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節荊襄劉表


    徐庶直到晚上才蘇醒過來。


    身邊燃著一堆篝火,枯枝燃燒時發出的劈啪聲就響在耳邊,篝火的上麵還架著一隻野兔,隨著油水滴在炭火上,散發出一陣陣烤肉的香味兒。徐庶扭頭向篝火邊望了一眼,是趙雲,正目光茫然地看著篝火,手裏捏弄著一截枯枝。


    徐庶的腦袋不是一般的聰明,回想自己昏過去之前的情況,再看此時隻有趙雲陪在自己身邊,頓時就明白過來是趙雲救了自己;連忙掙紮著爬起來給趙雲拜禮謝恩。


    趙雲這時也注意到已經爬起來的徐庶,立即起身上前一步按住徐庶的肩膀,告訴他不要亂動。徐庶也確實感覺到自己一動,腦袋就疼得像要裂開一樣,因此隻好躺了下來。


    “子龍,多謝你的救命之恩,庶沒齒不忘。”


    一邊躺下來,徐庶一邊對趙雲道。後者無所謂地搖了搖頭,道:


    “不過是舉手之勞,元直不必如此介懷。”


    趙雲是一個不喜歡邀功顯擺的人,或者說是一個比較低調的人。明明救徐庶的時候,和張飛都已經翻臉,但在徐庶麵前卻故意說得輕描淡寫,就是不想讓徐庶把這件事看成是負擔,心中對自己的恩情念念不忘。


    這樣人的人品自然是沒得說,在現代社會絕對像熊貓一樣的稀有,即使放眼在這個古代世界裏也是萬裏挑眾裏難尋。吳凡對劉備手下戰將基本上都不客氣,唯獨趙雲是個例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緣於此。


    趙雲由於已經把劉備看透,心中極度失望的同時,自然是根本不可能如張飛所說的那樣去為劉備報什麽仇。對於曹陣營,趙雲現在雖然談不上有什麽好感,但也並不像以前那樣嫌惡。


    因此在得知徐庶投身曹營後,趙雲對徐庶沒有任何偏見,仍然和朋友一樣看待。看到張飛就要把徐庶摔死,趙雲自然要出手搭救,料想和張飛就這件事是講不明白了,趙雲挾著徐庶逃出酒館後,並沒有在小鎮上停留,而是順著官道繼續向南行走,夜宿在這荒野之上。


    二人隨便聊了幾句,趙雲想起烤兔肉,從篝火上拿下來一看,生熟剛剛好。撕下一個後腿給徐庶,趙雲則撕下一個前腿,把兔肉放在一旁,二人邊吃邊聊。


    “子龍,你以後有什麽打算?”


    徐庶突然問了一句。


    趙雲搖了搖頭,歎道:


    “沒有什麽打算,或許就這樣在平淡中了此一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徐庶聽趙雲這樣說,惋惜地道:


    “子龍,這個想法要不得啊。就連毛頭頑童也是熟知大丈夫生於亂世,自當賭上一身血肉,贏得一世功名的道理。子龍身懷絕技,武藝絕倫,令多少世人求之無門,豈能白白將之浪費?”


    趙雲何嚐不知道徐庶所說的這番道理。隻是,他此前一心要保劉備複興漢室,到頭來卻發現劉備竟然如此狡詐yin險,比曹還要甚之,內心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以至對將來都已不報任何打算,隻想就這樣空度此生。


    這就像突然失戀的男女很難立即開始新的戀情一樣。如果能夠立即開始新的戀情,隻能證明他她此前愛的就不深。


    趙雲當然不是這種情況,因此他此時的心中無法承載新的打算。


    徐庶現在也是初投曹營,對於這個新環境沒有太深的感情,自然也就不會拉著趙雲來入夥。不過,出於si人感情,徐庶希望趙雲能夠陪自己去漢中走一趟。反正趙雲現在也沒什麽事,兩人在路上一路談笑倒也免得行路寂寞。


