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第三護衛群已經覆滅,但是東海的戰鬥還沒結束,雙方都在爭分奪秒,為下一場戰鬥做準備。
也就在這個時候,宣傳戰再次打響。
北京時間七點三十分,中國國防部公布了最新戰報,宣稱全殲進入東海交戰海域的第三護衛群,並且在戰鬥中擊落數十架敵機,僅損失了三十三架戰鬥機,在首場海上交戰中取得重大勝利。
因為中國當局在這場衝突中表現得特別透明,基本上沒在戰報中注水,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所以國際輿論界立即把矛頭轉向日本,開始注意日本防衛省在東京時間八點,也就是半個小時前公布的戰報。
必須承認,日本在宣傳戰中吸取了經驗教訓。
雖然遭受慘敗,但是防衛省先聲奪人,提前公布戰報。在承認第三護衛群遭到重創的同時,宣稱在戰鬥中擊落了七十多架中國戰機,包括十多架轟炸機,阻止了中國空軍針對日本本土的打擊行動。
暫且不說中國有沒有打擊日本本土的動機,在一場戰鬥中擊落七十多架中國戰機,可信度就不是很高。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空軍損失的戰機加起來也沒有七十架。
在中國國防部公布戰報之前,一些新聞媒體聘請的軍事專家就做了分析,認為中國空軍很難在一次空戰中投入七十架戰鬥機,更不可能在襲擊日本本土的時候,同時動用這麽多作戰飛機。
原因很簡單,能夠投入多少戰鬥機,不是看擁有多少戰鬥機,而是由指揮係統決定。
如果無法有效指揮參戰飛機,投入再多的戰鬥機也難以發揮作用。
至於動用轟炸機,在這些軍事專家看來,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是中國空軍沒有轟炸機,而是要打擊日本本土的話,中隊的首選力量應該是戰術彈道導彈。即便受政治因素影響,中國當局禁止軍隊使用彈道導彈,也沒有必要讓轟炸機深入東海。
在本土腹地上空,中國轟炸機就能用射程達到二千五百公裏的巡航導彈攻擊日本本土。
顯然,中國轟炸機不是去轟炸日本本土,而是去打擊第三護衛群。
這樣一來,日本公布的戰報就更加站不住腳了。
第三護衛群遭到攻擊的時候,在土噶喇群島西麵,離中國本土大概一千一百公裏,而中國肯定擁有射程在五百公裏左右的反艦導彈,因此轟炸機最多需要在離艦隊大概四百公裏的地方發射導彈。
以日本空中自衛隊的能力,能在離艦隊四百公裏的地方奪取製空權嗎?
如果可以,那麽日本空中自衛隊早就奪取了釣魚島的製空權,也就沒有必要讓第三護衛群從大隅海峽進入東海。
顯然,實際情況與此完全相反。
交手幾次,中國空軍仍然掌握著戰場製空權。
既然日本防衛省公布的戰報不可信,那麽中國國防部公布的戰報就沒有多大問題。
隻是,宣傳戰才剛剛打響。
北京時間八點四十五分,中國國防部公布了當天的第二份戰報,宣稱在剛剛結束的海空突擊中,中國空軍的戰鬥機使用電磁武器,徹底癱瘓了聯合艦隊,並且將在幾個小時之內消滅聯合艦隊。
如果說在此之前,中國當局開誠布公是對軍隊充滿信心。
那麽這次,中國國防部發出的“宣言”就可以說是狂妄自大了。
在任何人看來,中國國防部在這個時候宣稱要在幾個小時內殲滅聯合艦隊,都不是明智之舉。
做得到的話,問題還不大。
要是做不到,中國當局的損失就大了,至少在輿論宣傳上,會讓外界不再那麽相信中隊的戰鬥力。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麵。
在不同人的眼裏,中國國防部的高調宣言有著不同的意義。
評論這件事的時候,一些較為偏袒中國的新聞媒體就認為,中國國防部宣稱在幾個小時內消滅聯合艦隊,主要就是在政治上做文章,要用一場毫無爭議的勝利,證明中國才是東海的主人,徹底打垮日本的士氣,讓日本認識到不可能取得勝利,從而迫使日本當局在戰爭規模擴大之前投降。
一些新聞媒體還認為,中國此舉是在向美國施壓,讓美國不再支持日本。
也有一些較為極端的新聞媒體認為,中國此舉是在挑戰美國的霸權,結束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長達數十年的統治地位,取代美國成為西太平洋的霸主,最終成為能夠與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競爭的超級大國。
