敢對皇室宗親開刀,生怕會落得一個不孝和殘害手足的罪名,就因為這樣,他們都認為就算事情失敗了,也有朱由菘在前麵頂缸,他們派過去協助朱由菘的人早已悄悄的脫離了王府,也就是說這些人的行為與他們再無瓜葛,這樣隱居幕後操控,退而還可求自保,可謂是天衣無縫。
當然,他們也不怕朱由菘為了保命死死咬住他們,因為沒有任何證據,就算有朱由菘的證詞,也奈何不了他們,所以當賀人龍派過去抓捕這幾位王爺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麽抵抗,甚至說沒有什麽緊張,就這樣被押出了王府。
可那些參與到這件事中的士紳名門望族可就沒那麽好運了,天下雖然偶有戰亂,但都很快就會平息,這些聚集起來準備起事的人也就橫行橫行鄉裏,真要真刀真槍的幹,他們如何是百戰精銳的對手,無不一擊即潰,鳥獸飛散,左良玉這一次鐵了心要立一次大功將功贖罪,於是下起手來是毫不手軟,加上左良玉手下的軍隊是流民出身,雖然能打,但軍紀並不很好,於是這打擊麵被稍稍擴大了一下,加上左良玉下的又是“凡有反抗者,格殺勿論”的軍令,於是這一夜之中被砍了腦袋,枉送性命之人多達上萬人,左良玉一下子與洪承疇並駕齊驅,人送了一個外號“左閻王”。
這一夜被抓的士紳名流望族多達一百八十七人,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擁有大量的土地,最少也有數百頃,最多的上萬頃,要是施行“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之後,這些人起碼每年都要給朝廷供上數百萬龍元的稅,這樣一來,即便朝廷沒有了海上貿易這一個巨大的錢罐子,也能將現在籌劃的各項基礎建設維持下去。
後世的史學家研究這段曆史的之後,都產生了一種難以理解的疑惑,皇帝代表的就是大地主以及士族階級的最高利益,但是他為什麽卻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為普通百姓階層而去謀取利益呢,他的一些列改革許多無不與當時的社會背景、風俗習慣都是相悖逆的,矛盾的,甚至是超前的,這些奇思妙想是怎麽從哪裏來的,難道他真的是上天派下來的真命天子不成?
還有他血腥鎮壓了士族階級的反抗,這在現在看起來似乎是沒有道理的,作為一個皇帝,他應該知道士族階級的強大,而且在整個國家社會當中是無處不在的,影響力巨大,敢這樣對士族階級下手,而最終獲得勝利的皇帝在整個中華民族史上還是第一個。
後來又有史學家研究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個在特定曆史時期才能發生來的曆史事件,因為如果沒有崇禎皇帝的中興複出,那麽大明王朝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之內必定走向覆亡,也就是曆史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期,雖然大明國內的矛盾暫時獲得了平息,但根本矛盾沒有獲得緩解或者解決,土地問題依舊是橫在當政者麵前的一個巨大的難題,如果士族還在繼續不斷的兼並土地的話,那麽他們也遲早會走上滅亡的道路,當然這還是一個新士族與舊士族交替的時代,而土地和生存是最根本的社會矛盾,而讓更對的百姓擁有更對的土地,就等於給了他們生存的條件,這才是這場血腥變革中勝利者最大最有力的法寶。
