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得奇才劉備霸氣,聞鬼才呂布凜然(二)
呂布聞言心道果然如此,又是沉聲道:“你且說來,不可遺落一事。”
“諾。”楊閔接令,心想這可是表現表現的時間,便就醞釀一番,將得到的消息細細將來。
原來孫策認為劉備久戰之下,兵疲馬倦,必定不敢在這樣的局勢下再來覬覦廬江之地。加上孫策自己被袁術仗勢所敗,未嚐得到好處,隻得率部分兵兩路,一部人馬駐守廬江招兵買馬,另一部分人馬則是前往建業。
此時孫策手下軍師正在以精兵一萬五千人直取柴桑,暫時不在孫策身邊,張紘,魯肅等人雖然也極善謀略,但在孫策的心目中的地位到底是比不上周瑜的,故而在說話上的分量也是不及周瑜多矣,所以當初袁術以錢財糧草作為交換,請孫策出兵照應攻打壽春之時,雖然魯肅,張紘等人紛紛說明利害,不希望孫策出兵,而是穩固發展,一方麵讓袁術與關羽鷸蚌相爭,孫策既可從鄴城出兵,收取吳郡,會稽等地,另一方麵也可以等到袁術與關羽戰事緊湊之時,再行出兵,到時候即使不去趁機攻打袁術,但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加大要求,使袁術多派錢糧。
此計自然大妙,但是孫策卻是不願,在他看來這樣卻是有些小人的行為,作為稱霸江東的小霸王,這讓他很是不屑,故而沒有采取魯肅等人的建議,而是接受了袁術的厚禮後,發兵出征,可惜最後還是被自己的盟友所欺,居然這般退回了廬江。
孫策不忿,本想調集人馬殺向汝南,但是這次張紘等人以死進諫,終是打消了孫策的想法,其後便是留下手下大將黃蓋守衛廬江,而他則是率軍前往建業,對殘留在會稽等地的嚴白虎等人進行最後一戰。
黃蓋,字公覆,乃是江東名將,當年跟隨孫堅,轉戰江東,在十八諸侯討伐董卓之時也是嶄露頭角,與程普,祖茂,韓當三人稱為孫堅手下三大猛將,甚有威名。其後孫堅不幸戰亡,祖茂也在早時被華雄誅殺,黃蓋三人自從跟隨孫策左右,盡心盡力,不敢相負。而黃蓋豐富的戰場經驗,也足以讓孫策放心得把廬江交給他管理。
本以為廬江定然不失,其一是出於對黃蓋的信任,另一麵則是劉備剛剛經曆大戰,沒有這個能力,而袁術也正與曹操作戰,唯一所慮者便是江夏的劉表副將黃祖,但黃祖守成有餘,進攻不足,因而也是放心的很,在孫策看來,廬江至少在明年之前是不會有危機出現。
其實不但是孫策這麽想,就是劉備也是這麽認為,況且自己的大敵可是呂布,而不是孫策。
劉備手下軍師張昭與孫策手下的重要謀士張紘號稱“二張”,他二人不但相識而且交厚,也致力於兩家的盟好,雖然這次孫策協作袁術犯境,有為虎作倀的行為,但是多麵交戰之後,作為內政好手的張昭提議主公劉備恢複與孫策的盟友關係。
但是新近的郭嘉卻不是這麽認為,反而提議劉備趁機攻下廬江。
劉備上下眾人皆是不敢苟同,要不是這番反敗為勝皆是郭嘉之計,怕是早有人出言大罵郭嘉不知兵事,但即便如此,身為劉備軍師的張昭還是出言諷刺。
張昭言道:“奉孝想的倒是大膽啊,如今主公剛剛結束與呂布,袁紹等人的戰鬥,其青州,袞州,揚州等地皆是有受到打擊,便是徐州本地也是出現糧草倒賣的現象,這便是打仗的後果,故而此時我等更應該做的休養生息,而不是去再起戰端,不但耗費輜重,也會讓主公結上更多的敵人,如此,甚為不智。”
張昭不愧為謀辯之士,而且他在徐州的威望可算是文人中的魁首,因而他的一番話後,讓眾人生出同感,紛紛點頭。
