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小行星撞擊


    打擊“天狼a”的方法非常簡單,也非常直接。


    接到宇宙人類政fu的命令後,探險飛船利用反重力場技術,牽引一顆直徑在一百公裏左右的小行星撞擊“天狼a”行星。


    “天狼a”是一顆比地球大了近五分之一的類地行星,表麵有百分之八十二為海洋,百分之十八為陸地,星球質量與地球相差不大,海平麵重力比地球略低,大氣層厚度在三十公裏以上,含氧量百分之二十八、含氮量百分之六十九,另外百分之三是二氧化碳等氣體。星球的軌道傾角為十八度,預測赤道夏季的最高氣溫在五十五攝氏度以上,極地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八十攝氏度以下。星球有地磁場,強度比地球高了百分之五十,隻是地磁南北極正好與地球相反。


    很明顯,這是一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雖然氣候環境惡劣一些,但是完全適合人類居住。


    當然,在成為人類的家園之前,必須鏟除“天狼a”上的智慧生命。


    用小行星撞擊“天狼a”,絕對是最簡單、也是最快捷的辦法。當然,這也是當時唯一能夠采用的辦法,因為探險飛船上的宇航員不到一百人,有隻一支三十人的星球陸戰隊,而且沒有進行常規戰爭的武器。說白了,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毀滅“天狼a”上的文明,如果不使用小行星撞擊的話,就隻能使用能夠摧毀一顆行星的“太空飛梭”了,而人類也就別想得到這顆適宜生存的星球。


    隻是,使用小行星撞擊,也有負作用。


    最明顯的負作用就是,在未來的一百年之內,“天狼a”的環境將變得不適應任何碳基生命生存。即便到了一百年之後,人類也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改造“天狼a”的環境,使其能夠供人類居住。如果沒有人類的直接幹預,“天狼a”要在大概一百萬年之後,才能完全恢複過來。


    顯然,人類不可能等待一百萬年。


    要知道,“天狼a”是離太陽係最近,較為適宜人類生存的行星了。以人類文明的擴張速度,特別是人口的膨脹速度,就算開發了其他十多顆類地行星,也許在兩百年後,就得向“天狼a”移民。


    小行星撞擊,產生的決定是毀滅性災難。


    撞擊點在“天狼a”最大的海洋,被探險宇航員稱為“新太平洋”的正中央,撞擊產生的海嘯將在兩天內席卷整個“天狼a”,吞沒所有陸地。幾乎同時,小行星爆炸釋放出來的能量,將主要轉化為內能,數千攝氏度的熱浪,將以更快的速度席卷整個星球,燒毀陸地上的所有有機物,而且海水溫度也會急劇升高五十攝氏度以上,將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海水在此期間蒸發掉,結果是除了單細胞生物之外的所有海洋生物都將滅絕。隨後發生的劇烈地質運動,將是一次滄海桑田般的造陸運動,所有陸地都會下沉,新的板塊將抬升出海麵,成為新的陸地。在此期間,巨型火山噴發、超級大地震等等地質災害,將在“天狼a”上持續上百萬年之久。


    這次撞擊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做個較為直觀的說明,在撞擊點附近,地殼將下陷大約二十公裏,而在撞擊點的正中心將出現一座高度大約是珠穆朗瑪峰兩倍的山峰,而組成這座山峰的,就是在撞擊時軟化了的地殼。在撞擊點的正對麵,也就是“天狼a”的另外一側,則會出現一塊新大陸,其麵積比澳大利亞還要大百分之五十,且平均海拔高度將比澳大利亞高得多,而這塊新大陸也是撞擊後的產物。


    當然,在撞擊後,“天狼a”上的生物不會立即滅絕。即便在一百年之後,也會有一些生物幸存下來。


    從某種意義上講,撞擊不是物種大毀滅的直接原因。


    對“天狼a”上的生物來說,撞擊後的間接災難才是真正的毀滅原因。


    最嚴重的災難,將是持續時間長達一百年、甚至是一千年的強酸雨。


    形成強酸雨的主因就在於“天狼a”上。


    這顆行星的直徑比地球大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總質量與地球相差不大,主要就是海洋覆蓋率更大,而且海洋的平均深度大得多。探險飛船測得的最大深度在五十公裏以上,估計“天狼a”上海洋的平均深度在十到十五公裏之間,差不多是地球的十倍。粗略估計,其海水總量是地球的五十倍。


