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鬆久聞諸葛亮臥龍之名,但卻不服,其一張鬆本人才學不凡,加上因為相貌醜陋反倒是養成倨傲的個性,因而對於諸葛亮的臥龍之名麵上雖是不以為然,但心中卻是羨慕的很,加上諸葛亮年紀輕輕就被任命為荊州別駕,這也算了,更為重要的是如今他已經成了天下最有權勢的諸侯呂布的心腹,他日封蔭子孫也未必不可,然張鬆跟著劉璋,隻怕是一輩子都沒有什麽出頭之日,雖然同為一州別駕,但其中的差別卻是如天如地。。。


    不過諸葛亮是不知道這些的,他所知道的是張鬆這次來,隻怕與呂布大有關係,因而熱情招待,奈何那張鬆隻是淡然應對。


    “足下,千裏迢迢而來,這是要去哪裏啊?”諸葛亮敬酒問道。[]


    張鬆滿飲一杯,笑道:“隻不過是我家主公遣我前去鄴城,為溫侯祝賀,向朝廷進貢罷了,有什麽好奇怪的。”


    諸葛亮道:“千裏迢迢,劉州牧唯獨派遣張兄前往,足可見對你的信任。”


    張鬆笑道:“不及孔明啊,隻是這般年紀便已經做到一州別駕,實在是讓人羨慕啊。。。”


    諸葛亮聽得張鬆語中酸意,不免心中一笑,麵上卻是故意裝出一副驚異的樣子,言道:“子喬兄不也是益州別駕,才名在外,世人皆知。”


    張鬆喝過一杯,言道:“我主仁厚,待我不薄,而川中多是才俊之士,猶如昊天繁星,張鬆不才可為別駕,實乃僥幸。”


    諸葛亮笑道:“子喬兄過謙了,誰人不知西川張鬆善雄辯,戰國蘇秦也遜色,過目不忘十行書,天下奇才為翹首啊。。。”


    張鬆得了諸葛亮的恭維,十分受用,麵上也多了不少笑意。


    相傳蘇秦出身農家,素有大誌,曾隨鬼穀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穀子門下。他家庭貧苦,向秦國推銷統一中國的策略,沒有成功,盤纏也花完了,結果回家,妻子都不理他,向嫂子要口吃的,嫂子也看不起他。於是他立誌要做一番大事業,“錐刺股”的故事就是這麽來的。後來他改變策略,遊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衣錦還鄉時候,他的嫂子和妻子跪在地上都不敢抬頭看他。蘇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東六國合縱,使強秦不敢出函穀關十五年,又配六國相印,叱吒風雲。


    而從此,蘇秦與仗義也就成為所有才智之士所向往的“雄辯”代表,如今諸葛亮用其稱譽張鬆,可是給足了他的麵子,張鬆豈能不喜上眉頭。


    其後諸葛亮與張鬆之間多了幾分好感,漸漸的話也是多了起來,再過三杯,便就言及西川之事。


    張鬆雖然有了幾分醉意,然聽到諸葛亮試探性的詢問後,便就言道:“此去冀州,倒是有大大的好處給予溫侯,不過也得看看溫侯他是否值得我張鬆效力。。。”


    諸葛亮笑道:“以兄之才,定然能夠尋得真主,亮在此便就先行敬兄長一杯,希望子喬能夠一路順風。”


    張鬆甚為開心,又是痛飲幾杯,不久便就昏昏然的醉倒。。。


    諸葛亮卻是清醒的很,先是派人將張鬆送回館驛休息,等回去府邸後便就書信一封,叫人快馬送往鄴城交與呂布,將其心中所想一一賦予字間,希望呂布能夠抓住這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此數日之後,張鬆告別諸葛亮,繼續前往鄴城。


    卻說不久張鬆到了鄴城館驛中住定,每日去相府伺候,求見呂布,但卻總是被人通報說是自家主公公務繁忙,不得為見。


    原來呂布自破馬超回,傲睨得誌,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溫侯府商議。


    其下雖然有不少智謀之士也是看出呂布這般驕傲下去有些不妥,但是如今天下七分已經入得呂布之手,便是主公驕縱一些又能如何,故而也就不管。


    張鬆在驛館候了三日,方得通姓名。左右近侍先要賄賂,卻才引入,因而先就記恨呂布怠慢。


    入得溫侯府邸,呂布坐於堂上,見張鬆以禮拜畢,便就問說道:“汝主劉璋連年不進貢,何也?”


    張鬆說道:“為路途艱難,賊寇竊發,不能通進。”


    呂布叱說道:“吾掃清中原,有何盜賊?”


    鬆說道:“南有孫策,北有張魯,,至少者亦帶甲十餘萬,豈得為太平耶?”