劉備是梟雄,有一個極大的優點便是善於納諫,雖然張昭的話十分有道理,但是對郭嘉他也是信心十足,因而不急於下決定而是對郭嘉問道:“奉孝,說說你的意見。”
郭嘉聞言笑道:“主公,我以為此時要攻打廬江,原因有三。孫策不顧道義,貪圖袁術利益而攻打主公,此等人物我等又何必主動結盟,難道他日後就不會再次反叛行此事端,某以為既然有第一次,那麽難以保證他會有第二次,此為一;袁術如今與曹操作戰,孫策欲要對嚴白虎等人作戰,此千載難逢的戰機。主公的大敵那是占據三州之地的呂布,但孫策,袁術二人盤踞揚州等地,比起那有一條黃河相隔的呂布,其實也更具威脅。袁術雖有名聲,但卻沒有久遠見識,而孫策繼父之名,勇冠三軍,在江東深有威望,而手下周瑜,張紘,魯肅等人不是智謀高超之輩,便是善於內政,都不是易於之輩,若是讓孫策發展起來,便是第二個呂布,這是第二個原因;主公如今雖然占據徐州,青州等地,但是整體實力卻是不及呂布,而且徐州四戰之地更是要受他人製約,若是能夠趁此攻占廬江,以此為名目便可與荊州的劉州牧結盟共同攻擊孫策,如此再無後顧之憂,此為三。”
“好!!!”劉備聽到最後,已經無法自抑心中激動,大叫一聲,起身來到郭嘉麵前,大笑道:“天賜奉孝,我劉玄德終有展翅之日啊。”
孫策與劉表有殺父之仇,而且劉備南方第一諸侯,又與劉備同性,乃是漢室宗親,於情於理都是極好的選擇,若是能趁此機會與劉表平分江東,一來可以倚重劉表之力對付呂布,二來也可增加自己的實力,如此一來,天下之勢隻怕就要形成三角鼎立之勢,而呂布要對劉備作戰,可也要考慮考慮後果,是否能扛得住劉備與劉表二人的合力一擊。
劉備這些年雖然有了徐州等地,但是周邊皆是諸侯勢力,難以發展,而且內部其實也是有些內動,雖然有了張昭,陳登等人,但是劉備總是覺得缺少點什麽,但此時遇見郭嘉卻終是明白,那便是一個成就大業的“張良”。
呂布聞言心道果然如此,又是沉聲道:“你且說來,不可遺落一事。”
“諾。”楊閔接令,心想這可是表現表現的時間,便就醞釀一番,將得到的消息細細將來。
原來孫策認為劉備久戰之下,兵疲馬倦,必定不敢在這樣的局勢下再來覬覦廬江之地。加上孫策自己被袁術仗勢所敗,未嚐得到好處,隻得率部分兵兩路,一部人馬駐守廬江招兵買馬,另一部分人馬則是前往建業。
此時孫策手下軍師正在以精兵一萬五千人直取柴桑,暫時不在孫策身邊,張紘,魯肅等人雖然也極善謀略,但在孫策的心目中的地位到底是比不上周瑜的,故而在說話上的分量也是不及周瑜多矣,所以當初袁術以錢財糧草作為交換,請孫策出兵照應攻打壽春之時,雖然魯肅,張紘等人紛紛說明利害,不希望孫策出兵,而是穩固發展,一方麵讓袁術與關羽鷸蚌相爭,孫策既可從鄴城出兵,收取吳郡,會稽等地,另一方麵也可以等到袁術與關羽戰事緊湊之時,再行出兵,到時候即使不去趁機攻打袁術,但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加大要求,使袁術多派錢糧。
此計自然大妙,但是孫策卻是不願,在他看來這樣卻是有些小人的行為,作為稱霸江東的小霸王,這讓他很是不屑,故而沒有采取魯肅等人的建議,而是接受了袁術的厚禮後,發兵出征,可惜最後還是被自己的盟友所欺,居然這般退回了廬江。
孫策不忿,本想調集人馬殺向汝南,但是這次張紘等人以死進諫,終是打消了孫策的想法,其後便是留下手下大將黃蓋守衛廬江,而他則是率軍前往建業,對殘留在會稽等地的嚴白虎等人進行最後一戰。
