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丹鼎方士


    當年正一真人張陵創立五鬥米道,於漢順帝時期在巴蜀鶴鳴山修真造符。


    直到張陵死後,道教宗門恐將實情傳出,天師在道民心目中威信掃地,但又不得不給一個說法,以安教民之心。


    當時洪雅瓦屋山一帶氐羌民族大多崇信五鬥米道,於是其子張衡假設權方,使張陵在鶴鳴山成仙弄假成真。


    然而洪雅瓦屋山令張陵後人心驚膽顫,且又有口難言。


    一年之後,張衡變相繼去世,直到黃巾起義失敗,這一段“塵封日子”就再也沒有人去擦拭它。


    曆史的本來麵目愈埋愈深,隻有那屹立在瓦屋山下、青衣江畔的碑刻向世人傾訴著張陵創立天師道的悲壯業績。


    而左慈的丹鼎派則是以練丹修仙為主道,教派位於風景壯麗的首陽山頂。


    因此這兩家道教支派,也被當時稱作東道派與西道派。


    如今丹鼎派在東道弟子們的四處奔走之下,發展得有聲有色,除了左慈之外,其他弟子多是主動與朝廷搞好關係,使得後來首陽山也成為了魏國的主要陵墓。


    首陽山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陽山鎮因境內有首陽山故名。


    周揚乘著曹睿專注於北境鮮卑軍情之時,剛好可以把朝中的要事交給文龍去幫忙處理,事實上曹睿也沒有給他什麽重要批文,隻不過身為丞相,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雜事會經他手辦罷了。


    到了首陽山鎮,這裏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丹鼎派的弟子,以及崇信東道學術的信徒。


    可是當周揚尋人問及左慈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對他避而遠之,就好像左慈這個名字是一個詛咒那麽忌諱。


    後來一個當地村民告訴他,左慈至今仍是魏國的通輯犯,雖然朝廷並沒有特別派人捉拿,可是丹鼎派的弟子們為了與朝廷搞好關係,都不願與他為伍,甚至早將他從道派中除名了。


    “那麽現在誰才是丹鼎派的掌門人?”周揚不禁問道。


    “這我就不知道了。”村民說道,“也許你自己上首陽山頂上看看,才會有所得案哩”


    “多謝老人家。”周揚告別村民之後,便往首陽山而去。


    憑著他驚人的體能與輕巧的身手,不到幾天就攀上了首陽山頂。


    此時剛好是一個新的清晨,遠眺東方,隻見霞光如塗,斑爛絢麗,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北望巍巍太行橫空出世,千姿百態,滔滔黃河奔流東去,一瀉千裏;南麵則是中嶽嵩山眾峰插雲,逶迤蜿蜒,伊洛如練,在陽光下閃爍;西瞻,伊闕朦朧,古都依稀。


    再俯瞰腳下,一片陵巒起伏,拔地而起,欲與首陽試比高。


    周揚環視周圍,沃野青翠,稼穡旺盛,充滿著盎然生機。


    隻見一座新蓋起的道觀,正座立於不遠處的前方,而他無心留戀風景,即刻向道觀奔去。


    門前兩名道徒向來者施禮,旁邊的添油箱正擺在十分搶眼的地方,而且以朱紅配黃色滾邊點綴。


    周揚明白其意,向添油箱裏投放了一些碎銀之後,才問道:“請問丹鼎派掌門人可在裏麵?”


    兩名道徒對他出手比尋常百姓闊綽,原本頗為滿意。


    可是經此一問,又馬上露出了怪異的神情,隻是隨便幾句道家術語溥衍了事,東拐西轉下也沒有給出答案。


    周揚隻好借著參觀之名,自己進去走走逛逛了。


    裏麵的人除了與左慈穿著同樣道袍之外,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麽修真味道,更沒有半點仙風道骨,有的隻是滿身塵世間的俗氣和普通人的肉眼凡胎,所看到的事物無不是外麵上的感觀。


    而不像左慈那樣能夠洞悉到天地靈氣,惟有像周揚這種極為特殊又與道教相關的新奇人物,才會引得他的好奇,並且願意花時間去好好研究其中原由。


    周揚感到有些失望,看來今趟前來丹鼎派,隻能上上香添添油罷了,對於幫郭太後實現最後的心願根本於事無補,除非可以走好運去碰到左慈。


    “沒想到周丞相居然大駕光臨。”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東方朔。”周揚轉身一看,不禁訝道,“你怎麽會在這裏?”


    “周丞相好生見外呀”東方朔笑道,“在下本來就是丹鼎派的弟子,一直都是虛心向上,希望有昭一日能夠成為東道掌門,奈何周丞相卻對在下如此不賞識。”


    “我什麽時候對你不賞識了。”周揚心想,找不到左慈,這東方朔除了令人摸不清底細之外,也算是個人才了,又問道,“聽說左慈先生被閣下攔住,而無法前來洛陽找我,可有此事?”


