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浩洋收到消息的時候,執行打擊任務的艦載戰鬥機已經出發了半個小時。
按照楊禹方的安排,將首先轟炸本地治裏西北五十多公裏的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以此拉開打擊印度本土的作戰行動。
這裏是印度本土南端規模最大的空軍基地。
根據二部提供的情報,印度空軍在這裏部署了二十架f-22i與四十架f-35a,還有一個中隊的su-30mki,並且是印度戰鬥機進入孟加拉灣的主要前進基地,此外日本空軍的三架e-3g也在這裏。
艦隊要想進入孟加拉灣,首先就得摧毀這座空軍基地。
雖然是突然襲擊,但是楊禹方做了精心部署。
按照他的部署,二十四架j-25在兩架zy-1的支持下,負責對付升空的印度戰鬥機,奪取戰場製空權,隨後四十八架j-25將分成三個批次進入,第一批重點轟炸基地附近的防空陣地,第二批轟炸指揮與通信中心,第三批才去轟炸機場,除了摧毀地麵上的戰鬥機,重點打擊基礎設施。
一切順利的話,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將在未來三天內喪失出動能力。
以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進行高強度空中打擊,最多也就能在孟加拉灣活動三天,然後就得返回進行彈藥補給。
為了達到攻擊的突然性,楊禹方將打擊時間訂在了晚上十一點左右。
這個時候,正是印度軍隊的夜間換班時間。
為此,攻擊機群必須在九點三十分之前出發。
雖然j-25能在一個擊任務時,j-25需要內掛兩噸彈藥,比執行製空任務時多了一噸多,因此為了節省燃油,隻能降低巡航速度,飛行一千五百公裏,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十五分鍾。發起攻擊前,至少還得為攻擊機群留出十五分鍾的戰術準備時間。
結果是,牧浩洋在十點才收到由黃峙博發來的消息。
當時,空軍已經參戰。
大概九點左右,從葉城空軍基地起飛的十二架j-22在四架j-20的掩護下,依靠預警機與無人偵察機提供的情報,轟炸了錫亞琴冰川南麵的印軍炮兵陣地與部隊集結地,摧毀了一個炮兵營與數百噸作戰物資。
轟炸來得很突然,印度空軍甚至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
更重要的是,j-22沿著巴基斯坦戰鬥機常用的航線進入,所以印度空軍在第一時間認為是遭到了巴基斯坦空軍的打擊。
四十分鍾後,中國國防部公布了參加克什米爾衝突的消息。
直到這個時候,印度當局才知道,中國空軍已經出動戰鬥機,為巴基斯坦軍隊提供了直接空中支援。
最震驚的不是印度空軍,而是印度總理克魯沙。
在此之前,中國一直表現得非常克製,還一度宣稱派遣艦隊進入印度洋,隻是為了盡快結束印巴衝突,無意擴大衝突規模。
現在,中**隊直接參與克什米爾衝突,是在結束衝突,還是在擴大衝突規模?
雖然在發布的消息中,中國國防部提到,出動空中力量是為了阻止印軍繼續深入巴基斯坦實控區,限製戰爭範圍,但是任何一名政治家都知道,限製戰爭範圍,絕對不是為了控製戰爭規模。
從政治上講,中國是否介入地麵衝突,對戰爭規模的影響更大。
如果以限製印度軍隊進攻為由,中國不但可以轟炸印軍的前沿陣地,還能轟炸印軍的後方基地,甚至有理由轟炸印度本土的軍事基地。這樣一來,中國的行為,不但沒有限製戰爭規模,還擴大了戰爭規模。
對克魯沙來說,最關鍵的問題隻有一個。
中國會不會以限製印軍發動地麵進攻為由擴大轟炸範圍?
