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回
長孫娘子不是家中的嫡長女,她上頭還有一個阿姊,然而已經嫁出去了,於是作為長房次女的長孫瑾,便在貴女圈中持有說一不二的地位。
兩年前裴家還沒有落敗時,交往的都是些王公勳貴高門大戶。簪花娘子和長孫瑾年齡相仿,很早便玩在了一起,可以說她們是有著發小之誼。
如今裴寂回京,陛下為裴家發了詔書平反。簪花娘子雖然暫時不會脫離翰林院,但是籍貫已經重新落回來了。長孫瑾給她發貴女宴帖,並不是個違矩之舉。
不過簪花娘子將秦英帶過來,是碰到了其他貴女的底線。
她們辛辛苦苦熬了這麽久才躋身於此,看到有人竟然被提攜著走了後門到貴女宴來,心中憤懣不平很容易就溢於言表了。
她們和秦英素昧平生,連名字姓氏也不知道,便拿久聞其名的簪花娘子說事了。
以後宮官婢之身份進前廷做翰林待詔,裴家的簪花娘子是第一個。想來未來的二十年內,也不會有第二個步後塵的人。
兩年前有傳言道,太史局的太師承李淳風和簪花娘子有些私交。從這裏不難想到簪花娘子的晉遷,李淳風暗中起了大作用。如今簪花娘子深得長孫皇後的喜愛,不過在貴女們的眼裏,她身上的光芒就有些耀眼了,能讓諸多羨慕之心轉化為嫉恨之欲。
長孫娘子看著秦英的臉孔,就想起了簪花娘子小時候。兩個人從小就認識,記得簪花娘子十二歲時看長兄在院子裏射箭,便嚷嚷著也要去學男孩子的騎射,裴寂很寵這個膝下獨女,便叫上了長孫家的二娘子,陪著簪花娘子去西郊馬場,並且親自給她們挑了兩匹小良駒。
簪花娘子被阿耶抱著騎了馬駒,還沒坐穩便是眉眼飛揚意氣風發,眸子裏的神采十分鮮妍。之後長孫娘子被扶上馬鞍,表麵上淡定矜持,實際上已經怕得要命了。偶然轉頭看到了簪花娘子的模樣,便深深地記在了腦海裏。
簪花娘子在騎射方麵極有天賦,不出一旬就能打馬繞著整個草場飛馳,拉開一石的小弓毫不費力而且每每中靶。長孫娘子遠遠地在後麵跟著,光是看便已經心驚膽戰。
再幾年過去,長孫娘子和她在裴家的後院裏閑聊,期間聽說了她和李淳風初遇的場景。簪花娘子騎著一匹高頭馬,身著勁裝胡服溜達在朱雀街上。正巧遠處的坊間走出一個麵容年輕的人,明明是獨自行路,嘴上卻念念叨叨的。
就像是鬼使神差一般,簪花娘子驅了馬來到他附近。這馬烈性得很,見生人不顧自己打響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很是不滿地揚起了前蹄。簪花娘子往後一勒韁繩,馬匹前身高高躍起嘶鳴一聲,簪花娘子用韁繩勒了一下馬頭,然後對這個年輕人道:“……不好意思嚇到你了吧。”
李淳風從曆法計算之中回過神,抬起頭就看到簪花娘子英姿颯爽的麵孔,分辨出她是個故意著了胡服的娘子,擺手對她訕訕道:“沒事。”
長孫娘子聽到這裏驚奇地道:“誰家的少年郎?”
