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型綜合戰艦相比,護航戰艦走了另外一個極端。


    雖然從效費比上看,適當提高戰艦的排水量,有較為明顯的好處,因為能夠同步提高戰艦的適航性能、續航力、航速等主要性能,從而提高護航作戰能力,減少在護航作戰中投入的兵力,但是受經費限製,中國海軍不得不對護航戰艦的排水量做出嚴格限製,以控製建造成本。


    問題是,海軍對護航戰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要求,或者說是高低兩種配製。[bsp;高配製的護航戰艦主要伴隨航母戰鬥群活動,即為航母提供反潛掩護,因此在航速上必須達到“泰山”級的水準,最好能夠超過“泰山”級。低配製的護航戰艦主要為運輸船隊護航,因此對航速沒有明確要求,隻要不低於快速運輸船就行了,而大部分快速運輸船的航速都在三十節以內。


    兩種不同的要求,需要考慮采用兩種不同的動力係統。


    這下,問題出來了。


    在設計戰艦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動力係統,即在動力係統的輸出功率確定之後,再根據航速等指標來確定排水量,然後是尋找合適的船型,最後才是在船體基礎上設置各種功能模塊。在某些時候,如果對排水量有明確的要求,設計師就得考慮在限定的排水量之內選擇合適的動力係統。


    如果海軍不對排水量做出限製,問題還不是很大,通過增加排水量就能解決問題。


    可惜的是,海軍明確限製了排水量,即滿載噸位不得超過一萬噸,最好能控製在八千噸以內。


    如果以低配製版本為準的話,這還大大有餘,不存在任何問題。


    可是,以高配製版本為主的話,一萬噸的滿載排水量顯然不夠。原因很簡單,要想持續航行速度達到四十節以上,最合理的動力係統就是核反應堆,而較為合適的是可控聚變核反應堆。jh-44的總質量就有三千噸,而一艘性能先進的戰艦,動力係統所占比重應該控製在百分之十五以內。如果為其安裝jh-44,即便不考慮成本問題,在剩餘的七千噸裏也很難滿足海軍的其他戰術指標。


    所幸的是,護航戰艦的采購規模肯定比大型綜合戰艦大得多。


    在二零四五年底,牧浩洋就明確提出,一支航母戰鬥群至少得有四艘反潛戰艦,此外還要為每支兩棲艦隊配備三到四艘反潛戰艦,並且采購二十到二十四艘,組建四到六支護航艦隊。


    照此計算,反潛戰艦的總采購規模將達到八十艘以上。


    正是如此,海軍在二零四五年底委托西南核動力研究院,即之前的綿陽九所,在jh-44的基礎隻上,開發一種輸出功率在三百兆瓦左右的可控聚變核反應堆,以此把總體質量降低到一千五百噸以內。


    這種核反應堆在二零四七年研製成功,被命名為jh-45型。


    解決了動力係統的問題之後,其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在二零四六年的招標中,三家民營造船廠成立的聯合企業毫無懸念的勝出,贏得了海軍的建造合同。


    主要就是,民營造船廠開出的造價比四家國營造船廠低得多。


    與“泰山”級航母、“黑龍江”級大型綜合戰艦一樣,在航速必須超過四十五節的情況下,這種被命名為“湛江”級的反潛戰艦也采用了三體船型,以此獲得了總麵積超過二千二百平方米的飛行甲板!


    可以說,“湛江”級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載機能力非常突出。


    按照設計指標,“湛江”級能夠搭載六架傾斜旋轉翼反潛巡邏機,後來還通過加固飛行甲板的方式,具備了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能力,成為海軍眾多輔助戰艦中載機能力最強的戰艦。


    如此強大的載機能力,賦予了“湛江”級極為強悍的反潛作戰能力。


    在六架傾斜旋轉翼反潛巡邏機全數出動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在三個方向上巡邏,隻需要四艘“湛江”級就能掩護一支規模在五十艘左右的船隊,或者為一支航母戰鬥群提供全方位的反潛掩護。


    單論反潛作戰能力,“湛江”級比以往的任何一種反潛護衛艦都要強大得多。


    難能可貴的是,“湛江”級可以通過更換任務模塊,獲得較為完備的作戰能力,甚至能夠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在攜帶防空模塊的時候,能夠配合“黑龍江”級作戰,在攜帶打擊模塊的時候,則能頂替“黑龍江”級。


