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張馳有度天子政
“臣感陛下厚恩,實是不勝惶恐,臣有罪……”
葛洪也得到了趙與莒分賜的老花眼鏡,試用之後,他專程入宮來謝恩。趙與莒看著他白發蒼蒼滿麵憔悴的模樣,心中頗為詫異,這老狐狸原先雖然深沉不語,但精神甚佳,看模樣絲毫不象是七十歲的老人,可現在卻又老又瘦,雖然精神還好,但已經明顯不如以往了。
如今他的閣臣中,無論是崔與之、葛洪還是薛極,都是七十歲左右的老臣,雖然身體還算好,但趙與莒明白,無論是從大宋今後的發展,還是從權力的順利交接角度來考慮,他都必須為這三位輔臣準備接班人。
“葛卿不必多禮了,諸卿為國分憂,朕優厚待之,原是理所應當之事。朕厚待百官,不過是希望百官厚待百姓罷了。”趙與莒笑著向內侍使了個眼色,內侍將葛洪扶起,摻入座位之後,趙與莒又問道:“葛卿,這些時日身體尚好吧,禦醫說卿近來失寢少眠,朕甚為擔憂,不知卿有何心事,不妨與朕說說。”
葛洪抬了一下頭,看了趙與莒一眼,然後又垂下眉去,低聲道:“臣無甚心事,隻是這些時日來精力不濟,處理公務不免有些拖遝,心中頗為不安罷了。”
趙與莒搖頭道:“卿不必過於操心,以卿參政之尊,原本不必事事親曆,佐官輔吏讓他們多跑跑。朕聽說卿常以‘職業無愧祿養’自勉,朕以為卿是做到了的。”
雖然對葛洪的見識、政見有所不滿,但對於葛洪的職業態度,趙與莒還是非常欣賞的,他年輕之時曾任昆山尉,按慣例撥給搬家費六萬錢,他卻全部用來修葺宣詔亭,雙倍給發祿米,他也婉辭歸庫。不僅清廉,他對於國是也最是關注,三位宰輔大臣分管不同事務,葛洪管的是最麻煩的邊事與軍務,薛極則管的最有權勢的人事與財務,崔與之總攬全局,葛洪對邊事之關注,讓趙與莒有時覺得他更象是兵部尚書了。
“謝陛下之譽,得陛下之言,臣棺未蓋,論已定矣。”葛洪也難得地開了一句玩笑,但雖是如此,他臉上的神情仍然很是肅正。
沒過多久,葛洪便又告辭而去,仿佛他此次來,隻是為了謝恩一般。趙與莒坐在椅子上思考了會兒,然後對耿婉道:“把廣梁最近送來的那疊報告拿來。”
耿婉入大內任女官後,這些事情就完全交給了她。她有一雙非常大的眼睛,當初在鬱樟山莊初見她的時候,趙與莒便被這雙眼睛打動過,覺得傳說中“會說話的眼睛”就是這般模樣。
在霍重城送來的報告中,是葛洪與喬行簡二人這個月來的行蹤大略,特別是他們會見了些什麽人、有沒有與人秘會。
“這個葛老兒,吞吞吐吐,總是將話藏在心中,故此如此憔悴。”趙與莒一邊翻看報告一邊心想。
他不相信葛洪隻是來謝恩的,從葛洪那時的模樣來看,他分明是想說什麽事情,但話到臨頭,他又退縮了。趙與莒知道,以葛洪的年紀、經曆,並不是什麽人都可以來威脅他的。