隻是,並非所有新聞媒體都偏袒中國。
在評論該事的時候n電視台聘請的軍事專家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國防部格外強調了空軍的打擊能力,試圖以次擾亂對方的戰術判斷,認為打擊來自空中,而不是威脅更大的水下。
從戰術層麵上講n的評價沒有錯。
讓國防部發布消息之前,黃峙博就是這麽想的,所以在公布的消息中,重點強調了空軍的打擊能力,沒有提到海軍的潛艇部隊。
通過輿論宣傳來擾亂對方的戰術判斷,也可以看成是一種作戰手段。
至於這種手段能否發揮作用,還得看對方是否足夠清醒理智。
中國國防部發布公告後,受影響最大的肯定是日本,而且是日本民眾。
第三護衛群覆滅,可以看成是海上自衛隊作戰不力、或者是戰術出了問題,如果在中國高調表態之後,聯合艦隊也全軍覆沒,那就絕對不是軍隊的問題了,而是整個日本國防體製的問題。
幾年前,還有不少日本人認為,海上自衛隊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消滅中國海軍。
當時,一些較為極端的日本軍事學家還認為,隻要中國不使用核武器,日本能在一場常規戰爭中毫不費力的擊敗中國。
雖然最近幾年,特別是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很少有日本人叫囂著擊敗中國,但是大部分日本民眾仍然認為,自衛隊有足夠的力量應付迅速成長的中隊,至少能在防衛戰爭中取勝。
可是這幾天的戰鬥,無一例外的表明日本的軍事力量遠遠不足以擊敗中隊。
即便在防衛戰爭中,日本自衛隊也很難取勝。
民眾的質疑,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不管怎麽樣,必須確保聯合艦隊安然無恙,絕對不能讓中國國防部的預言成真。
小林光一不是笨蛋,他非常清楚,他的內閣將會跟隨聯合艦隊一同完蛋。
東京時間十點整,小林光一召開緊急內閣會議,一致通過了由喜田多一郎提出的擴軍計劃,即繼續從美國采購武器裝備。
隨後,小林光一給木村小次郎與今井利村打了電話。
首相沒有幹預戰術指揮,但是明確要求,海上自衛隊與空中自衛隊必須盡一切力量確保聯合艦隊返回那霸。
為了強調此事的重要性,小林光一還明確表示,要是聯合艦隊受到攻擊,哪怕沒有全軍覆沒,也得有人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顯然,這個人不會是今井利村,而是木村小次郎。
木村小次郎也收看了新聞報道,知道首相為何如此焦急。可是與首相一樣,他也非常焦急,卻沒有更好的辦法來保護聯合艦隊。
負責維修戰艦的人員已經派上去了,設備也送過去了。
一切順利的話,艦隊能在下午一點左右起航。
問題是,絕對不可能一切順利。
中方高調表態,絕對會不惜代價的幹掉聯合艦隊。除了考慮空中威脅、以及來自海麵下的威脅之外,還得盯住東海艦隊。
顯然,這超出了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
木村小次郎別無他法,隻能向今井利村求助,希望空中自衛隊能夠承擔更多的任務。
問題是,今井利村也盡了全力。
接到小林光一電話的時候,從本土調來的二十四架f-15j、以及十二架剛剛安裝了電磁對抗係統的f-22a正好到達嘉手納空軍基地,使得空中自衛隊的防空戰鬥機增加到七十一架。如果算上用來執行打擊任務的六十架f-16cd,空中自衛隊最多隻能調動一百三十一架戰鬥機。
事實上,f-16cd根本無法用來執行製空任務。
不是今井利村舍不得,而是這種戰鬥機完全針對打擊任務進行改進,使其空戰能力嚴重降低。別的不說,安裝在機身背部的保型油箱使作戰半徑提高了數百公裏,卻增加了近一千公斤的死重。因為沒有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所以f-16cd的空戰推重比還不到一,根本不是中國戰鬥機的對手。
除非今井利村決定放棄攻擊中國艦隊的機會,不然肯定不會讓f-16cd參加製空作戰。
以當時的情況,阻止中國空軍發起進攻的最好辦法不是被動防禦,而是搶先進攻,迫使中國空軍把更多的戰鬥機用來執行防空任務。
問題是,中國空軍會是打擊聯合艦隊的主要力量嗎?