    “這話可真是令在下汗顏。”東方朔苦著臉道,“左慈乃是魏國的通輯犯,他到不了洛陽實屬正常之事,又怎麽會牽涉到在下呢?”


    “你不是一直想取他而代之的嗎?”周揚問道。


    “以前是的,因為左慈不僅是在下的師父,而且還是丹鼎派的掌門人。”東方朔歎道,“可惜他誤入崎途,非要與一些心術不正之人為伍,最後還在許都殿上刺殺耿紀等朝廷大臣,故而落得被終生通輯的下場,就連敝派也容不得他,隻怕天下之大,再無任何一個道觀可以容得下他了。”


    不過周揚卻沒打算和他在這個問題上多作辯解,是非黑白大家心知肚明即可。


    此趟前來的目的隻為找一個幻術高手,能夠幫郭太後逃離洛陽,並實現她最後的心願。


    於是便試探著問道:“如果現在又有一個機會,能夠讓東方先生再次回到洛陽,並且為朝廷辦事,為丹鼎派揚名立萬的話,不知道先生是否願意嚐試呢?”


    東方朔聞言精神一振,道:“周丞相還願意給在下機會嗎?”


    周揚道:“隻要東方先生願意代替為師幫我一個忙,我可以保證,立刻以國家的名義,支持東方先生成為丹鼎派的新掌門人。”


    東方朔喜道:“如今東道群龍無首,每個人都為了成為掌門人而不斷與朝廷中人拉籠關係,如果周丞相願意幫助在下的話,在下願意為周丞相效犬馬之勞。”


    周揚卻道:“不過東方先生可先別答應得這麽早,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東方朔微笑道:“如果不是事關重大的話,就不需要周丞相親自前來首陽山了,但是請周丞相相信在下的能力,絕對不會在先師左慈之下。”


    周揚別有深意地道:“這個早在許都殿上的時候,我就已經見識過了。”


    東方朔自然不會在這個話題上繞圈,直接地道:“既然如此,那麽在下這就去準備一下,即日便前往洛陽為周丞相效命。”


    看來這次首陽山並沒有白來,不過周揚心裏始終有個疑問。


    左慈的確是對他練太平經產生的這種特殊效應極感興趣,也答應了要把研究成果告訴他,不久前情報團也剛剛收到了他正前往洛陽來的消息,隻是途中遭到了阻攔。


    如果真的如方東朔所說的,確是被魏軍阻攔的話,憑左慈的身手想要混入洛陽,應該不是什麽難事才對。


    而左慈也不像是個言而無信的人,所以東方朔的話仍不可盡信。


    於是周揚即刻下山奔回洛陽,並把在首陽山的情況告訴大家,蘇辰則認為不管是左慈還是東方朔,隻要能把郭太後送出洛陽就行了。


    數日後,東方朔如約前來。


    司馬懿把後宮與洛陽的整個地形圖如實奉上,東方朔看了之後,拍胸表示沒有問題。


    周揚不禁問道:“東方先生打算如何將郭太後從後宮帶出去,並且還能保證在我們將她護送出城之前,不會讓人察覺到呢?”


    東方朔道:“在下雖然對易容之術並不精通,但是造一個假人於幕簾之後,而且還讓假人稍微會動一動,要瞞過對太後並不關心的那些宦官與宮女們一兩天的話,應該不是什麽難事吧”


    周揚想到當年東方朔於洛水乘舟而來時,便曾故弄玄虛地把自己偽裝成他的樣子,遠遠看去倒也難辯真偽,直到東方朔到了岸,仔細一看才能發現其中區別。


    於是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由蘇辰負責帶東方朔潛入宮裏,並全配合他的行動。


    這段時間,周揚在府內忐忑不安,總覺得事情可能沒這麽順利,一直在廳裏來回走動。


    司馬懿看出他心緒不寧,便走過來安慰道:“如今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剩下的也隻能是聽天由命,不管哥哥再怎麽擔心,也是於事無補,與其如此,不如好好養足了精神,等蘇辰和東方先生把郭太後完成任務之後,我們也好進行下一步計劃。”


    周揚歎道:“我擔心的並不是他們能不能順利完成任務,而是自己該不該這麽做。”


    司馬懿說道:“既然已經做了,那就不要半途而廢吧雖然我一開始也並不同意哥哥幫郭太後達成這個心願,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這未嚐不是件好事。”


    周揚奇道:“好事?”


    司馬懿略略笑道:“至少哥哥比起之前,顯然更有精神了。”


    話音剛落,隻見張春華第一個跑了進來叫道:“成功了,蘇辰姐姐他們把太後帶出宮了。”。.。


    更多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曹篡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送並收藏謀曹篡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