簪花娘子眼眸流轉著明亮的光,語氣卻毫不在意地道:“沒問,不過感覺以後還能遇到的。”
如今長孫娘子看到秦英,便升起一陣熟識之感。秦英在朝堂中和郎君們呆久了,周身的氣質偏向中性,而簪花娘子從小就不愛紅妝愛武裝,到了掖庭宮才勉強收斂了些,從頭撿起了過去最為不耐煩的簪頭敷麵之事,過去的英氣凜然基本已經被磨平了。
秦英被不認識的人摸了一下臉,渾身都不自在起來。
簪花娘子好像看出她臉紅,將秦英重新牽回了自己的手邊。
長孫娘子的縹緲神思遊走回到現實,招呼起了諸位貴女下了亭子,往池塘邊的園子裏走。幽徑兩旁特意栽著無數名品秋菊,以便宴者觀賞。一路上簪花娘子為了看花頻頻駐步,長孫娘子笑她已經完全轉了性子。
下午的陽光還是比較熾熱的,因此園中央的幾張矮席周圍搭了輕羅繡帳遮擋酷暑,這些帳子乃是東西市的鋪子都難以買到的,有識貨的世家貴女,見狀連聲歎息長孫國舅府邸真真財大氣粗。
秦英既不懂秋菊的高雅,也不懂紗帳的富貴,隻是注意了小案上早就擺好的吃食。
民以食為天。酒食是高士名家和下裏巴人都能欣然以對的東西。
她跟著簪花娘子坐在了右席。秦英身邊的小娘子性情活潑,剛才就對秦英穿的襦裙有些好奇,剛一坐下來便搭話問道,秦英襦裙上麵的繡工和花樣。
所幸秦英在梅三娘的悉心指導下,或者應該叫強行灌輸下,已經對衣服的常見紋樣,還有中原的傳統繡技有了初步了解,兩個人聊天也不至於尷尬冷場。
秦英和她差不多熟了,便問道她出身何家。
“我是滎陽鄭氏的七娘子,你叫我如娘好了。”小娘子拉著秦英的袖子,蘸了一下白水寫了如字給秦英看。
秦英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簪花娘子有了長孫娘子的庇護,在貴女宴上終於不再受人排擠了,逐漸有貴女邀請她展示一下插花之藝,還有貴女詢問何種發型對應何種花朵才好。
處在簇擁之下的簪花娘子忙裏偷閑喘息之餘,感覺阿耶取的“簪”字意味深遠。她最終還是逃不過這一字的束縛。
秦英和鄭如看上去年紀都不過及笄,兩個小娘子坐在一起聊了片刻,便受不住案上那些點心飯食的誘·惑,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眼,之後拿起了同隻高腳盞中的桂花糕塞進口裏。
——當吃貨對上吃貨,心有戚戚焉。
秦英前兩天送走了初次的月事,此時也不顧忌案上的果酒是冰鎮過的,每樣點心吃了一點,便開始往肚子裏灌酒了。
鄭如今天出門前被阿娘告誡過不能喝酒,眼巴巴地瞧著秦英豪爽飲酒的模樣,很是欽佩。卻不知秦英的酒量差,每次在同僚宴上都是三十盞內必醉的。
在秦英喝的熏熏然時,遠處忽然傳來一聲尖叫:“救命啊,有人落水了!”(未完待續。)
長孫娘子不是家中的嫡長女,她上頭還有一個阿姊,然而已經嫁出去了,於是作為長房次女的長孫瑾,便在貴女圈中持有說一不二的地位。
兩年前裴家還沒有落敗時,交往的都是些王公勳貴高門大戶。簪花娘子和長孫瑾年齡相仿,很早便玩在了一起,可以說她們是有著發小之誼。
如今裴寂回京,陛下為裴家發了詔書平反。簪花娘子雖然暫時不會脫離翰林院,但是籍貫已經重新落回來了。長孫瑾給她發貴女宴帖,並不是個違矩之舉。
不過簪花娘子將秦英帶過來,是碰到了其他貴女的底線。
她們辛辛苦苦熬了這麽久才躋身於此,看到有人竟然被提攜著走了後門到貴女宴來,心中憤懣不平很容易就溢於言表了。
她們和秦英素昧平生,連名字姓氏也不知道,便拿久聞其名的簪花娘子說事了。
以後宮官婢之身份進前廷做翰林待詔,裴家的簪花娘子是第一個。想來未來的二十年內,也不會有第二個步後塵的人。
兩年前有傳言道,太史局的太師承李淳風和簪花娘子有些私交。從這裏不難想到簪花娘子的晉遷,李淳風暗中起了大作用。如今簪花娘子深得長孫皇後的喜愛,不過在貴女們的眼裏,她身上的光芒就有些耀眼了,能讓諸多羨慕之心轉化為嫉恨之欲。
長孫娘子看著秦英的臉孔,就想起了簪花娘子小時候。兩個人從小就認識,記得簪花娘子十二歲時看長兄在院子裏射箭,便嚷嚷著也要去學男孩子的騎射,裴寂很寵這個膝下獨女,便叫上了長孫家的二娘子,陪著簪花娘子去西郊馬場,並且親自給她們挑了兩匹小良駒。
簪花娘子被阿耶抱著騎了馬駒,還沒坐穩便是眉眼飛揚意氣風發,眸子裏的神采十分鮮妍。之後長孫娘子被扶上馬鞍,表麵上淡定矜持,實際上已經怕得要命了。偶然轉頭看到了簪花娘子的模樣,便深深地記在了腦海裏。
簪花娘子在騎射方麵極有天賦,不出一旬就能打馬繞著整個草場飛馳,拉開一石的小弓毫不費力而且每每中靶。長孫娘子遠遠地在後麵跟著,光是看便已經心驚膽戰。
再幾年過去,長孫娘子和她在裴家的後院裏閑聊,期間聽說了她和李淳風初遇的場景。簪花娘子騎著一匹高頭馬,身著勁裝胡服溜達在朱雀街上。正巧遠處的坊間走出一個麵容年輕的人,明明是獨自行路,嘴上卻念念叨叨的。
就像是鬼使神差一般,簪花娘子驅了馬來到他附近。這馬烈性得很,見生人不顧自己打響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很是不滿地揚起了前蹄。簪花娘子往後一勒韁繩,馬匹前身高高躍起嘶鳴一聲,簪花娘子用韁繩勒了一下馬頭,然後對這個年輕人道:“……不好意思嚇到你了吧。”
李淳風從曆法計算之中回過神,抬起頭就看到簪花娘子英姿颯爽的麵孔,分辨出她是個故意著了胡服的娘子,擺手對她訕訕道:“沒事。”
長孫娘子聽到這裏驚奇地道:“誰家的少年郎?”
