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平倭方略(一)
立於船頭甲板之上,迎麵吹來寒濕的海風,空氣中還散發著點點魚腥味兒,想起這一次進京,洪承疇心潮有些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老洪,對這次進京,你有什麽感想?”宋獻策銼矮的身軀出現在洪承疇的身後,宋獻策看上去又老又醜,實際年齡跟洪承疇差不多,隻是就在江湖奔波,為生計故,這才變成現在這幅模樣。
隻要不是在正式場合,兩個人之間的稱呼很隨意,也顯得異常的親密,搭檔這麽長時間了,頗有點臭味相投的味道。
“皇上力主改革,朝廷這一年上上下下恐怕已經是你我所能認知的了。”洪承疇有些激動道。
宋獻策道:“皇上登基以來,我每每夜觀形象,都發現北方一個紫微星光芒閃耀,旁邊許多星芒都黯然失色,我大明中興有望!”
“皇上若是中興之主,你我可都是中興之臣呀!”洪承疇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道。
“國家興盛,不正是我輩讀書人想要的嗎?”
“老宋,你也老大不小了,從前你在江湖上跑,拖家帶口的是不方便,如今你也是朝廷的大員了,怎麽到現在還是孑然一身,再說,你現在也不做道士了。”洪承疇上下打量了宋獻策一眼,頗為自己這個搭檔的終身大事擔心。
宋獻策苦笑道:“就咱這容貌、身材,會有女人喜歡嗎?”
“怎麽沒有,皇上下旨豁賤為良,隻要你不嫌棄人家的出身,自有大把的女人求著嫁給你,還不用擔心你在外麵眠花宿柳。”洪承疇笑道。
宋獻策笑道:“等有合適的再說吧,這種事可遇不可求的。”
“好吧,不說這個了,進艙吧。”洪承疇哈哈一笑,一筆帶過,拉著宋獻策進入船艙。
“老洪,你說一說,朝廷這一次會派誰接替你南京軍區司令官的位置?”宋獻策笑著問道。
“你說呢?”洪承疇嘿嘿一笑,瞥了宋獻策一眼,再一次將眼簾拉下。
“誰做這個位置不重要,可別將我們這一番心血可毀了。”宋獻策不無擔心的道。
“東南富庶之地,全國一半的賦稅集中在此,朝廷定然會委派一位良將坐鎮,這個老宋,你就不必擔心了。”洪承疇緩緩的道。
洪承疇和宋獻策乘坐的是一條四百料的海船,臘月十二起錨,揚帆從福建出發,在海上航行了十四日,這才到達了天津大沽口,棄船登岸後,用了兩天的時間才趕到京城。
臘月二十八,洪承疇和宋獻策剛在賢良寺安頓下來,就接到了命他們二人即可進宮麵聖的旨意。
兩人稍稍梳洗一番,穿上新式的將官禮服,佩戴好肩章,領章,匆忙趕去紫禁城。
“臣洪承疇、宋獻策叩見皇上!”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朱影龍含笑的走過來將二人扶了起來。
“都是朕糊塗,隻想著召你們進京,卻忘記了年關將至,讓兩位愛卿丟下家人跑到北京來過年,真是失察!”朱影龍歉意道,他是給洪承疇和宋獻策下了一道即刻進京的旨意,但卻一時間沒有想到,福建離京城太遠了,趕的時間來京城,卻來不及回去與家人過一個團圓年了。
“微臣孑然一身到沒有什麽,到是洪大人他家中有妻有妾的,怕是有些不開心的吧。”宋獻策微笑的調侃洪承疇道。
洪承疇微微瞪了宋獻策一眼,心道,這宋黑子也太不顧忌場合了,皇上麵前,怎能如此說話。
朱影龍笑吟吟的問道:“洪愛卿,是這樣的嗎?”
