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英國與俄羅斯這種實力強大的國家都得選擇陣營,更別說其他國家了。
事實上,國際局勢轉變,在第二次朝鮮戰爭後就開始了,到中南半島戰爭之後,隨著中日關係全麵惡化,中國與美國的矛盾越來越嚴重,才變得愈發明顯,成為全球絕大部分國家必須麵對的問題。
在表現形式上,以貿易為表象的經濟模式轉變最為明顯。[bsp;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朝鮮。
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朝鮮與中國建立了全麵同盟關係,不但把安全寄托於中國,還在經濟政策上完全聽從中國安排。僅僅用了二十年,朝鮮就煥然一新,不但全麵超越了南邊的韓國,還超越了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在中日戰爭爆發前,朝鮮已是東北亞地區舉足輕重的經濟體,在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圈內有很高的地位。此外在貿易領域,朝鮮幾乎完全依賴中國。根據朝鮮當局在二零三五年初公布的數據,朝鮮的貿易總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十二,而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占貿易總額的百分之八十七。也就是說,接近四成的朝鮮人在從事對華貿易。
除了朝鮮,巴基斯坦也很有代表性。
雖然巴基斯坦對貿易的依存度不如朝鮮,但是與中國的貿易仍占了七成左右,而且正是與中國的貿易,加快了工業化進程。中日戰爭爆發前,巴基斯坦是亞洲第六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相當於印度的百分之四十六。如果考慮到兩國的人口數量,巴基斯坦的人均國民產值是印度的五倍。
當然,在其他地區,類似的現象也很普遍。
比如在美洲自由貿易區,墨西哥通過與美國的貿易,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在二零三二年,其人均國民產值超過了發達國家標準線,成為美洲地區第三個發達國家,比巴西還早了兩年。
在歐洲,西班牙與葡萄牙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
即便在獨聯體地區,如果不是這場全球性自然災害,烏克蘭與白俄羅斯早就邁過了發達國家門檻。
地區性貿易在促進小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大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以中國為例,到中日戰爭爆發之前,地區間貿易已占貿易總額的百分之七十,中國進口物資的百分之五十五與出口物質的百分之八十為地區間貿易,因此中國所需的絕大部分戰略物資,以及絕大部分市場均在控製區域之內,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最為穩固的安全保障,也最大限度的促進了經濟發展。
更重要的是,通過地區貿易,中國順利完成了產業結構調整。
說得直接一點,地區間的排外性貿易,為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幫助高科技企業完成了原始積累。如果沒有這些市場,中國肯定難以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以如此快的速度完成產業結構調整。也就是說,如果要在全球範圍內與歐美企業競爭,中國企業肯定占不到多少便宜。
中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也給周邊國家帶來了非常現實的好處。
比如,中國肯定會淘汰很多生產效率低下的低級產業,但是中國又需要初級產業提供的產品,因此周邊國家成為這些產業的理想轉移目的地,對於沒有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拿巴基斯坦來說,中國企業的投資占到了其境外投資的百分之八十七!
