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奶酪與大炮,都不能少


    第362章奶酪與大炮,都不能少


    哦,按照現代網絡上流行說法:水泊梁山的“好漢”啊,就是那麽一幫子不把老百姓的性命當回事的人。等他們取得了政權,絕不會拿百姓當“屁”以外的東西――故而他們總是要求老百姓愛戴他們的搶劫行為。


    劉太公要跟梁山好漢拚命的想法,也許出於地主武裝保護自己合法收入的邪惡心思,但現在,大約海州半數以上的農民,都在怨恨他們攪亂了自己的生活。


    時穿想了想,回答:“梁山好漢啊,縱橫京東西路多少年,想用刀劍跟他們講道理,恐怕講不通的……我這次帶來了一千三百個霹靂彈,全給你留下。”


    劉太公跺著拐杖,如斯響應:“留下配方來,我送再你河邊肥沃土地一千畝。”


    天上掉下來一個大餡餅,時穿被餡餅砸得身子搖晃了一下,這次便是十一娘都覺得慷慨過分了,一千畝沭陽河邊的肥沃之地,每年產的糧食都能賣兩三千餘貫,她趕忙喊了一句:“公公……”


    劉太公一擺手:“亂世裏頭,田產算什麽?你們瞧瞧,今日不過幾個盜匪遊蕩在我莊外,我空有數千頃土地、上萬莊戶,卻隻敢蹲在家裏,連下地操持自己的田土都不敢。


    亂世當中,守望相助,比千頃田產更值錢我劉半城就是要讓人知道,我有錢有田產,花得起錢財雇用勇士,危難之中,但凡來助我劉某人一臂之力的,我定然不會虧待他――親家侄兒就是這種榜樣,別人都怕那夥匪寇,人人隻顧得閉門自守,唯有親家侄兒不惜千裏來援。


    好得很,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給予我的我千百倍報答。一千畝土地算什麽?隻要我劉家依舊屹立,我們早晚能再掙十個‘一千畝’,一百個‘一千畝’……賢侄不用推辭了,老2,取出一千畝田契,就要跟茴香堡相連的土地,這次賢侄去縣裏,順便在縣裏過了戶――我知道你辦這種事容易。”


    時穿一搖頭:“劉太公不肯虧待人,我時長卿也不是坑爹的主兒。一千三百枚霹靂彈換你一千畝上田,海州城的百姓聽到了,不免要說我鑽錢眼裏了,今後我怎麽做人?劉太公,一千畝土地我收下,但我支付你三千枚霹靂彈,如此可好?”


    劉太公傲然一笑:“我家大兒子好歹也是官人,家裏藏幾張弓弩想必你那知縣嶽父也不會責怪。你說給我三千枚霹靂彈,這還不夠,我劉半城吃過一次虧,絕不會在這上麵栽第二個跟頭。


    你帶人去縣裏,直接跟你嶽父說,我劉半城這裏不缺匠人,從今往後,我這裏開始鍛造弓箭了今後官府不能保護我等,那就別怪我自己拿起刀劍……賢侄,聽說你莊子上段氏製造的刀劍很鋒利,我派個管家跟你回去買他幾千,該花多少錢,我替莊戶掏腰包了”


    時穿的眼珠轉了轉,尋思:如今大亂將起,想必沭陽縣有劉太公這般心思的人不少。而說實話,大宋朝對兵器管製並不像明清時代嚴格,雖然官方也禁止百姓擁有弩弓等遠程攻擊武器,但所有的禁令都微微開了一條後門――比如你如果是大將、團練等,那麽你擁有什麽樣的武器,官府並不在意。


    再比如,陝西河北一帶,由於戰亂頻繁,民間自發的組織各種弓箭社,拳坊、槍坊之類,用於保家護村。官府幹脆把這種民間武裝當做朝廷一種節省軍費的方法,平時不給他們發薪水,但組織軍官進行訓練,遇到對西夏的戰爭,在臨時抽調陝西弓手、槍手上陣,這些槍手、弓手曾在宋代反侵略戰爭中留下了濃墨重彩。