“不是,皇上,宋參謀長這是開微臣的玩笑呢!”洪承疇忙道。
“好了,朕召你們進京是有要事與你們二人商議,其他的事情暫且放到一旁。”朱影龍嚴肅起來道。
“請皇上吩咐!”二人異口同聲道。
“兩位愛卿對倭國印象如何?”朱影龍命人看座,問道。
“這……”洪承疇和宋獻策對視了一眼,雙方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驚訝,顯然這個問題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因此絲毫沒有準備。
“倭國土地貧瘠,物產不豐,國內諸侯林立,經常混戰,現任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是個是諸侯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各路諸侯基本聽命於他,倭國這幾年難得平靜,國力發展迅速……”稍微整理了一下腦子裏的資料,洪承疇將自己所關於倭國的資料道了出來。
“那麽倭人呢?”朱影龍聽了之後,淡淡的問了一句。
“倭人崇尚武士道,國內武士橫行,他們強調對天皇盡忠,講究君臣之義,有“君臣義合”、“父子天合”,微臣觀倭人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殺;注重禮儀而又野蠻殘暴;欺壓弱者而又順從強者,又極端貪婪,這個民族骨子裏似乎流的是野獸的血!”鄭鴻奎是洪承疇的屬下,洪承疇自然從他哪兒了解不少對倭人的評價!
“好,說得好,這就是一個野獸民族!”朱影龍大讚一聲,洪承疇幾乎將日本人身上這種極端矛盾性格剖析的淋漓盡致。
“會皇上,這些是鄭鴻奎中將對微臣說的,微臣不過照著他的原話說了一遍。”洪承疇謙虛道。
“嗯,這個鄭鴻奎到是人才,朕將他調到南海艦隊好像是錯了?”朱影龍喃喃自語了一聲。
“先不說這個,兩位愛卿可還記得本朝嘉靖年間一直道萬曆年間上百年的倭寇之亂吧?”
“微臣怎麽會忘記,正是這上百年的倭寇之亂,攪得我天朝海疆糜爛,甚至不得已而施行海禁,實乃罪魁禍首!”宋獻策恨聲道。
“如今雖然倭寇之亂已經平息,但那個給我大明造成上百年恥辱的國家還在,想想這上百年來,沿海百姓多少家破人亡,多少被迫遷往內地,又有多少死於倭寇屠刀之下,更有甚者與倭寇狼狽為奸,禍害我大明百姓,其心可誅,這是一筆筆血債,將來是要用血來償還的!”朱影龍眼中殺機頻閃道。
洪承疇和宋獻策都是聰明人,雖然心中震驚,可也不是那種迂腐之人,東伐日本,可不是朱影龍這一個皇帝幹過,隻是日本據以海洋天險,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皇帝成功過,但是皇帝真要這麽做,恐怕沒有人能阻攔。
“朕要一份平倭方略,兩位愛卿,這是朕給你們的功課,時間是,三天。”朱影龍看著呆坐在下麵的二人,笑笑道。
“微臣遵旨!”洪承疇和宋獻策二人對視了一眼,一同站起來躬身道。
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朱影龍再一次嘴角揚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賢良寺中,專門給進京的大員們住的一個院落的廂房內,洪承疇和宋獻策兩個人大眼瞪小眼的已經有兩個時辰了,誰也沒說話,也不知道說什麽。
“老宋呀,皇上讓咱們二人寫這個《平倭方略》,你是軍師,你到是拿個主意呀!”洪承疇將紙筆往宋獻策麵前一推道。
“老洪,你可是主帥,我就是軍師,你的參謀長,這什麽《平倭方略》,還是有你來寫好!”宋獻策有把紙筆給推了回去。