在葛洪與喬行簡的行蹤報告裏,沒有任何可疑之處,自從去年華亭民變史嵩之死後,這二人的行蹤每月都有一份報告交來,若是有特別之處,霍重城還會提交緊急報告。可無論是葛洪還是喬行簡,似乎都沒有任何可疑之處。
對喬行簡的懷疑與他的那個學生柳獻章有關,柳獻章曾是濟王幕僚,在當今天子即位前就離開了臨安,到了史嵩之之處,得到史嵩之庇護,才未在史彌遠對濟王一黨的清算中倒楣。他與史嵩之的關係,讓人不得不懷疑,喬行簡是否知道史嵩之的計劃。
不過因為史嵩之之事而一齊來請罪讓這種懷疑的證據變得無力了,當時證明,和史嵩之有往來或交情的,幾乎有一半朝廷重臣。
“陛下,時間到了。”耿婉低聲催促道。
她不太喜歡說話,所以給人一種清冷孤傲的感覺,趙與莒向座位上一靠,看看時間,已經是正午十二時。在他的計劃中,這個時間是屬於家人和孩子的,曆代帝王家中,之所以會有那麽多悲劇,重要原因之一便在於帝王給予家人、孩子的時間太少。
耿婉嘴角也掛起了少有的笑容,到了趙與莒身邊,她反而更加沉默了,但看到那兩個孩子時,她話語明顯就多了起來。到得她這般年紀,若說不喜歡孩兒,那是騙人的,暫時自己沒有,免不了就會眼饞他人的。故此隻要有得空閑,她就會去逗弄那兩個孩子,那兩孩兒仿佛知道她心善一般,也喜歡她,見著她便笑嘻嘻的伸手要抱。
就是趙與莒自己也得不到這般待遇,這讓他未免有些吃醋。
“阿婉當初在山莊時還沒這般討人喜歡,當時二期三期的,特別是五六兩期,都喜歡往阿妤身邊湊。”趙與莒不無嫉妒地道:“如今可好,咱們家的小鈴鐺連母親都不要,隻要阿婉!”
小鈴鐺是小公主的小名兒,因為愛笑,笑聲來聲音如同銀鈴一般,故此被趙與莒如此喚著。
“可不是,奴也吃醋呢,待得今後阿婉生了孩子,奴也要搶來。”
他們一家人在一起時,說起話來沒有那麽多禮儀,韓妤也笑著道。
謝道清跟在身邊,默默地與他們保持距離,她覺得這個時候是她最尷尬的時候。雖然她謹慎守禮,心中卻很是羨慕,希望自己也能融入其中。
“妤姐!”耿婉臉上飛紅,嗔了一句。
“四娘子,你在念叨什麽?”見著楊妙真在一旁嘀嘀咕咕的,趙與莒問道。
“在催他們快些長大,長大了我便可教他們梨花槍了!”楊妙真精神一振:“官家又不肯跟我學,咱們家的孩兒們總不能阻著他們學!”
趙與莒啞然失笑,不過小孩兒們讓他們學些拳腳槍棒來強身健體培養毅力也是應當的,大宋太宗之後,曆代君王都過於仁懦。
“你這瘋丫頭自家瘋瘋顛顛罷了,哀家的寶貝孫兒孫女,卻不許你帶得與你一般瘋顛!”
正這時,楊太後的聲音傳了來,眾人紛紛見禮,她對耿婉理也不理,謝道清行禮時她卻眉開眼笑地抓著手:“道清這些日子清減了些,莫非陛下待你不好?”