    呂布先見張鬆人物猥瑣,麵上已經五分不喜,又聞語言衝撞,遂拂袖而起,轉入後堂。


    左右責張鬆說道:“汝為使命,何不知禮,一味衝撞?幸得主公看汝遠來之麵,不見罪責。汝可急急回去!”


    張鬆笑說道:“吾川中無謅佞之人也。”


    忽然階下一人大喝說道:“汝川中不會諂佞,吾中原豈有諂佞者乎?”


    鬆觀其人,單眉細眼,貌白神清,便就問道:“足下如何稱呼?”


    “在下楊修。。。”楊修,乃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字德祖,現為呂布門下掌庫主簿。此人博學能言,智識過人,也是個名人。


    張鬆知修是個舌辯之士,心中本就因為呂布怠慢而有些不滿,見其到來,便就有心難之。


    而楊修亦自恃其才,小覷天下之士,當時見張鬆言語譏諷,遂邀出外麵書院中,分賓主而坐,謂鬆說道:“蜀道崎嶇,遠來勞苦。”


    張鬆說道:“奉主之命,雖赴湯蹈火,弗敢辭也。”


    楊修道:“蜀中風土何如?”


    張鬆道:“蜀為西郡,古號益州。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回還二百八程,縱橫三萬餘裏。雞鳴犬吠相聞,市井閭閻不斷。田肥地茂,歲無水旱之憂;國富民豐,時有管弦之樂。所產之物,阜如山積。天下莫可及也!”


    楊修又問道:“蜀中人物如何?”


    張鬆答道:“文有相如之賦,武有伏波之才;醫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隱。九流三教,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不可勝記,豈能盡數!”


    楊修又問道:“方今劉季玉手下,如公者還有幾人?”


    鬆說道:“文武全才,智勇足備,忠義慷慨之士,動以百數。如鬆不才之輩,車載鬥量,不可勝記。”


    “公近居何職?”


    張鬆道:“濫充別駕之任,甚不稱職。敢問公為朝廷何官?”


    楊修答道:“現為主公府主簿。”


    “久聞公世代簪纓,何不立於廟堂,輔佐天子”,張鬆笑道:“乃區區作相府門下一吏乎?”


    楊修聞言,滿麵羞慚,強顏而答說道:“某雖居下寮,主公委以軍政錢糧之重,早晚多蒙主公教誨,極有開發,故就此職耳。”


    鬆笑道:“鬆聞呂布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專務強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誨,以開發明公耶?”


    楊修道:“公居邊隅,安知主公大才乎?吾試令公觀之。”呼左右於篋中取書一卷,以示張鬆。


    張鬆觀其題說道“呂氏新書”,從頭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看畢,張鬆問道:“這是何人所注?”


    楊修看了一眼,展顏道:“此是溫侯酌古準今,仿《孫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主公無才,此堪以傳後世否?”


    張鬆大笑說道:“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你主盜竊以為己能,止好瞞足下耳!”


    楊修怒道:“主公秘藏之書,雖已成帙,未傳於世。公言蜀中小兒暗誦如流,何相欺乎?”


    張鬆道:“公如不信,吾試誦之。”遂將《呂氏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


    楊修早就驚異,待其言畢,言道:“公過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後人有詩讚說道:“古怪形容異,清高體貌疏。語傾三峽水,目視十行書。膽量魁西蜀,文章貫太虛。百家並諸子,一覽更無餘。”


    當下張鬆又是說笑幾句,便就欲要辭回。


    楊修此時極為佩服張鬆,不忍其為主公輕慢,故而說道:“公且暫居館舍,容某再稟主公,令公麵君。”


    張鬆也是不願就此絕了呂布這方麵的關係,畢竟他才是大統所在,既然有了楊修主動示好,自然也就歡喜,於是將謝而退。


    送走張鬆之後,楊修便就入內見呂布,言道:“主公剛才何故怠慢張鬆?”


    呂布說道:“言語不遜,吾故慢之。”


    楊修道:“主公尚容一禰衡,何不納張鬆?”


    呂布笑道:“禰衡文章,播於當今,況且與我還是故交,故而其雖狂,我無意介懷,然張鬆有何能?”


    楊修道:“且無論其口似懸河,辯才無礙。適修以主公所撰《呂氏新書》示之,彼觀一遍,即能暗誦,如此博聞強記,世所罕有。鬆言此書乃戰國時無名氏所作,蜀中小兒,皆能熟記。”


    呂布聞言大笑道:“此人果然不凡,可與來日在西教場點軍,汝可先引他來,使見我軍容之盛,再觀其色。”


    楊修聽得呂布語中意思,似乎並不是那麽的不待見,一邊疑慮,一邊卻是領命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溫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豬並收藏漢末溫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