“你說,皇上不會真的要平了東麵那個小國吧?”洪承疇小聲嘀咕的問道。
宋獻策長歎了一口氣道:“老道我也說不準,反正我看皇上對那個島國是一點好感都沒有,沒準這還就是真的。”
“我也對那些倭人一點好感都沒有,聽說當年葉老閣部的死跟幕府有關,鄭芝龍勾結倭國武士兵變,那些倭國武士是幕府控製下的正規軍隊。”洪承疇小心道。
“老洪,你說皇上會不會讓咱們兩人去平倭吧?”宋獻策忽然精神起來,兩隻眼睛瞪得比牛眼還要大,一眨不眨的看著洪承疇那張白皙的臉道。
洪承疇心中“咯噔”一下,頓時也觸動了某些東西,眉毛揪了起來道:“不是沒有可能。”
“不是沒有可能,是一定是咱倆!”宋獻策目光霎時暗淡了下去,照兩個人現在的推斷,這已經是鐵板釘釘子的事情了。
“就算是咱倆又怎麽了,皇上雖然年輕氣盛,可也不會隨著自己的意思來,下麵可還有軍機閣的幾位老大人呢!”洪承疇分析道。
“你的意思是,皇上這是在謀劃幾年以後甚至十幾年以後的戰爭?”宋獻策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洪承疇道。
“繞過軍機閣,直接將你我二人召進宮,要我二人進《平倭方略》,老宋頭,皇上可比你我想的要遠的多,真是難以想象他還是如此的年輕。”洪承疇訝然道。
“皇上他是天子,天子自然要比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與眾不同才是。”宋獻策一副神棍臉道。
“老宋,以現在幕府以及各諸侯的兵力,要是平定倭國,你需要多少兵馬,多少糧餉,以及多長時間?”洪承疇問道。
“如果要打的話,十萬甚至更少的兵力半年就能橫掃倭國,一百五十萬石糧食,五百萬銀龍元的軍餉,前提是一員良將為主帥才行,若是要占領的話,至少需要二十萬大軍,五百萬石糧食,二千萬銀龍元的軍餉。”宋獻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道。
“這麽多?”洪承疇嚇了一跳。
“這是在異域他國作戰,可比不得在自己國土上,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沒有這麽多,這仗沒有辦法打下去。”宋獻策砸吧嘴巴道。
“如果以戰養戰呢?”洪承疇一雙眼睛盯著宋獻策問道。
宋獻策麵色頓時凝重起來,久久的才道:“這恐怕不需要朝廷花一份糧餉!”
立於船頭甲板之上,迎麵吹來寒濕的海風,空氣中還散發著點點魚腥味兒,想起這一次進京,洪承疇心潮有些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老洪,對這次進京,你有什麽感想?”宋獻策銼矮的身軀出現在洪承疇的身後,宋獻策看上去又老又醜,實際年齡跟洪承疇差不多,隻是就在江湖奔波,為生計故,這才變成現在這幅模樣。
隻要不是在正式場合,兩個人之間的稱呼很隨意,也顯得異常的親密,搭檔這麽長時間了,頗有點臭味相投的味道。
“皇上力主改革,朝廷這一年上上下下恐怕已經是你我所能認知的了。”洪承疇有些激動道。
宋獻策道:“皇上登基以來,我每每夜觀形象,都發現北方一個紫微星光芒閃耀,旁邊許多星芒都黯然失色,我大明中興有望!”
“皇上若是中興之主,你我可都是中興之臣呀!”洪承疇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道。
“國家興盛,不正是我輩讀書人想要的嗎?”
“老宋,你也老大不小了,從前你在江湖上跑,拖家帶口的是不方便,如今你也是朝廷的大員了,怎麽到現在還是孑然一身,再說,你現在也不做道士了。”洪承疇上下打量了宋獻策一眼,頗為自己這個搭檔的終身大事擔心。
宋獻策苦笑道:“就咱這容貌、身材,會有女人喜歡嗎?”