如果是,那麽在印度陸軍取得勝利之前,中國空軍就能摧毀印度陸軍賴以進攻的後方基礎設施。結果非常明顯,即印度陸軍不可能在沒有後方支撐的情況下,在錫亞琴冰川取得最終勝利。
克魯沙隻有一個選擇:在局勢還沒有完全失控的時候宣布停火。
也許印度必須交出所有占領地區,但是總比本土遭到轟炸,國防力量在一夜之間後退數十年好得多。
當然,這不是所有人的認識。
會議上,包括國防部長在內的好幾名官員都提出,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停火,而應該表明印度的立場,隻要本土遭到轟炸,印度就會進行戰略反擊,讓中國付出慘痛代價,從而讓中國放棄空中打擊。
陸軍司令甚至提出,應該讓戰略導彈部隊進入戰備狀態。
事實上,當時印度的戰略導彈部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能在接到命令後的半個小時之內發射彈道導彈。
克魯沙堅決反對這麽做,因為這對印度來說,意味著全麵毀滅。
如果中國畏懼印度的戰略打擊力量,就不會出兵印度洋,更不會出兵克什米爾。顯然中國並不害怕印度的戰略力量,或者說有足夠的能力抵消掉印度的戰略力量,並且希望借此機會獲得對印度進行戰略打擊的借口。
核打擊會讓中國有所畏懼。
可是同樣的道理,中國的戰略報複,足以讓印度領導人心生畏懼,在做出戰略決策的時候投鼠忌器。
會議還沒結束,一條最新的戰報震驚了全場,也嚇壞了克魯沙。
十一點左右,中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轟炸了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摧毀了停留在地麵上的數十架飛機,包括三架日本空軍的e-3g,炸毀了跑道、機庫、燃料庫、彈藥庫與兵營等基礎設施,還在轟炸前摧毀了機場附近的三個防空陣地。隨後空軍送來更多消息,中國戰鬥機還轟炸了附近的防空指揮中心與南部地區的通信中心,並且在空戰中擊落了印度空軍的十多架戰鬥機。
這下,問題複雜了。
中**隊不但打擊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設施、轟炸了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地麵部隊,還轟炸了印度本土的軍事設施。
這些跡象均表明,中國正在擴大戰爭規模。
按照克魯沙的估計,中**隊將繼續擴大打擊範圍,很快就會讓印度嚐到苦頭,用轟炸迫使印度投降。
這個時候,主張繼續作戰的不是空軍,而是陸軍。
空軍司令的意見很簡單,在沒有製空權的情況下,印度不但打不贏這場戰爭,還會輸得精光,理智之舉是在遭到大規模空中打擊之前宣布停火,請求美國出麵,讓中國與巴基斯坦停止軍事行動。
這個態度,完全可以理解。
打到這個時候,印度空軍已經損失了半數以上的先進戰鬥機,雖然還有上千架戰鬥機能夠升空作戰,但是性能都很落後,根本無法與中**隊爭奪製空權,甚至連巴基斯坦空軍都對付不了。
空軍癱瘓,地麵部隊再能打也沒用。
事實上,沒有空中掩護,印度陸軍遲早會慘敗而歸。
問題是,陸軍司令仍然反對求和,繼續主張動用戰略威脅手段,阻止中國進一步擴大戰爭規模,保住已有勝利。
會議繼續進行,新的變化讓克魯沙不再猶豫。
七月三十一日淩晨兩點左右,巴基斯坦總統發表電視講話,宣稱隻要印度軍隊還在巴基斯坦境內,戰爭就不會結束。
隨後,克魯沙收到了最新情報。
在總統發表講話的時候,巴基斯坦陸軍的戰略導彈部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數十輛運載了彈道導彈的發射車離開駐地。因為這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戰略威脅手段,所以這些導彈上肯定配備了核彈頭。
雖然中國空軍沒有擴大打擊範圍,但是戰爭擴大的勢頭非常明顯。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總統發表的講話已經表明,印度不可能長期占領錫亞琴冰川,而且在撤軍之前,即便印度宣布單方麵停火,巴基斯坦也會以防禦反擊為由,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反擊。
隻要地麵戰爭還沒結束,戰爭就不會結束。
隻要巴基斯坦發動反擊,中國就有理由繼續轟炸印度,趕在印度陸軍撤退之前,炸垮印度的戰略防禦設施。
到這個時候,連印度陸軍司令都認識到,取勝、哪怕是保住勝果已經不可能了。
中國艦隊奪取製海權之後,中**隊正在調整戰爭重點,而且速度非常快,很有可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完成。
隻要中國與巴基斯坦調整了戰爭重點,印度就將喪失主動權。
到時候,將由中國與巴基斯坦決定在什麽時候結束這場戰爭。
會議進行到淩晨…半,克魯沙又收到了一條非常糟糕的消息:中**隊再次轟炸了布萊爾港。
因為這次轟炸布萊爾港的是轟炸機,還有部分轟炸機在港口上空投下炸彈,所以被印度空軍認為,這是中國空軍出動的轟炸機,而且這些轟炸機肯定借道緬甸,不然不可能奔襲數千公裏。
事實上,轟炸布萊爾港的是中國海軍的h-6x。
不管怎麽說,克魯沙已經相信,中國正在按步驟擴大衝突規模,而且正是要趕在印度宣布停火之前達到戰略目的。
中國的戰略目的是怎麽?