    趙雲則擔心徐庶的傷還沒有痊愈,再者,還有些擔心張飛會不會隨後追來;如果自己不在徐庶身邊,那對於徐庶來講就太危險了。因此,趙雲很痛快地答應了徐庶的提議。


    在這之後,第二天早上,徐庶和趙雲就結伴前往漢中,一路十分順利,再沒有什麽波瀾,對此不再贅述。回過頭來,再說張飛與諸葛亮等四人。


    當時趙雲將徐庶救走後,張飛大醉之下,暈頭轉向,抄起身邊一條長凳咆哮著去追趙雲,結果沒跑出幾步就又摔了個大跟頭,倒在地上人事不省。


    諸葛亮三人連忙把張飛扶起來,賠了掌櫃摔壞的桌椅,隨後在掌櫃和小二的幫助下,幾個人把張飛抬到後院客房歇息。


    一夜過去後,第二天一早,張飛一睜眼睛就喊著要殺徐庶,殺趙雲。孫乾、簡庸二人對此束手無策,雖然明知昨天的事根本不怪趙雲,完全是張飛耍酒瘋鬧的,但這二人深知張飛xing格,以前有劉備和關羽,張飛還能聽聽這兩位兄長的話,現在這兩人都陸續歸西了,天底下再沒有人能管得住張飛了。


    孫乾、簡庸束手無策,隻好來求助諸葛亮。


    諸葛亮對著二人無奈地搖了搖頭,說心裏話他並不喜歡張飛這個大老粗,但是,考慮到張飛日後對自己還有用,或者說,在對付曹軍的時候,張飛還能派上用場,因此諸葛亮同意了二人的請求,來見張飛。


    一進屋,張飛正在摔東西,客房裏簡單的幾樣家俱擺設都被摔在地上。此時張飛正舉著洗臉的木盆打算往地上摔,諸葛亮就在這個時候上前拍了拍張飛的肩膀,道:


    “翼德,想殺徐庶與趙雲否?”


    這諸葛亮這話說得非常有策略,他雖然是來勸止張飛的,但卻避者就疏,投張飛所好以引導的手段達到自己的勸止目的。


    諸葛亮的策略很有效,張飛將木盆舉在頭頂,卻是沒有摔下去,回過頭來急急地向諸葛亮問道:


    “沒錯,我恨不得立即殺了這兩個人,奈何他們已經逃得不知去向。孔明有何計策助我殺此二人,快快教我!”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了笑,伸手把張飛舉在頭頂的木盆拿下放在一邊,道:


    “既然這兩人已經逃得不知去向,亮此時自然也無辦法助翼德殺此二人。不過……”


    本來張飛聽諸葛亮說沒辦法幫助自己時還很失望,正要繼續砸東西,卻聽諸葛亮又說出“不過”,頓時覺得有門兒,急忙問道:


    “不過什麽?孔明快說!”


    諸葛亮道:


    “不過,這兩人逃得再遠,最後仍然要回到曹營。隻要我們投靠一個與曹營為敵的諸侯帳下,將來兩軍對壘之際,翼德還愁沒有機會殺此二人嗎?”


    張飛聽罷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連連點頭道:


    “如此甚好,正合我意!不知我們該去投靠哪個諸侯帳下?”


    諸葛亮嗬嗬一笑,道: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襄陽劉表即可。”


    在諸葛亮說出投靠一個與曹軍為敵的諸侯時,孫乾和簡庸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孫堅。因為曆數天下各路諸侯,現在與曹軍實力相差不是十分懸殊的隻有孫堅,其它諸侯的實力與曹相比都差得太多,包括劉表也是如此。


    此時聽諸葛亮居然說要去投靠劉表。孫乾和簡庸二人十分不解,互相看了一眼,孫乾出聲問道:


    “若論當今與曹軍為敵之天下諸侯,自當以孫堅為首。不知孔明卻緣何舍孫堅而投劉表?”