“怎麽沒有,皇上下旨豁賤為良,隻要你不嫌棄人家的出身,自有大把的女人求著嫁給你,還不用擔心你在外麵眠花宿柳。”洪承疇笑道。
宋獻策笑道:“等有合適的再說吧,這種事可遇不可求的。”
“好吧,不說這個了,進艙吧。”洪承疇哈哈一笑,一筆帶過,拉著宋獻策進入船艙。
“老洪,你說一說,朝廷這一次會派誰接替你南京軍區司令官的位置?”宋獻策笑著問道。
“你說呢?”洪承疇嘿嘿一笑,瞥了宋獻策一眼,再一次將眼簾拉下。
“誰做這個位置不重要,可別將我們這一番心血可毀了。”宋獻策不無擔心的道。
“東南富庶之地,全國一半的賦稅集中在此,朝廷定然會委派一位良將坐鎮,這個老宋,你就不必擔心了。”洪承疇緩緩的道。
洪承疇和宋獻策乘坐的是一條四百料的海船,臘月十二起錨,揚帆從福建出發,在海上航行了十四日,這才到達了天津大沽口,棄船登岸後,用了兩天的時間才趕到京城。
臘月二十八,洪承疇和宋獻策剛在賢良寺安頓下來,就接到了命他們二人即可進宮麵聖的旨意。
兩人稍稍梳洗一番,穿上新式的將官禮服,佩戴好肩章,領章,匆忙趕去紫禁城。
“臣洪承疇、宋獻策叩見皇上!”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朱影龍含笑的走過來將二人扶了起來。
“都是朕糊塗,隻想著召你們進京,卻忘記了年關將至,讓兩位愛卿丟下家人跑到北京來過年,真是失察!”朱影龍歉意道,他是給洪承疇和宋獻策下了一道即刻進京的旨意,但卻一時間沒有想到,福建離京城太遠了,趕的時間來京城,卻來不及回去與家人過一個團圓年了。
“微臣孑然一身到沒有什麽,到是洪大人他家中有妻有妾的,怕是有些不開心的吧。”宋獻策微笑的調侃洪承疇道。
洪承疇微微瞪了宋獻策一眼,心道,這宋黑子也太不顧忌場合了,皇上麵前,怎能如此說話。
朱影龍笑吟吟的問道:“洪愛卿,是這樣的嗎?”
“不是,皇上,宋參謀長這是開微臣的玩笑呢!”洪承疇忙道。
“好了,朕召你們進京是有要事與你們二人商議,其他的事情暫且放到一旁。”朱影龍嚴肅起來道。
“請皇上吩咐!”二人異口同聲道。
“兩位愛卿對倭國印象如何?”朱影龍命人看座,問道。
“這……”洪承疇和宋獻策對視了一眼,雙方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驚訝,顯然這個問題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因此絲毫沒有準備。
“倭國土地貧瘠,物產不豐,國內諸侯林立,經常混戰,現任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是個是諸侯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各路諸侯基本聽命於他,倭國這幾年難得平靜,國力發展迅速……”稍微整理了一下腦子裏的資料,洪承疇將自己所關於倭國的資料道了出來。
“那麽倭人呢?”朱影龍聽了之後,淡淡的問了一句。
“倭人崇尚武士道,國內武士橫行,他們強調對天皇盡忠,講究君臣之義,有“君臣義合”、“父子天合”,微臣觀倭人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殺;注重禮儀而又野蠻殘暴;欺壓弱者而又順從強者,又極端貪婪,這個民族骨子裏似乎流的是野獸的血!”鄭鴻奎是洪承疇的屬下,洪承疇自然從他哪兒了解不少對倭人的評價!
“好,說得好,這就是一個野獸民族!”朱影龍大讚一聲,洪承疇幾乎將日本人身上這種極端矛盾性格剖析的淋漓盡致。
“會皇上,這些是鄭鴻奎中將對微臣說的,微臣不過照著他的原話說了一遍。”洪承疇謙虛道。
“嗯,這個鄭鴻奎到是人才,朕將他調到南海艦隊好像是錯了?”朱影龍喃喃自語了一聲。
“先不說這個,兩位愛卿可還記得本朝嘉靖年間一直道萬曆年間上百年的倭寇之亂吧?”
