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間,楊銳出到酒店門口,就見昨日的小車已經換成了大巴。


    大使館的司機站在車下麵抽煙,見到楊銳了,向他友好的打了個招呼,並沒有過多的表示。這年頭,能進外交部做翻譯是不容易,能進外交部當司機,還派到海外來,那都是有硬紮關係才能做到的事。當然,最多見的是領導臨退休了,給安排下來的位置。


    楊銳也是點點頭,並沒有急著上去,問:“今天怎麽個行程?多久走。”


    “人齊了就開,把你們全送製藥廠。”司機回答了一句。


    “阿斯特拉?”楊銳確認一句。


    司機點點頭,說“沒錯”,又將手裏的煙遞了過來,笑道:“外煙,嚐個?”


    “我不抽煙。”楊銳看了一眼,搭著手腕給推回去了,道:“在瑞典抽煙不便宜吧,煙草稅應該不少。”


    “誰說不是,我都要抽不起了。”司機也不再勸,自個兒將煙別在耳朵後麵,忽的一笑,問:“你是北大的?他們今天都去聽你講座的,你講什麽?”


    楊銳點點頭,道:“講怎麽篩選新藥。”


    接著,他問:“你說大家都是過去聽講座的?有誰組織的嗎?”


    “那我就不清楚了。”司機嘖嘖兩聲,道:“沒看出來,你年紀和我也就差不多,還能到瑞典給人講課。對了,我叫王闊。”


    這位看著有些吊兒郎當,待人接物卻是不弱,楊銳猜想就是位官二代,也就笑笑握手,道:“我叫楊銳。你就在瑞典工作?”


    “可不是。”王闊說著一拍腦袋,道:“我知道你是誰了,那個想拿諾貝爾獎的。”


    “是要拿,不是想拿。”楊銳微微一笑。


    王闊嗬的笑了起來,道:“兄弟可以啊,不過,我來瑞典的日子不短了,諾貝爾獎可不是那麽好拿的。”


    “當然不好拿。”楊銳報以微笑。


    王闊以為他沒聽懂,半是諷刺半是提點道:“瑞典這個國家和咱們不一樣,沒有人情味你知道嗎?你想要個什麽獎,不是像咱們在國內那樣,弄兩車人聽一下講座,就能混到的。”


    楊銳愣了一下,知道這位有點誤會了,可是想一想,他到阿斯特拉搞的講座,還真的就是這種模板。


    不過,搞公關最不怕的就是俗了,好用就行。


    楊銳於是點點頭,道:“大家都是人,咱們中國人法子,不見得也就不好用了,總得試試。”


    “嘿,你這麽說,還有點意思。”王闊也就是隨口一說,此時覺得楊銳有吹牛皮的意思,就不想和他說了,彈彈煙灰,道:“得,差不多要開車了,都上吧。”


    楊銳於是上了大巴車,和前排的幾名學者打了打招呼,就坐了下來。


    今天約莫有30多名學者會去阿斯特拉,剩下的照舊是遊覽全城。景語蘭身子酥軟,本來想去的,終究還是放棄了,準備過會兒再出發。


    楊銳倒是神清氣爽,他今天的準備更充分了,而且,動態質量重置法也講到了關鍵部分,他也更有信心了。


    說實在話,他對諾貝爾獎的了解都是從書本上來的,運作獎項的經驗還是從蔡教授那裏學來的,現在又找不到大使,也是心虛的緊。


    但是,對技術方麵的東西,他就不心虛了。


    諾貝爾獎的資料要過50年才能解密,但就楊銳所知,這個獎項雖然少不了貓膩和齷齪,總的來說,卻還是公平的,有點像是中國80年代的高考,各種模式的作弊和違反規定不絕於耳,但基本保證依舊是有的。


    從技術起步,以技術開拓,才是楊銳堅持執行的動力。


    大巴車緩緩而行,沒多長時間,就進入了阿斯特拉的辦公區。


    北歐的公司有點像是中國的國企,漂亮的大門和廠區是必不可少的,同樣會花費很多錢在花壇、空地等裝飾性產品上,不過,阿斯特拉可比國內的工廠有錢多了,做的也就格外好。


    國內的學者們都倍感好奇,一個個的趴在窗戶上看。


    “哎,不是說瑞典人少嗎?這裏還挺多啊。”有人指著前方的辦公樓,就念叨了起來。


    楊銳也向前看了一眼,正巧瞅到普利策,不禁有些驚訝。


    司機王闊同誌,按照指示抵達了地方,眼瞅著烏壓壓的人群,亦是笑道:“說是說啊,我到斯德哥爾摩幾年,今天總算有點在城市生活的感覺了。”


    一群人說著中國話,就下了大巴車。


    王闊也從駕駛室裏跳下來,往前走了幾步,用半通不通的瑞典話,問:“今天是什麽節日嗎?你們在做什麽?”


    “聽講座。”瑞典人冷淡而平靜的回答王闊的話。


    “什麽?”


    “聽—講—座。”瑞典人讀的更慢了,總算是讓王闊明白了。


    王闊不由一笑,左右看看,找到楊銳,低聲道:“你慘了。”


    “什麽?”


    “你和人撞車了。”王闊舉起兩個拳頭,互相碰一碰,道:“撞車明白嗎?人家還有別的人要搞講座了。算了,我一會也去聽一下,給你捧個人場。”


    這位自說自話的王闊說完,又安慰道:“別想太多啊,咱們人在外國,知名度啥的都趕不上,來個明星也沒用不是。我先給你偵查一下,今天還有誰搞講座。”


    王闊說著,刺溜一聲就竄到前麵去了,拉都拉不住。


    楊銳被他說的也有些心虛,轉瞬又無所謂了。


    不說自己帶了30多個人來捧場,就是真的全場隻剩下10個人又如何?


    隻有外行人才以為做學術報告都是人山人海的,明星開演唱會當然人山人海了,聽學術報告就少人積極了。


    除了大拿大犇們的學術報告,普通學者做報告,三五七人都是有可能的,十幾個人或者二十幾個人都屬於常見,但要是說人少就沒有做學術報告的必要,那又是外行的想法了——外行怎麽想,學者們其實都是不太關心的。


    楊銳抬頭看看今天的場館,有點像是國內常見的禮堂,但是沒有那麽宏偉,而且有兩條長長的翼樓,有點像是後世產業園或者創意園用的辦公樓的構造。


    場館上方有幾行字母,楊銳並不認識,於是隻核對了一下右邊門柱上的門牌號,就邁步走了進去,再找到寫著英文的休息室字樣的房間,推門而入。


    在標識和自主化管理方麵,瑞典也是國際領先的水平,楊銳自己找到地方坐下休息,同時默看筆記,倒也輕鬆自在。


    同來的中國學者聚成一團,然後由領隊秦修成和一名大使館隨員帶入場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神級學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鳥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鳥村並收藏重生之神級學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