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百歲光陰易過,壯誌難酬!
“降者坐地不殺!”
柵門開處,楊峻重新率騎軍執火把出擊,金軍大陣已潰,卻在一片黑暗中寸步難行。
韓常等主將見事不諧,早已經騎馬跑得遠了,嶽飛也不下令追擊,隻是讓騎軍全力出動,將柵前金軍困住,不得逃掉一個。
金軍群龍無首,耳邊隻有宋軍騎兵縱馬大喝,五萬餘殘敗金軍紛紛坐地,拋棄手中兵戈,隻待嶽家軍處置。片刻間,近兩萬騎執火把圍成一個直徑三裏的大圈,寨柵外遍地漢軍,無人再敢抵抗。
“太尉!如何處置?”王貴在柵前問道。
地上金軍中發出陣陣騷動。
嶽飛卻不答,勒馬靠近漢軍:“諸位本是我大宋子民,為賊子脅迫,不得不如此,嶽某非嗜殺之輩,願隨軍者隨軍,不願隨我軍者明日渡江南下,各尋家人,隻是不許北上,再墜胡塵可矣!”
金兵中初時默默,繼而略略耳語相傳,片刻間哄然喧嘩,眾意洶洶,隨即有人拿起兵刃,於軍中自相砍殺,宋軍眾將士遠遠看去,也沒有人跑出來作亂,隻知道內部有些不穩,卻不移時而自安,都覺不解。
片刻後,數名金兵滿麵是血出列跪下:“嶽爺爺高義,小人們在河北也早聞大名,隻是軍中還有些番賊,若不殺盡,明日必為所亂,現在此處皆是宋人,一切便聽嶽爺爺安排,小人等並無異議!”
話一出口,陣中人皆響應,隻是還有些念及家人在河北,恐懼難安,思家之情切,卻知道若返回河北,定是死路一條,如何還敢開口!
次日,柵外眾金兵漢軍已經分得明白,願意隨嶽家軍殺金賊的近兩萬人,其餘大半都願南下渡江,嶽飛急上奏折,令嶽家軍三千騎押三萬餘漢軍至采石渡江,其餘隨軍整編,忙了一日。申時踏白軍自濠州回報,所有金兵已經渡淮北撤,淮南並無一兵一卒。
嶽飛至此方得分兵,王貴率三千步、騎兵前往廬州接收空城,嶽飛率主力前往濠州防禦,楊峻卻隻是參加了最後一次與嶽家軍的軍事會議,畢竟他現在是屬於殿前司軍,若與嶽飛同進退,時間一長,難保軍中沒有風言風語。
劉錡所部,嶽飛不便措置,但老劉比較靈光,一看嶽家軍架勢,像是要和兀術過不去,當下抬出張俊將令,率所部兩萬餘人往南進發,預備渡江回太平洲去矣。
“楊兄弟所部騎兵,精銳不下我選鋒軍,當真不往濠州麽?咳!”嶽飛出營時,躍馬提槍,問前來送別的楊峻,言下不無遺憾。
嶽家軍中騎兵,以背嵬軍最為精銳,其次便是選鋒軍,皆以河北健兒充任,嶽飛居然將殿前司右軍與嶽家軍相提並論,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蒙衝等諸將侍立楊峻身後,聞言都是臉上放光,得意非常!
“前日權宜之間,一切皆可,隻是如今大事抵定,兄弟還須奉殿帥將令,大哥此去濠州,將如何行止?”楊峻揮退身後諸將,悄聲問嶽飛。
嶽飛麵色一凝,自然知道其中關鍵,也知楊峻身處嫌疑之地,不得不小心謹慎:“為兄曆年隻願北伐,如今兀術大敗之餘,再無力一戰,若得稍駐濠、梁一帶,尋隙北渡,或可予兀術再度重擊,河南地可平!咳咳!”
看來嶽飛對去年自朱仙鎮退兵後,一直未能釋懷,此番見兀術大勢已去,不免心動,加上手中已經七萬兵馬,確有一戰之力,哪肯輕易放過!
楊峻一陣心酸,心知以嶽飛如此舍身為國,後來仍不免於秦檜那般手段,竟然不會明哲以自保!
“大哥素來誌向,兄弟哪能不知,隻是當日在臨安城中,聽聞有不利於大哥之事,所以借嫂子家書,請大哥發兵到淮西。如今朝內多有忌軍功者,大哥不可不慎!且濠州城毀傷殆盡,廬州也成空城,一切糧秣盡須待漕綱轉運,恐怕朝內中樞三省未必肯讓大哥北渡,良策終成畫餅!何不上奏朝庭,以待明旨,也可稍為大哥卸責?!”楊峻見嶽飛之意已堅,再勸也無用,隻得提出自己最後的建議了,若將話說得白些,還該補充道:“千萬不可違旨!”
豈知嶽飛聞言,淡然一笑:“楊兄弟眷顧之意,嶽某銘於五內,隻是北伐大業,終須有人去做,若為兄不惜此身,亦難綴補乾坤,是時也命也,卻不可為保身惜命而卻步!百歲光陰易過,隻怕白頭空老,有愧於心。他日若嶽某有不測,不是還有楊兄弟可為大宋分憂麽?隻是若有那日,還請楊兄弟念此舊情,家中老小,多多看顧,為兄在此先行謝過!這便告辭!”