簪花娘子眼眸流轉著明亮的光,語氣卻毫不在意地道:“沒問,不過感覺以後還能遇到的。”
如今長孫娘子看到秦英,便升起一陣熟識之感。秦英在朝堂中和郎君們呆久了,周身的氣質偏向中性,而簪花娘子從小就不愛紅妝愛武裝,到了掖庭宮才勉強收斂了些,從頭撿起了過去最為不耐煩的簪頭敷麵之事,過去的英氣凜然基本已經被磨平了。
秦英被不認識的人摸了一下臉,渾身都不自在起來。
簪花娘子好像看出她臉紅,將秦英重新牽回了自己的手邊。
長孫娘子的縹緲神思遊走回到現實,招呼起了諸位貴女下了亭子,往池塘邊的園子裏走。幽徑兩旁特意栽著無數名品秋菊,以便宴者觀賞。一路上簪花娘子為了看花頻頻駐步,長孫娘子笑她已經完全轉了性子。
下午的陽光還是比較熾熱的,因此園中央的幾張矮席周圍搭了輕羅繡帳遮擋酷暑,這些帳子乃是東西市的鋪子都難以買到的,有識貨的世家貴女,見狀連聲歎息長孫國舅府邸真真財大氣粗。
秦英既不懂秋菊的高雅,也不懂紗帳的富貴,隻是注意了小案上早就擺好的吃食。
民以食為天。酒食是高士名家和下裏巴人都能欣然以對的東西。
她跟著簪花娘子坐在了右席。秦英身邊的小娘子性情活潑,剛才就對秦英穿的襦裙有些好奇,剛一坐下來便搭話問道,秦英襦裙上麵的繡工和花樣。
所幸秦英在梅三娘的悉心指導下,或者應該叫強行灌輸下,已經對衣服的常見紋樣,還有中原的傳統繡技有了初步了解,兩個人聊天也不至於尷尬冷場。
秦英和她差不多熟了,便問道她出身何家。
“我是滎陽鄭氏的七娘子,你叫我如娘好了。”小娘子拉著秦英的袖子,蘸了一下白水寫了如字給秦英看。
秦英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簪花娘子有了長孫娘子的庇護,在貴女宴上終於不再受人排擠了,逐漸有貴女邀請她展示一下插花之藝,還有貴女詢問何種發型對應何種花朵才好。
處在簇擁之下的簪花娘子忙裏偷閑喘息之餘,感覺阿耶取的“簪”字意味深遠。她最終還是逃不過這一字的束縛。
秦英和鄭如看上去年紀都不過及笄,兩個小娘子坐在一起聊了片刻,便受不住案上那些點心飯食的誘·惑,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眼,之後拿起了同隻高腳盞中的桂花糕塞進口裏。
——當吃貨對上吃貨,心有戚戚焉。
秦英前兩天送走了初次的月事,此時也不顧忌案上的果酒是冰鎮過的,每樣點心吃了一點,便開始往肚子裏灌酒了。
鄭如今天出門前被阿娘告誡過不能喝酒,眼巴巴地瞧著秦英豪爽飲酒的模樣,很是欽佩。卻不知秦英的酒量差,每次在同僚宴上都是三十盞內必醉的。
在秦英喝的熏熏然時,遠處忽然傳來一聲尖叫:“救命啊,有人落水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