士族的力量是不可能被完全消滅了,在這種血腥的變革中,士族的力量被削弱,他們逼迫交出了手中的土地和財富來換取生存的條件,除去一些頑固不化的,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被殘酷殺害,雖然相比變革之中的血腥鎮壓,但變革之後卻采取了一種相對溫和的手段,迫使士族在強大的皇權麵前低頭,皇權也被賦予了新的曆史意義,如果把皇權比喻成一艘船的話,那士族就是船漿,百姓就是水,船漿沒有了船就沒有意義,而船沒了水,他也動不起來,因此這三者的關係也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
一時間,轟轟烈烈鬧了將近兩個月的民亂霎時就停止在八月中秋月圓的這天晚上,第二天人們上街一看,除了空氣中還能嗅到淡淡的血腥氣味,天上厚厚的雲層似乎沒有了,天也更藍了,草也更綠了,一派破後而立,欣欣向榮的氣象,雖然此時已經是中秋時節。
中秋這一夜,身為皇帝的朱影龍也是一夜未眠,不過他擔心的並不是左良玉和沐天波的行動能否成功,就算成功了,他也不可能立刻就接到消息,畢竟這是時代連電都還沒有用上,更不用說電報和電話了,故而最快也要兩天才能有準確的消息傳過來,而傳統的中秋佳節,自然是要與君臣同樂的,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張嫣會在這個時候臨盆。
接到消息的朱影龍草草的結束了團圓宴,帶著李箐匆匆趕往小紅樓。
接生婆早已在數天之前就被接入了紅樓,隨時待命,朱影龍和李箐趕到的時候,接生婆早已投入了緊張的工作,而李箐這一個有經驗的女太醫一到,也加入了進去,朱影龍是個男人,自然不能進產房,隻能待在外麵焦急的來回走動,其緊張程度不亞於在裏麵生孩子的張嫣。
張嫣懷的這是第二胎,天啟三年,張嫣懷有身孕,雖不知是男是女,卻被客氏與魏忠賢暗中陷害而流產,喪失生育能力,後經過李箐細心醫治,這才得以恢複生育能力,不過隻能一胎,一胎後,再一次懷孕的機會就會微乎其微,因此這個孩子對張嫣和朱影龍來說都是格外的重要,怪乎朱影龍如此緊張,心都提到了嗓子口。
“阿彌陀佛,無量壽尊……”滿天神佛都讓朱影龍給搬了下來,希望張嫣能夠順利分娩,母子(女)平安!
繞是上天聽了他的禱告,或者是他的至誠之心感動了上蒼,隻聽的一聲嬰兒嘹亮的啼哭之聲從產房傳了出來。
“生了,夫人生了了公子!”隻看的大玉兒從產房中衝了出來,衝著朱影龍滿臉驚喜的喊道。
朱影龍頓時如坐雲端,傻嗬嗬的呆立在門口,不知道接下來該如此動作。
等反應過來,嗖了一下子衝進了產房,當他看到臉色蒼白,渾身都是汗水,臉上卻掛著淡淡慈母般笑容的張嫣,朱影龍激動無比的坐到她的身邊,捧著張嫣的俏臉,猛的親了上去,連聲道:“嫣兒,謝謝,謝謝!”
“皇上,嫣姐姐剛經曆過生產,身子弱著呢,你可不能這樣!”李箐抱著剛出身的嬰兒嗔怒的瞪了朱影龍一眼道。
看到李箐懷裏的嬰兒,朱影龍頓時感覺到一道父子連心的那種玄而又玄的感覺,忙道:“這是朕的兒子,來,快給朕抱抱。”
朱影龍小心翼翼的接過李箐手中的嬰兒,將他緩緩的報入懷中,然後輕輕的送到張嫣的身邊道:“嫣兒,看,這是咱們的兒子,你看,多漂亮呀!”
“是可愛,哪有形容男孩子漂亮的。”張嫣宜嗔宜喜道。
“對,對,是可愛,不是漂亮。”可不知道之朱影龍這句話說錯了,還是咋的,這一句話剛落音,孩子就哇哇的哭了起來。
朱影龍跟張嫣連忙哄了起來,可就是不見效。
實在是沒有辦法,朱影龍佯裝生氣道:“咱們的寶貝兒子既漂亮又可愛,是不是呀!”
奇跡出現了,這句話剛一說完,小不點居然立刻止住了哭聲,居然還咧開嘴笑了起來,頓時惹得房中所有人都大笑起來,而朱影龍和張嫣身為他的父母卻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