趙與莒不動聲色地向耿婉使了個眼色,就象當初楊妙真初入宮時不得楊太後歡喜一樣,耿婉進宮之後也得不到楊太後的歡喜,為此還和趙與莒嘔過一回氣。楊太後覺得,謝道清做得好好的,卻讓一個外來之人驟得高位,居於她之上,且分去她之權,這實是對不起謝道清。
如今她扶謝道清為後的心思是淡了,可總希望為謝道清爭得一個名分,不至於象普通宮女一般,待得人老珠黃,才被天子大發“恩賜”送出去。
得了趙與莒眼色,耿婉將小鈴鐺交與乳娘,悄悄退到一旁。
“太後,孩兒送與太後的眼鏡還好使麽?”趙與莒這時上前去問道。
“自然好使,官家心思就是不同。”楊太後也為老花眼所困擾,她是個喜歡熱鬧的性子,如今外邊各類報紙五花八門,每日聽宮女念報也是她的一大消遣,但聽人誦讀,哪比得過自家親閱。有得老花鏡之後,她每天自己可以看一個鍾點的報紙了。
“這可是阿婉精心為太後挑的呢。”趙與莒道。
楊太後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斂,看了趙與莒一眼後道:“官家,哀家在報紙上看著那荊湖路百姓,因為水蠱病的緣故,十室九空,甚至整村亡滅,哀家心有不忍,哀家這些年來也攢得一些私房錢,原本是要留與娘家的,隻是陛下待哀家娘家甚厚,用不著這些錢……不若拿出來,請陛下為哀家賑濟災民吧。”
她顧左右而言他,趙與莒知道這是老婦人的固執,也不以為意,而且她肯出私房錢濟民,也是一片仁心,當下恭敬地道:“太後善念一起,便已恩澤無數百姓,兒便替百姓謝過太後了。”
“共是一百萬貫,你讓……”楊太後原本想指派謝道清經手此事,但念頭一轉,處置這一百萬貫,可不是一日兩日能完成的,她目光一轉,指著耿婉道:“你讓耿婉來處置此事吧。”
她這念頭轉得極快,趙與莒並未放在心上,如今宮中內外人等,不知不覺中已經換成了他的人,最初這些人是掌握在韓妤手中,耿婉來了之後便有一部分轉到了耿婉控製下,楊太後便是想動她的腦筋,也要看命令有沒有人執行才成。
後宮這些事情,頗讓趙與莒頭痛,特別是那些少女們,隨著年紀增長,特別是皇子皇女的誕生,她們在趙與莒麵前出現的次數明顯增多了,即使耿婉的到來也改變不了這一點。
午飯之後,趙與莒逗弄了一下兩個孩兒,耿婉不在身邊的緣故,前來通稟的就是謝道清:“陛下,孟審言請求奏對。”
“審言來了?”趙與莒有些歡喜,孟希聲這些年來兢兢業業,他的理想便是將生意做得天涯海角,對於仕途倒是並不怎麽熱衷。他相當於趙與莒的錢袋子,趙與莒待他也分外親近一些。
見到孟希聲時,孟希聲神情卻很不愉快,見過禮之後,他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為臣解惑。”
他一本正經的模樣讓趙與莒很是怔了怔,然後笑道:“審言是來興師問罪的?”
“臣不敢,隻是臣覺得陛下行事過於仁義,陛下曾對臣有言,我華夏向來輕國人而重外邦,陛下立誌變之,可有一事臣倒覺得,陛下亦是重外邦而輕國人!”
孟希聲的脾氣並不是那麽激烈的,甚至比起秋爽來說,他都要溫和一些。他向來信奉“和氣生財”的道理,就算是與人意見不同,也總盡可能去尋找雙方利益的共同點。而且他對趙與莒也是非常尊重的,他掌管趙與莒的錢袋子多年,自己的物欲享受卻不多,每次來臨安,都不忘記給趙與莒等人帶來一兩件小禮物,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細心來。象這樣幾乎是指著趙與莒指責,在趙與莒記憶之中絕對是第一次,而且隻有一種事情可以讓孟希聲如此憤怒。
想到這裏,趙與莒笑道:“審言,可是朕誤了你的買賣?”
“陛下,你為何將對大食的絲綢專賣權交與那個傑肯斯凱,若隻是為了換得大食書籍,方法有得是,為何要出讓自家權利?”孟希聲有些氣極:“陛下,這不是樁好買賣,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審言啊審言……”
趙與莒搖了搖頭,覺得有些哭笑不得,孟希聲好買賣貿易,而且樂此不疲,以他的能力才幹,原本可以做些民政方麵的事情,再過個五至十年,督撫一方也不是問題,但他自己卻選擇了經商這個看起來最沒前途的行當。
而且還做得有滋有味。
“陛下曾經教過臣,商場對弈如大國博弈,陛下與金國、蒙胡對抗,可會先割膏腴之地與之?”孟希聲急了:“臣原本去了倭國,聞說此事才匆匆趕來,陛下得給臣一個說法!”
