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斷頭將軍的兒子()
這一日嚴凱一覺睡醒後睜開了雙眼。將周圍的一切看入眼中,雖然眼睛還有點酸澀,但周圍的景色已經很清晰了。隻見自己身處於一間大房間裏。整個房間內的家俱極少,隻有一張矮桌和一個畫著山水的屏風。靠牆處立著一個大大的隔案櫥,上麵有著花瓶、瓷盤和幾卷竹簡。矮桌上放著一盞油燈,地上鋪著草席,在自己身下鋪的、身上穿的、蓋的竟都是綾羅綢緞。
嚴凱有點反映過來了,自己恐怕是重生在古代了。因為現代不可能還用油燈、看竹簡。而且從這些綾羅綢緞上看自己還是出生在一個富貴人家。已經想開了的嚴凱這時倒不由得有點高興了。本來以為自己隻是比別人多出20幾年的經驗,想不到現在自己比別人多出的是1、2千年的經驗,看來自己想不發達也是不行的。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嚴凱努力地從父母親的談話中學習語言。嚴凱的父親是個30來歲的中年將軍,母親是個不到20的漂亮女子。在認真傾聽父母親的談話後的一個星期左右,嚴凱基本上已經能聽懂父母親的談話內容了。原來隻是語言結構更為簡短,又多了之乎者也等語氣助詞,可他們說的還是地地道道的漢語。從他們的談話中讓嚴凱吃驚的是目前竟是漢靈帝熹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74年。而自己的父親竟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斷頭將軍嚴顏。
嚴凱在心裏盤算著:如果按照《三國誌》和《三國演義》的說法自己的父親後來投降了劉備,結果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三國演義》中更是說自己的父親被封為蜀國的前將軍。隻要自己為人小心謹慎一點恐怕一輩子的榮華富貴還是很牢靠的。但文天祥的《正氣歌》中可不是這麽說的‘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自己的父親可是四大烈臣之首。而且還有蘇軾和蘇轍兄弟的詩為證。蘇軾詩: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孔明古豪傑,何乃為此事。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砧幾。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籲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蘇轍詩:古碑殘缺不可讀,遠人愛惜未忍磨。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訛。嚴顏平生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軍中生死何足怪,乘勝使氣可若何。斫頭徐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臨危閑暇有如此,覽碑慷慨思橫戈。
在唐貞觀八年,大唐朝廷還諡自己的父親為‘壯烈將軍’。《三國演義》是在明朝寫的野史,文天祥和蘇家兄弟可都是宋朝人。相比起來《三國演義》是不太可信的。恐怕自己的父親真的會慘遭橫死吧?
我來了就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了。嚴凱在心裏暗下決心。與其將自己和家人的命運交到別人手中,不如由自己來掌握。不知自己的父親現在是否已經是巴郡太守了,如果是的話,自己也算是世家子弟。隻要再有些名氣,招攬一些武將、文臣到時候逐鹿天下倒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蜀地就出了甘寧和張任這兩個大將。特別是甘寧還是同鄉,也是巴郡人。甘寧不僅是一流的陸上大將,更是超一流的水軍大將,有了他自己縱橫長江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張任是個善收的大將連有鳳雛之稱的龐統也是死在他的手裏。自己一定得把這兩人弄到手。
現在離開黃巾大起義還有10年時間。在鎮壓黃巾起義中可是出現了許多翻雲覆雨的大人物,自己年齡雖小在這次的機會中隻要能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倒也不一定沒有什麽收獲,應該努力地試試,至少可以先把知名度打出來麻。到時等靈帝一死自己就可以一炮打響了。另外先招收幾個出生寒門的大將和文臣也是必須的,如:趙雲、典韋、太史慈、張飛、關羽、郭嘉、徐庶等人。
心中盤算已定後,嚴凱老老實實地繼續扮演著嬰兒的角色。除了偶爾發出一兩聲得意的笑聲外,可不敢開口說話。一個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嬰兒開口說話那還不被別人當成了怪物了。不過因為嚴凱已經能聽懂別人的說話,所以嚴凱處處表現的善解人意,使得嚴府中的上上下下都對他喜愛異常。父親嚴顏和母親孫氏麵對一個這麽聰明的兒子那就更不用說了,嚴顏一天到晚樂的連嘴都合不攏。