黃蓋,字公覆,乃是江東名將,當年跟隨孫堅,轉戰江東,在十八諸侯討伐董卓之時也是嶄露頭角,與程普,祖茂,韓當三人稱為孫堅手下三大猛將,甚有威名。其後孫堅不幸戰亡,祖茂也在早時被華雄誅殺,黃蓋三人自從跟隨孫策左右,盡心盡力,不敢相負。而黃蓋豐富的戰場經驗,也足以讓孫策放心得把廬江交給他管理。
本以為廬江定然不失,其一是出於對黃蓋的信任,另一麵則是劉備剛剛經曆大戰,沒有這個能力,而袁術也正與曹操作戰,唯一所慮者便是江夏的劉表副將黃祖,但黃祖守成有餘,進攻不足,因而也是放心的很,在孫策看來,廬江至少在明年之前是不會有危機出現。
其實不但是孫策這麽想,就是劉備也是這麽認為,況且自己的大敵可是呂布,而不是孫策。
劉備手下軍師張昭與孫策手下的重要謀士張紘號稱“二張”,他二人不但相識而且交厚,也致力於兩家的盟好,雖然這次孫策協作袁術犯境,有為虎作倀的行為,但是多麵交戰之後,作為內政好手的張昭提議主公劉備恢複與孫策的盟友關係。
但是新近的郭嘉卻不是這麽認為,反而提議劉備趁機攻下廬江。
劉備上下眾人皆是不敢苟同,要不是這番反敗為勝皆是郭嘉之計,怕是早有人出言大罵郭嘉不知兵事,但即便如此,身為劉備軍師的張昭還是出言諷刺。
張昭言道:“奉孝想的倒是大膽啊,如今主公剛剛結束與呂布,袁紹等人的戰鬥,其青州,袞州,揚州等地皆是有受到打擊,便是徐州本地也是出現糧草倒賣的現象,這便是打仗的後果,故而此時我等更應該做的休養生息,而不是去再起戰端,不但耗費輜重,也會讓主公結上更多的敵人,如此,甚為不智。”
張昭不愧為謀辯之士,而且他在徐州的威望可算是文人中的魁首,因而他的一番話後,讓眾人生出同感,紛紛點頭。
劉備是梟雄,有一個極大的優點便是善於納諫,雖然張昭的話十分有道理,但是對郭嘉他也是信心十足,因而不急於下決定而是對郭嘉問道:“奉孝,說說你的意見。”
郭嘉聞言笑道:“主公,我以為此時要攻打廬江,原因有三。孫策不顧道義,貪圖袁術利益而攻打主公,此等人物我等又何必主動結盟,難道他日後就不會再次反叛行此事端,某以為既然有第一次,那麽難以保證他會有第二次,此為一;袁術如今與曹操作戰,孫策欲要對嚴白虎等人作戰,此千載難逢的戰機。主公的大敵那是占據三州之地的呂布,但孫策,袁術二人盤踞揚州等地,比起那有一條黃河相隔的呂布,其實也更具威脅。袁術雖有名聲,但卻沒有久遠見識,而孫策繼父之名,勇冠三軍,在江東深有威望,而手下周瑜,張紘,魯肅等人不是智謀高超之輩,便是善於內政,都不是易於之輩,若是讓孫策發展起來,便是第二個呂布,這是第二個原因;主公如今雖然占據徐州,青州等地,但是整體實力卻是不及呂布,而且徐州四戰之地更是要受他人製約,若是能夠趁此攻占廬江,以此為名目便可與荊州的劉州牧結盟共同攻擊孫策,如此再無後顧之憂,此為三。”
“好!!!”劉備聽到最後,已經無法自抑心中激動,大叫一聲,起身來到郭嘉麵前,大笑道:“天賜奉孝,我劉玄德終有展翅之日啊。”
孫策與劉表有殺父之仇,而且劉備南方第一諸侯,又與劉備同性,乃是漢室宗親,於情於理都是極好的選擇,若是能趁此機會與劉表平分江東,一來可以倚重劉表之力對付呂布,二來也可增加自己的實力,如此一來,天下之勢隻怕就要形成三角鼎立之勢,而呂布要對劉備作戰,可也要考慮考慮後果,是否能扛得住劉備與劉表二人的合力一擊。
劉備這些年雖然有了徐州等地,但是周邊皆是諸侯勢力,難以發展,而且內部其實也是有些內動,雖然有了張昭,陳登等人,但是劉備總是覺得缺少點什麽,但此時遇見郭嘉卻終是明白,那便是一個成就大業的“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