    事實上,“湛江”級並非單純的反潛戰艦,而是名副其實的多用途戰艦。


    正是如此,“湛江”級也成為了二零五零年之後,中國的主要外貿戰艦,獲得了十多個國家的青睞。


    當然,這並不表示“湛江”級就沒有缺點了。


    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價格過高。即便民營造船廠已經開出了很有誘惑的條件,可是海軍依然認為有必要近一步降低采購價格。結果就是,“湛江”級按照海軍的要求,分成了高低兩種型號。


    當時,在湛江造船廠與寧波造船廠建造的,全是提供給航母戰鬥群的高配版本,即核動力型號,在配備反潛任務模塊的時候,采購價格高達一千一百億元;在威海造船廠建造的則是低配版本,即以兩台總輸出功率為一百二十兆瓦的燃氣輪機為動力,最大航速降低到了三十五節,且取消了末端攔截係統等耗電係統,在配製反潛任務模塊時,采購價格降低到了七百四十億元。後來,湛江造船廠還開發出了電動型號,即用燃料電池與永磁電動機取代燃氣輪機,隻是這種戰艦主要麵向海外市場,而且出售價格高達一千四百億元,比高配版本還要昂貴。


    二零四八年底,海軍就與牽頭的湛江造船廠簽訂了第一筆訂單,采購了十二艘“湛江”級,與十二艘的意向采購合同。


    從此開始,海軍每年都會采購八艘“湛江”級。


    最初三年,海軍全部采購高配版本,主要與“泰山”級航母搭配使用,組建全新的航母戰鬥群。


    至於低配版本,除了出售給友好國家之外,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一年,海軍才下達了正式訂單。原因很簡單,和平時期沒有必要為船隊護航,而且以前建造的護衛艦就足夠了。隻有在戰爭時期,需要為所有船隊護航的情況下,海軍才有必要采購更多的反潛護航戰艦。


    可以說,“湛江”級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艦,在設計上也非常超前,更極具性價比。


    受此影響,“湛江”級的建造工作一直持續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雖然期間分成不同批次各有改進,但是船體結構與主要係統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保持了通用性,成為中國海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建造數量最多、用途最廣、使用最頻繁、活動強度最大的主力水麵戰艦。


    到最後一艘完工的時候,算上出售給友好國家的外貿型,“湛江”級的總建造量突破了三百艘。即便在全世界的海軍曆史上,“湛江”級的建造數量也僅次於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弗萊徹”級驅逐艦。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湛江”級,確保了中國海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成功保衛了主要航線,讓成千上萬的船隻能夠自由航行,不受敵方潛艇威脅。


    到了戰爭後期,“湛江”級的多用途性能還得到了充分發揮。


    當時,在役的“湛江”級中,有三分之二跟換了任務模塊,在低強度海戰中承擔起了防空與打擊任務。


    從經濟效益上講,“湛江”級無疑是海軍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要知道,海軍僅為“湛江”級支付了一百四十億元的設計費用,即便把jh-45反應堆的開發費用算上,也隻有三百多億元,平攤下來,每艘“湛江”級的開發與設計費用隻有一億多元。同一時期的戰艦中,“泰山”級平攤的開發與設計費用接近兩百億,“黑龍江”級都達到了一百七十億元。更重要的是,“湛江”級還成功出口到十多個國家,通過外銷分攤了三分之二的開發與設計費用。相對而言,“泰山”級根本不可能外銷,“黑龍江”級也要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才以處理過剩軍事物資的方式,出售給了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幾個主要盟國。


    當然,成功打開外銷市場,也具有極為主要的政治意義。


    別的不說,在“湛江”級進入中**火出口名單的時候,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出售類似的戰艦,連美國都沒有。對於眾多中小國家來說,“湛江”級就是最理想的大型戰艦,也就必然因此與中國靠近。比如,在把“湛江”級賣給南非之後,中國與南非的關係大為改善,南非也因此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保持中立,沒有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大大減輕了中國海軍在印度洋上的作戰負擔。


    可以說,這些都與牧浩洋有關。


    從裝備規劃角度看,牧浩洋是中國海軍的第一功臣。沒有他在戰前做的規劃,以及明智的決定,中國海軍肯定是另外一個模樣。


    隻是,在牧浩洋做的“投資”中,成功案例絕不僅僅是“湛江”級。


    從影響上看,“湛江”級還算不上最成功的軍備投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燃燒的海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