這一日嚴凱一覺睡醒後睜開了雙眼。將周圍的一切看入眼中,雖然眼睛還有點酸澀,但周圍的景色已經很清晰了。隻見自己身處於一間大房間裏。整個房間內的家俱極少,隻有一張矮桌和一個畫著山水的屏風。靠牆處立著一個大大的隔案櫥,上麵有著花瓶、瓷盤和幾卷竹簡。矮桌上放著一盞油燈,地上鋪著草席,在自己身下鋪的、身上穿的、蓋的竟都是綾羅綢緞。
嚴凱有點反映過來了,自己恐怕是重生在古代了。因為現代不可能還用油燈、看竹簡。而且從這些綾羅綢緞上看自己還是出生在一個富貴人家。已經想開了的嚴凱這時倒不由得有點高興了。本來以為自己隻是比別人多出20幾年的經驗,想不到現在自己比別人多出的是1、2千年的經驗,看來自己想不發達也是不行的。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嚴凱努力地從父母親的談話中學習語言。嚴凱的父親是個30來歲的中年將軍,母親是個不到20的漂亮女子。在認真傾聽父母親的談話後的一個星期左右,嚴凱基本上已經能聽懂父母親的談話內容了。原來隻是語言結構更為簡短,又多了之乎者也等語氣助詞,可他們說的還是地地道道的漢語。從他們的談話中讓嚴凱吃驚的是目前竟是漢靈帝熹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74年。而自己的父親竟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斷頭將軍嚴顏。
嚴凱在心裏盤算著:如果按照《三國誌》和《三國演義》的說法自己的父親後來投降了劉備,結果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三國演義》中更是說自己的父親被封為蜀國的前將軍。隻要自己為人小心謹慎一點恐怕一輩子的榮華富貴還是很牢靠的。但文天祥的《正氣歌》中可不是這麽說的‘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自己的父親可是四大烈臣之首。而且還有蘇軾和蘇轍兄弟的詩為證。蘇軾詩: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孔明古豪傑,何乃為此事。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砧幾。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籲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蘇轍詩:古碑殘缺不可讀,遠人愛惜未忍磨。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訛。嚴顏平生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軍中生死何足怪,乘勝使氣可若何。斫頭徐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臨危閑暇有如此,覽碑慷慨思橫戈。
在唐貞觀八年,大唐朝廷還諡自己的父親為‘壯烈將軍’。《三國演義》是在明朝寫的野史,文天祥和蘇家兄弟可都是宋朝人。相比起來《三國演義》是不太可信的。恐怕自己的父親真的會慘遭橫死吧?
我來了就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了。嚴凱在心裏暗下決心。與其將自己和家人的命運交到別人手中,不如由自己來掌握。不知自己的父親現在是否已經是巴郡太守了,如果是的話,自己也算是世家子弟。隻要再有些名氣,招攬一些武將、文臣到時候逐鹿天下倒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蜀地就出了甘寧和張任這兩個大將。特別是甘寧還是同鄉,也是巴郡人。甘寧不僅是一流的陸上大將,更是超一流的水軍大將,有了他自己縱橫長江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張任是個善收的大將連有鳳雛之稱的龐統也是死在他的手裏。自己一定得把這兩人弄到手。
現在離開黃巾大起義還有10年時間。在鎮壓黃巾起義中可是出現了許多翻雲覆雨的大人物,自己年齡雖小在這次的機會中隻要能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倒也不一定沒有什麽收獲,應該努力地試試,至少可以先把知名度打出來麻。到時等靈帝一死自己就可以一炮打響了。另外先招收幾個出生寒門的大將和文臣也是必須的,如:趙雲、典韋、太史慈、張飛、關羽、郭嘉、徐庶等人。
心中盤算已定後,嚴凱老老實實地繼續扮演著嬰兒的角色。除了偶爾發出一兩聲得意的笑聲外,可不敢開口說話。一個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嬰兒開口說話那還不被別人當成了怪物了。不過因為嚴凱已經能聽懂別人的說話,所以嚴凱處處表現的善解人意,使得嚴府中的上上下下都對他喜愛異常。父親嚴顏和母親孫氏麵對一個這麽聰明的兒子那就更不用說了,嚴顏一天到晚樂的連嘴都合不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