“微臣怎麽會忘記,正是這上百年的倭寇之亂,攪得我天朝海疆糜爛,甚至不得已而施行海禁,實乃罪魁禍首!”宋獻策恨聲道。
“如今雖然倭寇之亂已經平息,但那個給我大明造成上百年恥辱的國家還在,想想這上百年來,沿海百姓多少家破人亡,多少被迫遷往內地,又有多少死於倭寇屠刀之下,更有甚者與倭寇狼狽為奸,禍害我大明百姓,其心可誅,這是一筆筆血債,將來是要用血來償還的!”朱影龍眼中殺機頻閃道。
洪承疇和宋獻策都是聰明人,雖然心中震驚,可也不是那種迂腐之人,東伐日本,可不是朱影龍這一個皇帝幹過,隻是日本據以海洋天險,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皇帝成功過,但是皇帝真要這麽做,恐怕沒有人能阻攔。
“朕要一份平倭方略,兩位愛卿,這是朕給你們的功課,時間是,三天。”朱影龍看著呆坐在下麵的二人,笑笑道。
“微臣遵旨!”洪承疇和宋獻策二人對視了一眼,一同站起來躬身道。
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朱影龍再一次嘴角揚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賢良寺中,專門給進京的大員們住的一個院落的廂房內,洪承疇和宋獻策兩個人大眼瞪小眼的已經有兩個時辰了,誰也沒說話,也不知道說什麽。
“老宋呀,皇上讓咱們二人寫這個《平倭方略》,你是軍師,你到是拿個主意呀!”洪承疇將紙筆往宋獻策麵前一推道。
“老洪,你可是主帥,我就是軍師,你的參謀長,這什麽《平倭方略》,還是有你來寫好!”宋獻策有把紙筆給推了回去。
“你說,皇上不會真的要平了東麵那個小國吧?”洪承疇小聲嘀咕的問道。
宋獻策長歎了一口氣道:“老道我也說不準,反正我看皇上對那個島國是一點好感都沒有,沒準這還就是真的。”
“我也對那些倭人一點好感都沒有,聽說當年葉老閣部的死跟幕府有關,鄭芝龍勾結倭國武士兵變,那些倭國武士是幕府控製下的正規軍隊。”洪承疇小心道。
“老洪,你說皇上會不會讓咱們兩人去平倭吧?”宋獻策忽然精神起來,兩隻眼睛瞪得比牛眼還要大,一眨不眨的看著洪承疇那張白皙的臉道。
洪承疇心中“咯噔”一下,頓時也觸動了某些東西,眉毛揪了起來道:“不是沒有可能。”
“不是沒有可能,是一定是咱倆!”宋獻策目光霎時暗淡了下去,照兩個人現在的推斷,這已經是鐵板釘釘子的事情了。
“就算是咱倆又怎麽了,皇上雖然年輕氣盛,可也不會隨著自己的意思來,下麵可還有軍機閣的幾位老大人呢!”洪承疇分析道。
“你的意思是,皇上這是在謀劃幾年以後甚至十幾年以後的戰爭?”宋獻策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洪承疇道。
“繞過軍機閣,直接將你我二人召進宮,要我二人進《平倭方略》,老宋頭,皇上可比你我想的要遠的多,真是難以想象他還是如此的年輕。”洪承疇訝然道。
“皇上他是天子,天子自然要比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與眾不同才是。”宋獻策一副神棍臉道。
“老宋,以現在幕府以及各諸侯的兵力,要是平定倭國,你需要多少兵馬,多少糧餉,以及多長時間?”洪承疇問道。
“如果要打的話,十萬甚至更少的兵力半年就能橫掃倭國,一百五十萬石糧食,五百萬銀龍元的軍餉,前提是一員良將為主帥才行,若是要占領的話,至少需要二十萬大軍,五百萬石糧食,二千萬銀龍元的軍餉。”宋獻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道。
“這麽多?”洪承疇嚇了一跳。
“這是在異域他國作戰,可比不得在自己國土上,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沒有這麽多,這仗沒有辦法打下去。”宋獻策砸吧嘴巴道。
“如果以戰養戰呢?”洪承疇一雙眼睛盯著宋獻策問道。
宋獻策麵色頓時凝重起來,久久的才道:“這恐怕不需要朝廷花一份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