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北方戰區沒有大動作,日本人也在調整,實施著華北治安戰,妄圖清繳在河北、山東、豫東、皖北的抗日武裝。南部戰區倒是打得火星四濺,華北方麵軍的失利,讓日軍大本營看到在中國的各軍需要統一指揮,由此,華中、華東方麵軍均取消,成立了新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西尾壽造回國折騰一圈後,東山再起,出任了總司令,板垣征四郎出任了總參謀長,除了華北方麵軍還保留外,南部戰區則以軍的形式出現在戰場上。
兵力的部署也做了較大調整,十、十四、十六、二十等師團被調回國休整編組,筱塚義男的第一軍由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一師團,加上獨立第三、第四、第九、第十六三個混成旅團組成,分別駐守太原到石門正太鐵路一線,短時間是沒有太強的進攻實力,第二軍被調往濟南和豫北一線,下轄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三個師團和獨立五、六、七、十混成旅團,平津地區由方麵軍直轄的三十二、三十五、一一零三個師團和獨立二、五、十五混成旅團防守,察哈爾的壓力頓時減輕不少。
在華北吃了虧,西尾壽造希望華中有所突破,這也是】※,華北方麵軍被大幅削弱的原因,武漢成了首要目標,主攻的十一軍異常強大,岡村寧次轄七個師團兩個旅團的強大兵力,年初就直撲武漢,攻占武漢成了西尾壽造的上任第一戰。
老蔣非常惱怒日本人這種戰略調整,居然不打察哈爾,火燒眉毛,也顧不上其他的,隻能調集大軍拚命抵擋。察錫伊三省抓緊時機開展農業生產,大練兵也緊張進行著,也就在這個時候,張恒又迎來一批客人。
和美國人的交易怎麽看都虧了,趙子玉不甘心,經過協調,美國人同意幫忙,由他們出麵,將一批人送往了中國。
看到這一百多號人,趙子贇一邊感歎他們膽大,一邊也搞明白為何美國人幫這個忙,因為這些人在美國人眼中,不值一提,也許這也是日本人給美國人麵子,未加幹涉的原因。
望著名單,最大的不過二十八歲,趙子贇納悶姐姐這麽折騰有何意義。直到一個女孩將一個信封交給他,打開一看,才明白姐姐的用意,這信紙上隻有一行字,“都經過嚴格考察,可放心使用。”
“姐姐說我可以做大事,你可要聽姐姐的哦!”女孩笑嘻嘻的和他說道。
未等趙子贇回過神來,女孩接著道:“姐姐還說,讓你放心,子玉姐姐在美國有她照顧,不會有事的,姐姐讓我告訴你,我們這些人從此將紮根中國,讓你照顧好。”
“等等,那個姐姐說的?”趙子贇懵了。
“美鳳姐姐啊,她認我做妹妹了,對了,嬌兒姐姐呢?我要見她。”女孩嘰嘰喳喳,不停的在說,顯得很激動。
“再等等,你叫什麽?”趙子贇望著麵前這個二十四五歲的女孩,頭大了不止一圈。
“我叫李曉玲,你居然不知道?”女孩驚訝道。
趙子贇招架不住,他怎麽會知道她是誰,隻能敷衍道:“知道,知道。”
“知道還問!”女孩不滿了。
“我知道你但沒見過你,問問不奇怪吧?”
女孩想了想,露出笑容:“那是當然,我從小在美國,你當然沒見過我了。”
見鬼了,大姐送來這些人看似都有文化,可太年輕,能當大用麽?一邊應付著李曉玲,他一邊問道:“對了,你學什麽的,我名單上可沒說。”
“材料,金屬材料,你…..聽得懂麽?”
趙子贇真想扭頭就走,這有什麽聽不懂的,“鋼鐵?”