    宋代是個宗親社會……好吧,這句話的意思用在鄉村間,意思是說:這是一個地主武裝橫行的時代。


    越是到了宋末,各地的地主武裝越發強橫,在真正的曆史上,宋代的所謂四大寇,基本上都覆滅在地主武裝手裏。而如今梁山泊好漢的入侵,驚醒了海州上下的地主,這些地主們睜著睡意朦朧的眼睛,搖晃著身軀,正在逐漸爬起來,準備武裝自己……但這種武裝程度,在時穿看來還遠遠不夠。


    海州城在宋末的動亂中,三度落到了金人手裏,這種反複其實一方麵顯示了海州百姓的不屈,當然,另一方麵也顯示了當地地主武裝的脆弱――他們還遠遠沒有武裝到牙齒。


    如果能夠借此機會,將整個海州――不僅僅是海州縣,還包括沭陽與懷仁、東海兩縣,都武裝起來,為此,時穿哪怕是自帶幹糧,也願意幹的。


    “太公詢問掌心雷的配方――若僅僅是自產自用,維持這樣一個生產作坊,實在是得不償失。硝石提煉起來很複雜,況且火藥也有失效期,存放日子久了,即使配置好的火藥也會失效……


    這樣吧……太公打算養牛嗎?太公名下土地多,撥出千餘畝養牛,想必不成問題吧。如今朝廷有有保馬法,對養馬諸多限製,對於養牛卻是大力鼓勵的……當然,我說的養牛不是養耕牛,是養奶牛。牛奶是個好東西,不僅可以代替人奶給孩子營養,而且這多餘的牛奶可以製成奶酪。


    亂世裏,儲存糧食是個頭痛的問題,糧食最多儲存兩三年,就會黴變不中吃,而奶酪儲存一百年不成問題,而且儲存越久也是味道獨特……太公,這牛糞也是好東西,曬幹了就可以當柴草少。冬日寒冷,外麵盜匪橫行,百姓不敢出門打柴,但有了一頭奶牛,蹲在家裏什麽都解決了。”


    劉太公笑的很尷尬:“賢侄,你真是好笑,我跟你說火器,說霹靂火的配方,你跟我說牛奶、牛糞……”


    “有聯係,二者有聯係”,時穿笑眯眯的,一點不覺得自己說話離題萬裏:“火藥的配方有三種,硫磺、硝石、木炭。其中,硫磺可以從倭國購買,硝石嘛,我海州如今的硝石都是從小琉球購買鳥糞,而後從鳥糞中提煉硝石――聽說,天竺還有純硝石礦,我已經派船去天竺尋找,一旦找到,我們的硝石來源就更豐富了?”


    時穿說話時,劉太公歪著頭想了又想,想不出硝石與牛奶,二者之間有什麽聯係。隻好沒話找話問:“天竺有硝石?……嘿嘿,光是聽到一個消息你就派人去找,找得到嗎?那天竺,把硝石也當作一種貨物?”


    “沒錯,距今六千年前,施盤地國(埃及的杜姆亞特港)、默伽國(今摩洛哥)、勿斯裏國(穆斯林國諧音,即今埃及)流行一種降暑方法――用硝石製作冰塊……”


    劉太公一驚:“什麽,六千年前?六千年前勿斯裏國就知道如何提煉硝石……那麽,勿斯裏國的人也知道如何使用火藥?”