看著嶽飛遠去,楊峻立馬營門,悵然若失,心中說不出的堵得慌。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
“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天下事猶可為!”
這位老大,能詩能文,如何就這等不明事務呢?若是稍微變通一點,為了北伐的大目標,至少也先讓自己能夠活下去,才做得到啊,自己都保不住,談什麽恢複大計?!
但若嶽飛是這等好勸,自己三言兩語就說得服的話,就不是嶽飛了!
“都統,如今我部諸軍當如何行止?”蒙衝開始擔心起殿前司軍諸部的安排。
“還問什麽?咱們暫駐黃連,派人去找殿帥,請他定奪吧!”楊峻昂首向天,心中喟歎,同是大宋朝的重將,怎麽就這麽大的差距呢?
身後的諸將默然,在楊峻麾下舍命廝殺,連戰連捷之後,心下對楊殿帥都頗為不齒,隻是誰也不敢宣之於口罷了。
“都統,殿帥所部大軍自濠州一敗之後,四散都是,哪裏去找殿帥?”淩雪峰忍不住問道。
身邊的蒙衝、蔡晉嘴角都是一撇,果然,楊峻微微一笑:“自濠州往南,哪裏渡江最近?”
淩雪峰默然,不再詢問,自去安排斥候,殿前司大軍則繼續在黃連寨內安歇。
紹興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兀術敗於黃連之際,楊沂中狂奔南向渡江,為諸軍之首!
兩日後,三月十四日,張俊才勉強收束潰軍,也慌忙從采石渡江,立即緊閉建康府城門,以防金軍來攻!
劉錡退軍至和州,不肯遽然渡江,而是上奏朝庭,除申報大捷外,另請旨以定行止,直到二十四日得旨後方整軍自采石渡江。
三月十八日,張俊濠州大敗的請罪折子與嶽飛報黃連大捷、兀術北渡,後護軍克複廬州、濠州的奏折同時到達趙構麵前。
是日,楊沂中返黃連寨中,勞問所部諸軍,以示殿前司軍從未後退,識者恥之!
隨後楊沂中連上三折,為殿前司諸軍請功。淮北宣撫使張俊則於同時上奏,道劉錡所部作戰不力,及嶽飛不伏指揮,擅主進退,以至大軍失利於濠州之戰雲雲。
大宋朝嘩然!
臨安嘩然!
“降者坐地不殺!”
柵門開處,楊峻重新率騎軍執火把出擊,金軍大陣已潰,卻在一片黑暗中寸步難行。
韓常等主將見事不諧,早已經騎馬跑得遠了,嶽飛也不下令追擊,隻是讓騎軍全力出動,將柵前金軍困住,不得逃掉一個。
金軍群龍無首,耳邊隻有宋軍騎兵縱馬大喝,五萬餘殘敗金軍紛紛坐地,拋棄手中兵戈,隻待嶽家軍處置。片刻間,近兩萬騎執火把圍成一個直徑三裏的大圈,寨柵外遍地漢軍,無人再敢抵抗。
“太尉!如何處置?”王貴在柵前問道。
地上金軍中發出陣陣騷動。
嶽飛卻不答,勒馬靠近漢軍:“諸位本是我大宋子民,為賊子脅迫,不得不如此,嶽某非嗜殺之輩,願隨軍者隨軍,不願隨我軍者明日渡江南下,各尋家人,隻是不許北上,再墜胡塵可矣!”
金兵中初時默默,繼而略略耳語相傳,片刻間哄然喧嘩,眾意洶洶,隨即有人拿起兵刃,於軍中自相砍殺,宋軍眾將士遠遠看去,也沒有人跑出來作亂,隻知道內部有些不穩,卻不移時而自安,都覺不解。
片刻後,數名金兵滿麵是血出列跪下:“嶽爺爺高義,小人們在河北也早聞大名,隻是軍中還有些番賊,若不殺盡,明日必為所亂,現在此處皆是宋人,一切便聽嶽爺爺安排,小人等並無異議!”
話一出口,陣中人皆響應,隻是還有些念及家人在河北,恐懼難安,思家之情切,卻知道若返回河北,定是死路一條,如何還敢開口!