在這個問題上,木村小次郎與今井利村都有清醒認識,可是兩人所處位置不同,也就有不同的見解。
也就在兩人就是否主動進攻進行爭論的時候,喜田多一郎再次以防衛省大臣、以及內閣首相特使的身份搭上了飛往華盛頓的專機,進行十天之內的第三次美國之行,為應付最糟糕的情況做準備。
也就在這個時候,宣傳戰再次打響。
北京時間七點三十分,中國國防部公布了最新戰報,宣稱全殲進入東海交戰海域的第三護衛群,並且在戰鬥中擊落數十架敵機,僅損失了三十三架戰鬥機,在首場海上交戰中取得重大勝利。
因為中國當局在這場衝突中表現得特別透明,基本上沒在戰報中注水,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所以國際輿論界立即把矛頭轉向日本,開始注意日本防衛省在東京時間八點,也就是半個小時前公布的戰報。
必須承認,日本在宣傳戰中吸取了經驗教訓。
雖然遭受慘敗,但是防衛省先聲奪人,提前公布戰報。在承認第三護衛群遭到重創的同時,宣稱在戰鬥中擊落了七十多架中國戰機,包括十多架轟炸機,阻止了中國空軍針對日本本土的打擊行動。
暫且不說中國有沒有打擊日本本土的動機,在一場戰鬥中擊落七十多架中國戰機,可信度就不是很高。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空軍損失的戰機加起來也沒有七十架。
在中國國防部公布戰報之前,一些新聞媒體聘請的軍事專家就做了分析,認為中國空軍很難在一次空戰中投入七十架戰鬥機,更不可能在襲擊日本本土的時候,同時動用這麽多作戰飛機。
原因很簡單,能夠投入多少戰鬥機,不是看擁有多少戰鬥機,而是由指揮係統決定。
如果無法有效指揮參戰飛機,投入再多的戰鬥機也難以發揮作用。
至於動用轟炸機,在這些軍事專家看來,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是中國空軍沒有轟炸機,而是要打擊日本本土的話,中隊的首選力量應該是戰術彈道導彈。即便受政治因素影響,中國當局禁止軍隊使用彈道導彈,也沒有必要讓轟炸機深入東海。
在本土腹地上空,中國轟炸機就能用射程達到二千五百公裏的巡航導彈攻擊日本本土。
顯然,中國轟炸機不是去轟炸日本本土,而是去打擊第三護衛群。
這樣一來,日本公布的戰報就更加站不住腳了。
第三護衛群遭到攻擊的時候,在土噶喇群島西麵,離中國本土大概一千一百公裏,而中國肯定擁有射程在五百公裏左右的反艦導彈,因此轟炸機最多需要在離艦隊大概四百公裏的地方發射導彈。
以日本空中自衛隊的能力,能在離艦隊四百公裏的地方奪取製空權嗎?
如果可以,那麽日本空中自衛隊早就奪取了釣魚島的製空權,也就沒有必要讓第三護衛群從大隅海峽進入東海。
顯然,實際情況與此完全相反。
交手幾次,中國空軍仍然掌握著戰場製空權。
既然日本防衛省公布的戰報不可信,那麽中國國防部公布的戰報就沒有多大問題。
隻是,宣傳戰才剛剛打響。
北京時間八點四十五分,中國國防部公布了當天的第二份戰報,宣稱在剛剛結束的海空突擊中,中國空軍的戰鬥機使用電磁武器,徹底癱瘓了聯合艦隊,並且將在幾個小時之內消滅聯合艦隊。
如果說在此之前,中國當局開誠布公是對軍隊充滿信心。
那麽這次,中國國防部發出的“宣言”就可以說是狂妄自大了。
在任何人看來,中國國防部在這個時候宣稱要在幾個小時內殲滅聯合艦隊,都不是明智之舉。
做得到的話,問題還不大。
要是做不到,中國當局的損失就大了,至少在輿論宣傳上,會讓外界不再那麽相信中隊的戰鬥力。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麵。
在不同人的眼裏,中國國防部的高調宣言有著不同的意義。
評論這件事的時候,一些較為偏袒中國的新聞媒體就認為,中國國防部宣稱在幾個小時內消滅聯合艦隊,主要就是在政治上做文章,要用一場毫無爭議的勝利,證明中國才是東海的主人,徹底打垮日本的士氣,讓日本認識到不可能取得勝利,從而迫使日本當局在戰爭規模擴大之前投降。
一些新聞媒體還認為,中國此舉是在向美國施壓,讓美國不再支持日本。
也有一些較為極端的新聞媒體認為,中國此舉是在挑戰美國的霸權,結束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長達數十年的統治地位,取代美國成為西太平洋的霸主,最終成為能夠與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競爭的超級大國。
隻是,並非所有新聞媒體都偏袒中國。
