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並了三州後,嚴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大漢各州郡發布通告。<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在通告中,嚴斌列舉了董卓的種種暴行和欺淩皇室的各項證據。然後宣布幽、冀、並三州在征北將軍府的庇護下絕不接受董卓的亂命,暫不奉詔,實行三州自治。隻有大漢天子親政後,才會重新奉詔,結束自治,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


    幽州的通告引起了天下的震動。一半人認可嚴斌的做法,認為的確不可再受那個屠夫董卓的擺布;另一半人則認為嚴斌是想成為第二個王莽。雖然天下紛紛擾擾,但嚴斌的實力擺在那裏,倒也沒有諸侯敢不自量力地討伐嚴斌。不僅如此,沒隔多久後將軍自領揚州刺史的袁術也宣稱揚州自治,暫不奉詔。祁鄉候自領豫州刺史的袁紹也宣布豫州自治,暫不奉詔。一時之間,大漢一多半的諸侯紛紛自立,不再承認大漢中央政府的合法性。原來曆史上的三國時期,雖然諸侯們藐視皇權,但還遮遮掩掩地不敢太過分。<strong>..tw</strong>現在經嚴斌這麽一鬧,一下子變成了東周春秋戰國的局麵了。嚴斌心裏惡狠狠地想:亂吧,越亂越好,隻有越混亂我各個擊破起來才越容易。


    嚴斌的通告雖然引起了天下的混亂,但在幽、冀、並三州卻沒有太大的混亂。一來是因為嚴斌手中牢牢地握著“槍杆子”,二來是因為幽州的經濟政策使得三州百姓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嚴斌政策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嚴斌的最堅定的擁護者的商人、工匠和農民才不管嚴斌奉不奉詔,隻要日子好過了那就比什麽都強。


    嚴斌第二個讓天下再次震驚的舉動是宣布在幽、冀、並三州實行農業稅50稅1。這下,中原地區,甚至是西涼也有許多的流民和窮苦的佃農如過江之魚卿般從各種途徑蜂擁向三州。原來嚴斌還想象晚年的漢文帝一樣索性不收稅了,但手下以田豐、沮授、糜竺等為代表的文官們苦苦柬言,勸誡嚴斌漢文帝時天下太平,所以官府所需錢糧並不太多。現在是戰亂時期,沒有足夠的錢糧用什麽來組建軍隊、恢複生產?嚴斌則不以為意,不說從董卓手中“黑吃黑”搶來的大量財寶,在富庶的冀州也繳獲了上百億錢。不擴張軍隊以自己手中的財力足可以維持三州財政10年的需要,擴張2倍的軍隊,也可以維持3年。3年後工商業應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工商業的稅收就能接替農業稅了。而且自己不久就要對外用兵,到時繳獲的錢財還不知有多少呢。不過拗不過眾文官喋喋不休的柬言,所以嚴斌隻好與他們各退一步,將農業稅訂為50稅1。


    不過後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三州的農業稅收入並沒有減少多少。因為,第一是農民的幹勁更大,多種出許多糧食。第二是許多原先瞞報土地和收成的大戶不再瞞報了。想想也是,這麽低的稅收,還冒坐牢的風險瞞報逃稅那也太傻了。而低下的農業稅不僅促使農民的生活得到巨大的改善,還直接促進了三州工商業的強力發展。穀賤傷農,到後來三州可以說是糧食泛濫、糧價低廉。這對於原來連飯都吃不飽的農民影響還不大,畢竟從吃不飽到吃飽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但對於世家大戶的影響可就巨大了。為了更多的獲利,許多精明的大戶人家開始投資工商業。而在從事工商業比從事農業的收益高出許多的事實麵前,又有更多的大戶人家進行了轉產。那些轉形而來的工商業主與原來的商人、工匠雖然還沒有形成資產階級這一社會階層,但他們對嚴斌的擁護是最堅定的,在三州的政事中的發言份量也越來越重了。


    嚴斌治下從原來的500多萬人,一下子激增到1700萬人。各級行政官員大量缺乏,好在從幽州學院畢業的第一批學生頂上了工作崗位,稍解了燃眉之急。看到學長們都有了不錯的從政機會,原來的太學生們也開始安心的在幽州紮根下來。再加上從三州招入了大量的學生,幽州學院的學生人數達到了近2萬人,成了規模僅次於洛陽太學院的大漢第二學府。而且幽州學院的入學要求不是看出身,而是通過嚴格的考試擇優錄取,這也成為了眾多寒門子弟出人頭地的一條捷徑。嚴斌索性在範陽城外劃出了一塊幾十平方公裏的地皮,修建了學院城。學院城中除了學員、老師、衛兵,再加上各種開酒樓、茶館、客棧的商人和有錢人家學員的仆人。整個學院城的常駐人口達到了5萬人。不時還有來學院城探親、訪友和遊學的人,整個學院城倒是比一般的小城鎮更為熱鬧、繁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武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rain52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rain522並收藏文武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