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直搗黃龍(一)


    這個世上沒有一場戰爭是偶然發生的。


    戰爭的偶然往往指的是它爆發的偶然,但卻是必然的。


    大明與大清之間必有一戰,而且是生死存亡的一戰,勝利將擁有失敗一方的全部土地和百姓,而失敗者的下場隻有滅亡!


    隻是沒有人能預測到這一戰會在什麽時候爆發,也許很快,也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戰爭的決定權並不在普通的士兵手上,他們要做的就是隨時抽出腰際的戰刀狠狠的將麵對於自己的敵人劈死,他們擁有的是戰鬥權!


    一個很少生病的人突然病了,那這個病一定不小,這是上千年來人們傳下來的經驗,很少有出錯的時候。


    大明年輕的皇帝突然病了,而且似乎病的十分厲害,據說莊妃娘娘親自服侍在側,衣不解帶,幾天下來,大臣們幾乎都看到了她憔悴的臉龐,整個養心殿包括後宮都幾乎籠罩著一種沉重,不管是太監和宮女,似乎臉上的笑容都不見了。


    也隻有孫承宗知道,皇上根本就沒有病,而且好著呢,隔著簾子那穿著龍袍不住咳嗽的那個人也是假的,真的皇上已經出了紫禁城,身邊帶著三個被傳著已經被一起打入冷宮的女人,悄然北上了。


    “諸位大人放心好了,皇上隻是感染了風寒,很快就會好的,隻是這些日子朝廷上的事情讓諸位大人們辛苦了,總之要保證朝廷政令的暢通!”


    李箐醫術高明,而且臉上並無一絲要故意隱瞞皇上病情的意思,因此大臣們焦慮的心也都放下不少。


    “孫老大人,皇上要見您!”李箐單獨將一肚子疑問的孫承宗留了下來。


    孫承宗一愣,趕緊應諾。


    “老大人,請!”李箐掀開一角珠簾,身子微微一側,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道。


    “多謝娘娘!”


    孫承宗走了進去,驚駭的看著斜躺在龍椅上的人赫然是順妃林蓉,隻見她身穿一身龍袍,微微側過臉龐,隔著一道珠簾,根本看不清那並不是皇上本人了。


    正驚訝間,卻看到了皇後周瀅寧赫然端坐在一側,隻是簾子擋著,外麵的大臣們根本看不到。


    “來人,給孫老愛卿看座!”皇後麵色凝重道。


    凳子拿來,孫承宗壓下心中的震驚,謝坐。


    “皇上出宮了,今天老愛卿見到的一切都是皇上下令布置的,蓉妹妹精通口技,剛才皇上的聲音你沒有聽出什麽破綻來吧?”周瀅寧問道。


    孫承宗滿眼驚訝道:“林娘娘口技驚人,老臣一點都沒有聽出來!”


    “皇上去了遼東,身邊一個侍衛都沒帶,就連徐應元也都留在宮中。”


    “什麽,皇上去了遼東?”孫承宗大驚失色,昨天拿道突然莫名其妙的旨意就讓他感到不太尋常,回去思索了半宿不得要領。


    “不錯,不過皇上的安全老大人不必擔心,皇上已經調了皇家特種作戰旅沿途護衛。”周瀅寧道。


    隻要安全沒問題,孫承宗便放下一大半心,忙問道:“皇上身邊可還有什麽人?”


    “有,海蘭珠姐妹和蘇茉爾。”


    “皇上為何要帶著她們?”孫承宗三分好奇,七分緊張的問道。


    “這個本宮也不知道。”周瀅寧搖頭道。


    “皇上早有北伐之意,這一次莫非親自前往邊關前線實地考察?”孫承宗忍不住猜測道。


    “很有可能,不過國事上本宮從不過問,皇上自有他的主張,本宮既是後宮之主,又是他的妻子,家裏的事本宮自可做主,但是朝廷上的事還要仰仗幾位老大人了。”


    “老臣義不容辭。”