在評論該事的時候n電視台聘請的軍事專家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國防部格外強調了空軍的打擊能力,試圖以次擾亂對方的戰術判斷,認為打擊來自空中,而不是威脅更大的水下。
從戰術層麵上講n的評價沒有錯。
讓國防部發布消息之前,黃峙博就是這麽想的,所以在公布的消息中,重點強調了空軍的打擊能力,沒有提到海軍的潛艇部隊。
通過輿論宣傳來擾亂對方的戰術判斷,也可以看成是一種作戰手段。
至於這種手段能否發揮作用,還得看對方是否足夠清醒理智。
中國國防部發布公告後,受影響最大的肯定是日本,而且是日本民眾。
第三護衛群覆滅,可以看成是海上自衛隊作戰不力、或者是戰術出了問題,如果在中國高調表態之後,聯合艦隊也全軍覆沒,那就絕對不是軍隊的問題了,而是整個日本國防體製的問題。
幾年前,還有不少日本人認為,海上自衛隊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消滅中國海軍。
當時,一些較為極端的日本軍事學家還認為,隻要中國不使用核武器,日本能在一場常規戰爭中毫不費力的擊敗中國。
雖然最近幾年,特別是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很少有日本人叫囂著擊敗中國,但是大部分日本民眾仍然認為,自衛隊有足夠的力量應付迅速成長的中隊,至少能在防衛戰爭中取勝。
可是這幾天的戰鬥,無一例外的表明日本的軍事力量遠遠不足以擊敗中隊。
即便在防衛戰爭中,日本自衛隊也很難取勝。
民眾的質疑,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不管怎麽樣,必須確保聯合艦隊安然無恙,絕對不能讓中國國防部的預言成真。
小林光一不是笨蛋,他非常清楚,他的內閣將會跟隨聯合艦隊一同完蛋。
東京時間十點整,小林光一召開緊急內閣會議,一致通過了由喜田多一郎提出的擴軍計劃,即繼續從美國采購武器裝備。
隨後,小林光一給木村小次郎與今井利村打了電話。
首相沒有幹預戰術指揮,但是明確要求,海上自衛隊與空中自衛隊必須盡一切力量確保聯合艦隊返回那霸。
為了強調此事的重要性,小林光一還明確表示,要是聯合艦隊受到攻擊,哪怕沒有全軍覆沒,也得有人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顯然,這個人不會是今井利村,而是木村小次郎。
木村小次郎也收看了新聞報道,知道首相為何如此焦急。可是與首相一樣,他也非常焦急,卻沒有更好的辦法來保護聯合艦隊。
負責維修戰艦的人員已經派上去了,設備也送過去了。
一切順利的話,艦隊能在下午一點左右起航。
問題是,絕對不可能一切順利。
中方高調表態,絕對會不惜代價的幹掉聯合艦隊。除了考慮空中威脅、以及來自海麵下的威脅之外,還得盯住東海艦隊。
顯然,這超出了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
木村小次郎別無他法,隻能向今井利村求助,希望空中自衛隊能夠承擔更多的任務。
問題是,今井利村也盡了全力。
接到小林光一電話的時候,從本土調來的二十四架f-15j、以及十二架剛剛安裝了電磁對抗係統的f-22a正好到達嘉手納空軍基地,使得空中自衛隊的防空戰鬥機增加到七十一架。如果算上用來執行打擊任務的六十架f-16cd,空中自衛隊最多隻能調動一百三十一架戰鬥機。
事實上,f-16cd根本無法用來執行製空任務。
不是今井利村舍不得,而是這種戰鬥機完全針對打擊任務進行改進,使其空戰能力嚴重降低。別的不說,安裝在機身背部的保型油箱使作戰半徑提高了數百公裏,卻增加了近一千公斤的死重。因為沒有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所以f-16cd的空戰推重比還不到一,根本不是中國戰鬥機的對手。
除非今井利村決定放棄攻擊中國艦隊的機會,不然肯定不會讓f-16cd參加製空作戰。
以當時的情況,阻止中國空軍發起進攻的最好辦法不是被動防禦,而是搶先進攻,迫使中國空軍把更多的戰鬥機用來執行防空任務。
問題是,中國空軍會是打擊聯合艦隊的主要力量嗎?
在這個問題上,木村小次郎與今井利村都有清醒認識,可是兩人所處位置不同,也就有不同的見解。
也就在兩人就是否主動進攻進行爭論的時候,喜田多一郎再次以防衛省大臣、以及內閣首相特使的身份搭上了飛往華盛頓的專機,進行十天之內的第三次美國之行,為應付最糟糕的情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