    諸葛亮當然很清楚孫堅實力遠在劉表之上,而他之所以仍然選擇去投劉表,原因有以下幾點:


    1、劉表和劉備一樣,都是漢室宗親,輔佐劉表名正言順,符合諸葛亮一貫以來的正統思想。


    2、孫堅的軍師周瑜,年紀輕輕才華出眾,又與孫堅長子孫策交情莫逆,深得孫堅信任。諸葛亮現在前去投靠,必然被周瑜壓著一頭,就算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揚眉吐氣,也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況且這還是想當然的情況下,實際情況卻可能是自己再怎麽努力也無法取代周瑜的地位。本著ji首牛後的想法,諸葛亮認為還是投靠人才匱乏的劉表手下好處多多。


    3、這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諸葛亮和劉表還有一層親戚關係,論起來,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投靠到自己的姨夫手下,自然會得到格外的關照。


    有以上三點原因,諸葛亮於情於理,都要去投靠到劉表。


    不過,麵對孫乾的詢問,諸葛亮當然不會把這三點都說出來,那就顯得自己太自si了。而是隻說第一點,以匡扶漢室的大義凜然之態,說得孫乾三人連連點頭。


    隨後,簡庸又提出疑問道:


    “先生大義之舉好是好,隻是,那劉表此前就由於懼怕曹軍而遲遲不肯對新野增援,此時劉皇叔已然兵敗身死,劉表形單勢孤,隻怕更不敢對抗曹軍。”


    諸葛亮仰頭哈哈一笑,道:


    “凡平簡庸,字凡平無須為此憂慮。亮憑此三寸不爛之舌,定當說服劉荊州攜麾下將士與曹軍奮戰到底。”


    既然諸葛亮都打了包票了,孫乾、簡庸二人再無疑問,張飛對此更沒有什麽想法,隻管催促諸葛亮盡快帶我們前去投靠。諸葛亮也不耽擱,就此與張飛等人離開小鎮,往襄陽而來。


    一路無話,二天後四人抵達襄陽。


    由於吳凡四十五萬大軍就在襄陽以北二百餘裏的岐陵坡上駐紮,令劉表噤若寒蟬,對治下襄陽城實行嚴格的出入管製,四個城門處有大量的士兵盤查出入城門的一幹人等。


    諸葛亮四人來到城門近前後,自然也受到城門士兵的盤查,諸葛亮這時自報家門,讓士兵直接向劉表通傳。


    諸葛亮身為名士,150點的聲望讓他在荊襄一帶頗有些名氣,附近的很多人都聽說過他。一聽諸葛亮來訪,負責盤查的校尉立即讓手下士兵去向劉表稟報,不多時,士兵返回,稱劉表下令對諸葛亮一行人放行,並讓諸葛亮前往宮城正殿會麵。


    於是,諸葛亮一行人順利進到城裏,在士兵的帶領下,前往宮城正殿。


    在宮城門口,衛兵將張飛、孫乾、簡庸三人攔下,隻有諸葛亮一人隨士兵進去。張飛對此十分不滿,發了幾句牢sāo,恰巧被帶領一隊巡邏士兵執行治安指令的蔡瑁看見;蔡瑁雖然嘴上沒說什麽,心裏卻是記下了這件事。


    再說諸葛亮,來到宮城正殿,與劉表見過禮後,就在劉表的授意下坐在麵前將臣的首席位置。此時正殿上並無其它將臣,諸葛亮與劉表寒喧幾句後,就說出此行前來投靠劉表的目的,劉表對此自然是十分歡迎。


    不過,對於勸說劉表對抗曹軍這件事,諸葛亮卻是並未提起。實際上,是他還沒來得及提,就有在城門處負責盤查的士兵跑到殿上,稱曹軍有使者求見。


    此前曹借道江夏攻打孫堅的廬江之際,也曾派出使者來到襄陽,當時把劉表嚇得夠嗆,得知隻是借道後才算把懸著的心放到肚子裏。這會兒聽說又有使者前來,劉表就是一愣,轉而問諸葛亮道:


    “以賢侄來看,曹軍又派使者前來,會是什麽目的?”


    諸葛亮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向士兵道:


    “此曹軍使者是來自曹軍團,還是吳凡軍團?”


    士兵回道:


    “來自吳凡軍團。”


    諸葛亮輕搖羽扇,點了點頭,對劉表道:


    “如此看來,其目的應該是來勸降姨夫。”


    兵家交鋒,講究先禮後兵。劉表很清楚這是吳凡給自己下了一道通諜,如果自己肯降則矣,若是不肯降,接下來就是四十五萬大軍攻打襄陽。


    想到這個必然結果,劉表頓時沒了主意,慌忙再向諸葛亮問道:


    “既然如此,賢侄認為我是該降還是不該降?”