李曉玲搖頭:“不是,合金材料,我在子玉姐姐的實驗室工作了一年,你不知道,為了來中國,我可是拚了命的。”
拚命的含義趙子贇不是很清楚,後來他才知道,李曉玲說的拚命是指工作和能力,李曉玲是在趙子玉培養的年輕一代中脫穎而出,才被派往中國。
“好了,別囉嗦了,快帶我去看嬌兒姐姐。”李曉玲不想和他折騰了,這最高領導人怎麽有些木,好多話都聽不懂。
趙子贇無奈,一邊請馬君武先將這些人安頓到北方大學休息,一邊在李曉玲的催促下帶著她離開。
陳嬌兒也被李曉玲弄得一頭霧水,這女孩太熱情了,圍著陳嬌兒姐姐姐姐叫個不停,還對兩人有了孩子做出誇張的表情,隨即抱著瑞兒便不放手。
陳嬌兒隻能有一句沒一句的和她瞎聊,好在二人有可說的,陳嬌兒在詢問她在美國認識的人的近況時,總算搞清楚一些事。
這李曉玲就是趙美鳳辦故土展是幫忙的那個小玲,而她所說的實驗室也有陳嬌兒的一份功勞,聽到這些,陳嬌兒暗自吃了一驚,能得到趙美鳳的認可,並且從實驗室脫穎而出,李曉玲絕對不是表麵上看到的那麽馬大哈。
她趁著李曉玲在逗瑞兒的時候,將趙子贇拖到一邊,低聲說了她的看法,趙子贇這才重視起來,姐姐是在為將來培養新一代的棟梁之才。
“那怎麽安置他們?”
陳嬌兒思索了下道:“全部都進北方科學院,根據他們的表現,在安排其中一部分參與秘密研究。”
“行,就按你說的辦。”
這一批人最終隻在馬君武手上過了過,便全部跟著陳嬌兒走了,老馬當時都發了火,說怎麽也得留幾個,他僅憑一天的交流,就知道這些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若不是年輕,在北方大學教書都沒問題。
抽空,趙子贇去了幾次科學院,問陳嬌兒這些人的情況,陳嬌兒也沒多說,帶著他去了實驗室,隻是在外麵看了看,趙子贇就發現在實驗室中,這些人完全不同,那個李曉玲全神貫注的做著實驗,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大家風範。
“能力怎麽樣?”
陳嬌兒豎了豎大拇指:“厲害,我把爺爺留下的東西說了一二給他們,他們立刻就討論出不少想法,我聽著都有些暈。”
“李曉玲怎麽樣?”
陳嬌兒望著屋中的這個女孩,出了會神,幽幽道:“她也許會成為一代宗師。”
趙子贇當時不以為然,認為陳嬌兒的評價過高,但結果證明姐姐和妻子的眼光是毒辣的,李曉玲當真成了有色金屬材料的中國第一人,國家首席科學家,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聲望。
而這批人中,取得顯著成就的不止李曉玲一個人,後來成為李曉玲丈夫的秦大河,是稀貴金屬材料的權威,其核心領域就是紅外夜視,奠定了中國夜視領域的領先地位,讓中國成為裝備夜視係統的第一個國家。
當然,他們的成就和趙家姐弟及陳嬌兒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在獲得國家終身成就獎時,李曉玲說了一句眾所周知的話:“我所有的成績,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取得的。”
當時不少人認為她這句話是謙虛,誰都知道科學都是前人研究結果的延續,直到曹聚仁最後一本書披露了一些隱秘後,外界才知道她這句話是有真實含義的。
這些人帶來的不止是科研上的成就,他們愛國熱情和忘我精神跟隨他們的成就一起成為中國科學界的一種精神,“科學是需要巨大付出的,如果追求名利富貴,就不要搞科學。”這個說法成了後來評價一個科學家素質的重要指標,在挑選接班人時,很多大家無一例外將此作為第一準則。
新一代的到來給察省增加了活力,畢竟一百多人不是全部從事秘密工作,他們的熱情首先帶動了科學院,進而影響了北方大學,陳嬌兒不失時機的推出了創新大賽,由永興出資一百萬,每年舉行一次,每次評出五十個創新技術或產品,給予重獎,而趙子贇也宣布他每年出資一百萬,為大賽參加者提供研究經費。
這個賽事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未停過,而且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北方大學和科學院部分實驗室全麵對外開放,隻要提出申請,獲得批準就行。
一時間,察錫伊三省有想法的人踴躍報名,為此,陳淑珍都不得不應民眾要求,開放了更名為伊克昭大學的原綏遠大學部分實驗室,由光華集團提供研究經費,參與到創新大賽中。
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光芒照耀察錫伊大地,馬麟見到趙子贇就埋怨,早這麽做,說不定他當初搗鼓的照相機獲獎不成問題。
俞鴻鈞一開始沒有太關注此事,這麻煩事一堆堆,他有些搞不懂趙子贇夫婦怎麽還有心思折騰這個?普通人能折騰出什麽?