    時穿咧嘴一笑:“沒有――勿斯裏國是個非常講究傳統的國家,他們的祖先用硝石製作冰塊,他們就絕不用硝石幹其他的事,誰敢違背祖先傳統,拿硝石做了其他的事,就要所有夥伴的謾罵,所以六千年前他們發現了硝石提煉技術,並把這一過程繪成圖畫,繪在國王的墓葬――金字塔中。但六千年過去了,他們還在用硝石做冰塊,並沒有製作成火藥。”


    劉太公噢了一聲,時穿稍作停頓,又說:“我知道一種牛奶的特殊做法,叫做‘冰激淩’。如果太公養了牛,那麽咱們可以把火器作坊弄成產銷一條龍――比如:我從小琉球購進鳥糞,從中提煉出硝石。剩下的鳥糞則作為肥料施入田間增產。


    而從鳥糞中提煉的硝石是初級品,純度還不高。硝石再溶解的時候能吸收大量的熱,導致降溫――正是用於這個原因,非洲的各個國家都想天竺采購硝石,用於夏天製冰。所以天竺的硝石礦,在一千多年前就開始采掘。而咱們可以利用這個過程,在二次提煉硝石的過程中,製作冰激淩出售,以降低製作成本。


    太公,冰激淩這種食物非常美味,它是夏季解暑的最佳食品,我保證你這樣養牛賺的錢,比種地要強得多。而製硝的產業鏈,隻需要養足夠多的牛就可以活起來,夏天咱們賣冰激淩,順便賣製硝造出來的冰塊,鳥糞我拉走……什麽,你也要,行,咱倆對半分。提純的硝石,你可以製作火器,給附近的地主出售,買不了的我繼續包圓……”


    劉太公插嘴:“這個,提純硝的時候能順便製冰,這一過程可以反複嗎?。”


    “可以――溶解、凝析……越是反複多次越是純度高。”


    “那麽硝石就不會多於”,劉太公笑的很和藹:“就是大冬天製出來的冰也有賣的地方,現如今,誰家大戶家裏不挖個冰窖。那些大戶都是冬天讓莊戶去河上取冰,而後存在窖中,到夏季拿出來使用。若是咱們的冰塊賣的便宜,大戶人家也不缺那幾個錢啊。”


    “沒錯冬季,冰激淩可能賣不動,但我們可以把牛奶製作成奶酪,放進地窖裏長久存放,等到戰亂一起,躲入地窖吃奶酪,隻要窖中有水源,一家大小躲個一年都不成問題。再說,這奶酪也可以出售啊,存放幾年的奶酪,既有奶香又頂餓,我還知道好幾種菜,可以用奶酪調味,或者配菜……”


    劉太公已經蠢蠢欲動了,但他想了又想,再問:“這奶牛……我常見母牛產奶,隻在產下小牛犢的時候產幾個月奶,可聽你話裏的意思,似乎這‘奶牛’也是一種牛的品種?”


    “也不能算是專門的品種,隻是這種奶牛,產下小牛犢後,產奶量又大、產奶期有特別長,所以被人專門養著,用於製作奶酪”,時穿頓了頓,決定還是把話說透:“奶酪這種東西,便於攜帶便於儲存,而且吃了很頂餓,所以不僅是災荒年間備荒的儲備,它也是最好的行軍軍糧。”


    “有理有理,新生娃娃,隻喝娘的奶都能活下去,牛犢也一樣,那麽軍漢們餓了,嚼幾塊奶酪,想必也能頂一天饑餓……哈哈,常聽說時大郎會賺錢,果然如此啊,我隻是要一種火器配方,大郎連‘行軍糧’都替我想到了。而且告訴我從中賺錢的門道――甚好”


    稍停,劉太公一指旁邊的新媳婦,試探地問:“這個,你家妹子會這個手藝嗎?。”


    剛才劉太公與時穿說話時,十一娘被那些話羞得直想躲起來,此時聽到劉太公的詢問,她頻頻搖頭,憋不住想起身向外走。時穿趕緊替她解圍:“太公,火藥配方不算什麽,《武經總要》上記載著多種火藥配方,但我們這種火藥配方經過特地篩選,威力比書上記載的更大,擺弄這玩意,不僅需要防備配方流出,而且極其危險。


    此外,養牛這東西需要跟糞便打交道……嘿嘿,我家的妹子還算是嬌養的,管家以及經營家業她擅長,但這種東西嘛……”