這還是義學少年之中第一個向趙與莒討說法的人,相比之下,朝中大臣對於趙與莒將絲綢專賣之權授予傑肯斯凱之事並無甚意見,並不是他們心胸更為寬廣,而是他們對國家的利益遠不如身為商人的孟希聲敏感。
“審言,朕答應傑肯斯凱的,是將給到大實來的大食人的絲綢專賣權授予他,卻沒有將絲綢專賣權全部給他。”趙與莒坐正了身軀,既然孟希聲提到此事,那麽他也要交待此事。
孟希聲凝神聽著,生怕錯漏了一個字。
“長期以來,大宋至大食的商路,乃至去更遠之所,鄧肯波羅故鄉的商路,都為大食所把持,大食人隻是轉手將東方貨物運至極西,便養活一個個國家。原因無它,唯有大食人知曉此條商路罷了。”
“朕要你遣船去尋找通往大食的水路,鄧肯波羅如今身體還好吧,將他自流求調來,充任你的副手,你們第一步是替朕拿下哥羅,此處地處交通要衝,往來商船必要經此而過,拿下哥羅之後,大宋將在此設屯司,教化土人。”
“哥羅為第一站,第二站為細蘭,朕給你的海圖,你還記得麽?”
“臣牢記在心!”孟希聲明白趙與莒的意思,大喜道。
“哥羅有人信回回教,朕心甚為不安。”趙與莒婉轉地道:“細蘭則是佛國,隻是其國教義與我大宋頗有不一致之處,對此二地須得分別處置,哥羅未曾開化,聖人有行道海外之誌,故此須我大宋親治之,教以聖人之道,你要在此廣設學堂,教習漢字宋禮,朕會延請名儒高僧與道德之士,遣往傳儒、道、釋家精粹,務必使之歸化。細蘭朕亦將遣高僧前往朝佛骨,與其地高僧修正經卷。”
“臣明白了。”孟希聲喜不自禁:“臣請調動近衛軍水師三艘炮艦以備海賊之用!”
“嗯。”
趙與莒微笑道。
注1:楊太後曾發一百五十萬貫私房錢犒賞邊境,此事可見宋史。
注2:哥羅即今天馬六甲一帶,細蘭為宋時錫蘭的音譯,今之斯裏蘭卡。
“臣感陛下厚恩,實是不勝惶恐,臣有罪……”
葛洪也得到了趙與莒分賜的老花眼鏡,試用之後,他專程入宮來謝恩。趙與莒看著他白發蒼蒼滿麵憔悴的模樣,心中頗為詫異,這老狐狸原先雖然深沉不語,但精神甚佳,看模樣絲毫不象是七十歲的老人,可現在卻又老又瘦,雖然精神還好,但已經明顯不如以往了。
如今他的閣臣中,無論是崔與之、葛洪還是薛極,都是七十歲左右的老臣,雖然身體還算好,但趙與莒明白,無論是從大宋今後的發展,還是從權力的順利交接角度來考慮,他都必須為這三位輔臣準備接班人。
“葛卿不必多禮了,諸卿為國分憂,朕優厚待之,原是理所應當之事。朕厚待百官,不過是希望百官厚待百姓罷了。”趙與莒笑著向內侍使了個眼色,內侍將葛洪扶起,摻入座位之後,趙與莒又問道:“葛卿,這些時日身體尚好吧,禦醫說卿近來失寢少眠,朕甚為擔憂,不知卿有何心事,不妨與朕說說。”
葛洪抬了一下頭,看了趙與莒一眼,然後又垂下眉去,低聲道:“臣無甚心事,隻是這些時日來精力不濟,處理公務不免有些拖遝,心中頗為不安罷了。”
趙與莒搖頭道:“卿不必過於操心,以卿參政之尊,原本不必事事親曆,佐官輔吏讓他們多跑跑。朕聽說卿常以‘職業無愧祿養’自勉,朕以為卿是做到了的。”
雖然對葛洪的見識、政見有所不滿,但對於葛洪的職業態度,趙與莒還是非常欣賞的,他年輕之時曾任昆山尉,按慣例撥給搬家費六萬錢,他卻全部用來修葺宣詔亭,雙倍給發祿米,他也婉辭歸庫。不僅清廉,他對於國是也最是關注,三位宰輔大臣分管不同事務,葛洪管的是最麻煩的邊事與軍務,薛極則管的最有權勢的人事與財務,崔與之總攬全局,葛洪對邊事之關注,讓趙與莒有時覺得他更象是兵部尚書了。