正是中國企業大舉進軍巴基斯坦,才使得巴基斯坦迅速完成了工業化,也才創造了數以千萬計的工作崗位。對巴基斯坦民眾來說,這意味著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生活條件大幅度改善。二零一四年,巴基斯坦的人均國民產值還不到一千美元,而到二零三四年,巴基斯坦的人均國民產值已經超過一萬五千美元,扣除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等因素,巴基斯坦人均國民產值在這二十年內提高了七倍,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五倍,相當於巴基斯坦在**建國之後半個世紀的三倍。
可以說,這這一輪經濟大發展中,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體表現得格外矚目。
除了一些固有因素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即中國、以及與中國合作的國家都不是原有國際經濟體係的既得利益者,因此有改變全球經濟體係的意願,也有機會通過改變成為既得利益者。
如果沒有改變,別說巴基斯坦與朝鮮,連中國也不可能獲得多少好處。
說得直接一點,原有的國際經濟體係完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為核心,不管是全球貿易原則、還是金融體係,都在為西方集團服務,以八國集團為代表的西方集團才是真正的獲益者。其他國家中,除了歐洲的少數小國,其他國家都是受害者,或者說是西方經濟製度的被剝削者。
維持原有經濟體係,中國得不到好處,與中國交好的國家也得不到好處。
事實上,別說中國,連一些與西方親善的國家也不是受益者。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印度。
與中國相比,印度與西方的關係密切得多,不但能得到西方的投資,還能獲得西方的先進技術。可是在過去數十年內,印度從來沒有獲得過真正的發展機會,也從來沒有因為西方的支援而發展壯大。
由此可見,在以西方為核心的世界體係內,維護西方集團利益才是根本。
也正是如此,中國才有機會拉攏足夠多的周邊國家,建立以中國為核心的、惠及其他國家的新秩序。
這種經濟上的同盟,必然促成政治、外交與軍事上的同盟。
說得簡單一些,當有共同利益需要維護的時候,政治、外交與軍事同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如此一來,新的國際秩序,自然以維護共同利益為基礎。
發展到這一步,大國對抗上升到了國家集團間的對抗,及以大國為核心,通過經濟利益組建起來的國家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國際博弈中,以政治、外交與軍事等方式進行鬥爭與博弈。
毫無疑問,當國家集團鬥爭發展到某種程度,戰爭將無法避免。
正是如此,鞏固集團,進行全方位合作,成為大國的必然選擇,也是大國為應對未來的戰爭所進行的必須工作。
隻用了一個月,牧浩洋就完成了對八個盟國的外交訪問。
有巴基斯坦與朝鮮帶頭做示範,外交行動非常順利。在牧浩洋回到北京後不久,泰國與印度尼西亞還派遣特使訪華,主動提出與中國結盟。至於八個盟國,在杜小蕾進行第二輪外交訪問時,均表達了加深合作,建立泛亞經濟共同體的意願,並且非常積極的與中國合作應對糧食危機。
八月底,黎平寇開始了對盟國的正式外交訪問。
事情的進展,比預料的還要理想。
九月二十四日,由中國主持的“泛亞共同體成員國首腦會議”在海南三亞召開,除了中國、巴基斯坦、朝鮮、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孟加拉國、馬來西亞之外,泰國、印度尼西亞、斯裏蘭與尼泊爾的國家首腦以非成員身份參加了會議,菲律賓、新加坡、印度、馬爾代夫、阿曼、伊朗與埃及則派遣政府高級官員,以觀察國的身份參加會議,其中阿曼與埃及還提出了入盟申請。
阿曼的積極行動,可以看成是海灣國家在試探中國的戰略底氣。
至於埃及,那就別有用途了。
要知道,埃及在原則上是非洲國家,隻是其西奈半島在亞洲大陸上,因此被看成是跨大洲國家。埃及在這個時候積極接近中國,肯定不是為了加入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體,而是希望獲得中國的戰略支援。說得直接一點,埃及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以埃及為核心的大阿拉伯國家,而中國的支持顯得至關重要。
對中國來說,埃及是否入盟並不重要。
能有足夠多的國家參與,產生了足夠大的影響力,就已經證明了中國建立地區經濟、政治、外交與軍事共同體的努力取得了重大收獲,也證明了中國有能力打破原有秩序,建立新的國際遊戲規則。
對西方集團來說,特別是對美國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麽好事。