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占領布萊爾港,獲得進入印度洋的戰略基地,完善印度洋上的戰略鏈條。
印度還能堅持下去嗎?。.。
按照楊禹方的安排,將首先轟炸本地治裏西北五十多公裏的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以此拉開打擊印度本土的作戰行動。
這裏是印度本土南端規模最大的空軍基地。
根據二部提供的情報,印度空軍在這裏部署了二十架f-22i與四十架f-35a,還有一個中隊的su-30mki,並且是印度戰鬥機進入孟加拉灣的主要前進基地,此外日本空軍的三架e-3g也在這裏。
艦隊要想進入孟加拉灣,首先就得摧毀這座空軍基地。
雖然是突然襲擊,但是楊禹方做了精心部署。
按照他的部署,二十四架j-25在兩架zy-1的支持下,負責對付升空的印度戰鬥機,奪取戰場製空權,隨後四十八架j-25將分成三個批次進入,第一批重點轟炸基地附近的防空陣地,第二批轟炸指揮與通信中心,第三批才去轟炸機場,除了摧毀地麵上的戰鬥機,重點打擊基礎設施。
一切順利的話,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將在未來三天內喪失出動能力。
以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進行高強度空中打擊,最多也就能在孟加拉灣活動三天,然後就得返回進行彈藥補給。
為了達到攻擊的突然性,楊禹方將打擊時間訂在了晚上十一點左右。
這個時候,正是印度軍隊的夜間換班時間。
為此,攻擊機群必須在九點三十分之前出發。
雖然j-25能在一個擊任務時,j-25需要內掛兩噸彈藥,比執行製空任務時多了一噸多,因此為了節省燃油,隻能降低巡航速度,飛行一千五百公裏,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十五分鍾。發起攻擊前,至少還得為攻擊機群留出十五分鍾的戰術準備時間。
結果是,牧浩洋在十點才收到由黃峙博發來的消息。
當時,空軍已經參戰。
大概九點左右,從葉城空軍基地起飛的十二架j-22在四架j-20的掩護下,依靠預警機與無人偵察機提供的情報,轟炸了錫亞琴冰川南麵的印軍炮兵陣地與部隊集結地,摧毀了一個炮兵營與數百噸作戰物資。
轟炸來得很突然,印度空軍甚至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
更重要的是,j-22沿著巴基斯坦戰鬥機常用的航線進入,所以印度空軍在第一時間認為是遭到了巴基斯坦空軍的打擊。
四十分鍾後,中國國防部公布了參加克什米爾衝突的消息。
直到這個時候,印度當局才知道,中國空軍已經出動戰鬥機,為巴基斯坦軍隊提供了直接空中支援。
最震驚的不是印度空軍,而是印度總理克魯沙。
在此之前,中國一直表現得非常克製,還一度宣稱派遣艦隊進入印度洋,隻是為了盡快結束印巴衝突,無意擴大衝突規模。
現在,中**隊直接參與克什米爾衝突,是在結束衝突,還是在擴大衝突規模?
雖然在發布的消息中,中國國防部提到,出動空中力量是為了阻止印軍繼續深入巴基斯坦實控區,限製戰爭範圍,但是任何一名政治家都知道,限製戰爭範圍,絕對不是為了控製戰爭規模。
從政治上講,中國是否介入地麵衝突,對戰爭規模的影響更大。
如果以限製印度軍隊進攻為由,中國不但可以轟炸印軍的前沿陣地,還能轟炸印軍的後方基地,甚至有理由轟炸印度本土的軍事基地。這樣一來,中國的行為,不但沒有限製戰爭規模,還擴大了戰爭規模。
對克魯沙來說,最關鍵的問題隻有一個。
中國會不會以限製印軍發動地麵進攻為由擴大轟炸範圍?