    劉太公沉吟著說:“民間也有製作爆竹的手藝匠,我聽說他們提純硝石,用的是雞蛋清,還有什麽的……”


    時穿馬上接上一句:“所以他們做不出冰激淩,而且這種提煉法很昂貴”


    “我家做了”,這會兒輪到劉太公截斷時穿的話了:“黃知縣修了一條山路,從韓山蜿蜒穿過白虎山,最終抵達海州――那韓山山口附近是你的茴香堡,另一端是白虎山莊,兩端山口一紮,誰都進出不得。沒錯,就在你茴香堡製作冰硝,鳥糞從海州上岸,自白虎山穿山進入茴香堡,又隱蔽又安全。我家就在韓山附近拿出千畝,不,兩千畝土地,專門種草,用以養牛。


    就在韓山附近,做好從你茴香堡裏挖山洞,用於儲存那什麽……奶酪,對,就是奶酪。咱還可以把山挖空,做成冰窖儲存冰塊,到時候,從茴香堡裏拉出來什麽東西,原料如何,誰都無法測知……二媳婦,這事就交給你了,六大管家當中,成氏做事細致,適合處理精細活兒,讓他負責管理……那什麽,‘養牛製硝一條龍’……時家賢侄,奶牛種牛就拜托你了,鳥糞你我對半分,我用你的茴香堡,咱們對半分利,如何?”


    時穿故意沉吟一下,一付時太公占了莫大便宜的神情,很為難的回答:“好吧,鳥糞我負責提供,太公負責提供牛奶;我負責提供場地……以及相關技術、奶牛物種;太公負責提供人手,產品咱倆對半分,產業管理由十一娘負責。”


    哦,為了購買與時穿的合作機會,劉太公之前付了一千畝沭陽河邊最肥沃的土地……這個,咱就不提了。


    戰爭需要的是鐵與火,鋼鐵方麵,現在時穿有段氏鐵匠坊以及海外李大郎的鋼鐵工廠;火藥方麵,現在劉太公自覺自願的上賊船了……但這還不夠,鐵與火,有多少都不夠。而且時穿現在的短板是人力,通過之前的剿匪以及與梁山好漢的戰鬥,團練方麵出現很多問題,同時,鐵器作坊更需要儲備更多的生產力。


    “至於刀劍弓弩方麵……太公,我段氏鐵匠坊最近研究出漢代的麻鋼,這是一種高彈性的鋼材,最適合作鐵臂弩,而鐵臂弩的拆卸也極其簡單,平常不過幾個鐵件,危急時刻一組裝起來,那就是殺人利器了。然而,這次梁山好漢……”


    “水寇”,劉太公嚴厲的糾正說:“是水寇誰拿他們當好漢――被他們打劫的人?”


    好吧,就算他們的搶劫行為並不代表最廣大被搶劫的庶民的利益……這樣,稱他們為“寇”並不過份。


    “這次梁山水寇來襲,之所以縱橫鄉間,人不能製,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武裝起來……太公,劉氏一家武裝起來,不過是坐困家中,別人不來搶,但自己也出不了門而已。咱要告訴四鄉百姓一個道理:強盜搶劫的是什麽人?你家沒錢,強盜會光顧嗎?可是,誰的錢不是自己一手一腳辛辛苦苦掙出來、攢出來、省出來的?誰願意拿自己的錢,成就搶劫者的‘英明’?