    諸葛亮道:


    “姨夫可對使者稱此事甚大,不可輕率下決定為由,讓使者暫時在館驛休息以侯回訊。屆時,亮再與姨夫計議。”


    劉表依照諸葛亮所說,讓諸葛亮轉到正殿後麵的屏風裏麵暫避,隨後命士兵把曹軍使者帶上殿來。


    士兵走後沒多久就回來了,帶著曹軍使者來到殿上,來者卻是司馬朗。


    對於吳凡的這次勸降準備,簡略交待一下。


    徐庶走後沒多久,吳凡就寫好了這封勸降信,到了晚上的時候,郭嘉把徐母指認給臧霸後回來了,吳凡就向郭嘉詢問誰可擔當勸降劉表的人選。


    劉表目前占有襄陽、江陵、上庸、江夏四城,總士兵數三十餘萬。雖然與吳凡所率精銳部隊相比明顯處於劣勢,但以遊戲設定來講,劉表這種情況被勸降成功的幾率是十分渺茫的,吳凡也隻是報著無所謂的心態向郭嘉詢問最佳人選。


    一番詢問下來後,果然沒有適合勸降的人。吳凡就決定讓司馬朗擔任使者來送信,原因是司馬朗本是個治政官,在軍中呆著也沒什麽事,閑人一個,由他來送信自然是最為適合。


    再說司馬朗,來到正殿後,先是自報陣營與姓名,隨後就向劉表聲明投降曹軍的好處,以及與曹軍作對的種種弊端,再將吳凡所做書信呈給劉表。


    劉表收下書信,裝模做樣地看了幾眼,就以諸葛亮此前說的那些話為借口,讓司馬朗先去驛館休息,自己要召集手下將臣好好商議一番。


    沒想到,司馬朗有備而來,或者說是吳凡對此早有先見之明,稱如果劉表大人不能立即給出回複的話,我軍將借道襄陽與江陵,攻打荊南郡城零陵、長沙、武陵、桂陽。


    說完這句話後,司馬朗就走了,直接出城回返曹軍軍營複命。


    這一點就連諸葛亮也是始料未及。


    司馬朗走後,諸葛亮在屏風後麵凝著眉心想了一會兒,越發覺得吳凡這個人著實高深莫測,自己此前一直小看了此人,以後還真就得加倍小心。


    心中告誡了自己一回,在劉表的再三呼喚下,諸葛亮從屏風後麵轉出,劉表急忙把書信交給諸葛亮查看,見諸葛亮看完了,劉表急急地問道:


    “賢侄足智多謀,快給姨夫想個萬全之策!”


    諸葛亮卻是嗬嗬一笑,把書信交還給劉表,拱手做禮道:


    “恭喜姨夫,賀喜姨夫;隻要姨夫點頭同意,即可穩坐荊襄之地,拋棄衰敗漢室朝庭,成為曹軍一員,則子孫後代可盡享福蔭矣!”


    諸葛亮這話是故意在ji起劉表的榮辱感和使命感,這一步成功之後,他才好繼續遊說劉表抗擊曹。


    果然,劉表在聽諸葛亮說出這番話後,先是一愣,轉而就憤然道:


    “我劉表雖然不才,但也是漢室皇親,豈可背棄漢室降於國賊以求自保?賢侄此話到底是何居心?”


    諸葛亮見自己的第一步成功,心中十分歡喜。不過這還不夠,有一個問題還得趁這個機會向劉表問個明白,探個底。


    隻見諸葛亮嗬嗬一笑,道:


    “姨夫何必如此ji動,此前劉皇叔所在之新野遭遇曹軍攻伐,向姨夫請求救兵,姨夫卻是按兵不動。此舉不是正好證明姨夫早有投曹之心嗎?亮也是因此才賀喜姨夫啊!”


    劉表聽諸葛亮說起這件事來,頓時搖頭痛苦地道:


    “姨夫老了,以至頭腦昏鈍,竟是不明唇亡齒寒之道理。得知玄德戰敗身死,姨夫深感愧疚自責,然事已至此,再多愧疚也是徒勞無益。不過,若是讓姨夫拱手交出荊襄之地,降於國賊,姨夫寧願戰死也決不答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行在超級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亡重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亡重甲並收藏橫行在超級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