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貢院明月皎(2)


    參拜過至聖先師,文廟大殿前的廣場上排得整整齊齊的五千貢生,頓時土崩瓦解一般的四散而去。在胥吏的引導下,前往自己所在的考場。


    一張半新不舊的幾案,一張掉光了漆的圓凳,這就是韓岡的位置。不知平日裏,國子監的學生用了多少年,現在被擺了出來。整間偏殿中,六十多名鎖廳貢生,分配到的座位都是一水兒的破舊。


    在幾案一角的貼了一張紙,上麵有著韓岡的姓名,同時還書有籍貫、年甲。就算是同名同姓,隻要籍貫不同、歲數不同,就不會坐錯了位置。幾案邊還有個小桶,裏麵的清水是為了磨墨而準備的。


    這等周密的準備,是百多年來的一步步積累下來的經驗。不僅僅是座位的安排,從進門之前,韓岡就已經感受到了在掄才大典上,宋人所表現出來的組織水準。


    不過他現在並沒有多餘的心力,去讚歎與後世已經相差不大的考試籌備工作。今科禮部試的考題,已經在文廟之前張榜而出。而其抄本,更被考官帶到了殿中,高高掛起在眾考生的眼前。


    韓岡掃了一眼貼經墨義的題目,果然比起鎖廳試來,難度要遠遠的超了出去。他事先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要從五千一百人中挑選出三百人,如此高的淘汰率,試題的難度必然大大加強,以便拉開名次距離,也讓考官易於評判高下。


    從小桶中舀起一點清水磨好了墨,韓岡張開剛剛發下來的草擬文字所用的紙張,開始向草稿紙上抄寫今次的考題。


    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是可以由考生自己帶進來的,但文集、等書籍就不允許帶進考場。不過韓岡在進考場時,並沒有被嚴格的檢查。並不是因為他是官員而被放鬆,韓岡看了其他貢生,也一樣檢查得很鬆。


    進士科的考試長達一整天,大部分考生很少會快速交卷,基本上都是從淩晨一直考到點燈,這麽長的時間,中途當然可以吃飯。幾乎每一個考生都是帶著籃子,裝了筆墨紙硯和幹糧進來。但搜檢考生的士兵,也並沒有掰著炊餅,看看裏麵藏沒藏著小紙條。


    大概是因為過去以詩賦取士,靠夾帶做不了弊。今科是第一次改變,經義注疏這個考試範圍,遠比詩賦要小上許多。韓岡估計到了以後的考試時,防止夾帶的搜檢工作就會加倍的嚴厲起來。


    韓岡運筆如飛,筆跡工整的將題目全部抄寫了下來。雖然三十條經義出得雖然冷門,但對於精研甚深,又經常利用書信,聆聽兩名當世大儒教誨的韓岡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唯一的一道策論看過之後,也讓他放心了不少。


    策論其實是兩種文體,策是策問,對某件政事給出一個可行的策略。而論,就是議論,對某事某人或某件史實加以評述。今次的考題並不是策,而是論。題目雖然讀著拗口,本質內容則很簡單——關於秦和商君。


    商君就是商鞅。說起商鞅變法,以及秦興秦亡、六國生滅。從漢時起,就沒少被人提起。《過秦論》就不提了。《六國論》,老蘇做過,大蘇做過,小蘇也做過。商鞅變法的成敗得失,謝安石說過,王安石也說過。


    韓岡還記得王安石曾經寫過的一首論商鞅的詩——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推崇商君衛鞅,如今的變法也仿佛商鞅當年。在場的考生隻要不是糊塗蛋,恐怕都會拿來做論題。


    但這個看似簡單的題目,卻很難寫得出彩。


    韓岡將這份題目放到一邊,開始俯首寫著貼經墨義的答案。對於關鍵的策論,他已是胸有成竹。


    巡視考場內外的兵將來回走動,考官們則各自坐在正殿兩側的廂房,等著考生們完成他們的考試。


    曾布、呂惠卿等幾個主考官,現在能在殿後休息。而閑的問著,也隻有他這個的狀元公,才能用這等前輩的口氣說話。


    “殿試還早得很,還是猜猜誰是禮部試第一吧。”舒亶是治平二年禮部試第一,也就是省元。針鋒相對的說話,其實也是在半開著玩笑。


    “應該餘中吧……他在國子監中名氣不小。”龔原是國子監直講,對於國子監內的情況很是了解“湖州朱服名氣也不小。”另一人說著。


    葉祖洽立刻將之否定:“他的文風隻合作第二,做不得狀元。”