次日,柵外眾金兵漢軍已經分得明白,願意隨嶽家軍殺金賊的近兩萬人,其餘大半都願南下渡江,嶽飛急上奏折,令嶽家軍三千騎押三萬餘漢軍至采石渡江,其餘隨軍整編,忙了一日。申時踏白軍自濠州回報,所有金兵已經渡淮北撤,淮南並無一兵一卒。
嶽飛至此方得分兵,王貴率三千步、騎兵前往廬州接收空城,嶽飛率主力前往濠州防禦,楊峻卻隻是參加了最後一次與嶽家軍的軍事會議,畢竟他現在是屬於殿前司軍,若與嶽飛同進退,時間一長,難保軍中沒有風言風語。
劉錡所部,嶽飛不便措置,但老劉比較靈光,一看嶽家軍架勢,像是要和兀術過不去,當下抬出張俊將令,率所部兩萬餘人往南進發,預備渡江回太平洲去矣。
“楊兄弟所部騎兵,精銳不下我選鋒軍,當真不往濠州麽?咳!”嶽飛出營時,躍馬提槍,問前來送別的楊峻,言下不無遺憾。
嶽家軍中騎兵,以背嵬軍最為精銳,其次便是選鋒軍,皆以河北健兒充任,嶽飛居然將殿前司右軍與嶽家軍相提並論,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蒙衝等諸將侍立楊峻身後,聞言都是臉上放光,得意非常!
“前日權宜之間,一切皆可,隻是如今大事抵定,兄弟還須奉殿帥將令,大哥此去濠州,將如何行止?”楊峻揮退身後諸將,悄聲問嶽飛。
嶽飛麵色一凝,自然知道其中關鍵,也知楊峻身處嫌疑之地,不得不小心謹慎:“為兄曆年隻願北伐,如今兀術大敗之餘,再無力一戰,若得稍駐濠、梁一帶,尋隙北渡,或可予兀術再度重擊,河南地可平!咳咳!”
看來嶽飛對去年自朱仙鎮退兵後,一直未能釋懷,此番見兀術大勢已去,不免心動,加上手中已經七萬兵馬,確有一戰之力,哪肯輕易放過!
楊峻一陣心酸,心知以嶽飛如此舍身為國,後來仍不免於秦檜那般手段,竟然不會明哲以自保!
“大哥素來誌向,兄弟哪能不知,隻是當日在臨安城中,聽聞有不利於大哥之事,所以借嫂子家書,請大哥發兵到淮西。如今朝內多有忌軍功者,大哥不可不慎!且濠州城毀傷殆盡,廬州也成空城,一切糧秣盡須待漕綱轉運,恐怕朝內中樞三省未必肯讓大哥北渡,良策終成畫餅!何不上奏朝庭,以待明旨,也可稍為大哥卸責?!”楊峻見嶽飛之意已堅,再勸也無用,隻得提出自己最後的建議了,若將話說得白些,還該補充道:“千萬不可違旨!”
豈知嶽飛聞言,淡然一笑:“楊兄弟眷顧之意,嶽某銘於五內,隻是北伐大業,終須有人去做,若為兄不惜此身,亦難綴補乾坤,是時也命也,卻不可為保身惜命而卻步!百歲光陰易過,隻怕白頭空老,有愧於心。他日若嶽某有不測,不是還有楊兄弟可為大宋分憂麽?隻是若有那日,還請楊兄弟念此舊情,家中老小,多多看顧,為兄在此先行謝過!這便告辭!”
看著嶽飛遠去,楊峻立馬營門,悵然若失,心中說不出的堵得慌。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
“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天下事猶可為!”
這位老大,能詩能文,如何就這等不明事務呢?若是稍微變通一點,為了北伐的大目標,至少也先讓自己能夠活下去,才做得到啊,自己都保不住,談什麽恢複大計?!
但若嶽飛是這等好勸,自己三言兩語就說得服的話,就不是嶽飛了!
“都統,如今我部諸軍當如何行止?”蒙衝開始擔心起殿前司軍諸部的安排。
“還問什麽?咱們暫駐黃連,派人去找殿帥,請他定奪吧!”楊峻昂首向天,心中喟歎,同是大宋朝的重將,怎麽就這麽大的差距呢?
身後的諸將默然,在楊峻麾下舍命廝殺,連戰連捷之後,心下對楊殿帥都頗為不齒,隻是誰也不敢宣之於口罷了。
“都統,殿帥所部大軍自濠州一敗之後,四散都是,哪裏去找殿帥?”淩雪峰忍不住問道。
身邊的蒙衝、蔡晉嘴角都是一撇,果然,楊峻微微一笑:“自濠州往南,哪裏渡江最近?”
淩雪峰默然,不再詢問,自去安排斥候,殿前司大軍則繼續在黃連寨內安歇。
紹興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兀術敗於黃連之際,楊沂中狂奔南向渡江,為諸軍之首!
兩日後,三月十四日,張俊才勉強收束潰軍,也慌忙從采石渡江,立即緊閉建康府城門,以防金軍來攻!
劉錡退軍至和州,不肯遽然渡江,而是上奏朝庭,除申報大捷外,另請旨以定行止,直到二十四日得旨後方整軍自采石渡江。
三月十八日,張俊濠州大敗的請罪折子與嶽飛報黃連大捷、兀術北渡,後護軍克複廬州、濠州的奏折同時到達趙構麵前。
是日,楊沂中返黃連寨中,勞問所部諸軍,以示殿前司軍從未後退,識者恥之!
隨後楊沂中連上三折,為殿前司諸軍請功。淮北宣撫使張俊則於同時上奏,道劉錡所部作戰不力,及嶽飛不伏指揮,擅主進退,以至大軍失利於濠州之戰雲雲。
大宋朝嘩然!
臨安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