    “皇上臨走前再三囑咐一定要嚴守秘密,老大人是知情人,為避免到時候朝廷不必要的慌張,吩咐本宮在他走後將實情告訴老大人。”周瀅寧道。


    朱影龍知道,到了萬不得已守不住秘密的時候,有一個人知道些內情,並且能夠鎮壓住局麵,不至於形勢失控,這樣自己便能安心的前往遼東策劃對皇太極的雷霆一擊。


    通州軍事學院,如今已經成為朝廷培養中高級軍事人才的搖籃,至今已經有三屆畢業生進入軍隊,都已經成為軍中基層軍官的佼佼者,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報考,投筆從戎,保家衛國,這已經成為許多學子們的另外一種為國效力的途徑,而個軍區每年也會選拔一些年輕軍官來學院學習,這裏即將成為大明軍事家的搖籃,洪承疇的海軍總司令雖然保留著,但已經被發配到這兒教書也有一年多了,宋獻策也跟著來了,這兩大軍事大家的加盟,學院裏更加熱鬧了,因為洪承疇指揮的許多戰役都被學院收錄為經典戰例,以前那些教官也隻能靠紙麵上的消息來分析這些戰例,如今真人來了,那還用得著照本宣科了嗎?


    因此洪承疇的課聽的人最多,也十分的精彩,許多年輕的學員都十分崇拜他,而宋獻策的課卻是比較懶散,不過聽他的課的人也不少,而且許多軍中不得誌的人都很喜歡宋獻策身上那種十分樂觀的生活態度,尤其是跟貼近他們的語言,所以變的兩極分化起來,喜歡洪承疇的學員多是帶著幻想的剛剛接觸軍事領域的學員,他們大多數沒有上過戰場,直接考進來的,而喜歡宋獻策的學員大多數是各軍區選拔過來的學員,他們大多數都是從士兵一步一腳的走上來的,識字部隊,文化水平相對來說較低,而且基本上都是五大三粗,宋獻策本就長的不漂亮,也隻有跟這些人混在一起才有麵子些。


    代表洪承疇這一方的被稱之為“學院派”,而代表宋獻策一方的則被劃為“實戰派”,“學院派”自然是喜歡勾勒出宏大的戰略目標,喜歡與對手大規模的會戰,一舉擊敗敵人,成就輝煌名聲,而“實戰派”基本上都是以典型的小戰鬥為主,因為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指揮過大規模軍隊會戰,他們認為戰爭充滿了偶然,不是一兩次戰鬥可以解決的,而且敵人也不會按照你設定的安排去指揮,所以要積小勝而成大勝,一點一點的磨掉對方的有生力量,進而獲取最後的勝利,因此兩撥人在學院內部是勢成水火,都認為自己的理論是絕對正確的,因此吵的不可開交,成為學院的一大亮點。


    對於這種爭吵學院和洪、宋二人都持支持的態度,因為兩種思想都沒有錯,隻是在不同的形勢下選擇不同的手段罷了,隻是這些人還沒有明白過了,等到他們上了戰場,走上越來越高的位置,他們就會明白,這種爭吵實在是一種浪費口水的無謂行為!


    朱影龍一行四人,秘密的出了京城,與在前麵等候的顏佩偉的兩個小隊匯合,然後北上遼東,第一站就是通州軍事學院,他需要調一個人跟著自己幫助出謀劃策以及拾遺補缺。


    隻是不知道洪承疇和宋獻策兩個人中帶誰去比較好?也罷,這個問題交給他們自己給煩惱去吧。


    要秘密手段將二人從軍事學院給叫了出來。


    “你們兩個,一個隨朕北上,一個留下,朕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自己選。”


    一炷香的時間十分短暫,兩個人麵對麵的對視了一會兒就過去了,不過兩人早已有默契,很快便有了決定。


    “皇上,還是讓宋參謀長跟您去吧。”洪承疇知道這一次去定會有功立,但是自己並不適合做一個謀士,相反宋獻策心思敏捷,比自己更加合適。


    “宋獻策,你的意思?”朱影龍含笑的問道。


    “微臣願往!”宋獻策感激的朝洪承疇一個顏色,知道他這是在幫自己,雖然自己立功也頗多,但畢竟是中途出家,好多人並不服他這個位置,如果再力幾個大功的話,別人也說不出什麽了。


    瞄到洪承疇眼神中閃過的一絲失意,朱影龍微笑的拍了他一下肩膀,親切的道:“洪愛卿,你的《平倭方略》朕不會忘記的。”


    洪承疇霎時激動的臉上血氣上湧,感激道:“微臣感謝皇上!”