“謝陛下之譽,得陛下之言,臣棺未蓋,論已定矣。”葛洪也難得地開了一句玩笑,但雖是如此,他臉上的神情仍然很是肅正。
沒過多久,葛洪便又告辭而去,仿佛他此次來,隻是為了謝恩一般。趙與莒坐在椅子上思考了會兒,然後對耿婉道:“把廣梁最近送來的那疊報告拿來。”
耿婉入大內任女官後,這些事情就完全交給了她。她有一雙非常大的眼睛,當初在鬱樟山莊初見她的時候,趙與莒便被這雙眼睛打動過,覺得傳說中“會說話的眼睛”就是這般模樣。
在霍重城送來的報告中,是葛洪與喬行簡二人這個月來的行蹤大略,特別是他們會見了些什麽人、有沒有與人秘會。
“這個葛老兒,吞吞吐吐,總是將話藏在心中,故此如此憔悴。”趙與莒一邊翻看報告一邊心想。
他不相信葛洪隻是來謝恩的,從葛洪那時的模樣來看,他分明是想說什麽事情,但話到臨頭,他又退縮了。趙與莒知道,以葛洪的年紀、經曆,並不是什麽人都可以來威脅他的。
在葛洪與喬行簡的行蹤報告裏,沒有任何可疑之處,自從去年華亭民變史嵩之死後,這二人的行蹤每月都有一份報告交來,若是有特別之處,霍重城還會提交緊急報告。可無論是葛洪還是喬行簡,似乎都沒有任何可疑之處。
對喬行簡的懷疑與他的那個學生柳獻章有關,柳獻章曾是濟王幕僚,在當今天子即位前就離開了臨安,到了史嵩之之處,得到史嵩之庇護,才未在史彌遠對濟王一黨的清算中倒楣。他與史嵩之的關係,讓人不得不懷疑,喬行簡是否知道史嵩之的計劃。
不過因為史嵩之之事而一齊來請罪讓這種懷疑的證據變得無力了,當時證明,和史嵩之有往來或交情的,幾乎有一半朝廷重臣。
“陛下,時間到了。”耿婉低聲催促道。
她不太喜歡說話,所以給人一種清冷孤傲的感覺,趙與莒向座位上一靠,看看時間,已經是正午十二時。在他的計劃中,這個時間是屬於家人和孩子的,曆代帝王家中,之所以會有那麽多悲劇,重要原因之一便在於帝王給予家人、孩子的時間太少。
耿婉嘴角也掛起了少有的笑容,到了趙與莒身邊,她反而更加沉默了,但看到那兩個孩子時,她話語明顯就多了起來。到得她這般年紀,若說不喜歡孩兒,那是騙人的,暫時自己沒有,免不了就會眼饞他人的。故此隻要有得空閑,她就會去逗弄那兩個孩子,那兩孩兒仿佛知道她心善一般,也喜歡她,見著她便笑嘻嘻的伸手要抱。
就是趙與莒自己也得不到這般待遇,這讓他未免有些吃醋。
“阿婉當初在山莊時還沒這般討人喜歡,當時二期三期的,特別是五六兩期,都喜歡往阿妤身邊湊。”趙與莒不無嫉妒地道:“如今可好,咱們家的小鈴鐺連母親都不要,隻要阿婉!”
小鈴鐺是小公主的小名兒,因為愛笑,笑聲來聲音如同銀鈴一般,故此被趙與莒如此喚著。
“可不是,奴也吃醋呢,待得今後阿婉生了孩子,奴也要搶來。”
他們一家人在一起時,說起話來沒有那麽多禮儀,韓妤也笑著道。
謝道清跟在身邊,默默地與他們保持距離,她覺得這個時候是她最尷尬的時候。雖然她謹慎守禮,心中卻很是羨慕,希望自己也能融入其中。
“妤姐!”耿婉臉上飛紅,嗔了一句。
“四娘子,你在念叨什麽?”見著楊妙真在一旁嘀嘀咕咕的,趙與莒問道。
“在催他們快些長大,長大了我便可教他們梨花槍了!”楊妙真精神一振:“官家又不肯跟我學,咱們家的孩兒們總不能阻著他們學!”