    朱服是蘇軾的弟子,葉祖洽能看得慣就奇怪了。


    “葉濤的文章不差。”


    “他的確有些可能。”


    “還有邵剛。”


    “文采識見都有過於常人之處。”


    天下聚於京城的五千多貢生中,能在東京城中傳揚開姓名的,多半都不是簡單人物,大部分都有衝擊狀元的實力。餘中、朱服、葉濤、邵剛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韓岡呢?”忽然有人冷不丁的提到了這個名字論起名氣,韓岡在今科貢生之中,是當之無愧的聲名最盛。


    陸佃是王安石的學生;葉祖洽在殿試的策問試卷上寫了一堆關於新法的好話,差點就被蘇軾給黜落。上一科取中的***前列的進士,無一例外都是偏向於新黨一邊。但他們沒有一個看好韓岡。


    陸佃搖頭:“韓岡恐怕不成。就是他真有才學,閱卷時能排在前列,拆卷後也會被強拉下來。瓜田李下的嫌疑,曾、呂二位,有哪個願意沾的?”


    “何況他從無文名,亦不見有何詩作流傳。”葉祖洽也說道。


    “說到詩作……”上官均了起來,“還記得西太一宮中的那首枯藤老樹嗎?”


    “不可能,韓岡的年紀經曆寫不出來!”龔原一口否定,“世間不是流傳說是一個久試不中的老舉人嗎?”


    “傳言沒有錯,這一篇當然不是韓岡的手筆,至少不全是。”上官均神神秘秘的說著,“韓岡隻是加了四個字而已!”


    “……夕陽西下!”陸佃腦筋轉得快,一下驚道,“可是這四個字?!”


    “正是!”上官均點頭,“各位去西太一宮看那一首枯藤老樹的時候,沒覺得那四個字是後添上去的嗎?”


    “……的確。”龔原回想起來,的確是有這個感覺。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有哪裏不對,“但這首詩,他為何沒有題名?!”


    “因為隻是添了一句,所以韓岡沒有居功……但因為是韓岡妙筆增輝,所以那位老貢生也沒有宣揚是自己所作。”


    “真的假的?”葉祖洽還是有些懷疑,“莫不是在誑我們吧?”


    上官均微怒:“當初小弟和蔡元長都在場,親眼看著他們離開。墨跡都是新的,哪還會有別人來寫?!”


    但陸佃心頭依然有著疑惑,“前次小弟去觀題壁,怎麽覺得‘夕陽西下’四個字與全篇的字體都是一樣!”


    “還是略有區別。大概是韓岡為了能配合得上前麵的字體,而刻意貼近了來寫。”


    陸佃點點頭,“如果這是真的,韓玉昆的才學當是毋庸置疑,畫龍點睛不外如是。”


    沒有那四個字,整首詩作為王安石兩首題壁詩的和應之作,連中平的評價都不夠資格,隻是怨氣深重而已。寫出這樣的作品,考不上進士也是當然。可‘夕陽西下’四字一出,便是畫龍點睛,甚至力壓王安石一頭。


    “那位老貢生最後怎麽了?”龔原追問起了原詩作者的情況。


    “一首枯藤老樹都寫出來了,還會有什麽想法?”上官均回想起西太一宮中的那首詩,就算少了韓岡添加的四個字,也能感覺到充滿在字裏行間的悲涼和滄桑,這一篇詩作的作者怎麽可能還有心留意仕途,“此人姓路諱明。當年屢考不中,在西太一宮中留詩時,被韓岡四個字如當頭棒喝般點醒,最後棄儒從商了,現在已是廣有身家。”


    “這……實是有辱斯文。拿著這首詩獻於天子,怎麽都能得個官職回來!”


    “窮官可比不上富商。”上官均冷笑一聲。又道:“要不是臘月時,蔡元長任滿回京候闕,正好在章子厚家中遇上,也沒人能知道其中的關節。”


    “蔡元長上次還見過他,怎麽沒聽他提起?”葉祖洽很奇怪的問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宰執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usla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uslaa並收藏宰執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