    除此之外,還與“天狼a”的地殼有關,即其地殼比地球薄得多。


    另外,還與“天狼a”的組成有關,即其組成元素中,硫元素比地球高一些,鐵元素要比地球少一些。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撞擊之後,大量海水在高溫下蒸發,而地殼內的硫元素因撞擊釋放到大氣層內,與高溫水蒸氣產生化學反應,產物就是數十萬億噸的硫酸與亞硫酸,然後是百年以上的強酸雨。


    這一切結束的時候,“天狼a”上的智慧生物也就不存在了。


    當時,探險飛船還執行了一個任務,即在撞擊發生的時候,去“天狼a”上收集生物學標本,包括兩種智慧生物的標本。


    完成這個任務之後,探險飛船將在“天狼a”的軌道上停留四十五年,直到下一艘探險飛船到達。在此期間,探險飛船將研究“天狼a”的生物學標本,並且保存下必要的dna樣本,以便今後恢複“天狼a”的原貌。當然,探險飛船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執行監視智慧生物的任務。如果小行星撞擊沒有徹底消滅“天狼a”上的智慧生物,那麽就得在必要的時候采用其他手段,甚至得直接摧毀“天狼a”。不管怎麽說,消除“天狼a”上潛在的威脅才是首要目的。


    在此期間,準確的說是在撞擊後一年左右,探險飛船將對“天狼a”進行一次全麵徹底的考察,主要考察對象就是“天狼a”上的文明,特別是那個海洋文明,以及兩個文明的科技發展程度。


    要知道,在此之前,探險飛船對“天狼a”的海洋文明知之甚少,直到兩個文明發生戰爭,才知道還有一個文明存在在大洋深處。


    顯然,這是違背人類常識的現象。


    在得知“天狼a”上有一個高度發達的海洋文明之後,很多人類科學家都很驚奇,因為在他們看來,文明不應該誕生在海洋裏麵。


    顯然,這是一個常識性錯誤。


    後來人類才發現,在宇宙文明中,海洋文明比陸地文明多得多,而且很多海洋文明的進化程度都非常高。在一些星球上,甚至出現了“返海文明”,即物種在陸地上進化,卻在返回海洋之後,才發展出文明。


    原因也很簡單,在最適宜碳基生命生存的星球上,海洋的麵積都超過了陸地。


    在一些極端星球上,甚至隻有海洋,沒有陸地!


    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海洋才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陸地卻不是。也就是說,即便一些星球上沒有陸地,照樣能夠進化出智慧生物。


    正是如此,搞清楚“天狼a”上海洋文明,對人類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


    也正是這次考察,有了驚人的發現。


    “天狼a”上海洋文明的進化程度超過了陸地文明,已經進入核能時代,而且已經知道了量子理論,並且正在建造一條環繞“天狼a”的加速器,隻是加速器在海底,而不是在海麵上。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天狼a”的陸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赤道上沒有陸地,北半球也隻有幾座麵積較大的島嶼。也就是說,海洋文明的基礎條件比陸地文明好得多,有能力修建環球加速器。


    這個發現,證明了之前的推斷,即“天狼a”文明的進化速度非常快。


    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也許要不了四十五年,“天狼a”的海洋文明就有可能掌握重力場技術。


    這是個什麽概念?


    如果沒有用小行星撞擊“天狼a”,而是派一支軍隊過去占領“天狼a”,恐怕在人類的入侵軍隊到達之前,“天狼a”上的海洋文明就掌握了對抗手段,並且對人類文明構成了致命威脅。


    顯然,人類文明是幸運的,或者說人類文明對未知事物的懷疑天性,使得人類文明避免了一場劫難。


    隻是,另外兩個文明卻因此灰飛煙滅。


    沒有什麽好憐憫的,因為在宇宙中,類似的事情幾乎每一天都在上演。每一個進化到宇宙階段的文明,都生活在無盡的恐懼之中,而恐懼絕對是驅動毀滅性戰爭的第一動力,也是推動文明進步的動力。


    在宇宙層麵上,優勝劣汰的進化論發揮得淋漓盡致。


    後來的發現證明,“天狼a”文明的進化速度還不是最快的,一些文明甚至在更短的時間內進入到了宇宙階段。


    在宇宙中,人類隻是一個很普通的物種,隻是萬分幸運罷了。


    四十五年後,下一艘探險飛船將來到“天狼a”附近。


    再過五年,負責改造行星的宇宙飛船也將到達,到時候人類將花五十年時間,對行星的自然環境進行改造。當然,即便改造了五十年,也不見得適合人類居住,總體改造大概需要花費一百五十年。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燃燒的海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