趙與莒啞然失笑,不過小孩兒們讓他們學些拳腳槍棒來強身健體培養毅力也是應當的,大宋太宗之後,曆代君王都過於仁懦。
“你這瘋丫頭自家瘋瘋顛顛罷了,哀家的寶貝孫兒孫女,卻不許你帶得與你一般瘋顛!”
正這時,楊太後的聲音傳了來,眾人紛紛見禮,她對耿婉理也不理,謝道清行禮時她卻眉開眼笑地抓著手:“道清這些日子清減了些,莫非陛下待你不好?”
趙與莒不動聲色地向耿婉使了個眼色,就象當初楊妙真初入宮時不得楊太後歡喜一樣,耿婉進宮之後也得不到楊太後的歡喜,為此還和趙與莒嘔過一回氣。楊太後覺得,謝道清做得好好的,卻讓一個外來之人驟得高位,居於她之上,且分去她之權,這實是對不起謝道清。
如今她扶謝道清為後的心思是淡了,可總希望為謝道清爭得一個名分,不至於象普通宮女一般,待得人老珠黃,才被天子大發“恩賜”送出去。
得了趙與莒眼色,耿婉將小鈴鐺交與乳娘,悄悄退到一旁。
“太後,孩兒送與太後的眼鏡還好使麽?”趙與莒這時上前去問道。
“自然好使,官家心思就是不同。”楊太後也為老花眼所困擾,她是個喜歡熱鬧的性子,如今外邊各類報紙五花八門,每日聽宮女念報也是她的一大消遣,但聽人誦讀,哪比得過自家親閱。有得老花鏡之後,她每天自己可以看一個鍾點的報紙了。
“這可是阿婉精心為太後挑的呢。”趙與莒道。
楊太後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斂,看了趙與莒一眼後道:“官家,哀家在報紙上看著那荊湖路百姓,因為水蠱病的緣故,十室九空,甚至整村亡滅,哀家心有不忍,哀家這些年來也攢得一些私房錢,原本是要留與娘家的,隻是陛下待哀家娘家甚厚,用不著這些錢……不若拿出來,請陛下為哀家賑濟災民吧。”
她顧左右而言他,趙與莒知道這是老婦人的固執,也不以為意,而且她肯出私房錢濟民,也是一片仁心,當下恭敬地道:“太後善念一起,便已恩澤無數百姓,兒便替百姓謝過太後了。”
“共是一百萬貫,你讓……”楊太後原本想指派謝道清經手此事,但念頭一轉,處置這一百萬貫,可不是一日兩日能完成的,她目光一轉,指著耿婉道:“你讓耿婉來處置此事吧。”
她這念頭轉得極快,趙與莒並未放在心上,如今宮中內外人等,不知不覺中已經換成了他的人,最初這些人是掌握在韓妤手中,耿婉來了之後便有一部分轉到了耿婉控製下,楊太後便是想動她的腦筋,也要看命令有沒有人執行才成。
後宮這些事情,頗讓趙與莒頭痛,特別是那些少女們,隨著年紀增長,特別是皇子皇女的誕生,她們在趙與莒麵前出現的次數明顯增多了,即使耿婉的到來也改變不了這一點。
午飯之後,趙與莒逗弄了一下兩個孩兒,耿婉不在身邊的緣故,前來通稟的就是謝道清:“陛下,孟審言請求奏對。”
“審言來了?”趙與莒有些歡喜,孟希聲這些年來兢兢業業,他的理想便是將生意做得天涯海角,對於仕途倒是並不怎麽熱衷。他相當於趙與莒的錢袋子,趙與莒待他也分外親近一些。
見到孟希聲時,孟希聲神情卻很不愉快,見過禮之後,他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為臣解惑。”
他一本正經的模樣讓趙與莒很是怔了怔,然後笑道:“審言是來興師問罪的?”