當天,美國總統就發表申明,譴責中國的單邊行動,指責中國此舉是在破壞以全球氣象事務組織為核心的國際格局,對正在進行的拯救行動產生了嚴重負麵影響,也使得國際形勢變得更加複雜。
問題是,美國也沒能免俗。
僅僅兩個月之後,美國就在費城舉行了“美洲國家首腦峰會”。雖然美國總統沒有直截了當的提出建立經濟、政治、外交與軍事共同體,但是以美洲國家領袖的身份,強調了加強地區合作的重要性。
與美國相比,歐盟的反應沒有這麽強烈。
隻是可以肯定,在中美紛紛加強地區影響力的時候,歐洲國家、特別是法國與德國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要知道,中國與美國推行的地區共同體政策,實際上就是在朝著組建聯合政府的方向努力,即以大國為核心,組建超越國家集團的超主權機構,在性質上與歐盟有異曲同工之妙。
與之相比,歐盟的一體化進程明顯過於緩慢。
事實上,國際局勢轉變,在第二次朝鮮戰爭後就開始了,到中南半島戰爭之後,隨著中日關係全麵惡化,中國與美國的矛盾越來越嚴重,才變得愈發明顯,成為全球絕大部分國家必須麵對的問題。
在表現形式上,以貿易為表象的經濟模式轉變最為明顯。[bsp;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朝鮮。
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朝鮮與中國建立了全麵同盟關係,不但把安全寄托於中國,還在經濟政策上完全聽從中國安排。僅僅用了二十年,朝鮮就煥然一新,不但全麵超越了南邊的韓國,還超越了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在中日戰爭爆發前,朝鮮已是東北亞地區舉足輕重的經濟體,在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圈內有很高的地位。此外在貿易領域,朝鮮幾乎完全依賴中國。根據朝鮮當局在二零三五年初公布的數據,朝鮮的貿易總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十二,而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占貿易總額的百分之八十七。也就是說,接近四成的朝鮮人在從事對華貿易。
除了朝鮮,巴基斯坦也很有代表性。
雖然巴基斯坦對貿易的依存度不如朝鮮,但是與中國的貿易仍占了七成左右,而且正是與中國的貿易,加快了工業化進程。中日戰爭爆發前,巴基斯坦是亞洲第六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相當於印度的百分之四十六。如果考慮到兩國的人口數量,巴基斯坦的人均國民產值是印度的五倍。
當然,在其他地區,類似的現象也很普遍。
比如在美洲自由貿易區,墨西哥通過與美國的貿易,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在二零三二年,其人均國民產值超過了發達國家標準線,成為美洲地區第三個發達國家,比巴西還早了兩年。
在歐洲,西班牙與葡萄牙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
即便在獨聯體地區,如果不是這場全球性自然災害,烏克蘭與白俄羅斯早就邁過了發達國家門檻。
地區性貿易在促進小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大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以中國為例,到中日戰爭爆發之前,地區間貿易已占貿易總額的百分之七十,中國進口物資的百分之五十五與出口物質的百分之八十為地區間貿易,因此中國所需的絕大部分戰略物資,以及絕大部分市場均在控製區域之內,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最為穩固的安全保障,也最大限度的促進了經濟發展。
更重要的是,通過地區貿易,中國順利完成了產業結構調整。
說得直接一點,地區間的排外性貿易,為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幫助高科技企業完成了原始積累。如果沒有這些市場,中國肯定難以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以如此快的速度完成產業結構調整。也就是說,如果要在全球範圍內與歐美企業競爭,中國企業肯定占不到多少便宜。
中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也給周邊國家帶來了非常現實的好處。
比如,中國肯定會淘汰很多生產效率低下的低級產業,但是中國又需要初級產業提供的產品,因此周邊國家成為這些產業的理想轉移目的地,對於沒有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拿巴基斯坦來說,中國企業的投資占到了其境外投資的百分之八十七!