當年底第一屆創新大賽評獎揭曉後,結果讓他目瞪口呆,北方科學院年輕人以酚醛樹脂、拉鏈生產設備、小型交流電機等引領創新大賽不足為奇,但北方紡織工業集團幾名紡織修理工,搗鼓出的改進型紡紗機卻在前十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確實出乎他的意料,還有幾名十三四歲的學生,也完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土豆削刀,博得一片喝彩聲。
所有獲獎的成果被幾大集團和一些工廠出錢搶走,動作慢的也另辟蹊徑,誰說沒獲獎的就不是好東西呢,這一來,失落的創新者也找到出路,不少人都脫離了原來的身份,成了工程師。
俞鴻鈞感歎不已,很多東西產生的價值不可估量,就那小小的土豆削刀,就解決了土豆加工中的大問題,何況這削刀還能削其他東西。更讓他感歎的是在話劇之後,新的凝聚力產生,北方科學院獲獎者集體宣布放棄獎金,捐獻給錫伊兩省,資助教育,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改變命運。此舉博得一片喝彩聲,隨即北方大學獲獎者跟進,最後,所有獲獎者都放棄了獎金。
風潮蔓延,一些獲獎者的家庭認為孩子的成就和教育是分不開的,他們知恩圖報,要有所回饋,發起了成立民間資助教育基金的倡議,此舉又博得一片掌聲,響應聲不斷,不在乎多少,在於參與,積少成多,這基金最終達到了三百多萬元,而且不少家庭表示,今後時不時的會丟一兩塊錢到基金中,這便是活水了。
別小看這三百多萬,對緩解察錫伊三省財政有重要作用,當下教育經費很難再增加,而趙子贇又要求不管戰爭如何艱難,教育千萬不能停,很多家庭生活都困難,孩子上學如何承受?而這些錢解決了這部分家庭的難處,加上創新大賽的影響,也讓這些家庭決定咬牙讓孩子上學,讓他們能夠改變命運。
兵力的部署也做了較大調整,十、十四、十六、二十等師團被調回國休整編組,筱塚義男的第一軍由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一師團,加上獨立第三、第四、第九、第十六三個混成旅團組成,分別駐守太原到石門正太鐵路一線,短時間是沒有太強的進攻實力,第二軍被調往濟南和豫北一線,下轄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三個師團和獨立五、六、七、十混成旅團,平津地區由方麵軍直轄的三十二、三十五、一一零三個師團和獨立二、五、十五混成旅團防守,察哈爾的壓力頓時減輕不少。
在華北吃了虧,西尾壽造希望華中有所突破,這也是】※,華北方麵軍被大幅削弱的原因,武漢成了首要目標,主攻的十一軍異常強大,岡村寧次轄七個師團兩個旅團的強大兵力,年初就直撲武漢,攻占武漢成了西尾壽造的上任第一戰。
老蔣非常惱怒日本人這種戰略調整,居然不打察哈爾,火燒眉毛,也顧不上其他的,隻能調集大軍拚命抵擋。察錫伊三省抓緊時機開展農業生產,大練兵也緊張進行著,也就在這個時候,張恒又迎來一批客人。
和美國人的交易怎麽看都虧了,趙子玉不甘心,經過協調,美國人同意幫忙,由他們出麵,將一批人送往了中國。
看到這一百多號人,趙子贇一邊感歎他們膽大,一邊也搞明白為何美國人幫這個忙,因為這些人在美國人眼中,不值一提,也許這也是日本人給美國人麵子,未加幹涉的原因。
望著名單,最大的不過二十八歲,趙子贇納悶姐姐這麽折騰有何意義。直到一個女孩將一個信封交給他,打開一看,才明白姐姐的用意,這信紙上隻有一行字,“都經過嚴格考察,可放心使用。”
“姐姐說我可以做大事,你可要聽姐姐的哦!”女孩笑嘻嘻的和他說道。
未等趙子贇回過神來,女孩接著道:“姐姐還說,讓你放心,子玉姐姐在美國有她照顧,不會有事的,姐姐讓我告訴你,我們這些人從此將紮根中國,讓你照顧好。”
“等等,那個姐姐說的?”趙子贇懵了。
“美鳳姐姐啊,她認我做妹妹了,對了,嬌兒姐姐呢?我要見她。”女孩嘰嘰喳喳,不停的在說,顯得很激動。
“再等等,你叫什麽?”趙子贇望著麵前這個二十四五歲的女孩,頭大了不止一圈。
“我叫李曉玲,你居然不知道?”女孩驚訝道。
趙子贇招架不住,他怎麽會知道她是誰,隻能敷衍道:“知道,知道。”
“知道還問!”女孩不滿了。
“我知道你但沒見過你,問問不奇怪吧?”