“臣不敢,隻是臣覺得陛下行事過於仁義,陛下曾對臣有言,我華夏向來輕國人而重外邦,陛下立誌變之,可有一事臣倒覺得,陛下亦是重外邦而輕國人!”
孟希聲的脾氣並不是那麽激烈的,甚至比起秋爽來說,他都要溫和一些。他向來信奉“和氣生財”的道理,就算是與人意見不同,也總盡可能去尋找雙方利益的共同點。而且他對趙與莒也是非常尊重的,他掌管趙與莒的錢袋子多年,自己的物欲享受卻不多,每次來臨安,都不忘記給趙與莒等人帶來一兩件小禮物,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細心來。象這樣幾乎是指著趙與莒指責,在趙與莒記憶之中絕對是第一次,而且隻有一種事情可以讓孟希聲如此憤怒。
想到這裏,趙與莒笑道:“審言,可是朕誤了你的買賣?”
“陛下,你為何將對大食的絲綢專賣權交與那個傑肯斯凱,若隻是為了換得大食書籍,方法有得是,為何要出讓自家權利?”孟希聲有些氣極:“陛下,這不是樁好買賣,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審言啊審言……”
趙與莒搖了搖頭,覺得有些哭笑不得,孟希聲好買賣貿易,而且樂此不疲,以他的能力才幹,原本可以做些民政方麵的事情,再過個五至十年,督撫一方也不是問題,但他自己卻選擇了經商這個看起來最沒前途的行當。
而且還做得有滋有味。
“陛下曾經教過臣,商場對弈如大國博弈,陛下與金國、蒙胡對抗,可會先割膏腴之地與之?”孟希聲急了:“臣原本去了倭國,聞說此事才匆匆趕來,陛下得給臣一個說法!”
這還是義學少年之中第一個向趙與莒討說法的人,相比之下,朝中大臣對於趙與莒將絲綢專賣之權授予傑肯斯凱之事並無甚意見,並不是他們心胸更為寬廣,而是他們對國家的利益遠不如身為商人的孟希聲敏感。
“審言,朕答應傑肯斯凱的,是將給到大實來的大食人的絲綢專賣權授予他,卻沒有將絲綢專賣權全部給他。”趙與莒坐正了身軀,既然孟希聲提到此事,那麽他也要交待此事。
孟希聲凝神聽著,生怕錯漏了一個字。
“長期以來,大宋至大食的商路,乃至去更遠之所,鄧肯波羅故鄉的商路,都為大食所把持,大食人隻是轉手將東方貨物運至極西,便養活一個個國家。原因無它,唯有大食人知曉此條商路罷了。”
“朕要你遣船去尋找通往大食的水路,鄧肯波羅如今身體還好吧,將他自流求調來,充任你的副手,你們第一步是替朕拿下哥羅,此處地處交通要衝,往來商船必要經此而過,拿下哥羅之後,大宋將在此設屯司,教化土人。”
“哥羅為第一站,第二站為細蘭,朕給你的海圖,你還記得麽?”
“臣牢記在心!”孟希聲明白趙與莒的意思,大喜道。
“哥羅有人信回回教,朕心甚為不安。”趙與莒婉轉地道:“細蘭則是佛國,隻是其國教義與我大宋頗有不一致之處,對此二地須得分別處置,哥羅未曾開化,聖人有行道海外之誌,故此須我大宋親治之,教以聖人之道,你要在此廣設學堂,教習漢字宋禮,朕會延請名儒高僧與道德之士,遣往傳儒、道、釋家精粹,務必使之歸化。細蘭朕亦將遣高僧前往朝佛骨,與其地高僧修正經卷。”
“臣明白了。”孟希聲喜不自禁:“臣請調動近衛軍水師三艘炮艦以備海賊之用!”
“嗯。”
趙與莒微笑道。
注1:楊太後曾發一百五十萬貫私房錢犒賞邊境,此事可見宋史。
注2:哥羅即今天馬六甲一帶,細蘭為宋時錫蘭的音譯,今之斯裏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