正是中國企業大舉進軍巴基斯坦,才使得巴基斯坦迅速完成了工業化,也才創造了數以千萬計的工作崗位。對巴基斯坦民眾來說,這意味著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生活條件大幅度改善。二零一四年,巴基斯坦的人均國民產值還不到一千美元,而到二零三四年,巴基斯坦的人均國民產值已經超過一萬五千美元,扣除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等因素,巴基斯坦人均國民產值在這二十年內提高了七倍,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五倍,相當於巴基斯坦在**建國之後半個世紀的三倍。
可以說,這這一輪經濟大發展中,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體表現得格外矚目。
除了一些固有因素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即中國、以及與中國合作的國家都不是原有國際經濟體係的既得利益者,因此有改變全球經濟體係的意願,也有機會通過改變成為既得利益者。
如果沒有改變,別說巴基斯坦與朝鮮,連中國也不可能獲得多少好處。
說得直接一點,原有的國際經濟體係完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為核心,不管是全球貿易原則、還是金融體係,都在為西方集團服務,以八國集團為代表的西方集團才是真正的獲益者。其他國家中,除了歐洲的少數小國,其他國家都是受害者,或者說是西方經濟製度的被剝削者。
維持原有經濟體係,中國得不到好處,與中國交好的國家也得不到好處。
事實上,別說中國,連一些與西方親善的國家也不是受益者。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印度。
與中國相比,印度與西方的關係密切得多,不但能得到西方的投資,還能獲得西方的先進技術。可是在過去數十年內,印度從來沒有獲得過真正的發展機會,也從來沒有因為西方的支援而發展壯大。
由此可見,在以西方為核心的世界體係內,維護西方集團利益才是根本。
也正是如此,中國才有機會拉攏足夠多的周邊國家,建立以中國為核心的、惠及其他國家的新秩序。
這種經濟上的同盟,必然促成政治、外交與軍事上的同盟。
說得簡單一些,當有共同利益需要維護的時候,政治、外交與軍事同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如此一來,新的國際秩序,自然以維護共同利益為基礎。
發展到這一步,大國對抗上升到了國家集團間的對抗,及以大國為核心,通過經濟利益組建起來的國家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國際博弈中,以政治、外交與軍事等方式進行鬥爭與博弈。
毫無疑問,當國家集團鬥爭發展到某種程度,戰爭將無法避免。
正是如此,鞏固集團,進行全方位合作,成為大國的必然選擇,也是大國為應對未來的戰爭所進行的必須工作。
隻用了一個月,牧浩洋就完成了對八個盟國的外交訪問。
有巴基斯坦與朝鮮帶頭做示範,外交行動非常順利。在牧浩洋回到北京後不久,泰國與印度尼西亞還派遣特使訪華,主動提出與中國結盟。至於八個盟國,在杜小蕾進行第二輪外交訪問時,均表達了加深合作,建立泛亞經濟共同體的意願,並且非常積極的與中國合作應對糧食危機。
八月底,黎平寇開始了對盟國的正式外交訪問。
事情的進展,比預料的還要理想。
九月二十四日,由中國主持的“泛亞共同體成員國首腦會議”在海南三亞召開,除了中國、巴基斯坦、朝鮮、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孟加拉國、馬來西亞之外,泰國、印度尼西亞、斯裏蘭與尼泊爾的國家首腦以非成員身份參加了會議,菲律賓、新加坡、印度、馬爾代夫、阿曼、伊朗與埃及則派遣政府高級官員,以觀察國的身份參加會議,其中阿曼與埃及還提出了入盟申請。
阿曼的積極行動,可以看成是海灣國家在試探中國的戰略底氣。
至於埃及,那就別有用途了。
要知道,埃及在原則上是非洲國家,隻是其西奈半島在亞洲大陸上,因此被看成是跨大洲國家。埃及在這個時候積極接近中國,肯定不是為了加入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體,而是希望獲得中國的戰略支援。說得直接一點,埃及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以埃及為核心的大阿拉伯國家,而中國的支持顯得至關重要。
對中國來說,埃及是否入盟並不重要。
能有足夠多的國家參與,產生了足夠大的影響力,就已經證明了中國建立地區經濟、政治、外交與軍事共同體的努力取得了重大收獲,也證明了中國有能力打破原有秩序,建立新的國際遊戲規則。
對西方集團來說,特別是對美國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麽好事。
當天,美國總統就發表申明,譴責中國的單邊行動,指責中國此舉是在破壞以全球氣象事務組織為核心的國際格局,對正在進行的拯救行動產生了嚴重負麵影響,也使得國際形勢變得更加複雜。
問題是,美國也沒能免俗。
僅僅兩個月之後,美國就在費城舉行了“美洲國家首腦峰會”。雖然美國總統沒有直截了當的提出建立經濟、政治、外交與軍事共同體,但是以美洲國家領袖的身份,強調了加強地區合作的重要性。
與美國相比,歐盟的反應沒有這麽強烈。
隻是可以肯定,在中美紛紛加強地區影響力的時候,歐洲國家、特別是法國與德國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要知道,中國與美國推行的地區共同體政策,實際上就是在朝著組建聯合政府的方向努力,即以大國為核心,組建超越國家集團的超主權機構,在性質上與歐盟有異曲同工之妙。
與之相比,歐盟的一體化進程明顯過於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