    梁山水寇搶劫,公布了搶劫標準嗎?他們說過家有多少錢以上要搶,多少錢以下不搶――不,他們迷信‘賊不走空’,既然過來了,就不能空手走,不管你的錢怎麽來的,絕不放過。


    既然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被搶,所以,武裝起來,保衛自己的財產,不僅僅是大戶人家的責任。人世間,每個庶民辛苦掙紮的最終目標,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辛苦掙錢的最終理想就是成為大戶人家,今日不為明日的吃飯發愁。誰生下來都不是天生想找罪受的,保證自己不被打劫,是人類天生的權力――不管他錢財多少


    所以,武裝起來,不僅僅是劉家的責任,也是劉家莊戶的責任,也是沭陽所有‘有產者’的責任――有恒產者有恒心,隻要有個家,隻要家中有糧,隻要我們出頭組織他們,梁山水寇的活動範圍會越來越小,於是,在這片屬於咱們的土地上,咱們可以自由的下地耕作,自由的播種、收獲……


    太公,每個人都擔起保護自己家庭的責任,不管是梁山水寇來了,還是什麽其他外寇,他們都拿不走我們的播下的種子”


    劉太公剛剛敲定一項可能帶來巨額收益的產業,正在興奮當中,被時穿煽動性的話語蠱惑著,稍稍一沉吟,立刻決定:“說得有理――我劉家舉行嫡次子婚禮,居然要關起門來興辦,奇恥大辱啊……恰好,這場婚禮還沒有結束,怎能沒有賀客――曠兒,趕緊去邀請周邊的親朋好友,我劉家今天要挑起這個擔子”


    古代婚禮講究“三朝回門”,十一娘是遠嫁,三天後不能回門,那麽婚禮就需延遲三天,等三天後才能送別送嫁隊伍,這也就是劉太公所說“婚禮還未結束”的意思。


    劉家莊就在沭陽城郊,附近居住著許多大小地主。劉太公開始遍撒請帖邀請這些人上門,借著工夫,時穿向沭陽城內傳信,告訴黃爸自己已抵達沭陽城郊,三日後將帶人入城。黃爸詳細詢問過時穿帶的人手後,立刻長長鬆了一口氣,整個沭陽城也隨著黃爸的輕鬆而放鬆下來,但黃爸依然不敢出城,他派遣自己的掌書記前去道賀,自己依然守在城中望眼欲穿。


    劉太公本身就是沭陽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如今長子成了知縣,劉家又成了士紳階層,他一聲號令過來道賀的不僅有沭陽縣大大小小的地主,還有不少致仕的官員也來參加。沭陽是“上縣”,因為土地肥沃,不少官員致仕後選擇定居於此。原本按照官場潛規則,劉太公嫡長子劉旭不過一九品知縣,比他級別大的隻需派一管家登門即可,但現在非常時期了,此刻在沭陽縣地盤上,擁有最多武力的就是劉家,於是,隻是官員也不顧官場禮儀,恨不得帶上全家老小過來祝賀……順便,就在劉家住下不走了。


    於是,當晚劉家莊的喜宴,就變成了當地地主武裝頭目、以及退休官員的大聚會。


    酒過三旬、菜過五味,劉太公開始忙碌起來,他先按照禮節退席、更衣,將宴席的主導權移交新郎,而後躲在幕後,不斷地招呼三兩個人進去密談,談話的內容大約就是時穿那番煽動的語句,看來效果不錯――凡是談話出來的大小地主們,個個神色激動,恨不得在場中揮舞一番刀槍,來顯示自己的勇氣。


    劉曠代表劉家敬過一輪酒,輪到時穿上場了,他笑眯眯的站起身來,舉起酒杯向在場的地主們祝酒,他一起身,現場的竊竊私語聲嘎燃而止,時穿咳嗽一聲,響亮的說:“某,海州城的時穿時承信,祝大家……祝這對新人……”


    古代這樣的場合,有專門的祝禱詞。時穿一番頌揚過後,舉杯邀飲。但似乎現場的人心不在於此,一名過來祝賀的鄰居小聲的問:“承信郎,聽說你從海州過來,曾路遇梁山水寇――自你與他們相遇之後,這夥人突然不再打家劫舍,似乎從沭陽地麵消失了。可越是如此越是可怕,誰知道他們下一個準備打劫哪裏?大郎,你猜測他們如今藏身何處?”


    第362章奶酪與大炮,都不能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虎並收藏興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