    “朕知道你們一向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不過這一次朕卻是要你們分開,不過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三個月,最多半年而已。”朱影龍笑著保證道。


    “皇上這麽說,好像微臣跟洪總司令有一腿似的!”宋獻策怪笑一聲道。


    “哈哈……“朱影龍大笑起來,一旁洪承疇的老臉臊的通紅,狠狠的瞪了宋獻策一眼,他可不敢在朱影龍麵前這麽放肆。


    兩輛馬車,宋獻策跟朱影龍上了第一輛馬車,宋獻策眼睛真的很毒,一眼便瞧出朱影龍身邊一個熟悉的人都沒有,就知道這一次出宮定然是非常機密,不然京中不會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


    “宋愛卿,你不是有“鐵口斷宋”的美譽嗎,你給斷一斷,朕這一次秘密北上有何目的?”朱影龍微笑的朝宋獻策望去,問道。


    “微臣不敢胡亂枉測聖意。”


    “哎,你怎麽也學的跟那些腐文人一樣,酸起來了。”朱影龍笑罵一聲道。


    “那微臣可就大膽的揣測一番了!”宋獻策精神一震,挺直腰杆子道。


    “你說,你說。”朱影龍含笑望著宋獻策,不知道從他的嘴裏能否聽到什麽驚人的話語。


    “皇上此次可是秘密離京,據微臣所知,皇上自登基以來很少出京,就算出京,也必是人所共知,前呼後擁,最少也得有兩百人護駕,與今日之簡陋之大不同,皇上此行一定將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給瞞住了。”宋獻策道。


    “看出這個並不難,接著往下說,朕要你說的是朕的目的。”朱影龍提醒道。


    “皇上說要北上,那一定是北出山海關,此行必定是遼東。”宋獻策繼續道。


    “嗯。”朱影龍點了點頭,他沒有必要再這個問題上賣什麽關子,反正宋獻策一路通行,自是要知道的。


    “皇上此行北上遼東,一定是有大事,這個大事一定是關係到大明跟大清,微臣鬥膽猜測一下,是不是大清要對我大明開戰了?”宋獻策問道。


    朱影龍搖了搖頭道:“若是大清要與大明開戰,朕若是前往遼東,豈不是給遼東的將士們添亂嗎,而且朕還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可不想再重演一次土木堡之變。”


    “皇上莫非想主動開戰?”宋獻策一驚道。


    “為什麽不可以呢?”朱影龍笑了笑道。


    “可是如果主動開戰的話,那對大明的聲譽,還有影響?”宋獻策心中顧慮道。


    “天無二日,地無二主,皇太極若是不登基做皇帝,那朕還真沒有借口討伐他,但是他現在做了皇帝,那就等於說他先撕毀了與朕簽署的錦州條約,那朕出兵討伐又有何不對?”朱影龍冷笑道。


    “這麽些年來,大明一直是處於守勢,鮮有主動進攻的時候,滿洲國的土地本來就屬於我大明的奴兒幹都司,朕率王師收回故土又有何錯?”


    “皇上所言有理,但是眼下金主皇太極剛剛登基,一定防範甚嚴,這個時候進兵的話,對我軍大不利呀!”宋獻策道。


    “如果朕有辦法讓皇太極認為大明是故意的布下圈套,激怒其出兵大明,然後擺出一副堅守的態勢,實際上卻以雷霆之勢,迅速出兵,大軍直撲盛京,宋愛卿認為朕有幾層勝算呢?”朱影龍笑問道。


    這是一個既天才又瘋狂的計劃,但是從錦州、大淩河出兵至盛京,這可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盛京可是堅城,防禦完善,這中間隻要走漏了一絲風聲,讓皇太極有了準備,這可不是奇襲,而是送死了!


    “如果再加上裏應外合呢?”朱影龍笑眯眯的望著宋獻策。


    宋獻策眼睛中的驚意越甚,籌碼在一點一滴的增加,似乎勝利的天平在緩緩的傾斜著。


    當然這個瘋狂的構想並不是這麽一說就可以完成的,它牽扯太多的布置,朱影龍並不打算孤軍作戰,他還有盟軍,察哈爾蒙古部,額哲的三萬蒙古軍,蘇布地的兩萬蒙古軍,還有濟州島上的一萬五千朝鮮複**,這些雜牌軍隊湊起來也有十來萬,起碼能牽製住皇太極十萬至二十萬的兵力,盛京城內兵力並不多,最多也就七八萬,加上守衛盛京周圍的堡壘關卡,總兵力也就十餘萬,其實戰略是瞬息萬變的,並不一定就要攻陷盛京,圍城打援這可是明軍有效戰法之後,隻要占領了遼陽,那麽就可逼迫皇太極遷都,到時候他威信喪盡,還有資格再做皇帝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風並收藏明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