如果是,那麽在印度陸軍取得勝利之前,中國空軍就能摧毀印度陸軍賴以進攻的後方基礎設施。結果非常明顯,即印度陸軍不可能在沒有後方支撐的情況下,在錫亞琴冰川取得最終勝利。
克魯沙隻有一個選擇:在局勢還沒有完全失控的時候宣布停火。
也許印度必須交出所有占領地區,但是總比本土遭到轟炸,國防力量在一夜之間後退數十年好得多。
當然,這不是所有人的認識。
會議上,包括國防部長在內的好幾名官員都提出,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停火,而應該表明印度的立場,隻要本土遭到轟炸,印度就會進行戰略反擊,讓中國付出慘痛代價,從而讓中國放棄空中打擊。
陸軍司令甚至提出,應該讓戰略導彈部隊進入戰備狀態。
事實上,當時印度的戰略導彈部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能在接到命令後的半個小時之內發射彈道導彈。
克魯沙堅決反對這麽做,因為這對印度來說,意味著全麵毀滅。
如果中國畏懼印度的戰略打擊力量,就不會出兵印度洋,更不會出兵克什米爾。顯然中國並不害怕印度的戰略力量,或者說有足夠的能力抵消掉印度的戰略力量,並且希望借此機會獲得對印度進行戰略打擊的借口。
核打擊會讓中國有所畏懼。
可是同樣的道理,中國的戰略報複,足以讓印度領導人心生畏懼,在做出戰略決策的時候投鼠忌器。
會議還沒結束,一條最新的戰報震驚了全場,也嚇壞了克魯沙。
十一點左右,中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轟炸了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摧毀了停留在地麵上的數十架飛機,包括三架日本空軍的e-3g,炸毀了跑道、機庫、燃料庫、彈藥庫與兵營等基礎設施,還在轟炸前摧毀了機場附近的三個防空陣地。隨後空軍送來更多消息,中國戰鬥機還轟炸了附近的防空指揮中心與南部地區的通信中心,並且在空戰中擊落了印度空軍的十多架戰鬥機。
這下,問題複雜了。
中**隊不但打擊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設施、轟炸了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地麵部隊,還轟炸了印度本土的軍事設施。
這些跡象均表明,中國正在擴大戰爭規模。
按照克魯沙的估計,中**隊將繼續擴大打擊範圍,很快就會讓印度嚐到苦頭,用轟炸迫使印度投降。
這個時候,主張繼續作戰的不是空軍,而是陸軍。
空軍司令的意見很簡單,在沒有製空權的情況下,印度不但打不贏這場戰爭,還會輸得精光,理智之舉是在遭到大規模空中打擊之前宣布停火,請求美國出麵,讓中國與巴基斯坦停止軍事行動。
這個態度,完全可以理解。
打到這個時候,印度空軍已經損失了半數以上的先進戰鬥機,雖然還有上千架戰鬥機能夠升空作戰,但是性能都很落後,根本無法與中**隊爭奪製空權,甚至連巴基斯坦空軍都對付不了。
空軍癱瘓,地麵部隊再能打也沒用。
事實上,沒有空中掩護,印度陸軍遲早會慘敗而歸。
問題是,陸軍司令仍然反對求和,繼續主張動用戰略威脅手段,阻止中國進一步擴大戰爭規模,保住已有勝利。
會議繼續進行,新的變化讓克魯沙不再猶豫。
七月三十一日淩晨兩點左右,巴基斯坦總統發表電視講話,宣稱隻要印度軍隊還在巴基斯坦境內,戰爭就不會結束。
隨後,克魯沙收到了最新情報。
在總統發表講話的時候,巴基斯坦陸軍的戰略導彈部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數十輛運載了彈道導彈的發射車離開駐地。因為這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戰略威脅手段,所以這些導彈上肯定配備了核彈頭。
雖然中國空軍沒有擴大打擊範圍,但是戰爭擴大的勢頭非常明顯。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總統發表的講話已經表明,印度不可能長期占領錫亞琴冰川,而且在撤軍之前,即便印度宣布單方麵停火,巴基斯坦也會以防禦反擊為由,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反擊。
隻要地麵戰爭還沒結束,戰爭就不會結束。
隻要巴基斯坦發動反擊,中國就有理由繼續轟炸印度,趕在印度陸軍撤退之前,炸垮印度的戰略防禦設施。
到這個時候,連印度陸軍司令都認識到,取勝、哪怕是保住勝果已經不可能了。
中國艦隊奪取製海權之後,中**隊正在調整戰爭重點,而且速度非常快,很有可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完成。
隻要中國與巴基斯坦調整了戰爭重點,印度就將喪失主動權。
到時候,將由中國與巴基斯坦決定在什麽時候結束這場戰爭。
會議進行到淩晨…半,克魯沙又收到了一條非常糟糕的消息:中**隊再次轟炸了布萊爾港。
因為這次轟炸布萊爾港的是轟炸機,還有部分轟炸機在港口上空投下炸彈,所以被印度空軍認為,這是中國空軍出動的轟炸機,而且這些轟炸機肯定借道緬甸,不然不可能奔襲數千公裏。
事實上,轟炸布萊爾港的是中國海軍的h-6x。
不管怎麽說,克魯沙已經相信,中國正在按步驟擴大衝突規模,而且正是要趕在印度宣布停火之前達到戰略目的。
中國的戰略目的是怎麽?
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占領布萊爾港,獲得進入印度洋的戰略基地,完善印度洋上的戰略鏈條。
印度還能堅持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