女孩想了想,露出笑容:“那是當然,我從小在美國,你當然沒見過我了。”
見鬼了,大姐送來這些人看似都有文化,可太年輕,能當大用麽?一邊應付著李曉玲,他一邊問道:“對了,你學什麽的,我名單上可沒說。”
“材料,金屬材料,你…..聽得懂麽?”
趙子贇真想扭頭就走,這有什麽聽不懂的,“鋼鐵?”
李曉玲搖頭:“不是,合金材料,我在子玉姐姐的實驗室工作了一年,你不知道,為了來中國,我可是拚了命的。”
拚命的含義趙子贇不是很清楚,後來他才知道,李曉玲說的拚命是指工作和能力,李曉玲是在趙子玉培養的年輕一代中脫穎而出,才被派往中國。
“好了,別囉嗦了,快帶我去看嬌兒姐姐。”李曉玲不想和他折騰了,這最高領導人怎麽有些木,好多話都聽不懂。
趙子贇無奈,一邊請馬君武先將這些人安頓到北方大學休息,一邊在李曉玲的催促下帶著她離開。
陳嬌兒也被李曉玲弄得一頭霧水,這女孩太熱情了,圍著陳嬌兒姐姐姐姐叫個不停,還對兩人有了孩子做出誇張的表情,隨即抱著瑞兒便不放手。
陳嬌兒隻能有一句沒一句的和她瞎聊,好在二人有可說的,陳嬌兒在詢問她在美國認識的人的近況時,總算搞清楚一些事。
這李曉玲就是趙美鳳辦故土展是幫忙的那個小玲,而她所說的實驗室也有陳嬌兒的一份功勞,聽到這些,陳嬌兒暗自吃了一驚,能得到趙美鳳的認可,並且從實驗室脫穎而出,李曉玲絕對不是表麵上看到的那麽馬大哈。
她趁著李曉玲在逗瑞兒的時候,將趙子贇拖到一邊,低聲說了她的看法,趙子贇這才重視起來,姐姐是在為將來培養新一代的棟梁之才。
“那怎麽安置他們?”
陳嬌兒思索了下道:“全部都進北方科學院,根據他們的表現,在安排其中一部分參與秘密研究。”
“行,就按你說的辦。”
這一批人最終隻在馬君武手上過了過,便全部跟著陳嬌兒走了,老馬當時都發了火,說怎麽也得留幾個,他僅憑一天的交流,就知道這些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若不是年輕,在北方大學教書都沒問題。
抽空,趙子贇去了幾次科學院,問陳嬌兒這些人的情況,陳嬌兒也沒多說,帶著他去了實驗室,隻是在外麵看了看,趙子贇就發現在實驗室中,這些人完全不同,那個李曉玲全神貫注的做著實驗,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大家風範。
“能力怎麽樣?”
陳嬌兒豎了豎大拇指:“厲害,我把爺爺留下的東西說了一二給他們,他們立刻就討論出不少想法,我聽著都有些暈。”
“李曉玲怎麽樣?”
陳嬌兒望著屋中的這個女孩,出了會神,幽幽道:“她也許會成為一代宗師。”
趙子贇當時不以為然,認為陳嬌兒的評價過高,但結果證明姐姐和妻子的眼光是毒辣的,李曉玲當真成了有色金屬材料的中國第一人,國家首席科學家,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聲望。
而這批人中,取得顯著成就的不止李曉玲一個人,後來成為李曉玲丈夫的秦大河,是稀貴金屬材料的權威,其核心領域就是紅外夜視,奠定了中國夜視領域的領先地位,讓中國成為裝備夜視係統的第一個國家。
當然,他們的成就和趙家姐弟及陳嬌兒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在獲得國家終身成就獎時,李曉玲說了一句眾所周知的話:“我所有的成績,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取得的。”
當時不少人認為她這句話是謙虛,誰都知道科學都是前人研究結果的延續,直到曹聚仁最後一本書披露了一些隱秘後,外界才知道她這句話是有真實含義的。
這些人帶來的不止是科研上的成就,他們愛國熱情和忘我精神跟隨他們的成就一起成為中國科學界的一種精神,“科學是需要巨大付出的,如果追求名利富貴,就不要搞科學。”這個說法成了後來評價一個科學家素質的重要指標,在挑選接班人時,很多大家無一例外將此作為第一準則。
新一代的到來給察省增加了活力,畢竟一百多人不是全部從事秘密工作,他們的熱情首先帶動了科學院,進而影響了北方大學,陳嬌兒不失時機的推出了創新大賽,由永興出資一百萬,每年舉行一次,每次評出五十個創新技術或產品,給予重獎,而趙子贇也宣布他每年出資一百萬,為大賽參加者提供研究經費。
這個賽事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未停過,而且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北方大學和科學院部分實驗室全麵對外開放,隻要提出申請,獲得批準就行。
一時間,察錫伊三省有想法的人踴躍報名,為此,陳淑珍都不得不應民眾要求,開放了更名為伊克昭大學的原綏遠大學部分實驗室,由光華集團提供研究經費,參與到創新大賽中。
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光芒照耀察錫伊大地,馬麟見到趙子贇就埋怨,早這麽做,說不定他當初搗鼓的照相機獲獎不成問題。
俞鴻鈞一開始沒有太關注此事,這麻煩事一堆堆,他有些搞不懂趙子贇夫婦怎麽還有心思折騰這個?普通人能折騰出什麽?
當年底第一屆創新大賽評獎揭曉後,結果讓他目瞪口呆,北方科學院年輕人以酚醛樹脂、拉鏈生產設備、小型交流電機等引領創新大賽不足為奇,但北方紡織工業集團幾名紡織修理工,搗鼓出的改進型紡紗機卻在前十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確實出乎他的意料,還有幾名十三四歲的學生,也完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土豆削刀,博得一片喝彩聲。
所有獲獎的成果被幾大集團和一些工廠出錢搶走,動作慢的也另辟蹊徑,誰說沒獲獎的就不是好東西呢,這一來,失落的創新者也找到出路,不少人都脫離了原來的身份,成了工程師。
俞鴻鈞感歎不已,很多東西產生的價值不可估量,就那小小的土豆削刀,就解決了土豆加工中的大問題,何況這削刀還能削其他東西。更讓他感歎的是在話劇之後,新的凝聚力產生,北方科學院獲獎者集體宣布放棄獎金,捐獻給錫伊兩省,資助教育,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改變命運。此舉博得一片喝彩聲,隨即北方大學獲獎者跟進,最後,所有獲獎者都放棄了獎金。
風潮蔓延,一些獲獎者的家庭認為孩子的成就和教育是分不開的,他們知恩圖報,要有所回饋,發起了成立民間資助教育基金的倡議,此舉又博得一片掌聲,響應聲不斷,不在乎多少,在於參與,積少成多,這基金最終達到了三百多萬元,而且不少家庭表示,今後時不時的會丟一兩塊錢到基金中,這便是活水了。
別小看這三百多萬,對緩解察錫伊三省財政有重要作用,當下教育經費很難再增加,而趙子贇又要求不管戰爭如何艱難,教育千萬不能停,很多家庭生活都困難,孩子上學如何承受?而這些錢解決了這部分家庭的難處,加上創新大賽的影響,也讓這些家庭決定咬牙讓孩子上學,讓他們能夠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